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負重致遠
目錄
負重致遠 Weight Zhiyuan
拼音: fù zhòng zhì yuǎn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補語;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

解釋: 負:背着;緻:送到。背着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

資料來源: 南朝·宋·范晔《後漢書·趙憙傳》:“更始曰:‘繭慄犢,豈能負重致遠乎?”

負載重物走遠路 Load weight the longer way
  負載重物走遠路。《後漢書·趙憙傳》:“ 更始 笑曰:‘繭慄犢,豈能負重致遠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有大牛重千斤,噉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膏液》:“人間負重致遠,恃有舟車。”亦作“ 負重涉遠 ”。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不辭負重涉遠,不避經險履危。”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纔》:“吾聞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纍重傢貧,不擇祿而仕。”
  fù zhòng zhì yuǎn
釋 義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東西,送到遠處的目的地。比喻能肩挑重任。“負”,背着,“緻”,送到。亦作“負重涉遠”。
出 處
  《周易·係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用法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不辭負重致遠,不避經險履危。
典故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贊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竜,龐統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傑。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傢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全琮等也去了。
  大傢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衆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 衆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子上。接着,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背負着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胜任的。”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負重致遠
  漢語拼音
  fù zhòng zhì yuǎn
  成語釋義
  負:背着;緻:送到。背着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
  成語出處
  《周易·係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使用例句
  無
近義詞
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