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 历史人物 : 名人 : 书法 : 宋词 : 法学 : 艺术类 > 周密
目录
周密 Zhou Mi (1232~1298) 

诗歌评论 poetry comment《浩然斋词话》
诸子杂家 the Eclectics, a school of thoughts flourishing in ancient China《齐东野语》
地记 bookkeep《武林旧事》
诗词《木兰花慢 Magnolia Huaman》   《木兰花慢(平湖秋月) Magnolia Huaman Pinghu Moon》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 Magnolia Huaman The broken bridge (at west lake in hangzhou) Xue》   《木兰花慢(雷峰落照)》   《木兰花慢(曲院风荷) Magnolia huaman West Lake》   《木兰花慢(南屏晚钟) Magnolia Huaman Continue journey》   《木兰花慢(柳浪闻莺) Magnolia huaman Liu Lang Wen Ying》   《木兰花慢(三潭印月) Magnolia Huaman a scenic attraction in the West Lake, Hangchow, where the moon leaves three images in the water》   《木兰花慢(两峰插云) Magnolia huaman _Insert_ the two peaks cloud》   《浪淘沙 Waves》   更多诗歌...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曾为婺州义乌令。入元仍隐杭州,抱节不仕。与词友频频凭吊故国。著述极多,有诗集《蜡屐集》、《弁阳诗集》、《草窗韵语》,野史《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等,词集《草窗集》等,编有《绝妙好词》为古代重要的断代词集。其词风格清雅秀润,间亦有苍莽高远之致,精刻细琢之巧。此录二十二首,多作于宋亡以后,苍凉凄婉,写尽国破家亡之慨、之叹、之悲、之恨。
  
  [南宋后期词人]
  到南宋末年,又出现一批著名词人如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他们大都继承了姜夔、
  吴文英以来格律谨严、炼字精工的传统,作品的力度弱、气势小,意境往往显得清婉、
  明丽、凄楚而不够豪宕开阔,但在发展词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语言技巧方面有较大成就。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原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曾当过义乌令,入元后不仕。有《蘋洲渔笛谱》。他的词中也有些关心民族与国家命运
  的感慨,如《一萼红》:“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
  眼,还似王粲登楼。”但这种感慨不是化为激情喷涌而出,而是融在一层淡淡的哀愁之
  中,显出无可奈何的情调。所以他的词更多写个人身世的伤感,像“消几番、花落花开,
  老了玉关豪杰”(《瑶花慢》),“零落碧云空,叹转眼,岁华如许”(《长亭怨
  慢》)。他把这种心境投射到周围的自然山水中,常常在词里借一种凄清的外在情景以
  表现落寞空寂的内在情怀,如《玉京秋》: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
  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
  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写得含蓄委婉,总是欲言又止,一波三折,把心中的伤感、惆怅都埋藏在种种景物
  之中,并充分利用了汉语的特点,把意脉打散,让人既感到有深沉的内蕴,又一时不容
  易理清它的所在。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youth扫校)
zhōu mì zhōu mì
  ①细致周到:考虑得十分周密
  ②周密(1232-1298)。南宋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人。曾任义乌县令,宋亡后不出仕。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等笔记,是宋野史中的重要资料。又有词集《苹洲渔笛谱》、《草窗词》,并编有南宋词选本《绝妙好词》。
No. 3
  周密思考
No. 4
  ∶严密无缝
No. 5
  覆盖周密。——《后汉书·张衡传》
∶周到细密 : Thoughtful fine
  周到细密。《荀子·儒效》:“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 杨倞 注:“周密,谓尽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原来 钱鏐 已知此是吉讖,合应在自己身上,只恐声扬於外,故意不信,乃见他心机周密之处。” 巴金 《秋》十七:“他的信仰更坚定,思想也比较周密。”
No. 7
  犹周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如此庶无不白之寃,而我二兄之恩威并行,赏罚更为週密矣。”
历史人物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kuí),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存词150余首。
  能诗善文,著述颇丰其词讲究格律,文字精美,词风与吴文英(梦窗)齐名,并称“二窗”。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早期多惆怅之作,如〔木兰花慢〕《西湖十景》,韵美声谐,中期以后转为忧伤凄楚,多抒发思国怀乡之情 ,如〔拜星月慢〕“腻叶阴清”、〔秋霁〕“重到西泠”、〔玉京秋〕“烟水阔”、〔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过分追求形式美的倾向。著述颇丰。《齐东野语》可补史传阙文,《武林旧事》掌故见闻广博。另有《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词集《苹洲渔笛谱》,入《彊邨丛书》。《草窗词》2卷。又编有南宋词集《绝妙好词》,辑132家作品,有《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排印本。《武林旧事》中《观潮》被选入初中课文。
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和犯罪学教授
  字思考,男,1932年生,河南省邓州市人。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原中原大学毕业后参军。后转业地方曾任广西省宜州市人民法院院长等职。1953年改从法学教育工作,历任北京大学教员、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并任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客员教授。先后参加国务院行政法规整理和最高人民法院辩护工作。后又参加刑诉法草案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与监狱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起草的咨询工作。另对河南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干部先后做两次普法《讲座》。曾率北大刑法代表团前后四次到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考察访问。多次参加法学国际研讨会,并成为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法律会议的法律与文化专门小组成员和主报告人之一。同时兼任国家保密局顾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高级学术顾问、中国行为法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高级法学研究会终身荣誉研究员等学术兼职。个人专著有:《中国刑法史》、《论犯罪与证据》、《论证犯罪学》、《中国刑法史纲》、《宋代刑法史》和《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主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犯罪学教程》、《美国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研究》、《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和《保密法比较研究》等;副主编:《犯罪学通论》和《经济犯罪学》;另合作编写教材、专著、辞书、法规选编:《国外保密法规选编》、《Law in Motion》和《刑事法学大辞书》等。其中获奖约20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英国高级法律研究所盾牌奖和世界名人勋章等。
  法学专著
  犯罪学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周密,1990-10-1版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周密,2002-6-15版
  宋代刑法史/周密,2002-4-1版
  中国刑法史纲/周密,1998-10-1版
  论中国古代的侵占罪立法 /黄乔稳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 /陈志元
  他的学术思想主要有:
  1. 关于刑法思想。主要有三点:一为犯罪的概念。他认为犯罪是一切危害社会的、具有行为人主观意识的,应当受到刑罚惩处的违反刑法的行为。二为犯罪构成的理论,应包括动态的定量分析达到静态的定性分析,以认定犯罪。三为认定犯罪的操作进程,可从社会行为的六性即客观性、及物性、危害性、主观意识性、违法性、应受惩罚性着手逐一进行审查分析,以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2. 关于中国刑法史学思想。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犯罪观认为:犯罪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现象,绝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上出现了私有财产和人们思想伴生出私有观念,犯罪现象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但当社会发展到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人们思想觉悟极大提高,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犯罪这种社会现象就必须会自然消亡。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历史规律的,治理社会和国家的方略也是有章可循的。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是经由五个不同阶段,依次嬗变至今的。其方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是以刑弼教的德治;第二阶段是奴隶制社会实际的是法不成文的礼治;第三阶段是封建制社会实行的是寓礼于刑的法治;第四阶段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实行的是西形、中质的刑治;第五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法、人结合的法制。
  3. 关于犯罪学思想。他认为,犯罪学以研究犯罪产生的根源和原因为核心,故而有称其为犯罪原因学,但社会主义犯罪学不仅以犯罪原因的研究为限,而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各种对策,防患于未然,实现社会大治;犯罪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和原因尤为复杂,它是由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多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
  4. 关于刑事诉讼法学思想。他认为,刑事诉讼法学所追逐的中心目的是司法公正、公平保护当事人双方的正当权利。刑事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故应重视对其诉讼权利的保护;而刑事被害人则处于诉因的被害地位。前者是加害人,后者则是被害人。两者相比较,对于被害人则应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然而在立法、司法,乃至刑诉法学的研究中则情况相反,现行刑诉法虽有改进,但仍不尽如人意。
  5. 关于刑事证据学思想。他认为,在立法、司法和科学研究上没有给予旁证以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注意,不利于刑事侦查、预审、批捕,起诉和审判。因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取得,往往是很不容易的,而旁证只要给予足够的注意是“俯拾即是”的。我国《唐律》和英国刑诉法都有此明确规定,应当补缺,以防止被告人的无证不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曾任中国科大团委书记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助理,滁州团市委副书记,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综合处主任科员、培训中心执行主任等职,现任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周密(词语)
  周全细密、周到细密、周密思考、严密无缝
  荀子˙儒效: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喻世明言˙卷二十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原来钱鏐已知此是吉谶,合应在自己身上,只恐声扬於外,故意不信,乃见他心机周密处。
  覆盖周密。——《后汉书·张衡传》
百科辞典
  Zhou Mi
  周密
    宋元间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先世居济南。宋室南渡,曾祖随高宗过江。因家吴兴,置业于弁山之阳。周密晚年遂号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居临四水(□溪之别称),亦号四水潜夫。父晋,字明叔,号啸斋,为富春县令,富于收藏,工诗词,尤深于文献故实。周密幼承家教,少以才俊见称,后以祖荫出任临安府幕职,监和剂局。景炎初(1276),迁义乌令。为元兵所逼,解职归里。不久,弁山家业毁于火。于是移居杭州,投靠姻亲杨大受。元兵入会稽(今浙江绍兴),胡僧杨连真伽发掘宋帝六陵,断残肢体,劫掠珍宝,大施暴虐。周密与王沂孙、唐珏等托物寄情,分咏莲、蝉、龙涎香诸物,以志悲愤。入元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自任。网罗采撷,著书数十种。今存于世者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洲渔笛谱》、《草窗词》等多种。《齐东野语》多纪南宋朝政,典实可稽,信而有征,可补史传阙文。《癸辛杂识》作于临安癸辛街新居,故以此命名。此书多载宋元间遗闻轶事,有关史实世风,足与《齐东野语》相表里。《武林旧事》则专记南宋都城临安掌故。材料丰富,见闻广博。这些著作都是宋代野史中的重要文献,为治史者所乐取。
    在宋末词坛上,周密也是一位名家。他青年时代即从杨缵、张枢等老辈倚声家酬唱游处。杨缵著有《作词五要》,为一代声学大师。周密出其门下,于声律节度致力最勤,深得切磋之益。其早期作品〔木兰花慢〕《西湖十景》、〔采绿吟〕“采绿鸳鸯浦”等,俱清丽条畅,韵美声谐,深得前辈名家吴文英激赏,诩为“绝妙”之作。
    中年以后,与王沂孙、陈允平、张炎等结为吟侣,命题限韵,时相吟和。随着入世渐深,国势危急,所作如〔拜星月慢〕“腻叶阴清”、〔秋霁〕“重到西泠”、〔三犯渡江云〕“冰溪空岁晚”、〔玉京秋〕“烟水阔”、〔瑶花慢〕“朱钿宝□”等,皆情词凄切。
    入元以后,词作绝少。从《绝妙好词》及《乐府补题》所收录的几篇来看,多为情绪低黯之作。如〔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法曲献仙音〕《吊雪香亭梅》、〔齐天乐〕《蝉》等,皆深于寄托。
    周密的词,继承了周邦彦格律精严、圆融雅艳的词风,造句用意,十分矜慎,声律节度,辨析入微,是宋末格律词派的重要代表。
    周密在《自铭》中说过:“间作长短句,或谓似陈去非、姜尧章。”然而就其基本格调而言,仍以缜密为主,清空如姜夔者并不多见。实际上,他是探源于清真(周邦彦),变化于梦窗(吴文英)而自成家数的。戈载在《宋七家词选》中称其“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韶秀之色,有绵渺之思,与梦窗旨趣相侔。二窗并称,允矣无忝”,指出了他与吴文英的关系。周密虽精通乐律而又善自度声腔,在词艺的发展上有一定贡献,然而其词往往“立意不高,取韵不远”(《宋四家词选·序论》),过多地追求格律的严谨与字句的精美,影响了内容的表达,有偏重形式的倾向。
    所著《齐东野语》有涵芬楼铅印本,《癸辛杂识》有《学津讨原》本,《浩然斋雅谈》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本。词集《□洲渔笛谱》,收入《□村丛书》,于传世各本中,堪称足本。别本有《草窗词》2卷,收词较滥。又编有南宋词选集《绝妙好词》,辑132家作品,有《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排印本。
     (周笃文)
    
英文解释
  1. :  Zhou Mi
  2. n.:  close,  mediculous
  3. v.:  careful and thorough,  attentive to every detail
  4. adj.:  thorough,  careful
法文解释
  1. adj.  minutieux, soigné
近义词
公谨, 草窗
相关词
作品诗词文学宋词王沂孙仇远古典文学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