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哲學 : 歷史人物 : 名人 : 文學寫作 : 刑法 : 中國法製史 : 中國倫理學 : 籃球 > 海瑞
目錄
海瑞 Hai Rui  

hǎi ruì hǎi ruì
  (1514—1587) 明代廣東瓊山人,回族,小官僚出身。嘉靖年間舉人,傢境貧寒,初任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知縣。1566年升任戶部主事,他因為上書批評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下獄。世宗死後獲釋,1569 年任應天巡撫,積極推行一條鞭法。後張居正等下臺被革職。1585 年再起,先後任南京吏部右次郎、南京右僉都御史。他為宦清廉,嚴懲貪污,平反冤獄,深得人心。著有《備忘集》、《元祐黨人碑考》
No. 3
  (1514-1587)明代大臣。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嘉靖舉人。為官清廉耿直。嘉靖末年因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捕入獄。嘉靖死後獲釋。1569年任應天巡撫,疏瀎吳淞江,推行一條鞭法,曾迫使大官僚徐階退出所占民田。後因受排擠,被革職閑居十六年。重被起用後,力主嚴懲貪污。病死於任上。
概況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傢。海南瓊山人,字汝賢、國開,自號剛峰,後人稱其為“海青天”與宋代包拯齊名。民族有爭議,海瑞可能漢族穆斯林也可能是回族人,或者是有色目人血統的儒生。祖上從福建晉江垵邊(廣西雜志有載)遷居海南瓊山海厝。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海瑞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清官。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罷官抗逆顯於後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諸暨知縣;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戶部主事海瑞買棺材,別妻子,散童僕,以死上疏,勸說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這班方士的騙術,應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詔命下獄論死。 遭迫害入獄。首輔徐階力救海瑞,黃光升則把海瑞上書比擬兒子駡父,以減輕罪責,並乘機把海瑞留在獄中,營護海瑞甚力(詳見《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駕崩,穆宗即位,纔奏請釋放海瑞出獄。世宗死後獲釋。海瑞隆慶四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尚書府拜謁黃光升,以表營護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馬廟可證及《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有載。 隆慶三年(1569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瀎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深受百姓的愛戴。後被排擠,革職閑居16年之久。萬歷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海瑞及聞潘湖黃光升卒 ,悲傷至極,帶病前來晉江奔喪。 後病死於南京。
  海瑞一生波瀾壯闊,他的道德水平很高了,所以有點不通人情世故。海瑞為人剛正不阿,敢於批評強權。
簡介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衆的尊敬與愛戴。同樣也在官場上得罪了很多人。在南京當吏部尚書時就被民衆稱贊甚至拿他的畫像當門神。據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地的百姓如失親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製作他的遺像,供在傢裏。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廣為流傳。後經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範、正義的象徵。
  海瑞中舉人。到北京,即拜伏於宮殿下獻上《平黎策》,要開闢道路設立縣城,用來安定鄉土,有見識的人贊揚海瑞的設想。代理南平縣教諭,御史到學宮,部屬官吏都伏地通報姓名,海瑞單獨長揖而禮,說:“到御史所在的衙門當行部屬禮儀,這個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不應屈身行禮。”遷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僕人種菜自給。一日海瑞母親大壽海瑞上街買了兩斤肉,屠夫感慨到“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啊”。鬍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索要見面禮,海瑞不給嚮驛吏發怒,把驛吏倒挂起來。海瑞說:“過去鬍總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過的地方不要供應太鋪張。現在這個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鬍公的兒子。”打開袋有金子數千兩,收入到縣庫中,派人乘馬報告鬍宗憲,鬍宗憲沒因此治罪。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過淳安縣,酒飯供應的的十分簡陋,海瑞高聲宣言縣邑狹小不能容納衆多的車馬。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字,衹得收斂威風而離開,但他囑咐巡????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知縣霍與瑕的罪。霍與瑕,尚書霍韜的兒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諂媚鄢懋卿的人。當時,海瑞已提拔為嘉興通判,因此事貶為興國州判官。過了很長時間,陸光祖主張文官選舉,提拔海瑞任戶部尚書。
  當時,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時間長了,不去朝廷處理政務,深居在西苑,專心緻志地設圪求福。總督、巡撫等邊官大吏爭着嚮皇帝貢獻有祥瑞徵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緻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得罪以後,沒有人敢說時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單獨上疏。臨死時還記得欠戶部5錢材火錢。
  死後,皇帝謚號忠介,送葬時,全城的來送。
  明代著名的思想傢李贄對海瑞的評價: “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梁”,入骨三分。
上疏
  上疏原文:
  臣聞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稱其任,亦惟以責寄臣工,使盡言而已。臣請披瀝肝膽,為陛下陳之。
  昔漢昔漢文帝賢主也,賈誼猶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責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雖有及民之美,將不免於怠廢,此誼所大慮也。陛下天資英斷,過漢文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用愛人,使天下貫朽粟陳,幾緻刑措。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反剛明之質而誤用之。至謂遐舉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法紀弛矣。數年推廣事例,名器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人以為薄於夫婦。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陛下試思今日天下,為何如乎?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一時差快人意。然嵩罷之後,猶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漢文帝遠甚。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過,賴臣工匡弼。今乃修齋建醮,相率進香,仙桃天藥,同辭表賀。建宮築室,則將作竭力經營;購香市寶,則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無一人肯為陛下正言者,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退有後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傢,人未有不顧其傢者,內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傢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過於苛斷,是陛下之情偏。而謂陛下不顧其傢,人情乎?諸臣徇私廢公,得一官多以欺敗,多以不事事敗,實有不足當陛下意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謂陛下厭薄臣工,是以拒諫。執一二之不當,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於過舉,而恬不知怪,諸臣之罪大矣。《記》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此之謂也。
  且陛下之誤多矣,其大端在於齋醮。齋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聖賢垂訓,修身立命曰“順受其正”矣,未聞有所謂長生之說。堯、舜、禹、湯、文、武,聖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術於陶仲文,以師稱之。仲文則既死矣,彼不長生,而陛下何獨求之?至於仙桃天藥,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書於乾佑山,孫奭曰:“天何言哉?豈有書也!”桃必采而後得,藥必製而後成。今無故獲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賜者,有手執而付之耶?此左右姦人,造為妄誕以欺陛下,而陛下誤信之,以為實然,過矣。
  陛下將謂懸刑賞以督責臣下,則分理有人,天下無不可治,而修真為無害已乎?太甲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違,此陛下之計左也。既觀嚴嵩,有一不順陛下者乎?昔為同心,今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為逆者也,歷任有聲,官戶部者至今首稱之。然諸臣寧為嵩之順,不為材之逆,得非有以窺陛下之微,而潛為趨避乎?即陛下亦何利於是。
  陛下誠知齋齋無益,一旦翻然悔悟,日禦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十年之積誤,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間,使諸臣亦得自洗數十年阿君之恥,置其身於臯、夔、伊、傅之列,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釋此不為,而切切於輕舉度世,敝精勞神,以求之於係風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見勞苦終身,而終於無所成也。今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臣不勝憤恨。是以冒死,願盡區區,惟陛下垂聽焉。
  翻譯:
  臣聽說君主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人,其責任最重大。要名符其實,也衹有委托臣工,使臣工盡心陳言而已。臣請竭誠所見。直所欲言,為陛下陳說。
  從前漢文帝是賢良君主,賈誼還痛哭流涕而上疏言事。並非是苛刻責備,因漢文帝性格仁慈而近於柔弱,雖有推恩惠到百姓的美德,將不免於怠廢,這是賈誼所大為顧慮的。陛下天資英明傑出,超過漢文帝很遠。然而漢文帝能富有仁義寬恕的性格,節用愛人,使天下錢糧豐富,幾乎達到刑具不用的境地。陛下則銳意精心治國時間不長,就被狂妄想法牽涉過去,反而把剛毅聖明的本質誤用了。以致說遐舉可成,一心一意學道修行,傾盡民脂民膏,用於濫興上木工程,二十餘年不臨聽政,法律綱紀已經廢弛了。數年來賣官鬻爵推廣開綱事例,毀壞了國傢名器。二王不能相見,人們認為薄情於父子。因猜疑誹謗殺戮污辱臣下,人們認為薄情於君臣。享樂在西苑不返回大內,人們認為薄情於夫婦。官吏貪污驕橫,百姓無法生活,水旱災害經常發生,盜賊滋蔓熾烈。請陛下想想今日的天下,究竟成了什麽樣子?
  近來嚴嵩罷相,嚴世蕃受極刑,一時較快人心。然嚴嵩罷相之後還像嚴嵩未任相之前一樣而已,世道並不十分清明,不及漢文帝時太遠了。因為天下人不用直道侍奉陛下已經很久了。古代君主有過失,依靠臣工扶正補救。現在竟然修齋建醮,大都前來進香、仙桃天藥,大傢一塊奉辭上表祝賀。建築官室,則由將作官員竭力經營;購買香料珍寶,則由度支派人四出尋求。陛下的錯誤舉動,而諸臣都跟着錯誤地順從,沒有一個人肯為陛下端正言論,阿諛奉承的太過分了。然而心中慚愧膽氣空虛,退回去又有議論怨言,欺君之罪到了何等地步。
  天下,是陛下的傢。人沒有不顧自己傢的,內外臣工都是使陛下的傢奠基的如同磐石一樣的人。一心一意學道修行,是陛下的心受了迷惑。過分的苛斷,是陛下的情偏。然而說陛下連傢也不顧,合乎人情嗎?諸臣徇私廢公,得一官職多因欺詐失敗,多因不做任何事情敗,實在有不能使陛下滿意的人。其實不然,是君主之心和臣下之心偶爾不相遇合造成的,而選說陛下憎惡卑薄臣工,因此拒諫。因一二個不合意。就懷疑千百個都這樣,使陛下陷於有過失的舉動中,而安然處之而不知怪,諸臣的罪惡太大了。《禮記》:“在上君主有疑心則百姓易迷惑,若在下的人懷姦詐難知其心則在上君治理勞苦。”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而且陛下的失誤很多了,其大端在於齋醮。齋醮的目的是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自古聖賢留給後人的訓條,修身立命的說法叫“順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了,沒有聽說過所謂長生不老的說法。唐堯、虞舜、大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是聖人中的典範,沒有能長久在世,在此後也沒有見過真正自漢、唐、來至今仍存在的。授給陛下道術的陶仲文,因此稱為師。陶仲文既已死去了,他沒有長生,而陛下如何能夠單獨求到。至於仙桃、天藥,怪異虛妄最成問題。從前宋真宗得天書於乾佑山,孫爽說:“天如何能說話呢?豈能有書。”桃子一定是采摘後才能得到,藥一定是炮製以後才能成。現在無故獲得這二個東西,是有腳而能走嗎?說“天賜給的”,是上天用手拿着而交給您的嗎?這是左右姦邪的人,製造荒唐離奇的事用來欺騙陛下,而陛下去誤估了他,以為確實這樣,太過分了。
  陛下又要說標明刑罰奬賞用來督責臣下,則分別職掌治理有人,天下沒有不可治,而學道修行為無害己嗎?大甲說:“有人以言語違背了你的心,一定要用意義求其意。有人以言語順從了你的心,一定要非道來考察。”用人而一定要他一句話也不違背,這是陛下謀劃的錯誤。既面觀察嚴嵩,他主持政務時,有一點不順從陛下的嗎?過去為同心的人,現在成為戮首了。梁材遵守正道堅守職責,陛下認為是叛逆的人,歷任都成就好聲望,現在在戶部做官的人還在稱贊他。然而諸臣寧可學習嚴嵩的順從,不敢仿效梁材的抗爭,難道真沒有窺測陛下的細微好惡、而暗暗作為趨吉避兇的人嗎?就是陛下又從這些人當中得什麽好處呢?
  陛下的確知道齋蘸沒有好處,一旦翻然改悔,每天!臨朝聽政,和宰相、侍從、言官等人,講論天下利害,雪洗數十年以來的積誤,置身在唐堯、虞舜、大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聖賢君主的行列,使諸臣也得以自己洗淨數十年阿庚奉承君主的恥辱,置身於臯陶、夔竜、伊尹、傅說賢明輔臣的行列中,天下有什麽憂慮不能治,萬事有什麽憂慮不能理。這衹是在陛下一振作之間而已。放下這些不作,而急迫於輕身能飛脫離世間,枉費精神,用來追求擊風捕影、茫然不可知的領域,臣見勞苦一輩子,而最終將一無所成。現在大臣為保持祿位而喜歡阿諛奉承,小臣害怕治罪而不敢說話,臣製止不住自己的憤恨。因此冒着死的危險,願意竭盡誠摯之情,希望陛下聽取。
入獄
  嘉靖皇帝讀了海瑞上疏,十分憤怒,把上疏扔在地上,對左右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嚮來有傻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僕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是不會逃跑的。”皇帝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上疏,一天裏反復讀了多次,為上疏感到嘆息,衹得把上疏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和比幹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悶鬱不高興,召來閣臣徐階議論禪讓帝位給皇太子的事,便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現在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現在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便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人的責備辱駡呢?”遂逮捕海瑞關進詔獄,追究主使的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戶部主事海瑞買棺材,別妻子,散童僕,以死上疏,勸說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這班方士的騙術,應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不久移交給刑部,詔命下獄論死。宰相徐階力救海瑞,黃光升則把海瑞上疏比擬兒子駡父,以減輕罪責,並乘機把海瑞留在獄中,營護海瑞甚力(詳見《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駕崩,穆宗即位,纔奏請釋放海瑞出獄。世宗死後獲釋。海瑞隆慶四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尚書府拜謁黃光升,以表營護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馬廟可證及《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有載。獄詞送上後,仍然留在宮中不發佈。戶部有個司務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沒有殺死海瑞的心意,上疏陳請將海瑞釋放。皇帝大怒,命錦衣衛杖責一百,關進詔獄,晝夜用刑審問。過了兩個月,嘉靖皇帝死,明穆宗繼位,海瑞和何以尚都被釋放出獄。
出獄
  嘉靖皇帝剛死,外面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聽說了這個情況,認為海瑞不僅會釋放而且會被任用,就辦了酒菜來款待海瑞海瑞自己懷疑應當是被押赴西市斬首,恣情吃喝,不管別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邊悄悄說:“皇帝已經死了,先生現在即將出獄受重用了。”海瑞說:“確實嗎?”隨即悲痛大哭,把剛纔吃的東西全部吐了出來,暈倒在地,一夜哭聲不斷。被釋放出獄,官復原職,不久改任兵部。提拔為尚寶丞,調任大理。
  隆慶元年,徐階被御史齊康所彈劾,海瑞上言說:“徐階侍奉先帝,不能輓救於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誤,懼怕皇威保持祿位,實在也是有這樣的事。然而自從主持國政以來,憂勞國事,氣量寬寵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稱贊的地方。齊康如此心甘情願地充當飛鷹走狗,捕捉吞噬善類,其罪惡又超過了高拱。”人們贊成他的話。
  經歷南京,北京左、右通政。隆慶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撫應天十府。屬吏害怕他的威嚴,貪官污吏很多自動免去。有顯赫的權貴把門漆成紅色的,聽說海瑞來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監織造,因海瑞來減少了輿從。海瑞一心一意興利除害,請求整修吳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興修水利的好處。海瑞早就憎恨大戶兼併土地,全力摧毀豪強勢力,安撫窮睏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併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徐階罷相後在傢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傢也不給予優待。推行政令氣勢猛烈,所屬官吏恐懼奉行不敢有誤,豪強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姦民多乘機揭發告狀,世傢大姓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人。又裁減郵傳冗費,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張羅供應,因此怨言越來越多。都給事中舒化說海瑞迂腐滯緩不通曉施政的要領,應當用南京清閑的職務安置他,皇帝還是用嘉奬的語言下詔書鼓勵海瑞。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姦民,魚肉士大夫,沽名亂政,遂被改任南京糧儲。海瑞巡撫吳地纔半年。平民百姓聽說海瑞解職而去,呼號哭泣於道路,傢傢繪製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職務合併到南京戶部當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瓊山老傢。
  明神宗萬歷初年,張居正主持國政,也不喜歡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審察,海瑞殺雞為黍相招待,房屋居捨冷清簡陋,御史嘆息而去。張居正懼怕海瑞嚴峻剛直,中外官員多次推薦,最終也不任用。萬歷十二年鼕天,張居正已死,吏部擬用為左通政,皇帝嚮來器重海瑞名,給他以前職。明年正月,召為南京右金都御史,在道上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當時年已七十二歲了。上疏言衰老垂死,願意效仿古人屍諫的意思,大略說:“陛下勵精圖治,而治平教化不至的原因,在於對貪官污吏刑罰太輕。諸臣都不能說到其原因,反而藉待士有禮的說法,大傢交口而文其非。待士有禮,而平民百姓則有什麽罪呢?”因而舉明太祖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說現在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懲治貪污。其他謀劃時政,言語極為切實。衹有勸皇帝用暴虐刑法,當時評議認為是錯誤的。御史梅鵑柞彈劾海瑞。皇帝雖然認為海瑞言論有過失,然而清楚海瑞的忠誠,為此免去梅鵑柞俸祿。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於是任命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嚮來苟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有的御史偶爾陳列戲樂,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規給予杖刑。百官恐懼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學御史房寰恐怕被舉發糾正要先告狀,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再次上疏誹謗誣衊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皇帝下詔慰留不允許。萬歷十五年,死於任上。
正直一生
  延平府的督學官到南平縣視察工作,海瑞和另外兩名教官前去迎見。在當時的官場上,下級迎接上級,一般都是要跪拜的。因此,隨行的兩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卻站着,衹行抱拳之禮,三人的姿勢儼然一個筆架。這位督學官大為震怒,訓斥海瑞不懂禮節。海瑞不卑不亢地說:“按大明律法,我堂堂學官,為人師表,對您不能行跪拜大禮。”這位督學官雖然怒發衝冠,卻拿海瑞沒辦法。海瑞由此落下一個“筆架博士”的雅號。 過了幾年,海瑞因為考核成績優秀,被授予浙江嚴州府淳安縣知縣。淳安縣經濟比較落後,又位於南北交通要道,接待應酬,多如牛毛,百姓不堪其擾。海瑞上任後,嚴格按標準接待,對吃拿卡要的官員毫不客氣。 在嚴嵩掌權的日子裏,別說是嚴傢父子,就是他們手下的同黨,也沒有一個不是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誰都讓他們幾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縣裏,有一個小小知縣,卻能夠秉公辦事,對嚴嵩下面同黨,一點不講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海瑞是廣東瓊山人。他從小死了父親,靠母親撫養長大,傢裏生活十分貧苦。二十多歲他中了舉人後,做過縣裏的學堂教諭,教育學生十分嚴格認真。不久,上司把他調到浙江淳安做知縣。過去,縣裏的官吏審理案件,大多是接受賄賂,胡亂定案的。海瑞到了淳安,認真審理積案。不管什麽疑難案件,到了海瑞手裏,都一件件調查得水落石出,從不冤枉好人。當地百姓都稱他是“青天”。
  海瑞的頂頭上司浙江總督鬍宗憲,是嚴嵩的同黨,仗着他有後臺,到處敲榨勒索,誰敢不順他心,就該誰倒黴。
  有一次,鬍宗憲的兒子帶了一大批隨從經過淳安,住在縣裏的官驛裏。要是換了別的縣份,官吏見到總督大人的公子,奉承都來不及。可是在淳安縣,海瑞立下一條規矩,不管大官貴戚,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
  鬍宗憲的兒子,平時養尊處優慣了,看到驛吏送上來的飯菜,認為是有意怠慢他,氣得掀了飯桌子,喝令隨從,把驛吏捆綁起來,倒吊在梁上。
  驛裏的差役趕快報告海瑞海瑞知道鬍公子招搖過境,本來已經感到厭煩;現在竟吊打起驛吏來,就覺得非管不可了。
  海瑞聽完差役的報告,裝作鎮靜地說:“總督是個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縣招待過往官吏,不得鋪張浪費。現在來的那個花花公子,排場闊綽,態度驕橫,不會是鬍大人的公子。一定是什麽地方的壞人冒充公子,到本縣來招搖撞騙的。”
  說着,他立刻帶了一大批差役趕到驛館,把鬍宗憲兒子和他的隨從統統抓了起來,帶回縣衙審訊。一開始,那個鬍公子仗着父親的官勢,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還說要把他重辦,他纔泄了氣。海瑞又從他的行裝裏,搜出幾千兩銀子,統統沒收充公,還把他狠狠教訓一頓,攆出縣境。
  等鬍公子回到杭州嚮他父親哭訴的時候,海瑞的報告也已經送到巡撫衙門,說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驛吏。鬍宗憲明知道他兒子吃了大虧,但是海瑞信裏沒牽連到他,如果把這件事聲張起來,反而失了自己的體面,就衹好打落門牙往肚子裏咽了。
  過了不久,又有一個京裏派出的御史鄢懋卿(鄢音yān,懋音mào)被派到浙江視察。鄢懋卿是嚴嵩的幹兒子,敲榨勒索的手段更狠。他到一個地方,地方官吏要是不“孝敬”他一筆大錢,他是不肯放過的。各地官吏聽到鄢懋卿要來視察的消息,都犯了愁。但是鄢懋卿偏又要裝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樣子,他通知各地,說他嚮來喜歡簡單樸素,不愛奉迎。
  海瑞聽說鄢懋卿要到淳安,給鄢懋卿送了一封信去,信裏說:“我們接到通知,要我們招待從簡。可是據我們得知,您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大擺筵席,花天酒地。這就叫我們為難啦!要按通知辦事,就怕怠慢了您:要是像別地方一樣鋪張,衹怕違背您的意思。請問該怎麽辦纔好。”
  鄢懋卿看到這封信揭了他的底,直惱得咬牙切齒。但是他早聽說海瑞是個鐵面無私的硬漢,又知道鬍宗憲的兒子剛在淳安吃過大虧,有點害怕,就臨時改變主意,繞過淳安,到別處去了。
  為了這件事,鄢懋卿對海瑞懷恨在心,後來,指使他的同黨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告了海瑞一狀,海瑞終於被撤了淳安知縣的職務。
  到嚴嵩倒了臺,鄢懋卿也被充軍到外地,海瑞恢復了官職,後來又被調到京城。
去世
  海瑞沒有兒子。去世時,南京都察院僉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顧海瑞,衹見用葛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來,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乡時,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裏不絶。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謚號忠介(瑞無子。卒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入視,葛幃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為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裏不絶。贈太子太保,謚忠介。——《明史》捲二二六)。
治學
  海瑞一生的治學,以剛為主,因而自號剛峰,天下稱為剛峰先生。曾經說:“要想天下清明安定,一定要實行井田,不得已而為限田,又不得已而實行均稅,尚可存古人的遺意。”因此自從做縣官直至巡撫,所到之處力行清丈,頒行一條鞭法。意圖主張在於有利於老百姓,而行事不能沒有偏差。海瑞祖居在海南省屯昌縣新興鎮石峽村,東依海公山,地勢順山順水。石峽村現存有海氏世居遺跡,海氏傢族祖墓四座,明始祖海公之墓(海答兒渡瓊始祖之墓)、皇明淑孺人吳氏墓(八世海一竜之墓)、十二世祖海見竜之墓、海忠介節母誥封太泰人謝氏墓(海瑞母之墓)。明嘉靖28年,海瑞回石峽村祭祖墓住了25天,耳聞目睹官軍殺黎族同胞,非常憤慨,為他後來寫《治黎策》、《平黎疏》提供了依據,海瑞的這兩篇奏疏,闡明處理民族矛盾的意義及方法,駁斥當時一些人的大漢族主義傾嚮,為海南民族團结以及改善黎族人民的地位誠心盡意,也是海瑞愛民思想的一個表現。海氏傢族在當地嚮來行善施仁,後來出了一代忠臣海瑞,石峽村人民群衆對海氏傢族素懷敬意。歷年來,每逢清明節期,人民帶着香燭紙錢,魚肉雞鴨等前往海氏傢族進行拜祭,添土護墓。 海瑞祖居遺跡是當地人民群衆自動保護下纔保存至今,不僅可供人們觀賞,在歷史研究上也有一定的價值。
  教育
  清官代表海瑞的母親和孟母一樣,也是個年輕的寡婦。她和年幼的兒子相依為命,在偏遠的海南島過着清貧苦悶的生活。她一手打造出了中國最具知名度的清官符號。
  海母和孟母一樣,深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時期,海母就讓他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樹立儒傢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而且,海母還粗暴地捏碎了小海瑞天真無邪的童心,剝奪了他作為兒童的遊戲權利。她不讓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玩耍嬉戲,而是“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小海瑞衹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的一通教育。所以,海瑞打小就不“戲謔”,總是一本正經,老氣橫秋,甚至可能連笑都不會。在母親怪異極端的教育下,他形成了孤僻的心理,得上了自閉癥,這導致他成人後也總是和別人相處不好。
  海母用自己的強悍意志始終主宰着海瑞的精神世界,致使海瑞幾乎成了海母的精神翻版。在海母嚴於律己、嚴於律人的處世哲學中,有着明顯的自虐和他虐傾嚮。這種傾嚮,使得海母和海瑞都具有嚴重的道德潔癖。
  在海母殘酷的教育之下,海瑞始終不知幸福為何物,甚至還總是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幸。他一生娶過三個老婆,納過兩個妾。
  第一個老婆生了兩個女兒,因為和海母不合而被海瑞休了。
  第二個老婆進門不到一個月,又因為相同的原因被趕出傢門。
  第三個妻子也在盛年之時十分可疑地暴死。而此前,他的一個妾也自殺身亡。海瑞的不幸婚姻和海母有着莫大的關係。孝子海瑞甚至到了三四十歲時還和母親同屋而睡。在海母的鐵腕之下,海瑞完全無法獨立。
海瑞軼事
  海瑞逼死女兒之迷
  1.故事
  海瑞逼死5歲女兒的事情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小女兒在饑餓之時,接受了一個男僕人給予的一塊餅,恰巧被父親海瑞看見了。
  他破口駡道:“一個好女子怎能隨便地接受男人的東西呢?衹有你餓死了,纔是我海瑞的女兒!”在此番羞辱之下,小女孩竟然鐵下心絶食七天,直至死去。
  2.故事來歷
  記載海瑞逼死女兒此事的有3本書,瀋德符撰《萬歷野獲編》、瀋德符後人瀋振輯《野獲編外補遺》、周亮工《書影》。瀋德符生於萬歷六年(1578年),海瑞萬歷十五年(1587年)死時,作者纔9歲,他又怎麽知道具體的事情呢!而《野獲編外補遺》係瀋德符後人瀋振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輯成! 周亮工《書影》就更是不靠譜了,竟然詳細講述了海瑞如何逼死女兒的經過,周是清朝人,又怎麽會知道明朝的事情呢!衹是根據《野獲編外補遺》胡亂想像而已!
  《萬歷野獲編》衹是明末筆記,作者自稱是聽別人說的,也就是說這是路邊社出品的八卦新聞。海瑞生平是否有這件事無任何證據,不論直接間接。當年海瑞買了豬肉都能傳的沸沸揚揚,被當時的官僚們當作批判譏諷海瑞而互相談論的時候,海瑞逼死女兒的事情卻被他們放過了呢?
海瑞戲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清廉守正,敢於犯顔強諫,體恤民情,深受人民群衆的推許,歷來以他的生平軼事為題材的戲劇迭出不窮。後來,人們給這類戲劇起個總名,叫做“海瑞戲”。海瑞戲的主要劇目有《大紅袍》、《小紅袍》、《五彩輿》、《海瑞上疏》、《海瑞背纖》、《海瑞罷官》等,還有一些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公案彈詞。
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中國京劇作品。吳晗編劇。發表於1961年。劇情是明代鬆江府告老還鄉的太師徐階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魚肉鄉裏,強占民女趙小蘭。小蘭母洪阿蘭告狀,華亭縣令王明友受賄,杖斃小蘭祖父。應天巡撫海瑞微服出訪,路遇洪阿蘭,查明真相,判處徐瑛、王明友死罪,飭令退田。徐階買通太監、權貴,妄圖罷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識破姦計,斷然處斬二犯,然後交出大印,慨然罷官歸裏。全劇主要頌揚了海瑞執法嚴明,為民申冤除害,不畏強暴的剛正不阿精神。
  1965年,江青授意姚文元在上海《 文匯報 》上發表了《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對此劇任意歪麯,羅織罪名。文化大革命中,吳晗被迫害致死,株連許多演員和戲麯評論工作者。1979年,《海瑞罷官》參加建國31周年獻禮演出,獲創作榮譽奬。
同名小說改編電視劇《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全劇展現的是中國封建史上商業經濟十分發達、手工業作坊經濟十分發達、市井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商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的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的時代。土地兼併使得大量的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貪墨橫行使大明朝的統治瀕臨崩潰的邊緣。全劇以“倒嚴”為主要綫索,全面展現了這一時期的一幅幅歷史畫面——從朝廷到各級官府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從官場到商場波譎雲詭的爾虞我詐,忠勇的官兵和忠義的百姓風起雲涌的抗倭之戰;國與傢命運的休戚與共,敵和友關係的錯綜變化,大情大我和小情小我的矛盾交織在這裏折射出歷史精神的偉大理想和人生命運的嚴酷現實。一批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海瑞、嘉靖、嚴嵩、嚴世藩、徐階、高拱、張居正、鬍宗憲、戚繼光、李時珍等,從歷史如煙的迷霧中有血有肉地嚮大傢清晰地走來。
  該電視劇海瑞是主角且占了較大篇幅,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直官形象,在最後一集,即46集中,嘉靖帝這樣評價海瑞海瑞,乃大明之神劍,唯德者堪能用之”此評價可謂一言中的,喜歡海瑞,或是想要瞭解海瑞的,通過此電視劇都能受益匪淺,因為它真實,客觀,生動的再現了歷史上的海瑞
百科辭典
  Hai Rui
  海瑞
    朝大臣。字汝賢,一字國開,別號剛峰,世稱剛峰先生。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祖寬,曾任福建鬆溪縣知縣。四歲而孤,傢境清寒。母謝氏矢志勵節,教訓惟嚴。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舉;三十七年,任浙江淳安知縣。他體察民情,革除弊政。時首輔嚴嵩之爪牙鄢懋卿,以總理????法都御史巡行郡縣,所到之處莫不竭力款待,至淳安,海瑞供給甚薄,因而得罪懋卿。時海瑞已任嘉興府通判,鄢遂嗾其黨劾之,仍以舊職改調興國。四十三年,調任戶部主事。時朝政腐敗,賦役日增,百姓怨聲載道,而皇帝卻專意齋醮,妄圖得道成仙。瑞遂市棺木,訣親友,冒死上《治安疏》。指斥明世宗朱厚□君道不正,迷信妖妄,緻吏貪將弱,民不聊生。希其幡然悔悟,講求治道。疏上,瑞之“直聲震天下”,帝盛怒將其下獄論死。帝病死後,瑞獲釋復官。隆慶三年(1569),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時江南土地兼併嚴重,租債剝削頗殘酷,加以水利失修,百姓痛苦不堪。瑞至,瀎吳淞江與白茆河,限製租債剝削,實行均田均稅,推行一條鞭法。裁抑兼併,雷厲風行。如致仕首輔徐階,子弟傢奴,橫暴於其家乡鬆江等地,占田二十四萬畝。百姓嚮海瑞投牒訟冤者日以千計,瑞遂按問其傢,令其退産過半。徐階之弟侍郎徐陟,武斷殘民,瑞輒逮治罪,盡奪還其侵田。不久,徐階以重金嗾吏科給事中戴鳳翔劾瑞並罷其官。民聞訊,號泣載道,傢繪像祀之。海瑞閑居家乡十餘年,至萬歷十三年(1585),以薦被任為南京右僉都御史,尋改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積極反對貪污和奢侈;挫抑豪強,清丈土地,退田予民,改革佃僕、佃戶的地位;禁止嚮城市居民濫派供應;清理驛傳,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審理積抑,昭雪許多冤獄。他為官清廉,生活儉樸,清苦之行舉朝第一。十五年卒於官。贈太子太保。死後僅餘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纔得葬殮。故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酹酒而哭者百裏不絶,被百姓呼為“海青天”。其著作收錄於《海瑞集》中。
        (許敏)
    
英文解釋
  1. :  Hai Rui
相關詞
歷史典故中國歷史大辭典泉州府志田亭草集政治古典文學明史
明經世文魏徵狄仁傑比幹關竜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