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 : 宋词 : 影视歌曲 > 解连环
目录
·作者: 解连环 Xie Lianhuan·《周邦彦 Zhou Bangyan: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陆游 Lu You: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姜夔 Jiang Kui: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刘克庄 Liu Kezhuang: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更多诗歌...
·??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Warring. Qi Policy 6, "the emperor to try to make angels left Jun Wang Houyu chain, said, 'Let more intellectual, but do not understand this part?' The King said after the ministers, the ministers do not know solution; king lead after the bre·词牌名 Tune name·定格:
·解连环 作者:张炎·解连环 作者:吴文英·解连环 作者:周邦彦
·解连环 作者:麦孟华·英文解释·包含词
·更多结果...
解连环 Xie Lianhuan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诗人: 周邦彦 Zhou Bangyan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州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诗人: 陆游 Lu You

  泪淹妆薄。
  背东风伫立,柳绵池阁。
  漫细字、书满芳笺,恨钗燕筝鸿,总难凭托。
  风雨无情,又颠倒、绿苔红萼。
  仗香醪破闷,怎禁夜阑,酒酲萧索。
  刘郎已忘故约。
  奈重门静院,光景如昨。
  尽做它、别有留心,便不念当时,雨意初著。
  京兆眉残,怎忍为、新人梳掠。
  尽今生、拚了为伊,任人道错。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诗人: 姜夔 Jiang Kui

  玉鞭重倚。
  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诗人: 刘克庄 Liu Kezhuang

  悬弧之旦。
  忆争骑竹马,各怀金弹。
  恨岁月、去我堂堂,向酒畔愁生,镜中颜换。
  灶坏丹飞,慢追悔、邺侯婚宦。
  已发心忏悔,免去猴冠,卸下麟楦。
  
  依稀仆家铁汉。
  虽末梢老寿,初节魔难。
  幸闻早、省了柳枝,更送了朝云,尘念俱断。
  丈室萧然,独病与、乐天相伴。
  但归依西方,拈起向来一瓣。
  
更多诗歌...
请鉴赏:

  蒋捷 Jiang Jie: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王沂孙 Wang Yisun: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杨无咎 Yang Mojiu: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方千里 Fang Qianli: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吴潜 Wu Qian: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陈允平 Chen Yunping: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仇远 Chou Yuan: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谢懋 Xie Mao: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杨泽民 Yang Zemin: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刘子才 Liu Zicai: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黄廷璹 Huang Tingshu: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黄廷王寿 Huang Tingwangshou:解连环 dispel interlink
??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Warring. Qi Policy 6, "the emperor to try to make angels left Jun Wang Houyu chain, said, 'Let more intellectual, but do not understand this part?' The King said after the ministers, the ministers do not know solution; king lead after the bre
  《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智,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亦省作“ 解环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书》:“其意盖倣 齐 君王后 以椎解环,不知环破即解,乱丝斩之仍不治也。”
词牌名 Tune name
  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 柳永 ,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艷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张辑 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
定格:
  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解连环 作者:张炎
  楚江空晚1。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2。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3,残毡拥雪4,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5?谩长门夜悄6,锦筝弹怨7。相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全部注释
  1.楚江:指今天湘鄂洞庭湖一带。
  2.怳然:惆怅失意的样子。
  3.因循:原指沿用旧习而不改,这里指孤雁因为离群而耽搁。
  4.残毡拥雪:用苏武宁北地牧羊而不屈服匈奴的典故。《汉书·苏武传》:"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决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后苏武借助雁足传书,得以生还。此处似以苏武比喻被金人系掳北行而坚贞不屈之士。
  5.荏苒:时间消逝。
  6.长门:汉代宫殿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弃置幽居的冷宫。杜牧《早雁》:"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7.锦筝:筝的美称。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这是张炎咏物词的代表之作。孔行素《至正直记》载:"张炎尝赋孤雁词,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词人刻画孤雁的形象妙肖传神,紧扣一"孤"字展开描写,烘托渲染,并且巧妙地将雁的形孤影单和自己的凄凉身世巧妙结合,以物喻人,将咏物与抒情合而为一。
  上阕先点出了一个阴暗空阔的境界,衬托雁的孤单。"写不成书"句暗合雁飞成字和雁足传书二事,不但精巧,更显得情思宛转。"料因循"三句再用苏武典实,悲壮苍凉而不觉词意重复。周密在《<宋四家词选>序论》中评之为"以意贯串,浑化无迹"。
  换头三句,人雁双关,物我相融。词人以己愁及雁,推想其"想伴侣"之思,而孤雁又替伴侣着想,情思层进,曲折深挚。但情深致极则成疑惧,怕见玉关,意同李频《渡汉江》"近乡情更却,不敢问来人",暗寓亡国遗民不堪重见。末句再用双燕衬托孤雁,更显风致。
  通观全篇,状物言情极尽精巧而不着雕饰痕迹,词人遣词炼意、体物抒情的精湛造诣淋漓尽现。
解连环 作者:吴文英
  暮檐凉薄。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
  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吴文英词作鉴赏
  词人善于捕捉瞬间情感中的细微感受,将对恋人的爱怜抒发得淋漓尽致。吴文英早年在苏州结识某女子。近世词家据吴词作过许多分析,推断他在苏州有一妾,后被遣去。但将他关于苏州情事的词串连比照,可以确认那位女子并非与他朝夕相处之妾,应为一位民间歌妓。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告终。吴文英对她的情感是真挚深厚的,他在词作里常以极隐讳的笔法抒写无尽的哀怨。这首词是词人寓居苏州的后期、在其恋爱悲剧发生之后作的。充分抒发出作者的一腔忧怨之情。
  词的起笔“暮檐凉薄”,点明环境和时间。暮色已沉,人在檐下,感到秋之凉意,一语即营造出寂寞凄凉的氛围。清风吹动庭竹,使主人公产生故人来访的幻觉。“疑”字将读者带入恍惚迷离的境界,有似梦非梦之感。此两句用李益“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竹窗闻风》)诗句,“故人”即所钟情的那位女子。“邈”,渺远之意;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这些描写表现的均为非现实的梦幻般的情境。“渐夜久”表现由暮入夜的过渡。“闲引流萤”乃用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轻罗小扇扑流萤”句意,写出故人天真可爱的情态;借着微弱的萤光,从她的“素怀”暗里见到“纤白”。这几句词意较为模糊,作者有意以某些优美的细节片断暗示幽会时留下的难忘印象。
  传说西王母的侍女董双成能吹云和之笙,词中的“双成”即以仙子借指故人。双成在梦中远去,凤笙之音渐渐消逝了。一切均是梦境,惊醒时已是“玉绳西落”。吴文英喜用生僻的典故,词语十分难解。“玉绳”乃玉衡的北二星,玉衡为纬书中所指北斗七星的第五星,是斗柄的部分。玉绳西落标志下半夜已过。
  这时主人公才由外室进到内室。放下布帷,欲进内室,却又“倦入”,当是梦境历历触动了对往事的回忆,故“又惹旧愁”。不能忘记,在庭栏的角落还留有故人的粉汗香气。
  对往事的思念,令词人抚今追昔倍加伤痛。词的过片以特殊的意象深刻地表达这种悲痛的情感。“银瓶”是古时汲水用的器具。“银瓶恨沉断索”援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句意。汲水时丝绳意外地断绝,白诗以此比喻“似妾今朝与君别”,言中道分离,遗恨无穷。他们恋爱悲剧的发生,似乎早在预料之中:“梧桐未秋,露井先觉”,飘零摇落的命运是注定的了。“抱素影、明月空闲”,即叶梦得《虞美人》“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之意。团扇如月,扇面上绘有素女的小影,已积有灰尘。“抱”,持也;团扇曾经是她用来“闲引流萤”的,“明月空闲”意为它已闲着无人用了。这纪念物上以丹青绘的小影封尘已久,可是那秀眉却依稀动人。
  词锋至此陡然一转。“翠冷红衰”,一派衰落凋残的景象。“西池”在吴文英关于苏州情事的词中多次出现,当为词人寓所阊门外西园之内的池。在这凋残衰谢的季节、清寂冷落的秋夜,怕有轻微的声响惊起西池里的睡鱼,西池的鱼跃又将搅扰静寂的秋夜和人的思绪。因为主人公正因西池的落花回味起故人留下的一个销魂印象:“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湘娥”本为传说中的湘妃。近世词家考证,认为吴文英在苏州所恋者原籍湖湘,所以“湘娥”或“湘女”皆借指苏州故人。记得那次幽会时,她偷偷解下轻薄的绛色绡衣。词的结尾颇具新意,幸福美好的形象用以作为悲伤之词的结尾,同今昔的劳燕分飞恰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产生了回环往复悲喜交集的艺术效果。
  吴文英是属于那种情感细腻丰富的人,最善于捕捉并表现瞬间的、形象鲜明的主观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许多意象具有纤细的主观感受性质,又以晦涩的语句表现出来,其词意往往缥缈朦胧,恰似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这首词的整体使人如临梦境,比如故人团扇扑萤,令人难辨是梦幻还是往事;银瓶断索、梧叶早坠,未知其人是离是亡。在词的结构上虽也有时间关系的交代,但意群之间总有较大的跳跃或转折,而且往往不甚连属。如下阕的四个意群之间便缺乏应有的顺序联系,结尾则似有词意未尽之感。这正是梦窗词结构奇幻的特点。理解梦窗词较为困难,如果细续便会发现作者的表现方式是艺术化的,所表达的情感则是复杂、真挚和缠绵的。
解连环 作者: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意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移岸曲,人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周邦彦词作鉴赏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怨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样。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诗经。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怀念。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转,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可是,紧接着又拉转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对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对花对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么,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作者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全词横空结想,缘情而发,笔触细腻,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层层铺叙,连连转折,痴情痴语,发自肺腑。陈洵《海绡说词》云:“篇中设景设情,纯是空中结想,此固词之极幻化者。”此说言之成理,可资参考。
解连环 作者:麦孟华
  解连环 酬任公①,用梦窗别石帚韵②
  清·麦孟华
  旅怀千结,数征鸿过尽,暮云无极。怪断肠、芳草萋萋,却绿到天涯,酿成春色。
  尽有轻阴,未应恨、浮云西北③。祗鸾钗密约④,凤屧旧尘⑤,梦回凄忆。 
  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⑥。近夕阳、处处啼鹃,更刬地⑦乱红,暗帘愁碧。
  怨叶相思⑧,待题付、西流潮汐。怕春波、载愁不去,恁生见得⑨?
  【赏析】:
  ①任公:梁启超号。
  ②梦窗:吴文英号。 石帚:南宋词人姜石帚。
  ③浮云西北:曹丕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④鸾钗:妇女首饰。
  ⑤凤屧:绣凤的鞋荐。屧,亦可解作屐。
  ⑥乌盼头白:燕太子丹质干秦,秦王对他无礼。太子丹求归,秦王曰:“待乌头白,
  马生角,当放子归。”
  ⑦刬地:平地。
  ⑧“怨叶相思”三句:用御沟题红典故。《唐诗纪事》: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
  见一绝句,置于巾箱。……卢后任范阳日,获其退宫人,睹红叶,验其书,无不惊讶。
  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⑨恁生见得:如何见得。恁生,怎生。
  【评解】
  此词咏梁启超和戊戌变法事。宛转缠绵,寄喻殊深。“鸾钗密约,凤屧旧尘,梦回凄忆”。托情男女,实指君臣间之关系。“蓬山路阻”三句,喻君臣分手,不得再见。“近夕阳”三句,以暮春黄昏光景,比喻国运。全词含蓄蕴藉,真挚感人。
  【集评】
  《清词菁华》:孟华与梁启超、朱祖谋等交游甚笃,提倡改革。中年遽逝,未竟其志。其《解连环》香草新愁,寄怨特深。
英文解释
  1. :  dispel interlink,  Xie Lianhuan
包含词
解连环柳寓解连环能解连环
解连环望梅解连环春水解连环孤雁
解连环·怨怀无托解连环·暮檐凉薄解连环·玉鞍重倚
问何人会解连环智略足以解连环杏梁燕寓解连环
解连环姑苏怀古解连环甲子生日解连环戊午生日
解连环乙丑生日解连环留别姜石帚解连环拜陈西麓墓
解连环·孤雁解连环(望梅)杏梁燕(寓解连环)
解连环(春水)解连环(柳)解连环(乙丑生日)
解连环(姑苏怀古)解连环(拜陈西麓墓)解连环(留别姜石帚)
解连环(甲子生日)解连环(戊午生日)解连环夷则商俗名商调
解连环(夷则商,俗名商调)解连环 夷则商,俗名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