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 > fear iron runner
  在新疆奇台县北部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叫作恐龙沟,这里红褐巨岩的地质构造是中生代的产物。这里,是恐龙的故乡。恐龙沟长约5公里,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火烧山油田东北60公里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因出土过恐龙化石而得名。
  恐龙沟之考古历程
  1985年,由我国和加拿大古生物学家组成的恐龙考察队,先后在这里发掘了4条恐龙化石,它们分别属于脚类、蜥脚类、龟鳖类和鳄龟类,既有食草恐龙,也有食肉恐龙。其中发掘的条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经测量每节颈椎长约1.5米,颈肘长达4米。据此测算,这条恐龙总长33米。高10米,重60吨,略次于在美国发掘的34米的地震龙”。
  1997年,在那里又发现了一条恐龙化石,它露出地表约6.5米,最大的骨骼直径约有20厘米,但未出土。
  1999年开始,中加恐龙考察队又用四年时间,用雷管和炸药削去大十个山头,终于将—条冠名为“卡拉麦里龙”的恐龙化石发掘来,它仅存部分颈椎和比较完整的头骨。具十—节颈椎骨长1.6米,高1.2米,重300余千克,最长的一条肋骨1.5米,为世界罕见,据测算,这条“卡拉麦里龙”身长超过24米,躯高10余米,超过了美国发掘的“地震龙”,成为世界恐龙冠军。
  “卡拉麦里龙”发掘出来以后,分装成数百只木箱运到了北京。有专家指出:恐龙沟内还埋藏有许多恐龙遗骸,还会有更为震人的重大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中外众多考古专家们的考察研究场地。
  恐龙沟之谜
  来到恐龙沟,远远望去,那红色低缓的山岩却犹如一条火龙匍匐在大漠之中。据说若遇天气好,再加上海市蜃楼的出现,这条火龙就会腾空“飞”起,颇为壮观。恐龙沟呈东西向长不到10公里,最宽的地方只有约2公里,最窄的地方不足200米,在这么小的范围内能发现如此多的恐龙化石,恐怕要数世界之最了。
  从发现的恐龙种类看,既有1亿多年前生活在水中的恐龙,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还有水陆两栖恐龙。这说明如今这极为干旱的戈壁荒漠,在亿万年前应为大面积的海洋或湖泊,并有陆地与之接壤。从恐龙的食物分类看,既有食肉恐龙,也有食草恐龙,可以想象在亿万年前这里曾是生命生长极其旺盛的地方,否则,如此多的庞然大物便无法生存。然而,数量如此繁多的各种恐龙为什么会在同一时间消亡?它与这褐红色山岩的诞生是否有着某种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难解的谜。
  山下是一条沿山走向由雨水洗刷形成的宽阔的冲击沟。冲击沟内,横七竖八地躺卧着许多巨大的古树化石。据考证,它们是1亿多年前的遗骸,与恐龙沟中发掘的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如今,我们透过这亿万年的生命历史,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既有浩淼广阔的水域,也有繁茂辽远的原始森林,是远古生命繁衍生息的极好场所。但是,这些参天古树在某一时间,或许因同一原因遭到了灭顶之灾。捡起—块古树化石,感觉冰凉坚硬、沉甸甸的。人们已考证出这些占树化石的形成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大量的古树被埋人地下后,在富含硅酸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下,发生了复杂的地球化学反应。树中原先的含碳物质被二氧化硅置换取代,才形成了这坚硬的化石,所以,这种古树化石又通常被称作“硅化木”。但是,与硅化木近在咫尺的恐龙为什么没有被硅化呢?抑或是物种的差异?应该说,当年恐龙在这一带生存与原始森林的存在有着依赖性关系,但是,它们的消亡是否也有着某种联系?抑或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原因所致?考古专家试图做出科学解释,却苦于难以找到确凿证据。
  恐龙沟的山虽不大,却沟壑纵横。据说当年中加考察队曾在此发掘了了五个坑,一号坑最大,深10米,长宽各10余米,出土时间长达4年。在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其余4个坑较一号坑要小些.4号坑在一个半山腰上,巨大的石头被掀翻开来,露出灰色的山岩,据说,在此发现了一条食肉恐龙化石。就在离4号坑不足5米远的石岩中,另—条恐龙化石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前爪、脊椎和健壮的胯骨都清晰可辨,它长约4米,高约1.5.米,牢牢地嵌于岩石之中,在风吹日晒中已经分化。在这里,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充满着神奇,因为这里保存的恐龙化石无论数量、质量,还是从种类上都令世界瞠目。把这里称为“恐龙博物馆”或是“恐龙的故乡”是绝不过分的。
  脚踏这红褐色的山坡沟地,稍加留神便会捡到已分化的恐龙化石碎片。不知道,如果仔细寻找,这些地方是否可能发现恐龙?
  站在—个较高的山顶向东南极目远望,那里是—片无际的戈壁。据考,这褐色的荒漠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与恐龙沟的山岩相差1亿余年,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与当年众多恐龙的存在消亡有无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目前的发掘来看,这无际的戈壁同样充满着神奇:1930年秋,在袁复礼教授的率领—下,我国和瑞典科学家在距恐龙沟30公里的博尔腾戈壁发现了两具恐龙化石,这在亚洲尚属首次。后来它们被命名为“奇台天山龙”。此外,在这戈壁之中还先后发现了数百种海相和陆相地层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与恐龙一样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个古老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