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
|
詩人: 蔡伸 Cai Shen
村姑兒,
紅袖衣,
初發黃梅插稻時,
雙雙女伴隨。
長歌詩,
短歌詩,
歌裏真情恨別離,
休言伊不知。 |
|
詩人: 李白 Li Bai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絶,捲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
|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鬆之側。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
|
請鑒賞:
|
|
| 樂府《雜麯歌辭》名。內容多寫男女或友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南朝和唐代詩人寫此題者甚多﹐常以"長相思"三字開頭﹐句式長短錯落不一。 |
|
| 唐教坊麯名﹐後用為詞牌名。因南朝梁陳樂府《長相思》而得名。又名《雙紅豆》﹑《憶多嬌》等。 |
|
| 指絲棉。《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文綵雙鴛鴦,裁為合懽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宋 趙令畤 《侯鯖錄》捲一:“被中著綿謂之長相思,綿綿之意。” 明 楊慎 《升庵詩話》捲一:“長想思,謂以絲縷絡綿,交互網之,使不斷,長相思之義也。” |
|
1.指絲棉。
2.樂府《雜麯歌辭》名。內容多寫男女或友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南朝和唐代詩人寫此題者甚多﹐常以"長相思"三字開頭﹐句式長短錯落不一。
3.唐教坊麯名﹐後用為詞牌名。因南朝梁陳樂府《長相思》而得名。又名《雙紅豆》﹑《憶多嬌》等。
4.電視劇《大清後宮》中的背景音樂(蕭獨奏)
詞牌簡介
1、此詞牌仄韻調名為《頁落秋窗》。
2、《長相思》詞牌之調:雙調,
3、《長相思》詞牌句數:共八句,前後半闋各四句。
4、《長相思》詞牌句式:3375;3375。
5、《長相思》詞牌字數:上下闋各十八字,共三十六字。
6、《長相思》詞牌韻腳:上下闋各四句,每闋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
7、《長相思》詞牌特殊的共性與不同性:
a、《長相思》詞牌上下兩闋前兩句通常各疊後兩字。
b、《長相思》詞牌上闋首句也可不押韻,後闋首句也可不押韻。
長相思·韻
【定格】
中中平(韻),〖中中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中中平(韻),〖中中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汴水與泗水是古代淮河下遊兩條最大的支流,也是古代我國兩道南北大動脈。如今,這兩條河流已成為宿遷市的“文物”和“市寶”。瓜洲:在江蘇揚州市南長江北岸。瓜洲本為江中沙洲,沙漸長,狀如瓜字。吳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時為吳國南界.
這首詞到底為誰而作,白壇上也有許多說法,如:樊素、柳枝。但更傾嚮於樊素。“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樊素、小蠻是白的兩個傢伎。白居易29歲時,以第四名及進士第時買下的。樊素善歌《楊柳枝》,因又名柳枝。因為種種原因,樊素自求離去,白氏在《別柳枝》絶句中說:“兩枝楊柳小樓中,裊裊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可見作者對於樊氏的離去十分傷感。
[賞析]
詞的上闋寫樊素回南必經之路。因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吳山而生愁。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但同樣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復回的,隨之南下的愛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樣,永遠離開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吳中山脈,點點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幾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儘管佳人已去,妝樓空空,可作者還是一片癡情,終難忘懷,於是就在下闋抒發了自己的相思之痛。兩個“悠悠”,刻畫出詞人思念之深。這種情感的強烈,衹有到情人的回歸才能休止。然而那與不過是個空想,無奈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衹能倚樓而望,回憶昔日的歡樂,來遣散心中的鬱悶罷了。 可大傢想一想“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面,是怎樣的意境啊。
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徵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産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更加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
這篇作品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回環復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於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面,覺得更有意境。
“長相思”為詞牌名,但本詞內容與此密切相關。詞分上下兩闋,格律和字數一樣。每闋四句,押平聲韻。
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下闋直接抒寫情懷,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衹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
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徵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産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心弦。 |
|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棄婦的怨詞。
“花深深。柳陰陰。”起筆用聯綿辭深深、陰陰,將春花楊柳之繁盛寫出。初讀時,可能會以為這真是描繪大自然之春光。其實不然。“度柳穿花覓信音。”原來,花柳皆為喻象,喻指兩情歡娛的世界。此句,寫女主人公尋覓其情人的經歷。覓字下得貼當,與花深深柳陰陰相呼應,則浮花浪柳之妖冶繁盛可知。女子終於明白:“君心負妾心。”情人已背信棄義。由此可以想見女子肝腸之寸斷。
“怨鳴琴。恨孤衾。”這兩句寫盡女子被棄後的凄涼幽怨之味。無窮永晝,唯有寄孤憤於鳴琴。漫漫長夜,終是輾轉反側於孤衾。琴、衾,是當日情好歡樂之見證,竟成為一場悲劇之象徵,觸物傷心,如此日月,人何以堪?詞句極短,而酸楚無限。“鈿誓釵盟何處尋。”尋字,與上片之覓字,道盡女子的失落感與不甘心,皆見性情語。追懷當日山盟海誓,信誓旦旦,衹因為相信“但教心似金鈿堅”,如今全已幻滅。尋尋覓覓惝怳迷離,遂托出女子全部癡情。“當初誰料今。”上句是舊情之回瀾,結句則是返轉回來,從癡迷而悔悟。棄婦心瀾洶涌,千回百折,終難平息,是在意內言外。
詞人對棄婦抱同情之感,設身處地為其作詞,難能可貴。此詞純為女子聲口,明白如話,如訴如泣,故能感染人。篇幅短小,言辭簡練,卻淋漓盡致地展示出愛情悲劇女子癡情,故富於含藴。 |
|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林逋詞作鑒賞
此詞采用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以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節奏和清新優美的語言,托為一個女子聲口,抒寫了她因愛情生活受到破壞,被迫與心上人江邊訣別的悲懷。
上片起首兩句,用民歌傳統的起興手法,疊下兩個“青”字,色彩鮮明地描畫出錢塘江兩岸山明水秀的江南勝景。接下來兩句,以擬人化手法移情寄怨,藉青山無情反襯離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訣別時的痛苦。
過片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寫行者與送者。臨別之際,淚眼相對,哽咽無語。結拍兩句含蓄點出了他們悲苦難言的底藴,並以分別後的一江恨水抒寫有情人的離情別緒。古代男女定情時,往往用絲綢帶打成一個心形的結,叫做“同心結”。“結未成”,喻示他們愛情生活橫遭不幸。不知是什麽強暴的力量,使他們心心相印而難成眷屬,衹能各自帶着心頭的纍纍創傷,來此灑淚而別。這兩句以景語作結,創造出一個雋永空茫、餘味無窮的藝境。 |
|
長相思,長相思。
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
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純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長相思”迭起,上片言衹有相見纔得終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於不得相見,相思之情無處訴說,以淺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襯自己一往而情深。
詞的上片,一氣流出,情溢乎辭,不加修飾。“若問”兩句,自問自答,癡人癡語。要說“相見”是解决“相思”的唯一辦法,這純是癡語,癡心,可是,小晏卻認認真真地把它說了出來,正是如黃庭堅《小山詞序》所云“其癡亦自絶人”。結句非同凡響,抒寫了比相思不相見更大的悲哀。
“說似誰”,猶言說與誰、嚮誰說。縱使把相思之情說了出來,那淺情的人兒終是不能體會。淺情是深情的對面,多情的小晏卻總是碰到那樣的人,可是,當那人交暫情淺,別後又杳無音信,辜負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時,詞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衹是獨自傷心而已。下片四句,以“淺情人”反襯小晏相思苦戀之情。
此詞為作者詞中別調,語極淺近,情極深摯,樸直中自饒婉麯之致,纏綿往復,姿態多變,回腸蕩氣,音節尤美。 |
|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絶, 捲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麯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筆力,寫得豪邁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詩篇能在豪放飄逸的同時兼有含蓄的思緻。象這首《長相思》,大約是他離開長安後於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就顯然屬於這樣的作品。
“長相思”本漢代詩中語(如《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六朝詩人多以名篇(如陳後主、徐陵、江總等均有作),並以“長相思”發端,屬樂府《雜麯歌辭》。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李白此詩即擬其格而別有寄寓。
詩大致可分兩段。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雲端”,寫詩中人“在長安”的相思苦情。詩中描繪的是一個孤棲幽獨者的形象。他(或她)居處非不華貴──這從“金井闌”可以窺見,但內心卻感到寂寞和空虛。作者是通過環境氣氛層層渲染的手法,來表現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寫所聞──階下紡織娘凄切地鳴叫。蟲鳴則歲時將晚,孤棲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寫肌膚所感,正是“霜送曉寒侵被”時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當是通過逼人寒氣感覺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羅帳燈昏”,益增愁思。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從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絶”(猶言想煞人)可見其情之苦。於是進而寫捲帷所見,那是一輪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詩人心中想起什麽呢,他發出了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這就逼出詩中關鍵的一語:“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的題意到此方纔具體表明。這個為詩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卻到底很遠,遠隔雲端。與月兒一樣,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長嘆”了。值得註意的是,這句是詩中唯一的單句(獨立句),給讀者的印象也就特別突出,可見這一形象正是詩人要強調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雲端”句,寫一場夢遊式的追求。這頗類屈原《離騷》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詩人浪漫的幻想中,詩中人夢魂飛揚,要去尋找他所思念的人兒。然而“天長地遠”,上有幽遠難極的高天,下有波瀾動蕩的淥水,還有重重關山,儘管追求不已,還是“兩處茫茫皆不見”。這裏,詩人的想象誠然奇妙飛動,而詩句的音情也配合極好。“青冥”與“高天”本是一回事,寫“波瀾”似亦不必兼用“淥水”,寫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頗有犯復之嫌。然而,如徑作“上有高天,下有波瀾”(歌行中可雜用短句),卻大為減色,怎麽讀也不夠味。而原來帶“之”字、有重複的詩句卻顯得音調曼長好聽,且能形成詠嘆的語感,正《詩大序》所謂“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長聲調歌唱),能傳達無限感慨。這種句式,為李白特別樂用,它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句中“之難”、“之日”、“之水”從文意看不必有,而從音情上看斷不可無,而音情於詩是至關緊要的。再看下兩句,從語意看,詞序似應作:天長路遠關山難(度),夢魂不到(所以)魂飛苦。寫作“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不僅是為趁韻,且運用連珠格形式,通過綿延不斷之聲音以狀關山迢遞之愁情,可謂辭清意婉,十分動人。由於這個追求是沒有結果的,於是詩以沉重的一嘆作結:“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三字回應篇首,而“摧心肝”則是“思欲絶”在情緒上進一步的發展。結句短促有力,給人以執着之感,詩情雖則悲慟,但絶無萎靡之態。
此詩形式勻稱,“美人如花隔雲端”這個獨立句把全詩分為篇幅均衡的兩部分。前面由兩個三言句發端,四個七言句拓展;後面由四個七言句敘寫,兩個三言句作結。全詩從“長相思”展開抒情,又於“長相思”一語收攏。在形式上頗具對稱整飭之美,韻律感極強,大有助於抒情。詩中反復抒寫的似乎衹是男女相思,把這種相思苦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美人如花隔雲端”就不象實際生活的寫照,而顯有托興意味。何況我國古典詩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傳統,如《楚辭》“恐美人之遲暮”。而“長安”這個特定地點更暗示這裏是一種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就此而言,此詩詩意又深含於形象之中,隱然不露,具備一種藴藉的風度。所以王夫之贊此詩道:“題中偏不欲顯,象外偏令有餘,一以為風度,一以為淋漓,烏乎,觀止矣。”(《唐詩評選》)
譯文(其二):
太陽就要落山了,花兒好像含着煙霧,一片朦朧,月光明淨就似潔白的絹,憂愁得無法入眠。剛剛停止彈趙瑟,手放在鳳凰柱上,又拿起蜀琴想要彈奏鴛鴦弦。這首麯子滿含情意,卻無人能傳達過去,願它能隨着春風寄到燕然山。思念你卻那麽遙遠隔着青天。過去顧盼含情的眼睛,今天成了淚水的清泉。你要是不相信我相思肝腸寸斷,回來時到明鏡前看看。
本詩描寫了相思之苦。詩人通過描寫人物具體的活動,利用推想等手法,來表達人物的心情。而想用春風寄情更是一片奇情的表現。全詩充滿了含蓄美,纏綿悱惻,令人感動。
附(韻譯):
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輕煙,
月華如練,我思念着情郎終夜不眠。
柱上雕飾鳳凰的趙瑟,我剛剛停奏,
心想再彈奏蜀琴,又怕觸動鴛鴦弦。
這飽含情意的麯調,可惜無人傳遞,
但願它隨着春風,送到遙遠的燕然。
憶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邊,
當年遞送秋波的雙眼,
而今成了流淚的源泉。
您若不信賤妾懷思肝腸欲斷,
請歸來看看明鏡前我的容顔!
註解:
1、趙瑟:相傳古代趙國的人善彈瑟。瑟:弦樂器。
2、鳳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飾鳳凰形狀。
3、蜀琴句:舊註謂蜀琴與司馬相如琴挑故事有關。按:鮑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頭”句。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王琦註云:“蜀中桐木宜為樂器,故曰蜀桐。”蜀桐實即蜀琴。似古人詩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與司馬相如、卓文君事無關。鴛鴦弦也衹是為了強對鳳凰柱。
評析:
這兩首詩,都是訴述相思之苦。
其二,以春花春風起興,寫女思男。望月懷思,撫琴寄情,憶君懷君,悱惻纏
綿。真有“人比黃花瘦”之嘆。
這兩首詩,在李太白詩集中,一收捲三,一收捲六。所寫時地迥異,格調也
截然不同,實為風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輯為先後,看起來似乎是一對男女,天各
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實不然。 |
|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裏燈。
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
空階滴到明。
[註釋]
1.一更更: 一遍遍報時的更鼓聲.
2.道: 知.
3.階: 臺階.
[評析]
這首小令抒寫孤客聽雨愁思。上片着重渲染雨夜的孤寂氣氛;下片直抒愁懷。通篇寫雨而不出“雨”字。 |
|
山一程,水一程,身嚮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翻譯】
走過一條山路,走過一條水路,正嚮山海關外走去。夜深了,人們在帳篷裏點燈。晚上又颳風又下雪,聲音嘈雜打碎了我思鄉的夢,家乡沒有這樣的聲音。
【賞析】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正黃旗人。清詞三大傢之一。清詞三大傢:納蘭性德、朱彝尊、陳維崧。本詞寫於康熙二十一(1682)年,時作者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親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別的身影。“身嚮榆關(這裏藉指山海關)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帳燈”則是康熙帝一行人馬夜晚宿營,衆多帳篷的燈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襯下在所獨有的壯觀場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親人送行的依依惜別情;“身嚮榆關那畔行”激蕩的是“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蕭蕭豪邁情;“夜深千帳燈”催生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烈烈壯懷情。這情感的三級跳,既反映出詞人對故鄉的深深依戀,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於書香豪門世傢,又有皇帝貼身侍衛的優越地位,自然是眼界開闊、見解非凡,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定會比別人更強烈。可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謹內嚮的性格,有話不能正說,衹好藉助於兒女情長的手法麯折隱晦地反映自己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帳燈”既是上闕感情醖釀的高潮,也是上、下闕之間的自然轉換。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傢的
時候,更何況“風一更,雪一更”。風雪交加夜,一傢人在一起什麽都不怕。可遠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反側,臥不成眠。“聒碎鄉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體驗。
愈是路途遙遠、風雪交加,就愈需要親人關愛之情的鼓舞。因為她是搏擊人生風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
,為了她,就不怕千難萬險,就一定會迎來團聚的那一天。從“夜深千丈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
”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此創造美、抒發美的敏銳高超藝術智慧的自然流露。 |
|
(一)“一重山,兩重山”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1.煙水:煙霧迷蒙的水面。
2.鞠花:菊花.鞠通菊。
3.塞雁:邊塞的大雁。
這是一首秋怨詞.一題鄧肅作.若為李詞,當屬中期作品.
上片從山起.山一重兩重,層巒疊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層層疊疊,連綿不絶.山遠天高望不到盡頭,就如同相思無際無涯.而寒的不僅僅是煙霧深鎖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楓葉正紅,而紅不過相思之苦.
下片從花起.花開花謝,相思經年,邊塞的大雁也高飛還故鄉,而遠去的人卻還沒有回來,相比塞雁之還,離人之苦更甚.遠人不歸,便衹好任那風月閉於於簾外.人靜簾閑,而不靜不閑的,是心中無窮無盡的思念之情.簾閑而心亂.
這闋小詞,以景狀情.在詞人筆下,遠山,煙水,楓葉,菊花,塞雁,共同構建了一個清冷的深秋.在這樣的深秋中,相思之情就越發的寂寞幽怨.詞中的遠人,也許指的就是入宋不歸的弟弟從善.
(二)“雲一渦,玉一梭”
據說大周後回傢探親,衹三兩天,對李煜而言,漫漫長夜,衹好賦詞以消解相思。因而作《長相思》:
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蠃。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大周後,娥皇,南唐開國元老周宗之女,通詩書善歌舞,尤其擅長音律,彈得一手好琵琶。她還能即興作麯,更修復了失傳已久的《霓裳羽衣麯》,後又與李煜共同編成《霓裳羽衣舞》。她和李煜這樁政治聯姻,可謂“無心栽柳”,二人洞房定情,從此與子偕老,癡愛至死。
這首《長相思》上闕寫娥皇離傢前的裝束,清麗超脫又仿佛得聞見女兒傢身上的淡淡胭脂香。下闕寫雨打芭蕉,表達涼風長夜,有人寂寞相思稠。
白居易的長相思:白居易的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29歲時中進士,寫了大量諷喻詩,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後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奬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非,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還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裏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於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做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應驅逐出京。於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於傢境貧睏,不能經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傢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長相思:詞牌名,又名相思令,由《古詩十九首•盂鼕寒氣至》:“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得名。詞分上下兩闋,格律和字數一樣。每闋四句,押平聲韻。 相思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歷代詩傢文人付諸歌詠的最佳題材之一,這首《長相思》詞也表達了相同的情感 |
|
來匆匆,去匆匆,短夢無憑春又空,難隨郎馬蹤。
山重重,水重重,飛絮流雲西復東,音書何處通。 |
|
(一)
天渺渺 人渺渺 秋風衹怨春風老 月圓花正好
情長長 意長長 悲畫冷月相思長 癡情恨已殤
(二)
夕河迢迢夢中渡,暮雨瀟瀟江上盼。
雪過豈憐河雨意,浮荷水上待君來。
仙夢一夜月孤獨,浪淘拍岸聲震天。
夜色蕭條思君語,凝望歸鄉身是客。
天災仍憐無情雨,無限生命誰與留?
芳華年少不曉天,陳恨不解東風意。
獨願乞憐天有情,窗內祈求生死戀。
心痛不知魂已斷,空有清夢獨相憐。
餘音未絶聲凄寒,雨聲哀號喉哽咽。
若生則共把心牽,若第則將怨君別。
長相思·雪浮荷
青蕪河畔初相遇,歸來卻已把魂丟。
對月人影皆消瘦,依水憐影相思久。
青楓浦上花鳥休,蟬噪惹人淚更流。
清水芙蓉淚眼眸,凡塵俗子何以留。
閑情拋擲別離後,回首又是幾十秋。
憑欄問君曾記否,河畔千年相思柳?
爾今已是白發頭,安知我心還依舊。
曾經滄海已東流,無計留春衹空愁。
古來癡情人少有,不信人間有白頭。 |
|
(其一)
蘋滿溪,
柳繞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時隴月低。
煙霏霏,
風凄凄,
重倚朱門聽馬嘶,
寒鷗相對飛。
譯文(其一):
蘋滿溪——浮蘋飄滿小溪
柳繞堤——柳樹圍繞岸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在溪水的西岸送別行人
回時隴月低——回來的時候已經籠月低垂
煙霏霏——煙霧彌漫
風凄凄——冷風凄凄
重倚朱門聽馬嘶——久久地依靠在紅色的大門前聽着馬兒在嘶叫
寒鷗相對飛——還有那溪上的寒鷗飛來飛去
(其二)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別離,
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
長江西,
兩岸鴛鴦兩處飛,
相逢知幾時。
譯文(其二):
花似伊——花兒像你一樣
柳似伊——柳枝像你一樣
花柳青春人別離——花兒柳枝已青的春天,人卻要別離
低頭雙淚垂——低下頭不禁流下兩行清淚
長江東——長江的東邊
長江西——長江的西邊
兩岸鴛鴦兩處飛——兩岸的鴛鴦在兩處飛舞
相逢知幾時——什麽時候(我和已經離開的人)才能相逢呢
《長相思》歐陽修(其二)之引申《長相思·雪見結局》
作者:軟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遊戲詩詞之一)
花似伊,
柳似依,
葉葉聲聲是別離,
雨急人更急。
湘江西,
楚江西,
萬水千山遠路迷,
相逢終有期。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嚮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族正黃旗人。本詞寫於康熙二十一(1682)年,時作者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親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別的身影。“身嚮榆關(這裏藉指山海關)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燈”則是康熙帝一行人馬夜晚宿營,衆多帳篷的燈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襯下在所獨有的壯觀場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親人送行的依依惜別情;“身嚮榆關那畔行”激蕩的是“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蕭蕭豪邁情;“夜深千丈燈”催生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烈烈壯懷情。這情感的三級跳,既反映出詞人對故鄉的深深依戀,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於書香豪門世傢,又有皇帝貼身侍衛的優越地位,自然是眼界開闊、見解非凡,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定會比別人更強烈。可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謹內嚮的性格,有話不能正說,衹好藉助於兒女情長的手法麯折隱晦地反映自己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燈”既是上闕感情醖釀的高潮,也是上、下闕之間的自然轉換。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傢的時候,更何況“風一更,雪一更”。風雪交加夜,一傢人在一起什麽都不怕。可遠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反側,臥不成眠。“聒碎鄉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體驗。愈是路途遙遠、風雪交加,就愈需要親人關愛之情的鼓舞。因為她是搏擊人生風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為了她,就不怕千難萬險,就一定會迎來團聚的那一天。從“夜深千丈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此創造美、抒發美的敏銳高超藝術智慧的自然流露。 |
|
序:
還作平常睏頓吟,此間語,不可知。
塵飛回,
沙飛回,
點點窗聲夢裏催,
嘆時不可追。
紅一堆,
緑一堆,
戴露殘花不是梅,
茶餘又滿杯!
2009年7月19日 |
|
劇情介紹
序秦陵邂逅
唐天寶年間,驪山北麓秦始皇陵。晁衡(日本來華友人)、李白相邀採風,搜求中華文物,與一白衣少年邂逅相逢。少年與晁衡以地震儀及日本折扇互贈。
第一場麯江春暉
三月三日,長安麯江池畔。仕子百姓沿古代風習,踏青流飲,共舞《赤白桃李花》。是日,李白、晁衡聯袂遊春,賦詩會友。柳青娘與晁衡會晤,出示折扇,原是秦陵相識的白衣少年。二人詩文酬和,彼此傾慕。李白即席賦《白苎辭》以為祝賀。
第二場中元思鄉
數年後,長安晁衡官邸。柳青娘與晁衡締結良緣,積極贊助丈夫研習中華文化。晁衡集入唐數十年之所學,撰《大唐勝覽》百捲。七月十五日,為中、日民間懷親祭祖的中元節。適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藤原清河抵長安。晁衡思鄉心切,欲與藤原氏同返故國,作《思鄉》詩抒其願。
第三場含元盛會
玄宗皇帝於大明宮以樂舞款待藤原清河大使,藤原以《扶桑扇舞》奉獻。柳青娘攜晁衡《思鄉》詩晉見玄宗,請求恩準晁衡回國。
八月十五日,玄宗皇帝於含元殿前的丹鳳樓宴會各國使節,歡送日使回國,命表演《霓裳羽衣舞》、《劍器》、《秦王破陣樂》,與各國朋友共度佳節,作詩《送日本使》予藤原,欽命晁衡為大唐奉還使,東渡日本。
第四場灞柳情深
灞水橋頭,浣紗村姑和鄉親們歡送自願去日本的工匠、農藝師。村婦依古風,舞《折楊柳》送親人遠行。晁衡賦詩《銜命還國作》並贈劍予摯友李白。柳青娘不顧航海艱險,毅然別離幼子晁英,同晁衡聯袂東渡。
第五場海島喋血
使船在海上驟遇風暴,中日兩國水手、官兵同舟共濟,患難相扶。船漂流至中南半島,觸礁沉沒,又遭海匪襲擊,死傷殆盡,兩國難友拼死搏鬥,血染灘頭。
第六場神馳奈良
李白得知晁衡等遇難噩耗,悲慟欲絶,作中日友好之千古絶唱《哭晁卿衡》。海島遇險,青娘罹難,晁衡遇救生還,復歸長安。八月中秋,皓月當空,晁衡懷念青娘,思戀祖國,夜不成寐,神馳奈良……晁衡振奮精神,重修散佚的《大唐勝覽》,以遂交流中日文化、報效祖國的宿願。
尾聲耿光千葉
灞水橋頭,青年晁英告別老父晁衡,偕同又一代自願東渡的和尚、工匠、技師、學生赴日,譜寫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詩章。舞劇《長相思》涉及的三首詩送日本使唐玄宗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朝。念餘懷義遠,矜爾畏途遙。漲海寬秋月,歸帆駃夕飆。因驚彼君子,王化遠昭昭。銜命還國作[日本]阿倍仲麻呂(晁衡)銜命將辭國,非纔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辭帝都,徵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演出單位: 陝西省歌舞團
創作者編劇:衛天西、李曉白、康正願、呂冰。編舞導演:衛天西、張曼石、康正願、張勇、宮定遠。作麯:呂冰。打擊樂設計:安志順。舞美設計:蔡恬(布景),趙翔(服裝),樊林(道具),張亞春(燈光),李金保(化妝),蔡小鶴(效果)。
演出者主要演員:武世民、趙長水(飾阿倍仲麻呂即晁衡A、B),鬍傑、鄭凱、呼延芬(飾柳青娘A、B、),任遠、駱志剛(飾李白A、B),張永春(飾唐玄宗),邱楓(飾蕓娘),毛飛(飾藤原清河大使),張洋(飾晁英幼年),張先(飾晁英青年)。樂隊:陝西省歌舞團民樂隊。伴唱:本團合唱隊。領唱:楊巧、張秀珍、車凱、張東方。指揮:楊潔明。
評論擷萃
評論擷萃評舞劇《長相思》的藝術特色麯子瑜
《長相思》的編導們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記載、詩歌、陶俑、石雕、壁畫,考證它們的形態,模擬它們的舞姿,研究它們各個造型之間連接過渡的舞蹈方式,創作、設計符合唐代社會生活的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舞蹈形式。這是多麽艱苦而有意義的藝術勞動呵!我們可以看到《秦王破陣樂》、《劍器》、《霓裳羽衣舞》、《白紵舞》。唐代著名樂舞共達十個舞段,這是何等艱巨細緻的工程啊!這些舞蹈並不是孤立地存在於舞蹈的場次中,而是有機地糅合在戲劇情節和人物性格的發展之中,使我們看到八世紀的唐代社會風貌和生活脈搏的跳動。
《長相思》的作者,主要用唐代舞蹈的語匯、舞姿、造型、組合,適當地吸收了中國戲麯舞蹈和芭蕾舞蹈的少量技術、動作,比較成功地塑造了柳青娘這個感人的藝術形象。
對民族遺産的繼承、改造、發展,是一個對立的統一體。首先要有對傳統的“孝子”精神,盡可能完整地繼承下來,但又要有勇氣批判它、改造它、發展它。繼承和發展都是手段,目的還是古為今用。(摘自《群衆歌舞》1981年第4期) |
|
歌麯名:長相思
歌手:S.H.E
詞:施人成 麯:左安安
離開 人離了心不開
等待 等成迫不及待
不在 是現在不在 或永遠不在
越愛 越怕 墜落懸崖
難捱 自從寂寞以來 青苔把淚眼都覆蓋
心海 已心如死海 浪花再不開
塵埃 卻又惹來澎湃
長相思 長幾個夜晚
長相思 不如長相伴
若擁抱的時光太少 太短 青春多荒涼
長相思 長不過天長
長相思 太長心不安
怕就怕春光燦爛成遺憾 意難忘
(RaP)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 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 晚來風急 雁過也 最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
難捱 自從寂寞以來 青苔把淚眼都覆蓋
心海 已心如死海 浪花再不開
塵埃 卻又惹來澎湃
長相思 長幾個夜晚
長相思 不如長相伴
若擁抱的時光太少 太短 青春多荒涼
長相思 長不過天長
長相思 太長心不安
怕就怕春光燦爛成遺憾 衹剩意難忘
長相思 長幾個夜晚
長相思 不如長相伴
若擁抱的時光太少 太短 青春多荒涼
長相思 長不過天長
長相思 太長心不安
怕就怕春光燦爛成遺憾 意難忘
長相思 長不過天長
長相思 太長心不安
怕就怕春光燦爛成遺憾 衹剩意難忘 |
|
長相思
詞:wjjslove
麯:亂紅
山水墨色化哀傷
一縷清風化惆悵
回憶零碎往事一人靜靜想
冷淡月色透過紗窗
幽幽笛聲訴凄涼
餘音旋繞盡滄桑
花開花落復千回無人觀賞
任由腐化成泥埋葬
逝去年華褪顔妝
守着深深庭院絶望
四季輪回歷史磨滅不了的悲傷
就讓它隨風漸消亡
青燈古佛將淚藏
曾經過往難遺忘
幻滅湮散相思淚落成詩章
為愛而書寫萬千行
麯麯折折長回廊
不見身影愈彷徨
迷失於滾滾紅塵孤獨凝望
烈酒燒腸催淚流淌
一宿無眠又何妨
藉酒澆愁衹一晌
醒時更比夢時痛心似癡狂
而今春色亦荒涼
濃濃悲傷如何藏
若道是能放下過往
又怎會無法釋懷過去發鬢如霜
蹉跎歲月目光迷茫
逝去年華褪顔妝
守着深深庭院絶望
四季輪回歷史磨滅不了的悲傷
就讓它隨風漸消亡
就讓它隨風漸消亡
-完-
越劇劇目古裝劇。言秋士1983年春新編。
寫唐憲宗時,宰相裴度剛正不阿,頗有賢名。洛陽縣令馮吟善鑽營,聞裴癖好音樂,不惜賣友求榮,將同窗契友唐璧之未婚妻黃小娥騙入相府充當歌妓教習,以為進身之階。裴為其假象所惑,將其視為知音,委以重任。一日,裴度微服出遊,於寺院中偶遇落魄書生因痛失愛妻在壁上題詩泄憤,乃上前盤詰失妻原委。唐璧歷訴經過,裴度甚為震驚,經回府嚴究,方知馮吟所獻之女即是唐璧之妻,不禁愧疚交並,悔恨萬分。在怒黜馮吟後,立即遣散閤府歌姬,並嚮唐璧夫妻引愆請罪。有情人終成眷屬。
由舟山地區越劇藝訓班首演。導演應麗芬、作麯陶根德、舞美張堅安、毛麗生、鄭一薌。主演陳娜君、陸舟敏、樂彩珍、陳俏燕、王志萍。1983年參加浙江省首屆戲劇節獲劇本創作奬。1984年舟山越劇團在江、浙、滬等地演出此劇深得贊譽。江蘇電視臺有錄像。劇本發表於《戲文》1984年1期。1992年由浙江越劇院電視部拍攝成電視劇,劇名為《相思麯》。導演張蓉樺、江濤,攝像裘康茂,作麯談聲賢、何直偉、朱訓正。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出。董柯娣、方雪雯、洪瑛主演。1992年由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錄像帶,1998年出版發行VCD。 |
|
陸宛音,本是余杭尋常人傢的小姑娘,有着父母寵愛,心中懷着春草靡靡的美好愛戀。然而天寶年間,教坊強徵民女入宮為樂伎,她被迫帶到長安,傢人也因此全部死去。編入雲韶院後,陸宛音與唯一的朋友許和子相依為命。不久,和子轉入更高級別的宜春院,並想把陸宛音也帶去宜春院。然而就在這之前,陸宛音在中秋宴會上遭到永王李璘的調戲辱沒,又被當成小禮物轉手送給太子。太子享用了陸宛音的初夜後,宛音尋死被太子臣僚趙齡所救,太子就把她賜給他。趙齡先為陸宛音找到了父親的遺骨,讓她父母合葬,並為她安排了身後之處,陸宛音受了厚恩,便接受趙齡的安排,去監視到唐朝做人質的南詔國大王子鳳迦異。然而他們兩人卻相愛了……
蘇枕書《長相思》
作者: 蘇枕書
副標題: 雲韶遺錄
ISBN: 9787501556489
定價: 22.8元
出版社: 知識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6月 |
|
1947 中國 外文名稱 Chang xiang si
更多中文片名: 陌上花開
更多外文片名: An All-consuming Love
導演: 何兆璋 Zhaozhang He
編劇: 範煙橋 Yanqiao Fan
主演:
周璇 Xuan Zhou ....李湘梅
舒適 Shi Shu ....高志堅
白沉 Chen Bai ....張剋已
黃宛蘇 Wansu Huang ....柳青
攝影 Cinematography:羅從周 Congzhou Luo
剪輯 Film Editing:周詩清 Sze-ching Chou
影片類型: 愛情
片長:92分鐘
國傢/地區: 香港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黑白
混音: 單聲道
上映 1947年
劇情:
抗日戰爭爆發,心明奔赴前綫參加抗戰。臨行前,將妻子湘梅和老母,托付教書為業的好友志堅照顧。心明母雙目失明,和湘梅生活拮据,志堅解囊相助。但湘梅不願拖纍志堅,遂在好友柳青介紹下去舞場當歌女,遭到志堅的強烈反對。志堅宣傳抗日被捕,幸得湘梅百般疏…… |
|
長相思
方名。①出明·洪基《房術奇書· 捲下》。功效:溫中窄陰。主治:女子陰中不溫,性欲淡漠,陰道鬆弛緻性交缺乏快感者。 藥物組成:木鱉子5個,幹薑1錢,桂枝 3錢,花椒1錢,狗骨灰3錢 。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臨性交前以1丸津調化,敷陰莖上, 而後入陰道內,男女雙美。②出明·洪基《房術奇書·捲上》。功效:興陽窄陰。主治:男 子陰莖舉而不堅,性交早泄;女子陰道鬆弛,性欲淡漠。藥物組成:澱粉、蛇床子、川椒 (去口)、狗骨(燒灰)各等份。用法:共為細 末,性交前津調少許塗陰莖上,男女快美,妙不可言,可令女子朝思暮想。③出明·龔居中 《外科活人定本·捲四·幃戰》。功效:壯陽事,堅陰莖。主治:男子陽事不興,陰莖勃起 不堅,不耐久戰者。藥物組成:公土狗1個,天竜1個 ,白頸地竜1條,人竜1條, 潮腦1錢,盆頭蜈蚣1條。用法:共為細末 ,將蟾蜍5錢共和為丸,如緑豆大,每用1丸,施於塵柄上,自然堅大。
|
|
- : long lovesickness
|
|
|
|
| 長相思·雨 | 長相思令 | | 長相思慢 | 寓長相思 | | 長相思守 | 長相思雨 | | 長相思·山驛 | 長相思·其一 | | 長相思·其二 | 長相思二首 | | 長相思·出塞 | 長相思·別情 | | 長相思·惜梅 | 長相思其一 | | 長相思喜晴 | 長相思閨怨 | | 長相思京妓 | 長相思高調 | | 一作長相思 | 長相思餞別 | | 長相思寄遠 | 長相思惜梅 | | 終日長相思 | 願見長相思 | | 延首長相思 | 萬裏長相思 | | 寧見長相思 | 寄我長相思 | | 得免長相思 | 著以長相思 | | 上言長相思 | 今已長相思 | | 中有長相思 | 但有長相思 | | 更報長相思 | 白首長相思 | | 願言長相思 | 長相思秋夜 | | 長相思春晚 | 與君長相思 | | 長相思漁父 | 長相思佳人 | | 長相思重午 | 長相思暮春 | | 長相思秋懷 | 長相思別意 | | 長相思春濃 | 長相思·長相思 | | 長相思·吳山青 | 長相思·花深深 | | 長相思·南高峰 | 長相思·去年秋 | | 長相思·遊西湖 | 長相思遊西湖 | | 長相思五之二 | 長相思題甘樓 | | 長相思二首二 | 長相思二首一 | | 長相思摧心肝 | 長相思在長安 | | 長相思娥眉亭 | 長相思蘋滿溪 | | 長相思花似伊 | 長相思舟中作 | | 長相思令·煙霏霏 | 長相思二首之二 | | 長相思二首之一 | 長相思效南唐體 | | 長相思令三之二 | 長相思令三之一 | | 長相思令三之三 | 雜麯歌辭長相思 | | 長相思題丈亭館 | 為君起唱長相思 | | 何以報之長相思 | 長相思慢望揚州 | | 長相思西湖夜醉 | 長相思探梅摘歸 | | 長相思贈別笑倩 | 山漸青寓長相思 | | 長相思慢·夜色澄明 | 長相思·淺情人不知 | | 相思麯一作長相思 | 相思極一作長相思 | | 長相思越上寄雪江 | 有所思一作長相思 | | 長相思•其一 | 長相思•其二 | | 長相思慢(望揚州) | 長相思(京妓) | | 雜麯歌辭·長相思二首 | 雜麯歌辭·長相思 | | 長相思·蘋滿溪 | 長相思·花似伊 | | 相思麯(一作長相思) | 長相思(遊西湖) | | 長相思(漁父) | 長相思(五之二) | | 長相思(暮春) | 長相思(佳人) | | 長相思(重午) | 長相思(探梅摘歸) | | 長相思(效南唐體) | 長相思令(三之三) | | 長相思二首∶二 | 長相思(題甘樓) | | 長相思(春晚) | 長相思(秋夜) | | 長相思(秋懷) | 長相思二首∶一 | | 長相思(別意) | 山漸青(寓長相思) | | 長相思(越上寄雪江) | 長相思(喜晴) | | 長相思(春濃) | 長相思(娥眉亭) | | 長相思(西湖夜醉) | 長相思(雨) | | 長相思(贈別笑倩) | 長相思(題丈亭館) | | 長相思(山驛) | 有所思(一作長相思) | | 相思極(一作長相思) | 長相思(寄遠) | | 長相思(餞別) | 長相思令(三之一) | | 長相思令(三之二) | 長相思。舟中作 | | 長相思(閨怨) | 長相思(惜梅) | | 長相思(高調) | 慶陽市西峰區長相思酒樓 | | 長相思相山集題作美人 | 長相思相山集題作恨別 | | 長相思紹興戊辰閏中秋 | 雜麯歌辭長相思二首 | | 長相思下篇一作寄遠 | 長相思客中景定壬戌秋 | | 長相思(後段換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長相思(前後段各四平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 長相思(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長相思(後段三平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 長相思(潮溝在金陵上元之西·般涉調) | 長相思(紹興戊辰閏中秋) | | 長相思(相山集題作恨別) | 長相思(相山集題作美人) | | 擬古樂府長相思寄黃幾復 | 長相思(客中景定壬戌秋) | | 長相思(下篇一作寄遠) | 長相思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 長相思後段換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長相思前後段各四平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 長相思後段三平韻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長相思令相思令 | 長相思潮溝在金陵上元之西般涉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