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馬 > 的盧
目錄
No. 1
  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
亦作"的顱" Also as "the skull"
  亦作“ 的顱 ”。
  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疑其心,陰禦之” 裴鬆之 註引《世語》:“ 備 屯 樊城 , 劉表 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 備 宴會, 蒯越 、 蔡瑁 欲因會取 備 , 備 覺之,偽如厠,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 襄陽城 西 檀溪 水中……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晉書·庾亮傳》:“初, 亮 所乘馬有的顱, 殷浩 以為不利於主,勸 亮 賣之。”《初刻拍案驚奇》捲二一:“ 尚寳 道:‘老先生豈不聞馬有 的盧 能妨主,手版能作人君的故事麽?’” 清 趙翼 《哭鐵騾》詩:“爰作我的盧,不許僮僕叱。”
No. 3
  【詞語】:的盧
  【註音】: dì lú
  【釋義】:1.亦作"的顱"。 2.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
  三國時期劉備的坐騎,其奔跑的速度飛快,在三國歷史中最顯眼的一處便是背負劉備跳過闊數丈的檀溪,擺脫了後面的追兵,救了劉備一命,這一跳奠定了其三國名馬的地位,雖不及赤兔馬那麽聲名顯赫,但在三國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地位更因辛棄疾一首詞中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而大為提高。
  歷史典故
  這匹馬原為劉表手下降將張武所有,後來張武造反,走投無路的劉備正好以同為皇室宗親的身份與劉表認了親戚並投靠劉表,這個時候便主動請纓親徵。等到短兵相接,劉備望見張武坐騎“極其雄駿”,大為贊賞贊曰:“此必千裏馬也”,趙雲即時領會了主公的意圖,挺槍而出,“不三回合”,便斬將奪馬。等到凱旋班師,劉表見了這匹馬,也禁不住贊不絶口。劉備正愁無一報答劉表,於是欲將此馬送給劉表。不料,劉表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嚇得劉表趕緊找藉口還給了劉備,於是這匹戰馬又跟隨了劉備。劉表的幕賓伊籍將此馬“妨主”的消息透露給了劉備,劉備卻不予采納。後來蔡瑁欲設計謀害劉備,伊籍又嚮劉備報信,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上的盧卻是慌不擇路走錯了路,結果便來到了檀溪。前是闊越數丈的檀溪後是追兵,劉備在這個時候纔想起伊籍的盧妨主的勸告,一邊瘋狂地抽打着的盧一邊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那馬忽然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完成了的盧最富傳奇意義的演出。這之後劉備更加不相信“的盧妨主”的預言了,對這匹救命的寶馬無限珍愛,後來出兵入蜀之際因見龐統坐騎老弱,為了顯示自己對龐統的重視而將自己珍愛的寶馬的盧贈送給了龐統。誰知龐統無福消受,剛騎上的盧便被敵人當作劉備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從此後的盧馬也失去了蹤跡。 。。。。。
  釋源:《三國志》裴鬆之註。《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禦之。”裴鬆之註引《世語》:“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厠,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是說這一人一馬都英姿颯爽,舉世無雙。有趣的是,劉備和的盧也是一對絶配。的盧嚮來有“妨主”之名,卻不曾妨害劉備,反而在檀溪救過劉備性命。【三國演義】第63回劉備好心把溫順的的盧賜與軍事龐統,結果,就在這一次軍事行動中,龐統中箭身亡!
  劉備早先加入反董卓聯盟,聯盟不久就內訌解散了;隨後曹操攻打徐州陶謙,劉備嚮公孫瓚藉了趙雲去救援徐州陶謙,轉眼陶謙病死,公孫瓚敗亡,趙雲流落江湖;劉備似乎對自己的“掃帚星”命運有所覺悟,在徐州被呂布襲奪時,當即投身呂布麾下,果然,呂布很快被曹操擒殺;大仇得報的劉備又去許昌兜了一圈,接受了衣帶詔,順便連累一同受詔的董承、王子服的幾傢幾百口人的性命;接着劉備投奔袁紹,不多會兒,袁紹傢族便在曹操的打擊下灰飛煙滅;在中原無法存身的劉備,來到了荊州,蟄伏於劉表帳下,一直待到劉表亡故;曹操南徵失敗後,劉備趁機席捲荊南,面對孫權討要荊州的使者,劉備大義凜然地說:“荊州是劉表的地盤,劉表雖然死了,他的長子劉琦還在。雖然劉棕小兒送了荊州,可我們奉劉琦為主公,名正言順!”使者無言以對。同年,劉琦病死······
  人們時常非議“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認為反復無常的呂布配不上忠心耿耿的赤兔;而從劉備輾轉多年,妨主無數的經歷看,“人中劉備,馬中的盧”這八個字纔是至理真言。
相關詞
古文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