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ic spots in China : China > Hebei > Chéng Dé Shì City > Chéng Dé Shì City canton > Wenjin Pavilion
Show Map
Contents
书阁之一
  Special Collec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Si Ku Quan Shu" one of the book cabinet. Four years of Qianlong (1775) Imitation of Ningbo Tianyi Pavilion Fan Building, built in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Books shipped to Beijing in 1915, this possession in the Beijing Library.
Translated by Google
No. 2
  文津阁投诉电话承德市旅游投诉电话:0314-2024548
  河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311-8581423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文津阁在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形式修建。阁的东面有碑亭一座,立《文津阁碑记》一通。
  
  阁为外观2层内为3层的砖木结构,上悬乾隆帝御书“文津阁”匾额。阁前池水清澈,假山、阁影倒映池中;假山上东建月台,西建趣亭,布局严谨,环境清幽。此阁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北四阁,为皇家藏书楼。
  
  阁内原存《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辛亥革命后,《四库全书》运往北京图书馆,《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No. 3
  文津阁 清代七大图书馆之一,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这里曾藏《四库全书》,以及经、史、子、集分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万册,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弘历(乾隆皇帝)在《文津阁记》中写道:"欲从支脉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文津阁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营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筑的浙江"天一阁"。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室内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
  文津阁建成以后,1782年,《四库全书》成书,共誊写了7部,其中藏于文津阁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的第四部,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文津阁《四库全书》共 36,304 册,分装 6,144 个书函,陈列摆放在 128 个书架上。它是七部《四库全书》中保存最为完整并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 ,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中,128 个书架林立其中, 6,144 个书函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当年高大的书架上,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分别配有绿、红、蓝、灰四色,夹板、丝带、铜环一依当年。翻开书册,即见“文津阁宝”的朱印、“纪昀复勘”的黄笺、雪白的开化纸和端正的馆阁体楷书,令人叹为观止。
  阁的东北部有水门与山庄水系相通,阁前池水清澈,人在阁前特定位置向池中望去,只见池中有一弯新月,随波晃动,而天空却是艳阳高照。原来这是造园家在池南的假山上,开出一个半圆形如上弦月的缝隙,利用光线,在水中形成下弦月的倒影,构成“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水池南岸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假山,怪石嶙峋,气势雄浑。假山占地约800平方米,用石3279立方米,由浆石和鸡骨石等堆叠而成。假山石洞,前后各有两门相通,结构也颇具匠心。洞内山石遮掩,可分厅、堂、窗、孔、穴等,洞壁用鸡骨石镶嵌,幽深曲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窗孔,透进幽幽的光线,使洞中的峭壁怪石若隐若现。山上横岭纵峰,沟桥岗壑,各自争奇。有棒槌山、罗汉山、双塔山等十大名山的缩影,更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还有仿米芾“宝晋斋”的园林布局。文津阁东为碑亭,四角攒尖顶,上覆黄琉璃瓦,内竖石碑一座,通高5.34米,碑正面镌刻着乾隆题《文津阁记》,其余三面刻有乾隆作的3首诗。 
  每逢中秋佳节之际,天高气爽,登临“月台”赏月,但见园内,老树苍劲,枝杈纵横。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把一片银辉洒向大地,山庄顿时银装素裹,更显得清澈静谧。文津阁假山的造型艺术,集中了米翁宝晋斋和范氏天一阁之长,运用传统叠山技法,结合北方雄壮的特点,风格一反南方小巧玲珑之态,而是雄伟、浑厚、气势磅礴的艺术作品。
  伴月池:文津阁前的那方荷花池了。烈日当头,文津阁前的荷花池里却有一弯月影在水中轻轻抖动,令人叹为观止,朝水面看去,月牙形的入光口洞隙经过假山北侧的出光门洞,直接地传播到水面上,再由水平面反射进入游客眼里,酷似新月,呈现出“日月同辉”的绝妙景色。
  《热河志》中写道:“文津阁与紫禁、御园三阁遥峙,前为趣亭,东侧月台,西乃西山,盖仿范氏之成规,兼米庵之胜概矣。”
  文津阁庭院,由粉墙围绕,是山庄的园中之园。这组建筑,坐北朝南,依次布置着门殿、假山、水池、藏书楼、花台、曲池、山石、月门。东侧有碑亭和值房3间。阁前池水清澈,澄泓见底,水草丛生。池南假山呈半月形环抱池沼,拱峙搂阁,叠石大多仿承德十大景堆砌,与山庄西山浑为一体。假山上有赏月的月台,其西有趣亭(已不存)。假山上有磴道,下有洞府,入门进阁,必经此洞。石洞曲折幽邃,洞顶有一曲形石孔,光线漏射到池水中,恰如一弯新月,每当丽日当头,水池中却素月高悬,“抬头看日,低头观月”,日月同辉,景观绝妙,又为山庄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