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lóng shé fēi dòng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形容书法气势奔放
解释: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资料来源: 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例子: 道士卷起袍口,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在照壁上~,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七回)
|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Emotion vividly described the calligraphy pen gesture |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宋 苏轼 《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宋 陆游 《次韵无咎别后见寄》:“龙蛇飞动无由见,坐愧文园属思迟。”《水浒后传》第三七回:“道士捲起袍口,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在照壁龙蛇飞动,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亦作“ 龙蛇飞舞 ”。 叶圣陶 《抗争》:“一本开成立大会的签名簿,龙蛇飞舞的墨笔字同蝇头小楷的铅笔字都有。” 冰心 《往事·六一姊》:“只记得纸上龙蛇飞舞,笔势很好看的。” | | 【词目】:龙蛇飞动
【拼音】:lóng shé fēi dòng
【解释】: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示例】:道士卷起袍口,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在照壁上~,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七回
【近义词】:龙飞凤舞、龙蛇飞舞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形容书法气势奔放 | | 笔走龙蛇, 字走龙蛇, 放荡不羁, 放浪形骸, 挥洒自如, 无拘无束, 龙蛇飞舞, 鸾翔凤翥, 落拓不羁, 落魄不羁, 袒裼裸裎, 行云流水, 无束无拘 | | 仰人鼻息, 俯仰由人, 俯仰随人, 假痴假呆, 傍人门户, 卖乖弄俏, 寄人篱下, 无病呻吟, 矫柔造作, 缩头缩脑, 缩手缩脚, 胆小慎微, 装模作样, 装模做样, 装疯作傻, 装疯卖傻, 装聋作哑, 装腔作势, 身不由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