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píng zōng làng jì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解釋: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資料來源: 明·徐霖《綉襦記》:“相公這樣人傢,萍蹤浪跡,你那裏去尋他?”
例子: 衹是此人不是本國之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捲二)
| | 亦作"萍蹤浪跡"。亦作"萍蹤浪跡"。 | | 喻蹤跡無定。 | píng zōng làng jì píng zōng làng jì | 像浮萍在水中,飄泊不定。比喻行蹤無定 | | 相公這樣人傢,萍蹤浪跡,你那裏去尋他?——明· 徐霖《綉襦記》 | | 亦作“萍蹤梗跡” | | 亦作“ 萍蹤浪跡 ”。
喻蹤跡無定。《二刻拍案驚奇》捲二:“衹是此人不是本國之人,萍蹤浪跡。嫁了他,須隨着他走。”《二刻拍案驚奇》捲三:“你須不是這裏人,今入贅我傢,不知到底萍蹤浪跡,歸於何處?”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老衲萍蹤浪跡,來朝一葦度西。”《紅樓夢》第六六回:“他是萍蹤浪跡,知道幾年纔來?豈不白耽擱了大事?” | | 發音 píng zōng làng jì
釋義 像浮萍、波浪一般的無定。比喻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所。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十出:“恨怱怱,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示例 衹是此人不是本國之人,~。(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捲二) | | 漂泊不定, 浪跡萍蹤, 浪跡浮蹤, 居無定所, 飄蓬斷梗, 萍飄蓬轉, 飄泊無定, 飄萍斷梗, 琴劍飄零, 無傢無業, 萍蹤梗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