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农工党”。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1930 年8 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1935 年H 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1 年3 月,该会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1947 年2 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历任领导是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现任主席桑国卫。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主要由医药卫生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政党。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5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酝酿组织新政党。1930年8月9日,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政治纲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央干部会,由邓演达任总干事,在华东、华北、华南一些省市开展组织活动和政治活动,准备武装夺取政权。临时行动委员会既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也不赞成共产主义,主张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外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政党,故当时称为“第三党”。1931年11月底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为适应九一八事变以后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临时行动委员会提出了“倒蒋抗日”的行动纲领。1935年11月10日,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反蒋联共抗日为总方针,主张团结全国,对日作战,土地革命,实行民主,此后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动抗日而努力。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2月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易党名为现名。1948年5月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 9月,农工党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工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行动纲领。此后,农工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一个民主党派和爱国统一战线成员,参加国家政权,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管理、政治协商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各项政治运动,推动成员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结合实践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工党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农工党恢复了活动。1979年后,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从此,农工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指导下,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继续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度和执行,发挥了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1992年12月,农工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农工党新章程。根据新章程,农工党的发展对象是从事医药卫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农工党与医药卫生界联系密切的特点和优势,在医药卫生、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农工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1次。必要时可提前,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中央常务委员会,并设执行局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咨询服务工作部和妇女工作委员会、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科技文教工作委员会等工作部门。1987年6月设立中央咨监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起顾问、咨询和监督作用,任期和同届中央委员会相同。地方组织的领导机关是地方各级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及由它产生的委员会。基层组织是支部。到1990年底,农工党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成员近4.7万人。 |
|
Zhongguo Nonggong Minzhudang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党派之一。简称农工党。1927年 5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鉴于武汉中央决心背叛革命,为了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织新的政党。1930年8月9日,他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反蒋的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央干部会,由邓演达任总干事,在华东、华北、华南一些省市开展组织活动和政治活动,准备武装夺取政权。1931年11月底,邓演达被蒋介石派人杀害。为适应“九·一八”以后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该委员会提出了“倒蒋抗日”的行动纲领,先后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和福建人民政府。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首先响应,于同年11月10日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反蒋联共抗日为总方针,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国,对日作战,土地革命,实行民主。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动抗日而努力。
1941年3月,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与盟内的爱国民主力量一起,坚持争取民主宪政、团结抗日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坚决反对并拒绝参加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1947年2月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易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会后,配合解放战争,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和开展军事活动。1948年5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农工民主党领导人和其他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联名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参加了筹备新政协的工作。同年9月,该党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工民主党于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定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其后,成为主要由医药卫生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现任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谷城,中央委员会主席卢嘉锡。
(左步青)
|
|
- : China Farmhand democracy
|
|
politician | China democracy alliance | the Right (wing) | patriotic democratic personages | Zhejiang | professor | individual | Shandong province | aesculapius | celebrity |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Characters | curative hygiene | Beijing opera actor | an elderly character in Chinese opera | name of a very famous Beijing Opera artist | Hebei | peking |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confines of a town | the Chinese People’ 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 Haidian District | artist | chongyang | More results... |
|
|
China Farmhand democracy cod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