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 宁国市 : 易县 : 深泽县 : 桂东县 : 辰溪县 : 道县 : 于都县 : 河口瑶族自治县 : 礼县 : 文县 : 永定区 : 高雄县 [显示全部] > 桥头乡
显示地图
目录
Qiaotou Xiang
  桥头乡(Qiaotou Xiang) 面积62.90平方千米,人口48251人(统计时间不详,2004年6月之前)。辖堤北、寺头、并市、方元、秀武、耿庄、南濯头、北濯头、南中山、魏村、西桥头、大桥头、中桥、头河庄、西河、东小封、水冻、营里、息马、西小封、乘马、南赵庄、南封庄、西焦庄、东焦庄等2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西河村,邮编052560。
    代码 130128203:~201方元村 ~202并市村 ~203堤北村 ~204南中山村 ~205北卓头村 ~206南卓头村 ~207耿庄村 ~208寺头村 ~209秀武村 ~210位村 ~211西桥头村 ~212中桥头村 ~213大桥头村 ~214河庄村 ~215乘马村 ~216西小封村 ~217东小封村 ~218水冻村 ~219南赵庄村 ~220南封庄村 ~221西焦庄村 ~222东焦庄村 ~223营里村 ~224息马村 ~225西河村
    沿革 由西河乡、耿庄乡两乡合并为桥头乡。因临近桥头村而得名。
    耿庄乡(Gengzhuang Xiang)位于深泽县城西南6.5千米。深(泽)晋(州)公路过境。滹沱河、石津二干渠过境。1961年设耿庄公社,1984年3月改乡。1997年,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耿庄、方元、并市、堤北、南中山、北濯头、南濯头、寺头、秀武、魏村10个行政村。
    西河乡(Xihe Xiang)位于深泽县城东南6.5千米。北临滹沱河,深(泽)晋(州)、安(国)辛(集)公路过境,石津二干渠过境。1953年置西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复置乡。1997年,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西桥头、中桥头、大桥头、河庄、乘马、西小封、东小封、水冻、南赵庄、西焦庄、东焦庄、营里、息马、西河等15个行政村。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桥头乡
  【区位概况】
  桥头乡位于湖南桂东县东北部,东连清泉镇,西靠寒口乡,南北与江西遂川县毗邻,省道x001线从境内穿过,2007年乡政府距县城32公里,属边远贫困山区。全乡辖8个村1个居委会,112个居民小组,2212户,总人口8320人,人口出生率8.71‰,自然增长率4.3‰。农民年人桥头乡一览平纯收入1348元。
  境内海拔390-1906米,四面环山,七垅八沟,泉江源于该乡横店村刘公山组,流经6个村,两岸为溪谷地。
  【行政区划】
  桥头乡下辖村:横店村侠头村甘坑村里鱼村红桥村白水村尚义村顺义村
  
  【产业经济】
  2007年土地总面积8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20亩,其中水田8913亩;林地面积9万亩,其中有8.1313万亩规划为国地理位置家生态公益林。 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县内中低山粮、林、茶、果区,茶叶、楠竹、金桔、草山养殖是该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农业以水稻、茶叶、楠竹、金桔和草食牲畜养殖为主,年产粮食3434吨,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000亩,是该县玲珑茶的主要产区,桥头茶叶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之一,并被评为全市“十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该社注册了“桥头”牌玲珑茶商标,现有会员118户,合作社实行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订购种苗的经营模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以矿产、水电、硅冶炼、纺纱、食品加工为主。境内非金属矿储量丰富,硅石、钾长石储量居全县之首,现有矿点6个,硅冶炼厂1个。水利资源丰富,共建有电站14座,总装机达10050千瓦,其中已投产发电的电站12座,装机9250千瓦。现有茶叶加工厂2个,原罐头厂引进的湘宇纺纱厂1个。
  通讯较发达,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绳电话、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乡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6所,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年巩固率100%,小学升初中比率100%,初中生年巩固率99.5%,教育布点学校建设全面完成。乡卫生院为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人口数据】
  2001年桥头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8386男4416女3970家庭户户数2181家庭户总人口(总)8369家庭户男4401家庭户女39680-14岁(总)19960-14岁男10190-14岁女97715-64岁(总)580415-64岁男307815-64岁女272665岁及以上(总)58665岁及以上男31965岁及以上女26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362
甘肃省礼县桥头乡
  位于县西南部,总面积162.49平方公里,耕地2.57万亩,总人口12462人,有行政村17个,机关驻地南峪河(北纬33°48′,东经104°50′),距县城86公里。1952年成立桥头区,1961年为桥头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乡建制。
  全乡地处岷峨山区,山峰峻拔,沟壑深窄,阴湿多雨,植被良好,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土壤多为红粘土和黑钙土,无霜期120天左右。粮食作物以小麦、洋麦、蚕豆、洋芋为主,青稞、大豆、玉米、燕麦次之。盛产大黄、当归、党参、菜籽、核桃和花椒等经济作物,有少量森林。1990年粮食年总产2178吨,工农业总产值2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元。
  有八年制学校1所,小学17所,在校师生1200余人。乡有卫生院,村有医疗站。
甘肃省文县桥头乡
  桥头乡位于文县北部,洋汤下游,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大乡,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0.2%。东靠临江、梨坪乡,南接尖山乡、城关镇,西连石坊、堡子坝乡,北接屯寨乡。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3公里,地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乡政府驻地桥头坝,距县城65公里,海拔1000米。
  全乡辖23个行政村(桥头、宅子坪、为头、杨家山、扎河、刘家湾、丰坡、草坪、建华、黄家、固镇、张家湾、大成家、张家坝、坪上、安子坡、罗家坪、桂花、庙坡、新寺、新舍、椿树坪),117个合作社,134个自然村,5061户,21740人,劳动力9855个。全乡大村大寨较多,千人以上的村有13个。全乡耕地面积28661亩,其中水田893亩,水浇地9356 亩,旱地18412亩,梯田26280亩,经济林果2万亩,纹党1260 亩,农民人均耕地1.32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658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955万元,粮食总产量496.6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79公斤,人均纯收入512元。
  桥头乡,以其驻地桥头村而得名,是文县开发最早的农耕区,百顷山新寺、新舍和为头等大村寨就是例证。按地域又可分为河坝、为头、罗家坪、草坪四大片。60年代曾设罗家坪乡,辖新寺、新舍、罗家坪、安子坡、庙坡、桂花等村,后合并为桥头乡。212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赵天路”在赵家坝与国道相连,逆洋汤河经屯寨乡,直通天池湖畔。赵家坝“十二拐”公路,曲径高路入云端,疑似银龙舞蹁跹,为212国道线上一大奇观。境内溪流众多,水利资源较丰富,洋汤河流经全乡。此外还有燕儿河、草坪河、建华河、大成家河等溪流。境内山大沟深,村民大多居住洋汤河两岸高半山,长期以来交通不便,近年来广大农民劈山筑路,大部分行政村通了公路,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境内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无霜期短。历史上是县内主要产粮区,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洋芋、荞等。经济作物有纹党、当归、花椒、核桃、蜂蜜等,是全县花椒主产区,近年又开始广种油橄榄。境内新寺、新舍有“左百顷,右百顷”之称,因地块大、土质好闻名全县,但旱灾频繁,产量不稳。为头、扎河村一带亦有大块平坦良田,被群众称为“天然水平梯田”。
  桥头乡人类活动较早,庙坪和张家坝发现新石器马家窑文化。相传“固镇”一地有城墙、大兵寨遗址,是值得可考文化层现象。
  乡政府所在地桥头坝,据考证为汉魏时的阴平治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很快,上世纪80年代前仅有燕儿河桥以下约百米长街道,80年代后街道向燕儿河桥以上延伸,今已建成一条五、六百米长颇具规模的街道,饭馆、店铺、发廊、录像厅一家接一家,白日热闹非凡,入夜灯火辉煌,常住人口2000多人,成为文县北部最大的城镇。桥头坝集市悠久,是仅次于碧口的全县第二大集市,为文武两县10乡农副产品集散地,建有面积10余亩的农贸市场。每逢农历一四七集日,,临江片7乡以及毗邻堡子坝乡、武都外纳等乡农民纷至沓来,赶集者达数千上万人,擦肩接踵,热闹非凡,各种山货摆满农贸市场和街道,交易十分红火,尤以腊月集市最为兴旺。
  乡境内桥头坝设有完全中学——文县四中,为临江片7乡学生就读高中的学校,在校初、高中生达800多人。其前身为农业中学,1969年招收首届初中学生,1972年成立文县四中,招收首届高中生,鼎盛时期仅高中部就有300多学生。30多年来,累计培养400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临江片7乡的乡领导、乡干部、村社干部,85%以上是四中毕业生。不少学生毕业后还分赴各地参加祖国建设,有的成为专家、学者、军官、企业经理、领导干部。近年来,因诸多因素,高中部生源减少,县政府采取救助贫困生的办法,高中生源开始回升,这座临江片的最高学府将迎来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春天”。
  境内有一著名山岭——高楼山,因西北方有一山包形似高楼而得名,主峰海拔2100多米。植被良好、林木繁茂,土地资源丰富,1958年建高楼山国营农场,总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500多亩,原属县办劳教农场,1959年归省农垦局管辖,1966年下放为县办农场,1969年改为“五七”干校,1970年恢复为县办农场,1992年再次收归省农垦局。主要以种植纹党和农作物为主,同时大搞营林绿化。80年以来,县直机关和当地群众浑汗10年,营造千余亩马尾松、油松等人工林,为高楼山披上新绿,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台湾省高雄县桥头乡
  桥头乡位于台湾高雄县西北部,北邻冈山镇,西邻梓官乡,东连大社乡、燕巢乡,南接高雄市楠梓区。
  本乡地势平坦,有后劲溪、典宝溪、中崎溪流经,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高雄新市镇计划位于本乡。全乡总面积有二十五点九三七九平方公里,人口约有三万六千多人,是高雄市进入冈山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高雄与台南间的中途站,南北纵贯公路、纵贯铁路贯穿其间,交通便利,远在日据时代,就已经在这里设置现代化的桥头制糖株式会社,特殊的糖业文化是本乡社区文化的最佳代表。于民国三十六年六月一日正式成立为乡。
  历史
  “桥头”最早叫做“小店仔”,那是因为在某一座桥边偶二、三间小店,供应往来客商所需的用品而得名。后来,为了引中崎的水灌溉仕隆一带的水田,就在今天桥头村和桥南村交界的地方,开凿一条大圳,并且建造一座桥,就叫做“桥仔头”。更有全台湾现存最早的神主牌(李有守氏)
  教育
  私立高苑工商职业学校
  县立桥头国中
  桥头国小
  甲围国小
  仕隆国小
  兴糖国小
  交通
  台1线
  台17线(滨海公路)
  台铁桥头站
  旅游
  下马碑
  中崎黄宅
  桥仔头糖厂
  许厝大埕
  台糖高雄花卉农园
  相关连结
  桥头乡公所 http://www.ctc.gov.tw/
江西省于都县桥头乡
  桥头乡地处于都县北部,是于都北大门,东与银坑镇琵琶村相连,南与银坑镇营下村、银坑村和马安乡的桥下村、上宝村毗邻,西与马安乡贡布村和兴国县樟木乡接壤,北与兴国县樟木乡交界,319国道穿境而过。
  全乡土地总面积 39.2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65.91%,耕地面积占16.01%,概称:桥头面积十分开,六分半山分半田,村庄道路一分半,河流塘库站半分。全乡辖7行政个村,90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3868人。乡政府驻桥头圩,距县城50里,距兴国县县城38公里。
  桥头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锰矿、石英砂矿、煤、石灰石,镁质粘土矿等。主导产业有大棚蔬菜、生猪等,是全县大棚蔬菜主产区。
湖南省道县桥头乡
  桥头乡位于道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东与乐福堂乡相邻,南与寿雁镇交界,西与仙子脚接壤,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相交,北靠双牌县。乡政府驻桥头村。辖会潭、邓家、烈马、熊家湾、石枧、白竹田、汉舂陵、大车坝、冲岭、坪岗、神仙背、鱼田、大地夫、桥头、落洞、狮子山、桂宅岩、石马山、坦口、大江洲、石排楼、丘塘、三桂、上坝等24个村,169个村民组。
  乡沿用驻地名。1951年建立桥头乡。1958年为先进人民公社一部分。1961年体制调整设桥头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撤区并乡与原会潭乡合并为桥头乡
  全乡总面积258.1平方公里,耕地1732.2公顷,林地4670公顷,11126户,35883人,其中瑶族326人。境内多丘陵、高山。仙桥公路穿越全境,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乡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大豆、药材、杉木、棕、石膏、山羊、生猪等。
  乡内设有中学2所,小学84所,医疗机构87个。道县大型水库之一——上坝水库和跳鱼台电站就坐落在境内,灌溉着桥头乡、桥头林场及仙子脚镇的3万余亩良田。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桥头乡
  乡政府驻南山南村,西距县城10公里,全乡面积51.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有22个自然村。 1953年7月始建乡人民政府。1989年11月撤区并乡,山南和留召乡并为桥头乡
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桥头乡
  桥头乡(Qiaotou Xiang) 面积62.90平方千米,人口48251人(统计时间不详,2004年6月之前)。辖堤北、寺头、并市、方元、秀武、耿庄、南濯头、北濯头、南中山、魏村、西桥头、大桥头、中桥、头河庄、西河、东小封、水冻、营里、息马、西小封、乘马、南赵庄、南封庄、西焦庄、东焦庄等2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西河村,邮编052560。
  辖区
  桥头乡辖堤北、寺头、并市、方元、秀武、耿庄、南濯头、北濯头、南中山、魏村、西桥头、大桥头、中桥、头河庄、西河、东小封、水冻、营里、息马、西小封、乘马、南赵庄、南封庄、西焦庄、东焦庄,共25个村委会。桥头乡因临近桥头村而得名。1961年为西河公社、耿庄公社,1984年3月分别改为西河乡、耿庄乡,后两乡合并为桥头乡至今。
  代码
  代码 130128203:~201方元村 ~202并市村 ~203堤北村 ~204南中山村 ~205北卓头村 ~206南卓头村 ~207耿庄村 ~208寺头村 ~209秀武村 ~210位村 ~211西桥头村 ~212中桥头村 ~213大桥头村 ~214河庄村 ~215乘马村 ~216西小封村 ~217东小封村 ~218水冻村 ~219南赵庄村 ~220南封庄村 ~221西焦庄村 ~222东焦庄村 ~223营里村 ~224息马村 ~225西河村
  沿革
   由西河乡、耿庄乡两乡合并为桥头乡。因临近桥头村而得名。
  附:耿庄乡(Gengzhuang Xiang)位于深泽县城西南6.5千米。深(泽)晋(州)公路过境。滹沱河、石津二干渠过境。1961年设耿庄公社,1984年3月改乡。1997年,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耿庄、方元、并市、堤北、南中山、北濯头、南濯头、寺头、秀武、魏村10个行政村。
  西河乡(Xihe Xiang)位于深泽县城东南6.5千米。北临滹沱河,深(泽)晋(州)、安(国)辛(集)公路过境,石津二干渠过境。1953年置西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复置乡。1997年,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西桥头、中桥头、大桥头、河庄、乘马、西小封、东小封、水冻、南赵庄、西焦庄、东焦庄、营里、息马、西河等15个行政村。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
  桥头乡地处永定区西北部,东邻教字垭镇,西临桑植县瑞塔铺镇,北抵武陵源区中湖乡,南与罗水乡交界,距市区39公里,省道1835线横贯东西。全乡共划分为高峰、熊家逻、梅家坪、丫角山、长岭岗、桥头、双岗、张家塔、肖家峪、唐家溪、李家峪、余家老、向家坪、伍家峪、粟家台、梅子溪等16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493户12775人,总面积54.9平方公里,民族主要以土家族为主。耕地面积10100亩,其中水田9000亩,旱田1100亩。林地4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53%。
  2003年,桥头乡总收入2545.11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1315.78万元,工业总收入84.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元。全乡优势产业主要是以水稻、大豆、花生、油菜、玉米、红薯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猪、牛、鸡、鸭为主的养殖业。2003年桥头乡粮食总产量达4515吨。在坚持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桥头乡党委、政府按照“优果还林、种草养畜、突出特点、增效促收”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全乡发展优质水果2260亩,板栗5000亩,大棚蔬菜2500亩,苎麻1000亩,牛存栏1132头,羊存栏461只,生猪存栏2212头,家禽8802羽。在发展劳务经济上,2003年桥头乡劳务输出人数2838人,增加劳务收入160万元,净收入增加60万元。
  近年来,桥头乡在修路、建校、改水、通电、建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真抓实干,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乡7所中小学,投资95万元新建和改建了2所学校的教学楼;16个村全部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13个村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11个村部分组用上了自来水,建立了移动基站和程控电话基站。除此之外,桥头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小学生毕业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90%,并有一部分学生考上了清华等名校。医疗卫生条件优越,改造后的乡卫生院医疗设备齐全,医术精湛,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乡内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
  10、湖南省辰溪县桥头乡
  辰溪县辖乡。1953年设桥头乡,1958年改桥头公社,1984年恢复桥头乡。乡政府驻西庄坪。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40.6平方公里,人口1.6万。1844省道横贯乡境,东南临辰水。辖报木洞、双桥、龙埠江、杨家坪、李家湾、柘溪、檀木树、岩桥垅、蛇形、西庄坪、土地坳、园家坪、箱子坡13个村委会。铜矿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陶器厂、石灰厂等。农产有水稻、油菜等。
Qiaotou Xiang
  概况 桥头乡(Qiaotou Xiang)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8.5千米。高易铁路、112国道过境。北易水流经其境。乡政府驻麻屋庄村。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2.72万人(2002年)。辖20个行政村。
    代码 130633200:~200 麻屋庄村 ~201 南山南村 ~202 中山南村 ~203 北山南村 ~204 北桥头村 ~205 石赛村 ~206 摇头村 ~207 陈旺村 ~208 东茹堡村 ~209 坟庄村 ~210 匡山村 ~211 北留召村 ~212 东留召村 ~213 西留召村 ~214 南留召村 ~215 东张家庄村 ~216 东龙王庙村 ~217 北山北村 ~218 南山北村 ~219 东山北村
    沿革 1984年由山南乡、留召乡合并,建桥头乡。1997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南山南、北山南、中山南、北桥头、麻屋庄、东茹保、摇头、陈旺、石赛、东留召、匡山、坟庄、西留召、北留召、南留召、东龙王庙、东张家庄、北山北、东山北、南山北20个行政村。
  乡政府驻麻屋庄村。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2.72万。辖20个行政村:麻屋庄、南山南、北山南、中山南、东山北、北山北、南山北、西留召、东留召、南留召、北留召、北桥头、东茹堡、东张家庄、东龙王庙。
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
  乡政府驻西河村,邮编052560。[区划] 堤北、寺头、并市、方元、秀武、耿庄、南濯头、北濯头、南中山、魏村、西桥头、大桥头、中桥、头河庄、西河、东小封、水冻、营里、息马、西小封、乘马、南赵庄、南封庄、西焦庄、东焦庄,共25个村委会。[沿革] 桥头乡因临近桥头村而得名。1961年为西河公社、耿庄公社,1984年3月分别改为西河乡、耿庄乡,后两乡合并为桥头乡至今。
No. 13
  桥头乡 桥头乡位于于都县北部,距县城50千米。面积39.2k㎡,人口14669人。辖桥头、水背、朱屋、江背、东山、历迳、固石等7个行政村。319国道从西南向北穿过。
  [沿革]以人工建筑得名。解放前夕属银坑区富强乡,解放初期属银坑区桥头乡。1958年9月成立桥头公社,同年11月并入银坑公社。1961年8月从银坑公社划出桥头公社,1968年10月再次并入银坑公社,1972年11月恢复桥头公社。1984年改为桥头乡。1997年,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桥头、水背、朱屋、江背、东山、中石、历迳、固石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桥头圩。
  [邮编]342325 [2008年代码]360731209:~200桥头村 ~201水背村 ~202朱屋村 ~203江背村 ~204东山村 ~205固石村 ~206历迳村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桥头乡位于县北部,土地面积39.24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9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桥头圩,距于都县城50公里,距兴国县城40公里。乡敬老院兴办了灰鹅孵化场;全乡推广种植大棚蔬菜(早辣椒、早茄子、早豆角、早黄瓜等),销往赣州、兴国、宁都等地;建成了“猪-沼-菜”工程,被县委县政府授于1997年度农业产业化十大明显之一。
No. 15
  辖:高峰、熊家迪、长岭岗、丫角山、桥头、梅家坪、双岗、张家塔、李家峪、唐家溪、伍家峪、肖家峪、粟家台、梅子溪、向家坪15个村委会。
No. 16
  辖:桥头圩居委会;横店、侠头、甘坑、里鱼、红桥、白水、尚义、顺义8个村委会。
No. 17
  辖:石马山、狮子山、大车坝、汉舂陵、落洞、大地夫、丘塘、石排楼、会谭、上坝、桥头、三桂、大江洲、坦口、桂宅岩、邓家、鱼田、神仙背、熊家湾、烈马、白竹田、石砚、冲岭、坪岗24个村委会。
No. 18
  辖:报木洞、双桥、龙埠、园家坪、李家湾、柞溪、檀木树、岩桥垅、蛇形、土地坳、湘子坡、杨家坪、西庄坪13个村委会。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
  桥头乡地处永定区西北部,东邻教字垭镇,西临桑植县瑞塔铺镇,北抵武陵源区中湖乡,南与罗水乡交界,距市区39公里,省道1835线横贯东西。全乡共划分为高峰、熊家逻、梅家坪、丫角山、长岭岗、桥头、双岗、张家塔、肖家峪、唐家溪、李家峪、余家老、向家坪、伍家峪、粟家台、梅子溪等16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493户12775人,总面积54.9平方公里,民族主要以土家族为主。耕地面积10100亩,其中水田9000亩,旱田1100亩。林地4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53%。
  2003年,桥头乡总收入2545.11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1315.78万元,工业总收入84.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元。全乡优势产业主要是以水稻、大豆、花生、油菜、玉米、红薯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猪、牛、鸡、鸭为主的养殖业。2003年桥头乡粮食总产量达4515吨。在坚持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桥头乡党委、政府按照“优果还林、种草养畜、突出特点、增效促收”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全乡发展优质水果2260亩,板栗5000亩,大棚蔬菜2500亩,苎麻1000亩,牛存栏1132头,羊存栏461只,生猪存栏2212头,家禽8802羽。在发展劳务经济上,2003年桥头乡劳务输出人数2838人,增加劳务收入160万元,净收入增加60万元。
  近年来,桥头乡在修路、建校、改水、通电、建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真抓实干,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乡7所中小学,投资95万元新建和改建了2所学校的教学楼;16个村全部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13个村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11个村部分组用上了自来水,建立了移动基站和程控电话基站。除此之外,桥头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小学生毕业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90%,并有一部分学生考上了清华等名校。医疗卫生条件优越,改造后的乡卫生院医疗设备齐全,医术精湛,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乡内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
  桥头乡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位于县东北部,东连清泉镇,西靠寒口乡,南北与江西遂川县毗邻,省道x001线从境内穿过,乡政府距县城32公里,属边远贫困山区。境内海拔390-1906米,四面环山,七垅八沟,泉江源于该乡横店村刘公山组,流经6个村,两岸为溪谷地。全乡辖8个村1个居委会,112个居民小组,2212户,总人口8320人,人口出生率8.71‰,自然增长率4.3‰。土地总面积8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20亩,其中水田8913亩;林地面积9万亩,其中有8.1313万亩规划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农民年人平纯收入1348元。
  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县内中低山粮、林、茶、果区,茶叶、楠竹、金桔、草山养殖是我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农业以水稻、茶叶、楠竹、金桔和草食牲畜养殖为主,年产粮食3434吨,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000亩,是我县玲珑茶的主要产区,桥头茶叶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之一,并被评为全市“十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该社注册了“桥头”牌玲珑茶商标,现有会员118户,合作社实行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订购种苗的经营模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工业以矿产、水电、硅冶炼、纺纱、食品加工为主。境内非金属矿储量丰富,硅石、钾长石储量居全县之首,现有矿点6个,硅冶炼厂1个。水利资源丰富,共建有电站14座,总装机达10050千瓦,其中已投产发电的电站12座,装机9250千瓦。现有茶叶加工厂2个,原罐头厂引进的湘宇纺纱厂1个。
  通信较发达,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绳电话、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乡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6所,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年巩固率100%,小学升初中比率100%,初中生年巩固率99.5%,教育布点学校建设全面完成。乡卫生院为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城镇发展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三纵两横”的集镇格局。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桥头乡位于道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东与乐福堂乡相邻,南与寿雁镇交界,西与仙子脚接壤,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相交,北靠双牌县。乡政府驻桥头村。辖会潭、邓家、烈马、熊家湾、石枧、白竹田、汉舂陵、大车坝、冲岭、坪岗、神仙背、鱼田、大地夫、桥头、落洞、狮子山、桂宅岩、石马山、坦口、大江洲、石排楼、丘塘、三桂、上坝等24个村,169个村民组。
  乡沿用驻地名。1951年建立桥头乡。1958年为先进人民公社一部分。1961年体制调整设桥头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撤区并乡与原会潭乡合并为桥头乡
  全乡总面积258.1平方公里,耕地1732.2公顷,林地4670公顷,11126户,35883人,其中瑶族326人。境内多丘陵、高山。仙桥公路穿越全境,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乡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大豆、药材、杉木、棕、石膏、山羊、生猪等。乡年工农业生产总值9788万元,年财政收入73.3万元。
  乡内设有中学2所,小学84所,医疗机构87个。道县大型水库之一──上坝水库和跳鱼台电站就坐落在境内,灌溉着桥头乡、桥头林场及仙子脚镇的3万余亩良田。
  【会潭】 Huìtán
  唐初,由龙村迁来,上游有溪数条,到此汇成深潭,故名会潭。村委会驻会潭,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62.5公顷,345户,1119人。
  【邓家】 Dèngjiā
  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邓家,辖邓家、上邓家、下邓家、苑家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102.3公顷,396户,1551人。
  【烈马】 Lièmǎ
  从寿雁安村迁来,村边禁山有石,状如烈马,鞍鞯俨然,因此为名。村委会驻烈马,辖3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37.1公顷,170户,604人。
  【熊家湾】 Xióngjiāwān
  熊姓从寿雁迁来,村地处河湾,取名熊家湾。村委会驻熊家湾,辖熊家湾、大熊家湾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41公顷,162户,611人。
  【石枧】 Shíjiǎn
  村北一井,水从石槽流出,取名石枧。村委会驻石枧,辖石枧、尹家、洞尾巴、红落地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33.2公顷,127户,556人。
  【白竹田】 Báizhútián
  村后山间白竹森森而得名。村委会驻白竹田,辖高龙、白竹田、岭背洞等 5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50.1公顷,210户,814人。
  【汉舂陵】 Hànchūnlíng
  由白竹田分居,昔为丘陵,经常遭旱,取名旱冲陵,后谐音改为汉舂陵。村委会驻汉舂陵,辖汉舂陵、地皇庙、洋崽弄、净家湾、新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44.5公顷,190户,780人。
  【大车坝】 Dàchēbà
  昔日村前水坝上设有三架大型水车,取名大车坝。村委会驻大车坝,辖大车坝、山复洞、鲁塘、新屋里、石屋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64.5公顷,283户,1038人。
  【冲岭】 Chōnglǐng
  村前有岭,野葱茂密,翠绿如茵,得名葱岭,后谐音改为冲岭。村委会驻冲岭,辖冲岭、源塘腹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47.7公顷,178户,726人。
  【坪岗】 Pínggāng
  清末,从白露分居,村前原是小土岗,后夷为平地,取名坪岗。村委会驻坪岗,辖坪岗、白露、孙家、铁楼屋、磨枧、五虎朝阳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74公顷, 317户,1193人。
  【神仙背】 Shénxiānbèi
  村边一山,状似仙人之背,得名神仙背。村委会驻神仙背,辖神仙背、大坪洞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41.6公顷,227户,659人。
  【鱼田】 Yútián
  从冷水滩草塘迁来,水田泱泱,可养鱼苗,故名。村委会驻鱼田,辖鱼田、张家洞、鲁塘夫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88.3公顷,416户,1603人。
  【大地夫】 Dàdìfū
  从零陵柳子庙迁来,以村前的一块大地取名大地夫。村委会驻大地夫,辖大地夫、井岩头、周家夫等3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36.8公顷,260户,580人。
  【桥头】 Qiáotóu
  传说昔人骑马至桥头,马停步不前、异之,环顾山川秀丽,遂建村,取名桥头。村委会驻桥头,辖桥头、桥头圩、五岭、西洞、四屋岭、上岭、桃公岩、白公岩、基建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187.5公顷,1044户,3982人。
  【落洞】 Luòdòng
  清时,从杨家洞分居,四周皆高山,中间地势低洼,取名落洞。村委会驻落洞,辖落洞、野猪江、黑山脚、白竹鹤、早禾坝、龙家、陈家岭、大里坪、凉亭屋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39.3公顷,190户,659人。
  【狮子山】 Shīzǐshān
  村前一山,如狮昂立,得名。村委会驻白江洞,辖白江洞、狮子山、坡脚岭、雷公塘、小冲垒、仙人掌、八月禾、大团圆、狮子口、木耳山、白海源、麒麟庙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50.1公顷,235户,989人。
  【桂寨岩】 Guìzhàiyán
  村山上有岩,岩边有株桂树,得名。村委会驻下杨家,辖下杨家、桂寨岩、长大岭、上杨家、架枧冲、老后树、浅水、水晶凼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47.7公顷,210户,870人。
  【石马山】 Shímǎshān
  传说村庄后山昔有石马,得名。村委会驻石马山,辖石马山、堆子上、明水洞、塞岩、王家洞、新宅、九岩、芥菜井、唐家、乌岗、新铺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109.1公顷,497户,1951人。
  【坦口】 Tǎnkǒu
  地形平坦,取名坦口。村委会驻谭家,辖谭家、坦口、老虎地、杨家田、何家、洞尾、牛栏洞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102.4公顷,372户,1712人。
  【大江洲】 Dàjiāngzhōu
  昔人从小八分居,以村前河中沙洲取名大江洲。村委会驻大江洲,辖大江洲、禾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63.1公顷,271户,1032人。
  【石排楼】 Shípáilóu
  清时,从下丘塘迁来,以村西一座石排楼取名。村委会驻石排楼,辖石排楼、案村、下案村、上案村、双井复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80.5公顷,275户,1102人。
  【丘塘】 Qiūtáng
  村前有丘田,泥脚很深象丘塘,得名丘塘。村委会驻下丘塘。辖下丘塘、上丘塘、丘塘、椅子坪、岭脚、李家塘、泥鳅塘、鹧鸪岭、落枧、十六亩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87公顷,440户,1680人。
  【三桂】 Sānguì
  1958年建队,以自然村命名三桂大队至今。村委会驻桂寨岩,辖桂寨岩、三屋、唐家、丁家岭、斗牛塘、豹虎岩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42.9公顷,237户,955人。
  【上坝】 Shàngbà
  地处宜水上游,河中曾筑一坝,得名上坝。村委会驻上坝,辖上坝、社湾、北洞、印上岭、周仔岗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3.2公顷,208户,825人。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
  辰溪县辖乡。1953年设桥头乡,1958年改桥头公社,1984年恢复桥头乡。乡政府驻西庄坪。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40.6平方公里,人口1.6万。1844省道横贯乡境,东南临辰水。辖抱木洞、双桥、龙埠江、杨家坪、李家湾、柘溪、檀木树、岩桥垅、蛇形、西庄坪、土地坳、园家坪、箱子坡13个村委会。铜矿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陶器厂、石灰厂等。农产有水稻、油菜等。
No. 23
  桥头乡 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36.7千米。辖桥头、瓦屋、马鹿、田畈、赵山、长沙、野鹤7个行政村。
  [代码]500240206:~201桥头村 ~202瓦屋村 ~203马鹿村 ~204田畈村 ~205赵山村 ~206长沙村 ~207野鹤村
  [沿革]明属丰都县南宾里,1942年划入石柱县,同年置桥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1.3万,乡政府驻桥头坝,辖桥头、楠木、瓦屋、云风、马鹿、庄屋、梨子、顺河、田畈、洞塘、赵山、茨谷、长沙、野鹤、铁炉、石盘16个行政村。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
  桥头苗族壮族乡是河口县一个民族乡,位于河口县城东北部78公里,东西与文山州马关县接壤,南与越南猛康县接连。国境线长达81公里,许多村庄星罗棋布在国境线附近,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防地位和对外通商口岸的区位优势。
No. 25
  621226227000 桥头乡
  621226227200 高社村
  621226227201 蒋寺村
  621226227202 毛湾村
  621226227203 南峪村
  621226227204 丰元村
  621226227205 雀坪村
  621226227206 曹坪村
  621226227207 玉林村
  621226227208 麻元村
  621226227209 吴家村
  621226227210 冯家村
  621226227211 菜花村
  621226227212 花桥村
  621226227213 桥头村
  621226227214 郑坝村
  621226227215 张铁村
  621226227216 杨坝村
No. 26
  621222217000 桥头乡
  621222217200 宅子坪村
  621222217201 桥头村
  621222217202 为头村
  621222217203 杨家山村
  621222217204 扎河村
  621222217205 刘家湾村
  621222217206 闫家村
  621222217207 丰坡村
  621222217208 建华村
  621222217209 草坪村
  621222217210 黄家村
  621222217211 固镇村
  621222217212 张家湾村
  621222217213 大成家村
  621222217214 张家坝村
  621222217215 坪上村
  621222217216 安子坡村
  621222217217 罗家坪村
  621222217218 桂花村
  621222217219 庙坡村
  621222217220 新寺村
  621222217221 新舍村
  621222217222 椿树坪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
  【桥头乡
  自然环境:桥头乡是文县最大的
  乡.平均海拔1000米,全乡境内降雨
  童少,气候偏干,无霜期短,属于亚热带
  半干早性气候.年末常用耕地面积
  1726.1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6249
  万亩。
  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17个。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779户,乡
  镇总人口13208人,乡镇从业人员
  6634人。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10个,通邮的
  村17个,通电话的村1个,通公路的村
  16个,通自来水的村3个。
  经济指标:2。。5年,国内生产总值
  90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610.10万亩,
  粮食总产t 5662.78吨,财政总收人l吕万元,财政支出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人973元。
  文教卫生:学校总数9所,在校学
  生总数1885人.教师总数69人;医院、
  卫生院1所,医生数2人,病床3张。
  名优特产:党参、当归、花椒等。
  电话:0939一5721294
文化
  最早叫做「小店仔」,那是因为在桥边有二、三间小店,供应的来往客商而得名。后来,为了引中崎溪的水,灌溉仕隆一带的水田,就在今天桥头村和桥南村交界处,开凿一条大圳,并且建造一座桥,叫做「桥仔头」,民国三十六年正式设乡,名为「桥头乡」。
  仕隆许姓祖先许苍在清朝康熙末年到台湾来,在[仕隆庄]一带开垦,所建造的许厝「长记祠堂」为传统闽式五进建筑,中厅正门悬挂清朝皇帝所颁赐「父子经元」额,意思是说父子同科中举;正厅大门外悬挂「选元」匾额,祝贺许名扬为贡生榜首;大埕前四座旗杆座,则是作为科举金榜题名插旗祭祖使用的;二进祠堂悬挂几幅匾额和对联气派宏伟。许厝虽然年久失修,但仔细观察,仍然可以看见当年许家书香门第的气势,和崇高的地位。
  目前石碑位于林家墓园旁,传说当年清朝皇帝为了褒扬林萃岗的母亲洪氏教子有,特别赐封这块大石,凡是官员经过这个地方,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以表示尊敬。
  传说是清代中崎黄姓富翁所建造的为三合院建筑,前后屋顶上放置放有二尊风狮爷,正门厅的门楣上挂著「紫云居」横匾。
  桥头糖厂办公厅舍在西元一九0一年建立,分为两栋,是模仿西洋热带殖民样式建筑,曲折的回廊和连续的拱门,而且可以算是今天桥头乡最具历史价值的古迹。另外,在糖厂事务所前矗立的「观音铜像」,庄严肃穆︰据说是全世界仅存三尊的其中一尊。
英文解释
  1. :  Qiaotou township
  2. n.:  Qiaotou Xiang
近义词
桥头
包含词
大桥头乡板桥头乡肖桥头乡
桥头乡板桥头三叉路
分类详情
张开建华村张开桥南村双桥村吴家村闫家村
黄家村坪上村西林村东山高峰村
桥头村花桥村草坪村新庄村匡山村
红桥村桥头村邓家村桥头村瓦屋村
长沙村桥头村杨家山村张家湾村中石村
方元村耿庄村寺头村中桥头村大桥头村
河庄村营里村西河村北桥头村东张家庄村
水背村朱屋村江背村历迳村固石村
熊家迪村长岭岗村丫角山村梅家坪村双岗村
张家塔村李家峪村唐家溪村伍家峪村肖家峪村
粟家台村梅子溪村向家坪村横店村侠头村
甘坑村里鱼村白水村尚义村顺义村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