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mù jǐng sāng yú
解釋: 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資料來源: 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南朝·梁·蕭統《文選·劉鑠〈擬古二首〉》:“願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時。”
例子: 人都道~,合有些崢嶸氣象。可正是樂極生悲,今日個泰來否往。★元·宮大用《範張雞黍》第四折
|
|
日暮時,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垂老之年。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見《文選·王融〈三月三日麯水詩序〉》“桑榆之陰不居” 唐 李善 註。 元 宮天挺 《範張雞黍》第四折:“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崢嶸氣象。可正是樂極悲生,今日個泰來否往。” 明 徐霖 《綉襦記·馳驛認丞》:“七十為官,七十為官,暮景桑榆汗顔。” |
|
詞 目 暮景桑榆
音 mù jǐng sāng yú
釋 義 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出 處 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南朝·梁·蕭統《文選·劉鑠〈擬古二首〉》:“願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時。”
示 例 人都道~,合有些崢嶸氣象。可正是樂極生悲,今日個泰來否往。★元·宮大用《範張雞黍》第四折
用 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近義詞 桑榆暮景、桑榆末景、桑榆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