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 : 蘇軾 > 洞仙歌
目錄
洞仙歌 Dong Xiange
  洞仙歌 洞仙歌,唐教坊麯名。原用以詠洞府神仙。敦煌麯中有此調,但與宋人所作此詞體式不同。有中調和長調兩體。
  (1)本調八十三字,十五句,前後片各三仄韻,為東坡改作。其自序雲“餘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紀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按鬍仔《苕溪漁隱叢話》及《陽春白雪》所載孟昶《玉樓春》詞“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綉簾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三更庭院悄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衹恐流年暗中換。”據瀋雄《古今詞話》考正,認為孟詞係東京人士隱括東坡詞而成,比較可信。再從詞的格律來看,七字句的後三字用仄平仄(拗句),是《洞仙歌》定格,《玉樓春》是沒有這種格式的。
   (2)第二句,句法上一下四,第四句九字,多數作上五下四,東坡作上三下六。第五句亦九字,句法上三下六。第六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七句八字,實係仄起平收之七字句,句首以一去聲字領之。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以下兩四字句作結,語氣註意連貫,要一氣呵成。
   (3)東坡此詞同《玉樓春》相較,從意境到詞句都高一籌。特別是後片加了對話,情景相生,寫出雙方愛慕之深,風格上去濃豔而尚清麗。結尾兩句,多用一去聲字(但、又)領頭,音節委婉,尤耐人尋味。《洞仙歌》為慢詞最優美的麯調之一,句式從三字至九字,達七種之多,長短搭配,平仄交替姿態橫生,故填者易見長。 例二是一首形象說理之作。前片描繪了一幅早春圖畫,楊柳放青,紅梅初綻,相映成趣,百態千姿。後片前三句照應上文從正面說一年好處不在“濃芳”,而在“小豔疏香”。“到清明”三句從反面指出儘管那時“百紫千紅”,萬花怒放,“已失春風一半”。所以結尾提出了全篇的主旨:勸君抓緊早春的時機盡情遊樂,“莫管春寒”,衹要醉心於眼前的景色,一股暖流自然會流遍你的全身。這首詞的內涵不管作者是否意識到,我們可以把它的意思加以引伸。早春時節的“小豔疏香”,含苞欲放,充滿着生機,正好比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如果說前者是“一年春好處”之所在,那麽青少年不同樣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時代嗎?從這裏可進一步體會到“少壯真當努力”(曹丕《與吳質書》)的真諦來。倘再引伸開去,不但青少年該加此,中老年也該“早占取韶光共追遊”,做時間的主人,豈不是大傢都能取得更大的成績嗎?如果作這樣的理解,那麽這首詞可以說用的是比興手法,它的鼓舞啓發作用也比原來大得多。又此詞所用的詞句平易而多警策,饒有韻味,比一些堆砌詞藻,用典晦澀的作品要高明得多。可惜的是它長期來沒有引起註傢的重視。
《洞仙歌 Dong Xiange》
詩人: 蘇軾 Su Shi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洞仙歌 Dong Xiange》
詩人: 李元膺 Li Yuanying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於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豔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洞仙歌 Dong Xiange》
詩人: 晏幾道 Yan Jidao

  春殘雨過,緑暗東池道。
  玉豔藏羞媚赬笑。
  記當時、已恨飛鏡歡疏,那至此,仍苦題花信少。
  
  連環情未已,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淡秀色,暗寒香,粲若春容,何心願、閑花凡草。
  但莫使、情隨歲華遷,便杳隔秦源,也須能到。
《洞仙歌 Dong Xiange》
詩人: 柳永 Liu Yong

  佳景留心慣。
  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
  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
  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態、明眸回美盼。
  同心綰。
  算國豔仙材,翻恨相逢晚。
  
  繾綣。
  洞房悄悄,綉被重重,夜永歡餘,共有海約山盟,記得翠雲偷翦。
  和鳴彩鳳於飛燕。
  間柳徑花陰攜手遍。
  情眷戀。
  嚮其間、密約輕憐事何限。
  忍聚散。
  況已結深深願。
  願人間天上,暮雲朝雨長相見。
更多詩歌...
請鑒賞:

  柳永 Liu Yong:洞仙歌 Dong Xiange
  柳永 Liu Yong:洞仙歌 Dong Xiange
  蘇軾 Su Shi:洞仙歌 Dong Xiange
  朱敦儒 Zhu Dunru:洞仙歌 Dong Xiange
  朱敦儒 Zhu Dunru:洞仙歌 Dong Xiange
  陳亮 Chen Liang:洞仙歌 Dong Xiange
  辛棄疾 Xin Qiji:洞仙歌 Dong Xiange
  辛棄疾 Xin Qiji:洞仙歌 Dong Xiange
  蔣捷 Jiang Jie:洞仙歌 Dong Xiange
  蔣捷 Jiang Jie:洞仙歌 Dong Xiange
  戴復古 Dai Fugu:洞仙歌 Dong Xiange
  晁元禮 Chao Yuanli:洞仙歌 Dong Xiange
  晁元禮 Chao Yuanli: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元膺 Li Yuany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劉弇 Liu Yan:洞仙歌 Dong Xiange
  曾紆 Ceng Yu:洞仙歌 Dong Xiange
  趙子發 Zhao Zifa:洞仙歌 Dong Xiange
  王安中 Wang Anzho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張繼先 Zhang Jixian:洞仙歌 Dong Xiange
  劉一止 Liu Yizhi:洞仙歌 Dong Xiange
  周紫芝 Zhou Zizhi:洞仙歌 Dong Xiange
  趙鼎 Zhao D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蔡伸 Cai Shen:洞仙歌 Dong Xiange
  楊無咎 Yang Mojiu:洞仙歌 Dong Xiange
  瀋端節 Shen Duanjie:洞仙歌 Dong Xiange
  瀋端節 Shen Duanjie:洞仙歌 Dong Xiange
  瀋端節 Shen Duanjie:洞仙歌 Dong Xiange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辛棄疾 Xin Qiji:洞仙歌 Dong Xiange
  辛棄疾 Xin Qiji:洞仙歌 Dong Xiange
  石孝友 Dan Xiaoyou:洞仙歌 Dong Xiange
  楊炎正 Yang Yanzheng:洞仙歌 Dong Xiange
  盧祖臯 Lu Zugao:洞仙歌 Dong Xiange
  盧祖臯 Lu Zugao:洞仙歌 Dong Xiange
  吳潛 Wu Qian: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坦然 Li Tanran:洞仙歌 Dong Xiange
  呂直夫 Lv Zhifu: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邴 Li B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寶月 Bao Yue:洞仙歌 Dong Xiange
  黃裳 Huang Cha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南徐好 Na Xuhao:洞仙歌 Dong Xiange
  晁補之 Chao Buzhi:洞仙歌 Dong Xiange
  晁補之 Chao Buzhi:洞仙歌 Dong Xiange
  葛郯 Ge Tan:洞仙歌 Dong Xiange
  葛郯 Ge Tan:洞仙歌 Dong Xiange
  葛郯 Ge Tan:洞仙歌 Dong Xiange
  林外 Lin Wai:洞仙歌 Dong Xiange
  戴復古 Dai Fugu:洞仙歌 Dong Xiange
  潘牥 Pan Fa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利登 Li Deng: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商英 Li Shangy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商英 Li Shangy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嚴抑 Yan Yi: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鼐 Li Nai:洞仙歌 Dong Xiange
  範成大 Fan Chengda:洞仙歌 Dong Xiange
  周雲 Zhou Yun:洞仙歌 Dong Xiange
  張成可 Zhang Chengke:洞仙歌 Dong Xiange
  鬍翼竜 Hu Yilong:洞仙歌 Dong Xiange
  姚雲文 Yao Yunwen:洞仙歌 Dong Xiange
  蘇軾 Su Shi:洞仙歌 Dong Xiange
  李元膺 Li Yuany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楊無咎 Yang Mojiu:洞仙歌 Dong Xiange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洞仙歌 Dong Xiange
  盧祖臯 Lu Zugao:洞仙歌 Dong Xiange
  劉辰翁 Liu Chenweng:洞仙歌 Dong Xiange
  葛郯 Ge Tan:洞仙歌 Dong Xiange
  葛郯 Ge Tan:洞仙歌 Dong Xiange
  黃載 Huang Zai:洞仙歌 Dong Xiange
  潘□方 Pan Fang:洞仙歌 Dong Xiange
  無名氏 Mo Mingshi:洞仙歌 Dong Xiange
  無名氏 Mo Mingshi:洞仙歌 Dong Xiange
  無名氏 Mo Mingshi:洞仙歌 Dong Xiange
  無名氏 Mo Mingshi:洞仙歌 Dong Xiange
No. 7
  唐教坊麯名,後用為詞牌。又名《洞仙詞》﹑《洞中仙》﹑《羽仙歌》等。敦煌寫本《雲謠集雜麯子》收此調二首,字句格律與宋詞異。宋詞有令詞﹑慢詞兩體。令詞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詞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雙調,仄韻。參閱《詞譜》捲二十。
No. 8
  麯牌名。南北麯均有。南麯較常見,屬正宮,字數與詞牌不同,用作過麯。
No. 9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唐教坊麯名。原用以詠洞府神仙。敦煌麯中有此調,但與宋人所作此詞體式不同。有中調和長調兩體。
  詞牌名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 · · △ · · · · ·△ ·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 
  註: · 表示可平可仄。△ 表示韻腳.
  ===================================================
  格律:
  ⊙○⊙●
  ●○○⊙▲
  ⊙●○○●○▲
  ●○○
  ●●⊙●○○
  ○●●
  ⊙●⊙○⊙▲
  ⊙○○●●
  ⊙●○○
  ⊙●○○●○▲
  ⊙●●○○
  ⊙●○○
  ○⊙●
  ⊙○⊙▲
  ●●●
  ○○●○○
  ●⊙●○○
  ●○○▲
  (○平●仄△平韻▲仄韻)
  ===================================================
  洞仙歌
  代表作·宋·柳永
  佳景留心慣。
  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
  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
  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態、明眸回美盼。
  同心綰。
  算國豔仙材,翻恨相逢晚。
  繾綣。
  洞房悄悄,綉被重重,夜永歡餘,共有海約山盟,記得翠雲偷翦。
  和鳴彩鳳於飛燕。
  間柳徑花陰攜手遍。
  情眷戀。
  嚮其間、密約輕憐事何限。
  忍聚散。
  況已結深深願。
  願人間天上,暮雲朝雨長相見。
  ======================================================================
  洞仙歌
  蘇軾
  冰肌玉骨, 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綉簾開, 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 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 庭戶無聲, 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洞仙歌 蘇軾鑒賞】 這首詞描述了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 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納涼的情景,着意刻繪了花蕊夫人 姿質與心靈的美好、高潔,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 深深惋惜和感嘆。 上片寫花蕊夫人簾內欹枕。首二句寫她的綽約風 姿:麗質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涼無汗。 接下來,詞人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環境要素烘 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潤,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絶 的意境。其後,詞人藉月之眼以窺美人欹枕的情景, 以美人不加修飾的殘妝—— “釵橫鬢亂”,來反襯她 姿質的美好。上片所寫,是從旁觀者角度對女主人公 所作出的觀察。 下片直接描寫人物自身,通過女主人公與愛侶夏 夜偕行的活動,展示她美好、高潔的內心世界。“起 來攜素手,”寫女主人公已由室內獨自倚枕,起而與 愛侶戶外攜手納涼閑行。“庭戶無聲”,製造出一個夜 深人靜的氛圍,暗寓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時見 疏星渡河漢”,寫二人靜夜望星。以下四句寫月下徘 徊的情意,為納涼人的細語溫存進行氣氛上的渲染。 以上,作者通過寫環境之靜謐和鬥轉星移之運動, 現了時光的推移變化,為寫女主人公納涼時的思想活 動作好鋪墊。結尾三句是全詞點睛之筆,傳神地揭示 出時光變換之速,表現了女主人公對時光流逝的深深 惋惜。 這首詞寫古代帝王後妃的生活,豔羨、贊美中附 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詞清空靈雋,語意高 妙,想象奇特,波瀾起伏,讀來令人神往。
  洞仙歌 蘇軾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 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 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 緑葉成陰, 無箇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 一點春皺。
  【洞仙歌 蘇軾鑒賞】 這首詞通篇詠柳,藉柳喻人,以含蓄婉麯的手法 和飽含感情的筆調,藉娜娜多姿、落寞失時的垂柳, 流露了作者對姿麗命蹇、才高數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 與贊美。 上片寫柳的體態標格和風韻之美。起拍說臘盡梅 凋,既點明節令,且藉賓喚主,由鼕梅引出春柳。以 “新春”緊承“臘盡”,寫臘月已盡,新春來臨,早 梅開過,楊柳萌發。柳絲弄碧,是春意繁鬧的表徵, 故說“分付新春與垂柳”。“分付” ,交付之意,着“分 付”一詞,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嬈,均凝集於垂 柳一身,從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下贊美柳的體態標 格。柳枝婀娜,別有一種風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細 腰。杜甫《絶句漫興》早有“隔戶楊柳弱裊裊,恰如 十五女兒腰”之句。東坡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稱頌 她有合格入流的獨特風韻,並進而用“清英秀雅”四 字來品評其骨相。這就寫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雋、雅 潔、秀麗,見出她與濃豔富麗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 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質特色,從她的體態美,進而刻 畫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轉入對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嘆。換頭三句,寫 垂柳境況清寂、麗姿無主。長安永豐坊多柳,生在永 豐園一角的垂柳,儘管在明媚春光中修飾姿容,分外 妖嬈,怎奈無人一顧。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著名的 《楊柳詞》,據唐人孟郊《本事詩》載:白居易有妾 名小蠻,善舞,白氏比為楊柳,有“楊柳小蠻腰”之 句。及年事高邁,小蠻還很年輕,“因為楊柳之詞以 托意,曰:‘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 豐坊裏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後宣宗聽到此 詞,極表贊賞,遂命人取永豐柳兩枝,移植禁中。東 坡在這裏化用樂天詩意,略無痕跡,但平易曉暢的語 句中,卻藏有深沉的含義。“斷腸”四句,緊承上文, 寫垂柳的凄苦身世,說:一到晚春,緑葉雖繁,柳絮 飄零,她更將百無聊賴,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減 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衹有東風的吹 拂,足可消愁釋怨,使蛾眉般的彎彎柳葉,得以應時 舒展。 全章用象徵法寫柳,詞人筆下那婀娜多姿、落寞 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麗命蹇的佳人。詞 中句句寫垂柳,卻句句是寫佳人。讀罷全詞,一位品 格清淑而命運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 面前。 蘇軾的詠物詞,大多藉物喻人、詠懷,把人的品 格、身世和情感寄托於所詠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 亦人。這首詞突出地體現了上述特點,給讀者以無盡 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洞仙歌
  李元膺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於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
  約略嚬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豔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簡析】
  此詞意旨,小序已明言之然藉文學意象作婉麯的表達,一唱三嘆,令人回味無窮,卻惟有詞傢之長技方能揮灑自如。上片寫新春之景,本無奇處,而用"青眼"狀柳葉之芽,用"顰輕笑淺"喻梅花之蕊,再用"便"、"更"之類虛詞斡旋語氣,便化腐朽為神奇,令人玩賞不置。下片完全是說理,謂春之佳處不在繁花似錦,萬紫千紅這際正是春光將盡之時,應雖有春寒而春意漸盛之日着意賞春,方"無後時之悔"。 揆之此論,可悟盛者已衰這理。然惹謂其純為哲理詞,卻又非也。看他縱有韶光易逝之慨,仍欣欣然自斟自唱,流連光景,又何嘗有"說理"二字橫亙心中,此所以為高。
  上片分寫梅與柳這兩種典型的早春物候。隆鼕過盡,梅發柳繼,詞人巧妙地把這季節的消息具體化一個有池塘的宅院裏。當雪雲剛剛散盡,纔放曉晴,楊柳便綻了新芽。柳葉初生,形如媚眼,故云:“楊柳於人便青眼”。人們喜悅時正目而視,眼多青處,故曰“青眼”。這兩個字狀物寫情,活用擬人手法,意趣無窮。與柳色“相映遠”的,是梅花。“一點梅心”,與前面柳眼的擬人對應,寫出梅柳間的關係。
  蓋柳係新生,梅將告退,所以它不象柳色那樣一味地喜悅,而約略有些哀愁,“約略顰輕笑淺”。而這一絲化微笑中幾乎看不見的哀愁,又給梅添了無限風韻,故云“更風流多處”梅不柳。
  “一年春好處”句,即用韓愈詩句“最是一年春好處”意,輓合上片,又開下意:“至鶯花爛熳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小豔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來,“濃芳”二字則下啓“百紫千紅”。清明時候,繁花似錦,百紫千紅,遊衆如雲。“花正亂”的“亂”字,表其熱鬧過火,反使人感到“無復新意”,它較之“爛熳”一詞更為別緻,而稍有貶意。
  因為這種極盛局面,實是一種衰微的徵兆,故道“已失了春風一半”。這春意闌珊之際,特別使人感到韶光之寶貴。所以,詞人篇終申明詞旨:“早占取韶光共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這裏不僅是勸人探春及早,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蓋春寒料峭,雖不如春暖花開為人喜愛,但更宜杯酒,而一旦飲得上了臉,也就寒意盡去了。
包含詞
洞仙歌令洞仙歌荼
洞仙歌慢洞仙歌雨
洞仙歌梅洞仙歌菊
洞仙歌·紅梅洞仙歌詠柳
洞仙歌留春洞仙歌紅梅
洞仙歌中秋洞仙歌憶別
洞仙歌敗荷洞仙歌七夕
洞仙歌木犀洞仙歌殘秋
洞仙歌暑中洞仙歌春雨
洞仙歌荷花洞仙歌題真
洞仙歌上壽洞仙歌壽中甫
洞仙歌賦茉莉洞仙歌壽外舅
洞仙歌三用韻洞仙歌壽老人
洞仙歌壽稼軒洞仙歌慶縣宰
洞仙歌壽劉帥洞仙歌茉莉花
洞仙歌元宵詞洞仙歌贈太易
洞仙歌·飛流萬壑洞仙歌·空山雨過
洞仙歌·雪雲散盡洞仙歌·舊交貧賤
洞仙歌·鬆關桂嶺洞仙歌·冰肌玉骨
洞仙歌·西園春暮洞仙歌·江南臘盡
洞仙歌劉守之任洞仙歌遊大滌賦
洞仙歌填盧仝詩洞仙歌壽盧竹溪
洞仙歌重九藥市洞仙歌詠金林檎
洞仙歌鶴林賦梅洞仙歌·為葉丞相作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洞仙歌代壽張辰川
洞仙歌次韻蘇子瞻洞仙歌為葉丞相作
洞仙歌和居厚弟韻洞仙歌次李伯紀韻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洞仙歌溫園賞海棠
洞仙歌·贈宜春官妓趙佛奴洞仙歌(木犀)
洞仙歌(重九藥市)洞仙歌(壽老人)
洞仙歌(殘秋)洞仙歌(詠金林檎)
洞仙歌(七夕)洞仙歌(憶別)
洞仙歌(茉莉花)洞仙歌(元宵詞)
洞仙歌(三用韻)洞仙歌(鶴林賦梅)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洞仙歌(壽外舅)
洞仙歌(次韻蘇子瞻)洞仙歌(壽盧竹溪)
洞仙歌(上壽)洞仙歌(壽稼軒)
洞仙歌(雨)洞仙歌(賦茉莉)
洞仙歌(題真)洞仙歌(紅梅)
洞仙歌(次李伯紀韻)洞仙歌(中秋)
洞仙歌(和居厚弟韻)洞仙歌(為葉丞相作)
洞仙歌(溫園賞海棠)洞仙歌(留春)
洞仙歌(填盧仝詩)洞仙歌(詠柳)
洞仙歌(梅)洞仙歌(菊)
洞仙歌 丁未壽朱元晦洞仙歌(贈太易)
洞仙歌(壽劉帥)洞仙歌(荼コ)
洞仙歌(慶縣宰)洞仙歌(劉守之任)
洞仙歌.敗荷洞仙歌(暑中)
洞仙歌(春雨)洞仙歌(遊大滌賦)
洞仙歌(荷花)洞仙歌(壽中甫)
洞仙歌丁巳元夕大雨洞仙歌為葉夢錫總領壽
洞仙歌辛卯嘉禾元夕作洞仙歌惜春和李元膺
洞仙歌寄劉令君潛夫洞仙歌次韻花蕊夫人
洞仙歌丁未壽朱元晦洞仙歌瀘守王補之生日
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洞仙歌範丞相夫人生日洞仙歌登臨漳城詠梅
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洞仙歌和何逢原見壽
洞仙歌答何君元壽詞洞仙歌乎乃為足之雲
洞仙歌代壽李尉儒人洞仙歌趙史君送紅梅
洞仙歌·毗陵趙府兵後僧多占作佛屋洞仙歌·所居丟山為仙人舞袖形
洞仙歌(次韻花蕊夫人)洞仙歌(方庵春日花勝宴客,為得雛慶。花翁賦詞,俾屬韻末)
洞仙歌(寄劉令君潛夫)洞仙歌(和何逢原見壽)
洞仙歌(答何君元壽詞)洞仙歌(惜春和李元膺)
洞仙歌(正月二日大雪,自後雨雪屢作,至三十日甲子,始晴)洞仙歌(丁巳元夕大雨)
洞仙歌(次王漕邀賞海棠韻)洞仙歌(庚申樂淨錦棠盛開作)
洞仙歌(辛卯嘉禾元夕作)洞仙歌(為葉夢錫總領壽)
洞仙歌(次韻斯遠所賦清溪一麯)洞仙歌(次韻許侍郎奕為叔母生日)
洞仙歌(和虞萬州剛簡所惠叔母生日詞韻)洞仙歌(壽須溪。是年,其子受鷺洲山長)
洞仙歌(代壽李尉儒人)洞仙歌(姑蘇舊臺在三十裏外,今臺在胥門上,次潘紫岩韻)
洞仙歌(趙史君送紅梅)洞仙歌(大德壬寅秋送劉春𠔌學正)
洞仙歌(器之高誼,取前月青山洞仙歌華餘重壽,走筆謝之)洞仙歌(BC2E·陵趙府兵後僧多占作佛屋)
洞仙歌(十三夜再賞月用前韻)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
洞仙歌(八月十七日壽耕參夫人,時命羽士設醮)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
洞仙歌(觀王碧山花外詞集有感)洞仙歌(夜宴梁季全大卿賞牡丹作)
洞仙歌(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韻,題謫仙像)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又器之高誼,取前月青山洞仙歌華餘重壽,走筆謝之
洞仙歌(訪鄭德興郎中留飲)洞仙歌(範丞相夫人生日)
洞仙歌(登臨漳城詠梅)洞仙歌(所居丟山為仙人舞袖形)
洞仙歌(訪泉於期師,得周氏泉,為賦)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此絶筆之詞也)
洞仙歌(瀘守王補之生日)洞仙歌正月二日大雪自後雨雪屢作至三十日甲子始晴
洞仙歌次韻斯遠所賦清溪一麯洞仙歌庚申樂淨錦棠盛開作
洞仙歌次王漕邀賞海棠韻洞仙歌和虞萬州剛簡所惠叔母生日詞韻
洞仙歌次韻許侍郎奕為叔母生日取前月青山洞仙歌華餘重壽
又器之高誼取前月青山洞仙歌華餘重壽走筆謝之洞仙歌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韻題謫仙像
洞仙歌夜宴梁季全大卿賞牡丹作洞仙歌訪鄭德興郎中留飲
洞仙歌八月十七日壽耕參夫人時命羽士設醮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
洞仙歌十三夜再賞月用前韻洞仙歌觀王碧山花外詞集有感
洞仙歌器之高誼取前月青山洞仙歌華餘重壽走筆謝之洞仙歌大德壬寅秋送劉春𠔌學正
洞仙歌陵趙府兵後僧多占作佛屋洞仙歌姑蘇舊臺在三十裏外今臺在胥門上次潘紫岩韻
洞仙歌壽須溪是年其子受鷺洲山長洞仙歌方庵春日花勝宴客為得雛慶花翁賦詞俾屬韻末
洞仙歌所居丟山為仙人舞袖形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此絶筆之詞也
洞仙歌訪泉於期師得周氏泉為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