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東北角,有一個以上個世紀50年代建成的工廠命名的藝術區,這就是798藝術區。它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英文簡稱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此區域西起酒仙橋路,東至京包鐵路、北起酒仙橋北路,南至將臺路,面積60多萬平方米。
目前叫798藝術區的這片廠區,是原電子工業部所屬706、707、718、751、797、798等6個廠的區域範圍。從50年代末到1964年,這個區域曾經叫做“718聯合廠”,全稱為“國營北京華北無綫電器材聯合廠”。上說的6個廠是聯合廠的分廠。1964年,這6個廠開始獨立經營,由聯合廠一傢一下改變為6個廠,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廠以外的5個廠與華融資産公司(控股)與751廠聯合組成七星華電集團,統一管理這片區域。
從2001年開始,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傢開始集聚798廠,他們以藝術傢獨有的眼光發現了此處對從事藝術工作的獨特優勢。他們充分利用原有廠房的風格(德國包豪斯建築風格),稍作裝修和修飾,一變而成為富有特色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空間。現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衆的廣泛關註,並已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
The area occupied by Beijing 798 Art Zone was once the place for Beijing North China wireless joint equipment factory (namely, 718 Joint Factory), which was designed and built by the experts of former G.D.R in the 1950s. The Joint Factory was designed to be built in 1952 , constructed from 1954,put into production in October 1957.
The designing task of the 718 Joint Factory was in the charge of a German architectural institution in Dessau, which lied in the same city with Bauhaus school at that time and they two shared the same architectural spirits whose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meeting the practical demands; bringing the technical and aesthetic property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structure into effect; designing simply and composing pictures vividly with flexibility. That is the genre what later called Bauhaus.
On The April ,1964, the supervisor units canceled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718, established 706,707,718,797,798 and 751. The former six factories of 700, 706, 707, 718, 797, and 798 were reorganiz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Beijing Seven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in December, 2000. To cooperate the reforming plan of Dashanzi Area ,the Seven Group rented out these plants for short term. Attracted by ordered designing, convenient traffic, unique style of Bauhaus architecture, many art organizations and artists came to rent the vacant plants and transformed them, gradually formed a district gathered galleries, art studios, cultural companies, fashion shops etc. As the earliest area where the art organizations and artists moved in located in the original area of 798 factory, this place was named as Beijing 798 Art Zone.
由於藝術傢的“紮堆”效應和名人效應,加上從2004年以來已經進行了兩屆“北京大山子國際藝術節”(DIAF-Dashanz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所産生的影響,798藝術區的影響越來越大。首屆藝術節(2004年4月至5月的一個月)吸引了80000人次前來訪問,其中約60%為中國觀衆,40%為境外觀衆,其中還有來自巴黎等國外各大城市當代藝術的代表。120多傢中外媒體報道了藝術節和在此處活躍着的藝術傢及他們的作品。一些國內外文化機構和基金會等對藝術節進行了贊助。第二屆藝術節(2005年4月30至5月22日),在23天中,共進行了表演、展示、研討等藝術活動109項,吸引觀衆80000以上,最多的一天達近萬人。2005年9月22日至10月7日,798藝術區進行了“雙年展”,也取得豐碩成果,許多觀衆慕名而來,觀衆達6萬以上。以上幾大活動,使798藝術區的名氣越來越大,藝術品成交量也與日俱增。
2004年以來,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國總理(施羅德)、奧地利總理、歐盟主席(巴羅佐)、比利時王妃、安南夫人、法國總統希拉剋夫人等都先後參觀訪問過798藝術區。施羅德在參觀798藝術區時感嘆:“幾十年前的包豪斯建築在德國都很少發現了,今天居然在北京存在,真是太難得了!”比利時王妃則花了幾萬美元購買了藝術品。來過798藝術區的國外領導人或他們的夫人都一致認為,798藝術區很好,沒有想到中國還有這樣的表現活躍思想的好地方,體現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成果。
2003年,798藝術區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有文化標志性的22個城市藝術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度入選《新聞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於798藝術區把一個廢舊廠區變成了時尚社區。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國《財富》雜志一年一度評選的世界有發展性的20個城市之一,入選理由仍然是798。
近兩三年來,到798藝術區來參觀、訪問、觀摩、學習、交流、購買藝術品的人是越來越多。據抽樣調查,2004年,大約有45萬人,2005年,大約有超過50萬以上的人訪問此區。境外來訪者和國內來訪者的比例大約是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