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ap |
|
|
歌德故居门票价格 3.58欧元
歌德故居开放时间 十月至三月,星期一至五 9:00~16:00,星期六、日10:00~16:00。四月至九月,一至五9:00-18:00,星期六、日10:00-16:00。
歌德故居(goethehaus)是大文豪歌德的旧居。也是他的出生地(1749年)和歌德在进入大学之前居住的房子(歌德于1765年进入大学)。
曾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破坏,经重建后成为现在的博物馆,公开让各界人士参观。四楼是歌德的书房,名为“诗人坊”,歌德就是在此完成《浮士德》及《少年维特的烦恼》等著名作品的初稿。在歌德故居旁边的是歌德博物馆,展出肖像画及他亲笔撰写的文章等。 |
|
歌德故居位于老城区弗罗温波朗街。我早就在城市地图上找到了,图上有很明显的标志,这是魏玛人的骄傲。我从鲁德斯尔书店出来,远远望见了歌德的家。这是一座美丽豪华的杏黄色二层小楼,据说是当时魏玛大公赐予歌德的。小楼四周由半米高的赭石色栅栏围起一个花草茂盛趣味盎然的小花园,后园一池碧水倒映着几株墨绿色的松柏和一棵银杏树,显得幽深静穆、水木清华。歌德自1782年迁居这里直至与世长辞,在此居住了50年之久,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在这里完成。 后花园里那棵银杏树使得歌德同中国有了一段缘分。银杏树被植物界称为“古老的活化石”,原产于中国,18世纪中叶才移植到欧洲。歌德特别喜欢这种植物,专门托人从中国移植了一棵栽植于他的园中。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著名的抒情诗——《银杏树》,诗中说:“从东方移到我园中的这棵树木的叶子,含有一种神秘的意义,使识者感到欣喜。它是一个生命的本体,在自己内部分离?还是两者相互间选择,被人看为一体?我发现了真正的含义,这样回答很恰当;你岂没有从我的诗里感到我是一,又成双?”歌德年近50岁时曾计划写一部有关中国的小说,这一计划虽未实现,但他年近80时却终于完成了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诗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歌德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绩的自然科学家。恩格斯称赞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人”。在1770年至1780年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中,歌德成为了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各类诗歌3000多首,各类体裁剧本约80部,长篇小说5部。此外还有各类艺术理论、哲学、历史、评论、散文、传记及关于自然科学论著约200余篇。其中大量作品不仅是德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1885年,歌德故居被正式辟为歌德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一楼的客厅、厨房、下房及浴室均被改建为陈列室,其中展出了歌德在各个时期收藏的艺术品、瓷器、雕塑、古董、书籍,名画、奇石、钟表、花瓶、彩盘、动植物和矿物标本等共有3万多件,真可谓金玉满堂、四壁生辉啊!琳琅满目、丰富多采的展品不仅表现出主人学识渊博和兴趣广泛,还让人不难想见歌德当时官职之高和俸禄之厚。在魏玛,歌德曾先后担任枢密顾问和首相等要职,但从政期间他也从未放弃文学创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 二楼是歌德的书房,室内窗明几净,雪白色的粉墙显得典雅肃穆。临窗摆着一张紫檀色书桌和一把转式坐椅,歌德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名著《浮士德》。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以想象出歌德伏案写作奋笔疾书的情形。这里还展出珍贵的歌德手稿原件,大部分都是诗稿,其中有脍炙人口的名诗《魔王》、《整年的春天》、《天福的向往》等。被誉为诗圣的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作为诗人在德国的地位相当于我国的李白,至今无人可以取代。 歌德的诗作以抒情诗为主,还有叙事诗、讽刺诗及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诗。在歌德用诗歌筑就的金字塔中,抒情诗当数顶峰,也是他对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贡献。他的许多抒情诗都被配上乐曲成为世界名歌,如《五月之歌》和《新的爱,新的生活》由贝多芬作曲;《湖上》分别由舒伯特和门德尔松谱曲;《迷娘》分别由柴可夫斯基、舒曼、贝多芬等人作曲;《野蔷薇》一诗分别由舒伯特、莱希格、赖盖利、龙贝尔格等音乐家谱成100多首歌曲,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书房隔壁是一间约17、18平方米的长方形卧室,室内的床、衣橱及桌椅等家具旧貌依然,一些歌德生前的日用品也都按原样摆设,令人睹物思人。床头摆放着一把褐色扶手椅,椅背上钉了一块铜制标牌,其上写着如下字样:1832年3月22日午后,83岁高龄的歌德坐在这把椅上与世长辞。歌德在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中写道:“任何存在不能化为乌有!万物遵循永恒的规律,你要欣然坚持生存!生存是永恒的……在生存自得其乐处,但愿理性到处出现。于是过去保持稳定,未来展示生机,现在的瞬间就将成为永恒。”是啊!歌德的生命价值永远不能化为乌有,因为他的灵魂生存在永恒的轨道之中! |
|
歌德故居坐落在德国魏玛市弗拉恩普兰大街的拐弯处,是一幢米黄色的3 层楼房。从1782 年到1832 年,歌德在这里生活了50 个年头。
歌德出生在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家庭,16 岁时,他曾遵照父亲的意愿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真正爱好的是自然科学和艺术。18 世纪70 年代初,他创作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长诗《普罗米修斯》等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暴和虚伪,吹响了叛逆的号角。歌德一生创作了150 多卷作品,是一个与莎士比亚、但丁、托尔斯泰等人并驾齐驱的文学巨人。
1775 年,26 岁的歌德应魏玛小公国公爵奥古斯特的邀请来到魏玛,深受奥古斯特公爵的信任和爱戴,先后担任过枢密顾问官和首相等职。1782 年,歌德被赐予贵族身份,住在市内官邸,即现在的故居。
故居的16 个房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装饰考究,富丽堂皇,是歌德接待达官显贵的地方,如黄色接待室,用来接待、宴请显贵,应酬交际;朱诺室曾接待过黑格尔、海涅和门德尔松等人,这些房间现在都按歌德生前的原样陈列。而另一部分用于家庭生活的房间,则陈设非常简朴,有小客厅、藏书室、卧室和工作室等。歌德一生中还热衷于研究自然科学,包括地质、矿物、光、生物和解剖学等,他写过《颜色学》一书。是他第一个发现了人的颚间骨,他还在光学上提出过新的理论。在故居里陈列着许多歌德亲手制作的动植物和矿物标本。
歌德说过:“一切涉及舒适的事宜都与我的天性相违背。您在我的房间里找不到沙发,我总是爱坐那张老式木椅。舒适豪华的陈设会扰乱我的思维,使我陷入一种迟钝怠惰的状态。”他的工作室里只有书桌、椅子和几件家具。
歌德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他写作用的一张斜平面桌子仍然摆在故居中。工作室的里间是藏书5400 多册的书斋,现在也按原样保留着。歌德在他狭窄简朴的工作室里写出了《浮士德》、《威廉·麦斯特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以及大量诗歌。
歌德的卧室在工作室的隔壁,为一小长条形,唯一的窗户向花园敞开。墙上挂着一些地质学和声学的图表以及温度计、晴雨表和一个灯伞。室内只有一张床、一个小方桌和一把矮脚靠背木椅。1832 年3 月22 日,83 岁高龄的歌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停止了呼吸。
故居里还藏有歌德的手稿、信件等。1885 年,这所房子被辟为歌德纪念馆,每年都有近百万游客前来拜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