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figures : Literary Writing > 吴组缃
Contents
人物简介
  Autumn of 1929 entered Tsinghua University, one year later into the Chinese Department, he worked with Lin Geng, Li Changzhi, Ji said "Tsinghua four Swordsmen"; tim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Wu Zuxiang literature is the peak stage, the 1932 creation of the novel "officials of the tonic" to be successful. 1934 creation of "eighteen hundred Tam." Works assembled for the "Xiliu _set_", "rice I _set_."
Translated by Google
轶事
  吴组缃上中学时就结了婚,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把家眷也带了来。他家住在西柳村,季羡林、李长之常去那里看他们。季羡林后来还说,现在听说中国留学生可以带夫人出国,名曰伴读,吴组缃的所为不正是“伴读”吗?真可谓“超前”了。那时,吴组缃有一个女孩,小名叫小鸠子。
  李长之《孩子的礼赞——赠组缃女孩小鸠子》的文章提到“现在在一起的孩子们中,我得益顶多的,又彼此知道姓名的,是小鸠子。也许是我锐感或过敏,这孩子和我颇有交情。孩子们的爸爸组缃,真是如我们几个朋友所加的‘徽号’,是一位感伤主义者,他看一件什么事物,无往而没有感伤的色彩。连他的声调也是感伤主义的,虽然在锐利的幽默中,甚而哪怕是讥笑的态度,也有怜悯的伤感的同情在。他的夫人和孩子刚来北平不久,他曾向我介绍过他的孩子,据说是非常想家,常模仿在家里的祖母想她的光景,而且还感到孤寂,因为那时还没有在一块玩的小孩子,孩子才多大呢,不过6岁。我心里想,组缃的话是不能不承认的,因为有他这样伤感的爸爸,孩子难以不伤感,而且纵然不伤感,由感伤主义者的爸爸看去,也会伤感了的”。
  1993年下半年,季羡林到吴家去看吴组缃,小鸠子正好从四川回北京陪伴父亲。她当时也已60多岁,季羡林叫了声“小鸠子”!吴组缃笑着说:“现在已经是老鸠子了。”时间的流逝竟是如此迅速,季羡林也不禁“惊呼热衷肠”了。
代表作
  《一千八百担》
  《鸭嘴涝》
  《天下太平》
  《樊家铺》
吴组湘主要著作书目
  西柳集(小说集) 1934年7月,上海,生活书店
  饭余集(小说散文集) 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书店
  鸭嘴涝(长篇小说) 1943年3月,重庆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出版,1946年改名《山洪》,由上海星群出版公司再版
  吴组湘小说散文集 1954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说稗集(古典小说论评集) 1987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宿草集(小说集) 1988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拾荒集(散文集) 198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苑外集(文艺评论集) 198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元文学史稿(与沈天佑合著) 1989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Containing Phrases
wuzu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