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 the buccal cavity Jaw face dermatocellulitis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口腔、颌周组织及颈上部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在正常的颌面解剖结构中,存在着潜在的彼此相连的筋膜间隙,各间隙内充满着脂肪或疏松结缔组织。感染累及潜在的间隙内的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在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则形成脓肿。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血管、神经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纵隔炎、脑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蜂窝织炎包括:眶下间隙感染、颊间隙感染、咀嚼肌间隙感染、翼下颌间隙感染、颞间隙及颞下间隙感染、颌下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咽旁间隙感染、颏下间隙感染、舌下间隙感染等。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和腺源性感染(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涎腺炎)扩散所致,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感染较少见。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原则是提高全身抵抗力和消炎治疗。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分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个方面。①局部治疗:注意局部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尽量减少咀嚼、说话等局部活动。局部可外敷中药芙蓉膏、如意金黄散等;炎症初期主要是消肿、散淤、止痛,可外敷六合丹、抑阳散、金黄散等成药。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排脓,局部及全身症状可迅速好转。在设计切口时,应使切口疤痕隐蔽,如位于发际内、颌下、耳后部,面部切口可按与皮肤纹理一致的方向切开;切口部位最好在脓肿最低部,以利于脓液通畅引流;脓肿接近口腔粘膜或经粘膜切口能顺利进入脓腔者,均采用口内切口,如舌下间隙可在口底肿胀最明显处,平行于下颌体进行切开引流,注意不要损伤舌神经、舌动脉、颌下腺导管;咽旁间隙口内切开时,可在翼下颌皱襞稍内侧,纵行切开粘膜层,用血管钳顺翼内肌内侧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对脓肿较深的间隙,尽可能采用颌下切口,在下颌下缘2cm处平行于下颌下缘作切口;切开时应轻柔准确,颜面危险三角区切开后严禁挤压;切开后应建立引流,切口内酌情放入碘仿纱条、橡皮条、乳胶管、盐水纱布等。还可用消毒排脓、去腐生肌之化腐丹以助排脓,当脓液减少,有肉芽组织生长时,可用桃红生肌膏促其愈合。此外,局部也可以辅以理疗、热敷等。②全身治疗:根据局部及全身症状,选择适当足量的抗生素。还要注意加强全身营养与支持疗法。最后,在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炎症好转后,应处理病源牙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