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①曾祖的父亲。②〈书〉指始祖或远祖。 |
|
请问,你的高祖是谁? |
|
始祖;远祖。《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 籍氏 。” 杜预 注:“ 孙伯黶 , 晋 正卿, 籍谈 九世祖。” 孔颖达 疏:“九世之祖称高祖者,言是高远之祖也。” |
|
曾祖的父亲。《礼记·丧服小记》:“继禰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 郑玄 注:“小宗有四:或继高祖,或继曾祖,或继祖,或继禰,皆至五世则迁。” |
|
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书·盘庚下》:“肆上帝将復我 高祖 之德。”按,指 汤 。《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 沛 丰邑 中阳里 人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礼》諡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 汉 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益州 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 之国,以成帝业。”《新唐书·高祖纪》:“ 贞观 三年,太上皇徙居 大安宫 。九年五月,崩于 垂拱前殿 ,年七十一。謚曰 太武 ,庙号 高祖 。” |
高祖 词语解释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emperor |
高祖:高祖就是祖父的祖父,也就是曾祖父的父亲。和高祖相反的称谓是玄孙,即孙子的孙子,曾孙的儿子。
高祖也可用于皇帝的庙号。 |
|
汉高祖 (前256-前195)汉朝开国皇帝,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字沛公,因其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曾任秦朝沛县泗水亭长得名。起初参加陈胜吴广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项羽和秦军大战的时候,避开秦军主力,第一个攻进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后来就有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终消灭了项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王朝,自此中华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按照唐朝以前的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应该称汉高帝,称为汉高祖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提法,史记影响巨大,后来习惯了就一般说成汉高祖。
题外话:太史公曰“不以成败论英雄”,针对的就是流氓出身的刘邦。别听什么“仗义每多屠狗辈”,什么出身市井而出淤不染之类的御用文人胡说八道和被欺骗而附和的话,而且刘邦处事不公,虽然草莽之中也有英雄,但可以肯定地说刘邦不是,多的不说了,那个“乞分一杯羹”的无耻言行就足以将他贬得一文不值!就是我辈汉人族名为“汉”,这个“汉”也本来是楚霸王给刘邦封的,感谢也应该是感谢楚霸王! |
|
隋文帝(541-604)杨坚,汉族,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 “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大赦天下。 |
|
李渊 (618-626) ,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李家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趁隋炀帝无道而天下大乱时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后其次子李世民一手导演了夺嫡的“玄武门之变”,被迫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亦为高祖。
题外话:身为一开国皇帝,好像历史上他的光芒被他的次子——李世民给掩盖了——连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词里也只见“唐宗”而非唐祖。事实李渊的功绩上就是被刻意掩盖了。以年五十而领兵逐鹿群雄,能是一般角色吗?而他的接班人虽然有一代名君之名,可人品确实不咋地。君不见这位是如何来贬低和诋毁被他杀了的哥哥和弟弟到一文不值吗?然后将唐开国的过程说成是他唐太宗一人的功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
【高祖】 (杂名)各宗之开祖云高祖。 |
|
- n.: great-great-grandfather
|
|
高祖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