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sǔn zhī yòu sǔn
解釋: 形容極為謙虛。
資料來源: 《莊子·知北遊》:“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例子: 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須長覺察,~,如風頓止,波浪漸停。(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捲二)
|
謂日去其華偽以歸於純樸無為 That day attributed to the simplicity of their Chinese puppet to Inaction |
謂日去其華偽以歸於純樸無為。引申指盡可能節省或謙抑。《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漢 張衡 《東京賦》:“是以西匠營宮,目翫 阿房 。規摹踰溢,不度不臧。損之又損之,然尚過於 周 堂。”《晉書·宣帝紀》:“帝勳德日盛,而謙恭愈甚……恆戒子弟曰:‘盛滿者道傢之所忌,四時猶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損之又損之,庶可以免乎!’”《舊唐書·後妃傳上·賢妃徐氏》:“北闕初建,南營 翠微 ,曾未逾時, 玉華 創製。雖復因山藉水,非無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工力之費。” |
|
詞目 損之又損
發音 sǔn zhī yòu sǔn
釋義 損,減少。形容極為謙虛。
出處 《莊子·知北遊》:“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原文出處: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莊子是引用老子道德經的文字予以說明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