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詩 a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a line |
|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衹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衹有四句的叫絶句;五絶共二十個字,七絶共二十八個字。絶句可分為律絶和古絶兩種。律絶要受平仄格律的限製,古絶不受平仄格律的限製。古絶一般衹限於五絶。 |
|
| 詩體名。全篇每句五字。起源於東漢,至建安、六朝而大盛。為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絶句、五言排律等。 |
|
| 包括五言古詩,五言律詩與五言絶句,特點為每句五個字 |
|
| 每句皆五字的詩體。形成於 漢 代,為古典詩歌主要形式之一。其類別有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絶句和五言排律。 三國 魏 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書》:“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絶時人。”亦省稱“ 五言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然五言之興,諒非夐古。” 唐 韓愈 《薦士》詩:“五言出 漢 時, 李 首更號。” 清 馮班 《鈍吟雜錄·論樂府與錢頤仲》:“疑五言諸作,皆可歌也。” |
|
五言詩
每句五個字的詩體。它作為一種獨立的詩體,大約起源於西漢而在東漢末年趨於成熟。當然,《詩經》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傢,何以速我獄?”漢魏六朝時期的詩作,以五言為主。說明五言詩形成於此一時期。古代本有五言詩起於李陵《與蘇武詩》的說法,但後人多加以否認,如蘇軟題(文選動便說;“李陵、蘇武,五言皆偽。”又有說五言起於《古詩十九首》,也未獲廣泛贊同。大抵五言詩係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秦始皇時的民歌《長城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就是使用五言。漢代的樂府詩如《江南》、《白頭吟》、《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也是五言。文人作的五言詩,一般認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詠史》。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礎上每句增加一個字,在句子的節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節拍群。由於不同節奏在詩中交錯運用,就使句式更富於變化,更具有音樂感。另外,由四言變為五言,使句子在語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個句子可以容納主語、謂語或賓語同時出現,從而增強了句子的表現力。鐘喇詩品•序》說:“五言居文詞之要,是衆作之有滋味者也。”歷史上的詩作總量,以五言詩為最多。唐人寫有大量的五言古風及五言律絶,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五言詩以首句不人韻為常式,間也有首句入韻的。五言古風多是一韻到底,甚少換韻,這與五言律絶詩相似。 柳宗元的第五首《飲酒》也是五言詩。五言詩一般情況下分四聯,其中第一聯叫做首聯,第二聯叫做頷(han【四聲】)聯,第三聯叫做頸聯,最後一聯叫做尾聯,如杜甫的《春望》、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等。 |
|
wuyanshi
五言詩
古代詩歌體裁。全篇由五字句構成的詩。漢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詩句,但沒有完整的五言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産生和發展起來的。據《漢書·五行志》和《尹賞傳》所引西漢成帝時歌謠,已為完整的五言形式;東漢時五言歌謠繼續産生,並被采入樂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採蓮》等,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文人五言詩始於何時,前人的看法頗不一致。舊傳西漢枚乘、李陵、蘇武、班婕妤等人的五言作品,實際上不可靠。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詩當為東漢班固的《詠史》。鐘嶸《詩品》說它“質木無文”,這說明文人初學五言詩體,技巧還很不熟練。繼作者有張衡《同聲歌》、秦嘉《贈婦詩》、趙壹《疾邪歌》等,表現技巧日趨成熟。東漢末年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的出現,標志着五言詩已經達到成熟階段。至建安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已“居文詞之要”(鐘嶸《詩品》),成為最盛行的詩體,出現了大批名作。
五言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彙,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更靈活細緻地抒情和敘事。在音節上,奇偶相配,也更富於音樂美。因此,它更為適應漢以後發展了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地位,成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後,産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絶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褚斌傑)
|
|
- n.: a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a line
- v.: verse with five character to each line
|
|
- n. poèmes en vers de cinq pieds
|
|
| 詩歌 | 文學 | 東漢 | 中國文學 | 古詩 | 唐詩 | 聯句 | 詩詞 | | 劉楨 | 文學藝術 | 詠物詩 | 白居易 | 詩 | 清代詩 | 曹植 | 魏晉南北朝文學 | | 嵇康 | 何晏 | 更多結果... |
|
|
| 五言詩·井 | 五言詩三首 | | 五言詩三首三 | 五言詩三首二 | | 五言詩三首一 | 傅山行書五言詩軸 | | 清何焯行書五言詩 | 康熙帝朱子五言詩 | | 清吳昌碩行書五言詩軸 | 清玄燁行書五言詩軸 | | 明王寵草書五言詩軸 | 明董其昌行書五言詩扇面 | | 五言詩三首∶三 | 五言詩三首∶二 | | 五言詩三首∶一 | 藻侄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老懷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賡和,勝終日飽閑也 | | 小石帆亭五言詩續鈔八捲首一捲淸翁方綱輯據粵雅堂叢書本排印 | 小石帆亭五言詩續鈔八捲淸翁方綱輯 | | 藻侄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老懷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賡和勝終日飽閑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