animal > Earthworm
Contents
No. 1
  学名
  pheretima tschiliensis
  命名人
  michaelsen
  别名
  地龙、曲蟮
  形态描述
  体长230-245毫米,体宽7-12毫米。背孔自第12节与第13节间开始。背面呈紫红色或紫灰色。环带占3节,位于第14-16节,无刚毛。体上具环生的刚毛。雄性生殖孔在皮褶之底中间突起上,该突起前后各有一较小的乳突,皮褶成马蹄形,形成一浅囊,刚毛圈前有一大乳头突。受精囊孔3对,位于第6-9节的各节间。受精囊系一盲管,内端1/3部分屈曲,下部2/3为管状。
  生态资料
  蚯蚓穴居于潮湿多腐植质的泥土中,以菜园、耕地、沟渠边数量最多。体色因环境不同而异,具有保护色的功能,一般为棕、紫、红、绿等色。蚯蚓雌雄同体。每年8-10月间进行繁殖,互相交配以交换精子。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成小蚯蚓而出茧生活。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
  地理分布 本种分布甚广,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皆有。
  饲养、养殖 挖一土坑。施入鸡粪或畜粪,或埋入一些小动物尸体。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坑内引入一些从附近采来的蚯蚓。坑的土表覆盖树枝或其他遮荫物,以避免阳光直射,减少土壤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根据坑内蚯蚓繁殖的情况,定时挖取蚯蚓。
  化学成分
  含地龙素(lumbritin)、地龙解热素(lumbrofebrin,为酪氨酸的衍生物)、地龙毒素(terrestro-lumbrolysim)、黄嘌呤(xanthine)、胆硷、胆甾醇、脂肪酸类、类脂化合物、核酸衍生物、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类及无机盐等。
  药理作用
  经试验证明有解热、镇静、平喘、降压、抗组织胺及抗惊厥作用。对多种动物的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此外,能使离体蛙心的心跳增强,使离体动物小肠紧张降低。并有利尿、溶血及抗结核杆菌作用等。
  药材 地龙为环毛蚓的干燥全体或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春、秋捕捉,捕捉后洗去粘液,放在热小灰(秫秸烧尽后的草木灰)里,拌后,晒干。也可取出剖开,去内脏和泥杂,晒干。
  北方各地生产的地龙,一般不去内脏,因此商品呈圆柱形,外皮灰褐色或土灰色,常扭曲,体上环节明显,折断后体中一段有泥土,肉薄,有腥气,味微咸。
  应用 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平喘、定惊,降压的功能。主治热结、尿闭、慢性肾炎、高热烦躁、抽搐、疹毒内攻、经闭、半身不遂、咳嗽喘急、小儿急慢惊风、癫、狂、痫、口眼歪斜、高血压、痹症等。外用治烫火伤及疮毒等症。用量10-20克。外用适量。
  备注 参环毛蚓pheretima asiatica michaelsen含有海波黄嘌呤(hypoxanthine),据报导为平喘的有效成分。
  资料来源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3页。
Thesaurus
qiujue, angleworm, Earthworm, qushan, Oblique earthworm, shucan, qiuyin, chunduan, fuyin, hanhui, Cold earthworm, wanyin, yinwu, quyin, dilongzi, quren, tuyin, chongshan
Containing Phrases
join EarthwormEarthworm genusBingqian Earthwormwilliam Earthworm
Hebei Earthwormearthliness EarthwormZhili EarthwormPaul Ning Earthworm
Hubei EarthwormBingshi Earth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