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通風 : 流行歌麯 : 華語mp3 : 歌詞 > 孤單
目錄
孤單wjw Gudan  

alone; lonely alone; lonely
  ①單身無靠,感到寂寞~一人丨她一個人生活很~。②(力量)單薄勢力~。
No. 3
  兒女在外地工作,老人十分孤單
No. 4
  同裏陳穰父母死,孤單無親戚, 丁氏收養之,及長,為營婚娶。——《南齊書·韓靈敏傳》
No. 5
  [力量]∶單薄
No. 6
  孤獨;單身無依靠。《南齊書·孝義傳·韓靈敏》:“同裏 陳穰 ,父母死,孤單無親戚, 丁氏 收養之。” 唐 無作 《謝武肅王》詩:“雲鶴性孤單,爭堪名利關。” 清 李漁 《比目魚·回生》:“難道你終朝相並,竟沒有片刻孤單?”呂劇《李二嫂改嫁》第二場:“一無親二無故多麽孤單。”
簡介
  人的一生就是逃離孤單的過程,但孤單不是寂寞,衹是一種由外界所形成的感慨,不源自於內心,因為孤單不是寂寞。他是一種對立,是一種對於喧囂的厭惡,是一種不含感情的字眼,因為沒有其他的註意力值得分散,所以我們會覺得孤單。寂寞:就是這樣一種無形的東西,揮之不去,叫之也不會來,卻在你思想毫無遮攔的時候悄然而至,侵襲着你的心靈,躲之不及,無法回避,來了,就絲絲屢屢占據着你的心靈,必須用了全心去應對。寂寞就是一種毒,一無解藥的毒寂寞是個人的內部感受,無法由人的外在表現加以判斷。
  孤單,是一個人的孤單。寂寞,是一群人的寂寞。如果是孤單,比較好辦,實在不行就找別人,那樣就能擺脫孤單。但是寂寞就麻煩了,在一群人裏仍然感到內心的空虛?那麽換個方法吧。比如多看書,多聽音樂,多去山上曬太陽。可別笑,這些都是有幫助的。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孤獨的,衹不過大多時候我們不去想,或沒法去想。如果你覺得怎麽做都沒效果,那不妨多去看看大自然,成為自然的友人。與天地為伴也就不怎麽孤單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明白,我們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學會與自己為伴,與寂寞為伴,你的生活纔會更精彩!
前言
  孤單常被視為是[人類痛苦最普遍的來源之一],每個人隔一段時期就會被孤單的感覺包圍,並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終身為寂寞所苦。
定義:孤單是
  1. 感覺跟別人缺乏有意義的接觸,他是一種內在的空虛,有時摻雜有悲哀、灰心、被孤立、不安、焦慮、被拒絶
  2. 一種強烈想被某人需要的感覺。
  3. 人常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需要、或被人拒絶,有時即使是在人群之中也覺孤單
  4. 許多人也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孤單分為三類及解决之道
  1. 感情的孤單:是指缺乏或失去與他人在心理上的親密關係。
  解决之道:衹能藉著重新建立與人的深度關係才能治愈這種感覺。
  2. 社會的孤單:是一種無目標、焦慮及空虛的感覺。這樣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局外人,站在生活的邊緣。
  解决之道:除了需要與某個人有深交外,他還需要有一群能接納他的朋友團體,並具備與人交往的技巧。
  3. 存在的孤單:是指與神隔絶的人所感受的孤獨,他會覺得生命沒意義或無目標。
  解决之道:這樣的人需要與神立約並增進與神的關係,最好能參與某個相關的信徒團體。
區分[孤獨]與[孤單]:
  孤單(Loneliness):是被迫成為獨自一人;是痛苦、絶望又不愉快,是吞噬我們,緊抓不放,使我們用盡力氣也難掙脫。
  孤獨(Solitude):是自願離開人群;能使人更新、重生,也是一種享受;可憑己意開始或結束。
孤單的原因:共分五類
  社會的因素:孤單源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大多數觀察者同意: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使得人與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觸,孤單因此成為通病。
  (1)科學技術:時效與便捷至上的風氣使人少有時間建立深厚、圓滿的關係;復雜的科技增加了對專傢的需求,而這些專傢有時既沒有時間又沒有能力與非專傢溝通,結果人際關係因而變得淺薄,孤單的感覺也更形普遍。
  (2)變動性:人們不願與他人建立深厚友誼,以免日後分離時痛苦不堪。
  (3)都市化:雖然人們群居於城市,但卻明顯的有退縮離群的傾嚮,害怕與陌生人接近,變得退縮、多疑,在人群中感覺不自在,極想避開吵雜紛擾。
  (4)電視:這種現代發明在兩方面造成人與人的疏離。一是提倡膚淺關係的節目內容,二是人們養成坐在螢光幕前的觀賞習慣。
  發展的因素:
  (1)歸屬:當我們看到離婚率正有增無減及駭人聽聞的虐待兒童事件如此普及,就不難瞭解為何許多年輕人會覺得疏離而無所依歸。這些人長大後往往會覺得孤單
  (2)接納:父母以不同方式表達接納;藉著愛撫、花時間陪孩子、傾聽、管教表達關愛。若沒有這些表現,或孩子被忽視苛責,他們會覺得自己沒價值,也會認定自己不屬於人群,而從人群中退縮,或者是強迫自己加入人群,卻招致更多的排斥,因此變得很難信任別人,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低自尊或自覺不被接受將更加增孤單感。
  (3)獲取社交技巧:我們都認識一些在社交上適應不良的人,他們對別人的需求與態度不夠敏感,也不知道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他們可能會勉強自己加入別人,卻一再遭到排斥、挫折而更覺孤單
  心理的因素:
  (1)低自尊:這牽涉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們看自己一無是處,低估自己的價值,便會表現退縮;如果自視過高,我們便誇大了自己的價值而表現自滿。這兩種反應都有礙與人的親近。
  當我們對自己沒信心時就很難與人建立友誼;心中若覺虧欠,就不能付出愛;同樣的,若無法虛心,也不能接受愛。
  適度的自我尊重有助於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樣,與人有良好關係也容易建立自尊,並減少孤單的感覺。相反的,低自尊使人自覺差勁或羞怯,並會有過度依賴別人的現象。當別人無法配合其需求時,就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及很深的孤單感。
  (2)無法溝通:溝通不良可能是許多人際問題中最根本的。人若不想溝通或不知當如何坦誠溝通,疏離孤單的感覺就會持續下去,即使置身衆人中亦然。
  (3)自貶的心態:孤單乃是由於我們的幾種心態:
  a. 爭勝的心態:我們將生命看做一場大規模的競賽,成功是勝利者的奬品,競爭是一種生活方式。
  b. 獨立的心態:我們的舉止猶如自己是個強健的個體,完全獨立,無需神或他人的幫助。
  c. 占有的心態:我們爭取能據為己有的一切。
  d. 苛求的心態:使我們為自己的權力而爭,並苛求[公平]。
  (4)敵意:有時候憤怒者會因真實的或想像的不公平而感覺被反對、打擊或覺得憤恨難平。有時候怒意是出於自我怨恨而轉嚮別人。
  (5)恐懼:人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為害怕親密,害怕被認識,害怕被拒絶或害怕受傷。孤單固然痛苦,但對這些人而言,去接近別人的不安全感與恐懼則更痛苦。
  情境的因素:有些人是因為察覺自己所處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單。 最容易感覺孤單的是那些單身人士或是喪偶者以及老年人,他們生活孤獨,被悲哀情緒籠照。 高居領導位置的人有時也覺孤單,所謂[高處不勝寒],因為他們走在人群的前面或被排斥在人群之外。
  靈性的因素:神為自己的緣故創造人類,但是他對我們十分尊重,甚至容許我們反叛。人類確實這樣做了,自此以後我們的心就不得安寧,因為我們將自己與神隔絶。成千上萬的孤單者不願嚮神認罪,卻一味瀋溺在藥物、性、新奇經驗、工作、運動,或一些其他的活動中。但總無法揮去內心的不安。孤單(尤其是生存的孤單)來自我們不曾察覺或承認的罪、來自罪惡感、對神的反叛,或者有時候漫不經心的忽略神對我們的關心及神對我們生命的要求。
孤單的影響
  將自己從人群中孤立出來經常(但非每次)是孤單的表示。這類人會間歇的嘗試與人親近、接觸,但卻常常失敗。
  低自尊:感覺自己沒有用是一種跡象,也是造成孤單的原因。
  無望:有時會導致絶望,甚至想自殺。
  酗酒與嗑藥:人們常藉此逃避孤單或尋找可以共醉的朋友。
  暴力發泄:孤單以暴力和犯罪形式表現出來,藉此抒發痛苦並引人註意。
解决
  承認問題的存在:當人們感覺孤單,要探索此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認孤單的感覺,並且明白,要針對問題有所解决,痛苦是難免的。
  探究造成孤單的因素:衆所周知,造成孤單的原因多如牛毛,如果能確認這些原因(透過與受輔者一起討論及透過對問題的探索),就可以針對原因來治本,而不止是減輕癥狀而已。
  接受不能改變的情況:在探討原因時,重要的是得認清哪些 是可以改變的(如造成孤單感的不良自我觀念或自貶的態度), 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問題。
  a. 鼓勵人們建立積極樂觀的內在生活,珍視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並培養幽默感。這不僅衹是去形成[積極思想的能力],還包括拒絶自憐,即使在社會變遷的動蕩、孤單及沮喪中,仍願看生活的光明面。
  b. 建立一種與人保持接觸的生活方式。
  c. 宗教信仰能幫助人把生命看得完全,使人找到生命的目的與意義,並幫助人在惡劣的環境中仍持守對神的信心,相信神的保守及權能。孤單的人雖然往往無法改變環境,但是藉著神的能力及輔導者溫柔的鼓勵,卻能改變他們的態度與心境。
  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雖然有些造成孤單的原因已根深蒂固,但仍有些因素是可以改變、修正或去除的。
  a. 建立自信:我們必須幫助孤單的人認識他的能力、優點、天賦的恩賜及弱點。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告訴自己(雖然他沒有說出來讓人聽見)並確信自己是難看的、無能的、遭人嫌惡的。結果我們變得自卑、缺乏信心而無法面對、處理新狀況。我們必須提醒受輔者,在神的眼裏,每個人都有價值,都是神所喜愛的(參閱約3:16);每一種罪都能被赦免(參約壹1:9);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與恩賜,每個人也都各有軟弱。
  b. 要冒險:需要的鼓勵與支持,幫助他們跨出步伐與人接觸。
  c. 需要社交技巧:他們對人不夠敏感,連基本的溝通技巧都不會。輔導者應協助他找出社交的錯誤,教導受輔者如何與人交往,並對實行成效加以評估。
  滿足靈裏的需求:除了人際關係外,若不能帶領人認使識神,孤單的感覺仍舊無法一掃而空。神無條件的愛我們每一個人,為我們而死,讓我們藉著認罪悔改可以到他面前,成為他的兒女,而他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比弟兄更親密(參閱箴18:24)。聖靈居住在每一位信徒心中,幫助我們,為我們祈求,使我們更像基督。
孤單的防範
  剋服變遷:現今一切講求表面化,重視快捷方面的時代,要與人建立關係,就必須下定决心,願意付出時間,並盡一切的努力。
  逐漸學習接納並培養社交能力 :人們從公開的演說,甚至經常從家庭中感到他們是重要的、有價值的,並且有能力與別人共處。如先前所提,孩子若覺得自己有所依屬,是被接納的,他們便不太感覺孤單
  輔導與預防:孤單有時是因為人們的敵意、恐懼、自我挫敗的態 度或行為,及根植在心中的不良自我概念所造成,面對這些問題,輔導者與受輔者不衹是要消除孤單的感覺,同時也要防範孤單感的加深或再發生。
  靈性的成長:我們要再次回到基本的靈性問題上。衹要幫助人能夠與神及其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孤單感便減輕或消除。
  學習付出關愛:將焦點從自身的形像重建上轉而進入扶持他人或團體的形像重建。正視生命的尊貴與無價將有限之生命投資於無限永生之富足。
英文解釋
  1. :  Gudan
  2. n.:  solitude,  comfortlessness,  loneliness,  (of physique) frail,  lonely,  being alone without companions,  solitary state
  3. adj.:  alone,  lone
法文解釋
  1. adj.  solitaire, délaissé
近義詞
獨自, 孤獨, 無伴
獨居
相關詞
詞彙寂寞心理世界單獨孤立
遊玩地方話撇下
包含詞
孤單的孤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