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豪氏攀蜥tree lizard
科名: 飞蜥科
科名-英: agamidae
目名: 有鳞目(蜥蜴亚目)
形态特徵:因为当初命名时未详细鉴定,斯文豪氏攀蜥一直被误称为箕作氏攀蜥。其鳞片呈覆瓦状排列,体表感觉甚粗糙,颈背有突起的脊鳞,外形似一小型恐龙,口内下颔呈白色或乳白色,喉部有横向排列之白斑,体色为褐色至深褐色,雄性个体的体侧有鲜黄色之斑纹 。
生态习性:分布于全省的中、低海拔地区,常出现在庭园、果园及小片树林中。雄蜥具有强烈的域性,会对入侵的其它雄蜥展现状似伏地挺身的威吓动作,若两方皆不退让,便会发生追逐撕咬。日行性,卵生,生殖季为3-8月,蜥一年可产卵2次,为台湾特有种。
因为当初命名时未详细鉴定,斯文豪氏攀蜥一直被误称为箕氏攀.其鳞片呈覆瓦状排列,体表感觉甚粗糙,颈背有突起的脊鳞,口内下颔呈白色或乳白色,喉部有横向排列之白斑,体色为褐色至深褐色,雄性个体的体侧有鲜黄色之斑纹. 分布於全省的中,低海拔地区,常出现在庭园,果园及小片树林中,雄蜥具有强烈的领域性.日行性,卵生,生殖季 为3-8月.
其中,斯文豪氏攀蜥分布于平地至海拔1500公尺的山区,为台湾特有种的蜥蜴,也是台湾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最大的攀蜥.雄蜥的体型最长可达31公分,雌蜥比雄蜥略小一些,最长可达25公分.它的嘴巴外缘是白色的,喜欢于开阔的区域活动,常常可以在学校,果园或公园发现它的踪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