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nomical > water Satellites
  水色(ocean color)指海洋水体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性。正如人眼看到的不同水体具有不同的颜色一样。
  水色卫星是指专门为进行海洋光学遥感而发射的卫星,如美国在1997年发射的seastar就是仅载有“宽视场水色扫描仪”(seawifs)的水色卫星
  专门的水色卫星平台很少,多数是搭载有水色遥感器的多遥感器卫星平台,如美国nimbus-7、eos-am/pm, 欧洲空间局envisat, 日本adeos等卫星上分别载有沿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其36个通道中只有9个为水色遥感专门设计的通道),(欧洲)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eris,水色水温扫描仪octs等水色遥感器。
  中国台湾省已在1999年1月成功发射了rocsat水色卫星,中国大陆将在2001年左右发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海洋一号水色卫星,其上载有10波段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和4波段ccd相机。
  水色遥感在全球碳循环、初级生产力以及海洋与海岸带环境变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色遥感器与陆地资源或气象遥感器的主要不同点是:
  (1) 信噪比(snr)极高,在一般遥感器作为暗像元的水体目标上,国际上目前要求其snr>500以上,因此如果不作自动增益调整,其在陆地目标上的信号将趋于饱和。
  (2) 波段较窄,可见部分£ 10纳米,近红外£ 20纳米,光谱范围一般在400~900纳米;
  (3) 时间窗口一般要求在当地时间10:30~14:30之间过境,最好是中午12:00左右;
  (4) 要求卫星平台具有倾斜功能,以避免太阳直射光在海面的反射进入视场;
  (5) 覆盖周期1~2天,几何分辨率500-1100米;
  (6) 有绝对的精度指标要求,如seawifs不确定性指标为:遥感器辐射定标绝对误差小于5%,相对误差小于1%, 一类水体业务化大气修正算法绝对误差小于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