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 > Coconut She Jia
  【害虫名称】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别名】红胸叶虫、椰子扁金花虫、椰子棕扁叶甲、椰子刚毛叶甲。
  【目名】鞘翅目coleoptera
  【科名】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铁甲科hispidae、铁甲亚科(hispinae)。
  【分布】椰心叶甲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也括中国(台湾、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萨靡亚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新赫布里底群岛、俾斯麦群岛、社会群岛、塔西提岛、关岛、马来西亚、斐济群岛、瓦努阿图、新加坎、法属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韩国、泰国等。
  【形态特征】椰心叶甲属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
  成虫: 体扁平狭长,雄虫比雌虫略小。体长80-10mm,宽约2mm,触角粗线状,11节,黄褐色;顶端4节色深,有绒毛,柄节长2倍于宽。触角间突超过柄节的1/2,由基部向端部渐尖,不平截。沿角间突向后有浅褐色纵沟。头部红黑色;头顶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块,两侧略平行,宽稍大于长。前胸背板黄褐色,略呈方形,长宽相当。具有不规则的粗刻点。前缘向前稍突出,两侧缘中部略内凹;后缘平直。前侧角圆,向外扩展,后侧角具一小齿。中央有一大的黑斑。足红黄色,粗短,跗节4节。
  卵: 椭圆形,褐色,长1.5mm,宽1.0mm。卵的上表面有蜂窝状平凸起,下表面无此结构。
  幼虫: 幼虫可分为1-5龄。白色至乳白色。
  幼虫的龄期可从尾突的长短来分别:1龄平均为0.13mm,2龄0.2omm,3龄0.2gmm,4龄0.37mm,5龄0.45mm。蛹:长10.5椰,宽2.5mm,与幼虫相似,但个体稍粗,出现翅芽和足,腹末仍有尾突,但基部的气门开口消失。
  【繁殖】椰心叶甲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卵期为3-6d,孵化率92.5%,幼虫期为30-40d,预蛹期3d,蛹期6d;成虫期可达220d。雌成虫产卵前期1-2月,每雌虫可产卵约100多粒。从卵至成虫约为50天。产卵前期18天,成虫有的每天都产卵,有的隔1-5天产一次卵,每次产卵多为1-2粒,最多6粒。卵产在取食心叶而形成的虫道内,3-5个一纵列,卵和叶面粘联固定。
  【行为习性】成虫惧怕阳光,白天多缓慢爬行,但早晚趋于飞翔。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有资料记载可飞翔300-500米,可靠飞行或借助气流进行一定距离的自然扩散。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各个虫态随寄主(主要是种苗、花卉)调运而人为传播。
  【寄主植物】椰子、西谷椰子、大王椰子、华盛顿椰子、亚历山大椰子、雪棕、槟榔、棕榈、卡喷特木、鱼尾葵、假槟榔、山葵、刺葵、蒲葵、散尾葵、省藤等。其中椰子是最主要的寄主。
  【发生特点】椰心叶甲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属毁灭性害虫。在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名列第三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每年可发生4~5代,世代重叠。可靠飞行或借助气流进行一定距离的自然扩散,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各个虫态随寄主调运而人为传播。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为最幼嫩的心叶,叶片受害后出现枯死被害状,严重时植株死亡。具有繁殖快、破坏性强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
  【危害症状】椰心叶甲是国家禁止进境的国际二类植物检疫对象,危害以椰子为主的棕搁科植物。主要为害未展开的幼嫩心叶,成虫和幼虫在折叠叶内沿叶脉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灰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条纹连接成褐色坏死条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甚至顶枯,树木受害后期表现部分枯萎和褐色顶冠,造成树势减弱后植株死亡。一棵椰子树最多可以有几千头椰心叶甲,一年之内可以让一棵椰子树枯萎。
  【防治方法】①疫区植株,禁止调运。新的椰心叶甲疫情发现后,要严密封锁疫区,禁止一切棕榈科植物的调运,禁止范围包括有疫情的县内、县与县之间和省际之间的调运;②对于染虫区内棕榈科植物株数小于500株的小疫点,可以对所有植株采取人工拔除和去顶的办法进行除治;③对于新发现的疫情发生点,在确定染虫区面积少于7hm2(不含隔离带面积),染虫区内植株少于1000株(不含隔离带内的植株)的情况下,对染虫区内的所有棕榈科植物采取以椰甲清粉剂挂包法为主的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④绿僵菌法。为生物防治方法,此方法正在试验推广阶段;⑤天敌法。用椰心叶甲的天敌,寄生蜂——姬小蜂和啮小蜂进行防治;⑥采取综合防治方案。
  【防治技术】叶甲清粉剂挂包防治方法。挂包法比其它化防方法有明显效果,是椰心叶甲化学防治上一个很大的进步。椰甲清粉剂所含成分包括触杀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药剂可以通过植物内吸进入心叶缓慢释放。同时,挂包法是将药包固定在植株心叶上,让药剂随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从而杀死害虫。只要药包中还有药剂剩余,一旦下雨,雨水都会带着药剂流向叶心起到杀虫作用。因此,挂包法不仅没有喷灌引起的雾滴飘移污染,而且药剂只流向害虫危害部位,药剂有效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小。根据专家评定,椰甲清粉剂挂包法对椰心叶甲的防效高、持效期长(8-10个月)、对环境污染小、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椰甲清粉剂挂包防治方法是华农专门针对椰心叶甲防治而研制的新药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药效期长、效果较好,无粉尘或雾滴飘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控制疫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操作方法:危害严重的挂药2小包,其中1包放置在心叶基部幼嫩叶片内侧,塞入心叶与旁侧叶片之间,并用挂包线固定在1.5米以上长的心叶(一般为第2片心叶)叶梗上,用于杀死藏于心叶内的幼虫、成虫和卵。另1包固定在为害较严重的心叶上方内侧,再把心叶和周围几片心叶捆绑在一起,用于杀死叶片上部的害虫。如心叶上部未发现成虫或成虫少于20头,则该树用药一包,该药包置于新叶基部。然后在药包上部缓慢淋水,让水慢慢入有虫的叶片和心叶深处。危害不严重的只在心叶底端挂一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