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 : 进攻 > 包围
目录
bāo wéi bāo wéi
  四面围住,使其无法逃跑
No. 2
  连夜急行军,在拂晓前包围了直罗镇。——《奠基礼》
No. 3
  四面围住。《文献通考·田赋六》:“ 延福 等五十四圩,周迴一百五十餘里,包围诸圩在内。”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我们被夜的网、星星的网包围着。” 萧红 《夜风》:“兵们从东墙回转来,把 张二叔 的房舍包围了。”
No. 4
  军事术语。(1)正面进攻的同时,向敌人的侧翼和后方进攻,以求围歼敌人的行动。(2)对敌军作战所形成的态势,如三面包围或四面包围等。
No. 5
  ①四面围住:亭子被茂密的松林~着。
  ②正面进攻的同时,向敌人的翼侧和后方进攻。
  ③指包围圈:陷于~之中。
No. 6
  bāo wéi
  ①四面围住:亭子被茂密的松林~着。
  ②正面进攻的同时,向敌人的翼侧和后方进攻。
  ③指包围圈:陷于~之中。
百科辞典
  baowei
  包围
  envelopment
    军队向攻击目标翼侧或后方的机动。有一翼包围(左图一翼包围示意图)、两翼包围(右图两翼包围示意图)和四面包围;在现代条件下,还有垂直包围、两栖包围等样式。目的是与正面部队配合,对敌形成围攻的部署。是达成歼灭战的重要手段。
    中国早在春秋初期周郑的□葛之战中就已运用了包围战法。中国古代兵书《孙子·谋攻篇》中已有“十则围之”等论述。公元前216年,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在意大利坎尼之战中,用两翼包围的方法,歼灭了数量上占优势的罗马军队。随着军队的火力和机动力不断提高,包围的运用日益广泛,形式也更趋多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丰富和发展了包围的理论,并把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作为歼灭战的基本战法。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广泛运用多种形式的包围战法,为各个歼敌创造了条件。
    包围,通常是利用敌人的暴露翼侧和防御间隙实施。对孤立突出的目标,采取先包围、后攻击或边包围、边攻击的方法。对无暴露翼侧的目标,要首先组织突破,尔后实施分割、包围。遂行包围任务的部队,可得到较多的兵力兵器的加强,通常在航空兵、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利用夜暗或不良天气,以坚决、迅猛的行动,出敌不意地进至预定地区。包围部队到达预定地区后,必须夺占要点,断敌退路,迅速建立对内对外正面,达成三面或四面包围,形成围攻部署。在实施包围的过程中,应不间断地组织协同动作和各种战斗保障。
    现代条件下,使用各种常规火力和核火力支援坦克、摩托化部队的快速机动,结合直升机机降的协同作战,将成为包围的重要样式。
     (刘永杰)
    
英文解释
  1. :  encirclement,  encapsulation
  2. n.:  beset with,  beset with by,  be beset by,  crowd about,  be beset with,  hedge about with,  roundup,  investment,  lay siege to,  surround; encircle,  siege,  stricture
  3. v.:  surround,  wrap,  hoop,  seige,  hem,  girdle,  environ,  envelop,  encircle,  encase,  compass,  circle,  besiege,  surround, encircle, ring, compass, girth, girdle
  4. vt.:  wreathe,  swathe,  involve,  ring
法文解释
  1. v.  encercler, assiéger
近义词
环繞, 环绕, 环遶, 围绕
包含词
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