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鉗口結舌
目錄
鉗口結舌 Jaw men can answer
拼音: qián kǒu jié shé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解釋: 鉗口:閉口。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資料來源: 漢·王符《潛夫論·賢難》:“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qián kǒu jié shé qián kǒu jié shé
  形容不敢說話或說不出話來
No. 3
  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漢· 王符《潛夫論》
形容不敢講話 Not describe the speech
  形容不敢講話。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括囊拱默而已者也。”《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鉗口結舌,不敢上訴所天。” 李周翰 註:“鉗,以鐵為劫束也;結,繫也。束口繫舌,言不敢語。” 唐 顔真卿 《論百官論事疏》:“天下之士方鉗口結舌。”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然則破空而存物、破時而存事者,終不能使邊,盡諸見,一時鉗口結舌明矣。”
No. 5
  成語 鉗口結舌
  發音 qián kǒu jié shé
  解釋 鉗口:閉口。結舌:舌頭打了結。形容緊閉嘴巴不敢說話。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
  示例 然則破空而存物,破時而存事者,終不能使邊、盡諸見,一時~明矣。 ——章炳麟《建立宗教論》
  今夫滔滔者或辨之不至,而苟善待之,乃揚聲延譽,則鉗口結舌,大凡舉世之病也!——唐·權德輿《答獨孤秀纔書》
  國內頗紛紜多事,簡直無從說起,生人鉗口結舌,尙虞禍及,——魯迅《書信集·緻李秉中》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閉口不說
英文解釋
  1. n.:  keep one's mouth shut
近義詞
愛口識羞, 礙口識羞, 坐以待斃, 包藏禍心, 閉口不言, 啞口無言, 吞吞吐吐, 默不做聲, 理屈詞窮, 沉默寡言, 沉吟不語, 轉眼之間, 荒無人煙, 瞠目結舌, 張目結舌, 張口結舌, 人跡罕至, 渺無人煙, 腹有鱗甲, 緘口結舌, 噤若寒蟬, 萬籟俱寂, 門戶之見, 門戶之爭, 渺無人蹤, 圖謀不軌, 束手待斃, 在劫難逃, 強求一律, 一傢之言, 一時半刻, 屏聲靜氣, 瞬息之間, 頃刻之間, 萬籟無聲, 萬死一生, 劫數難逃, 一傢之辭, 啞口無聲, 仗馬寒蟬, 瀋靜寡言, 瞬間, 遮遮掩掩, 一剎那, 轉眼
反義詞
力竭聲嘶, 千言萬語, 千語萬言, 反唇相稽, 反唇相譏, 發言盈庭, 發蒙振聵, 吉人天相, 吉星高照, 聲嘶力竭, 聲振林木, 多歷年所, 多嘴多舌, 大吉大利, 大聲疾呼, 天崩地坼, 天翻地覆, 奉承話, 官運亨通, 山光水色, 崇論宏議, 崇論豠議, 崇論閎議, 巧言令色, 巧舌如簧, 七嘴八舌, 七言八語, 三生有幸, 一長一短, 樂在其中, 樂而忘返, 樂此不疲, 年深日久, 人聲鼎沸, 人多口雜, 人多嘴雜, 人歡馬叫, 侈侈不休, 地覆天翻, 別具衹眼, 別具慧眼, 刺刺不休, 噓枯吹生, 呶呶不休, 嘮嘮叨叨, 冷言冷語, 冷語冰人, 犯言直諫, 知無不言, 石破天驚, 磕牙料嘴, 經久不息, 緑水青山, 絮絮叨叨, 暢所欲言, 花言巧語, 貧嘴賤舌, 貧嘴薄舌, 雞犬不寧, 鴻運高照, 達官顯貴, 震天撼地, 震耳欲聾, 能說會道, 醍醐灌頂, 自出機軸, 自出機杼, 柳暗花明, 惡言置辭, 步步登高, 步步高升, 比肩疊踵, 比肩疊跡, 沸反盈天, 洪福齊天, 湖光山色, 振聾發聵, 驚天動地, 搖唇鼓舌, 搖鼓, 感天動地, 扶搖直上, 撥是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