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苏之战》(镶嵌壁画)
【名称】伊苏之战镶嵌壁画
【类别】雕塑、石刻
【作者】比洛克申
【原属】希腊
【简介】
系希腊此伊苏之战壁画的摹本,此画高约248厘米,长约517厘米。
希腊的绘画,因无更多作品存世,难以论说其全貌。早期的壁画,我们已从克里特岛出土的克诺索斯宫内的装饰壁画见到一些。1900年,在克诺索斯宫内还发现了一幅肖像画《巴黎少妇》,考古学家们都个个称奇:画上的少妇朱唇皓齿,青丝如云,胸部丰满,真是千种风情、百般婀娜。这一幅大型壁画,是罗马时期临摹希腊大壁画的一件镶嵌复制品。
在希腊化前期,希腊本土与各岛屿据说都有大型壁画,画面所述的内容,也象雕刻或浮雕一样,具有纪念性意义。这一幅出土于意大利庞贝城的罗马镶嵌画《伊苏之战》,属公元前1世纪的作品。原作系公元前4至前3世纪初叶一位德里提画家比洛克申应雅典的统治者卡桑德尔订购所画的。
公元前333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进行了一次关键性激战,地点在西里西亚(即在小亚细亚)的伊苏城附近。这次战役在马其顿方面,动用军队仅3-4万人,而波斯的军队则超过12万人。亚历山大善于用兵,地势也有利,结果波斯军队损兵折将,伤其大半,一时溃不成军,大流士竟从战场上只身逃脱,他的家眷也尽皆被俘。亚历山大东侵中,马其顿军与波斯军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公元前333年10月,亚历山大三世夺取小亚细亚后,越过伊苏斯平原,欲南下叙利亚。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率军约12~13万人,由索契进至马其顿军的后方,占领伊苏斯,在皮纳鲁斯河北岸占领阵地,切断马其顿军的交通补给线。亚历山大闻讯后,率军约3~4万人急速回师,边行进边展开,抢占右侧高地,沿河南岸摆开阵势。交战开始后,亚历山大亲率右翼骑兵涉水过河,冲击波斯军左翼步兵方阵,直逼大流士三世主营。由希腊雇佣兵组成的波斯军中央步兵方阵也给马其顿军造成较大损失。在胜负难分之时,坐镇中军的大流士三世因左翼溃败而率先弃阵逃走,导致全线崩溃。波斯军大败,损失步、骑兵近10万人,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被俘。马其顿军伤亡约5000人。此战,马其顿军打开了通向叙利亚和腓尼基的门户。伊苏一战,形势大变,波斯帝国大伤元气,已难东山再起,未经多久,就成了马其顿-希腊的属地。马其顿王为纪念这次东征的伟大胜利,便召集画家作此大型壁画。只因历史久远,壁画的原作今已不存。
这幅镶嵌画是在罗马庞贝城一座牧神庙内发现的。经研究,确定系希腊此一大壁画的摹本,此画高约248厘米,长约517厘米。构图庞大,人物众多,激烈的战争场面处理得非常细致:右侧是溃败的波斯军,大流士三世见到大势已去,急命车夫催赶战车,仓惶逃跑,脸上露出慌张的神色。画的左侧,因受岁月侵蚀,部分马赛克已经剥落,图像不清。那里刻画了亚历山大及其骑兵们的威武雄姿,马其顿身披甲胄,率先闯入波斯军阵,正用长矛往大流士方向直刺过去,其余军士直奔溃军方向,力图杀尽敌人。战斗双方的胜负局势已跃然画上。戏剧性的冲突与对立构成了全画的基调,那许多生动的细节:负伤倒下的马,踢腿溃跑的脱缰之马,骑士的长矛,马其顿王的脸容,背景的战场气氛组成了画面的节奏美。希腊的绘画水平之高,虽未能见到壁画原作,这幅罗马镶嵌画便是它的映证。
这幅镶嵌画现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