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民委
主题词或关键词: 体育赛事 少数民族体育 运动会
栏目关键词: 传统体育
出处: 国家图书馆科技参考组
创办时间: 1953-11-08
介绍
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
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
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市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后来即把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年举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第二届,从此,该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延续至今。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天津民园体育场举行,来自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西南区(包括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军及铁路系统等九个单位的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傣族、朝鲜族、纳西族、汉族等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等出席了开幕式。运动会项目分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摔角(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项目有武术(分棒术和器械等383项)、民间体育(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特邀表演项目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竞赛项目中有10名举重运动员创造了国家新记录,来自全国各地及天津市的观众有12万人次观看了运动会。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年9月2日至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了运动会。运动会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部分,竞赛项目有射箭和摔跤。表演项目有68项,其中有孔雀拳、霸王鞭、东巴跳、阿细跳月、背篓球、斗牛、"碧秀"、轮子秋、秋千、跳竹竿、高空舞狮、"达瓦孜"、马上拾银、叼羊、赛骆驼和赛马、"波依阔"等,80多万观众观看了运动会。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和联欢晚会。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6年8月10日至17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刘澜涛、江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包尔汉等出席了开幕式。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共1097人参加了运动会。本届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运动会设7个竞赛项目和115个表演项目。竞赛项目除保留上届摔跤、射箭外,增设了赛马、叼羊、射弩、抢花炮、秋千5个项目。表演项目比上届增加了47项,本届运动会还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比赛规则。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南宁市举行,赛马项目1991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李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 阿旺晋美、赛福鼎·则孜,国务委员、国家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程思远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等参加了运动会,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团,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比赛和表演。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部分,竞赛项目共9项有龙舟、抢花炮、秋千、射弩、珍珠球、木球、摔跤、赛马和武术,表演项目120项。本届运动会第一次有了会歌。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5年11月5日至12日在昆明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等参加了运动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组团参赛。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部分,竞赛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摔跤、秋千、武术、射弩、龙舟、赛马、打陀螺11项,表演项目有129项。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1999年9月24至30日在北京举行,并在拉萨设立分赛场(1999年8月)运动会设13个比赛项目,其中抢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武术、摔跤、秋千、龙舟、马上项目(平原)等在北京举行,射弩、打陀螺、押加、马上项目(高原)等在拉萨分赛场举行。设立了100余项表演项目。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港、台地区的56个民族的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等参加了运动会。运动会期间,两地还分别举办了民族文化节、民族艺术周、民族大联欢、民族题材摄影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03年9月20日至27日在银川市和石嘴山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出席了开幕式。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玟)、马术(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表演项目有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民族的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等参加了运动会。
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07年在广州市举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