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浙江 >寧波 > 江東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位於市境東部。面積37.66平方公裏,人口30萬,轄8個街道,72個社區。東臨東方大港——北侖港,南鄰市高教園區,西接奉化江、甬江,北瀕市科技園區。交通有寧波—北侖鐵路、杭州—瀋傢門公路穿境。工業有全國最大、世界第二的八音琴生産基地。東郊為寧波最大的蔬菜基地。名勝古跡有寧波總工會舊址、唐建七塔寺、清建慶安會館和錢肅樂故居。區政府駐彩虹北路58號,電話:87338818,郵編:315040(百丈東路以北)、315041(百丈東路以南)。行政區劃代碼:330204
江東概況
  江東區位於寧波城市東部,於1978年設立市轄區一級政權建製。建成區面積37.7平方公裏,常住人口36.2萬,現有7個街道、72個社區:東勝街道、百丈街道、白鶴街道、明樓街道、東柳街道、東郊街道、福明街道,是寧波市中心城區之一。江東區地處寧波市地理位置的幾何中心,西面是寧波三江口鬧市區,北面與市科技園區, 南面與市高教園區相接,東面是正在建設的寧波東部新城。沿海大通道——同三高速公路和滬杭甬高速公路在區內交匯,是中心城區通往北侖港、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大榭開發區的主要通道。江東是寧波聯結空港和海港的樞紐性區域,更是寧波市重點建設的核心城區和未來的行政中心,寧波的城市資源正不斷嚮江東聚集。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服務立區、科技強區、人文興區、生態建區”四區戰略,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開拓創新,奮發有為,不斷取得新進步。該區先後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首批文明城區、首批科技強區和首批平安區,在為寧波成功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國傢園林城市、國傢環保模範城市和全國首批文明城市作出積極貢獻的基礎上,2006年又成功創建為省首批示範文明城區。
  江東區域面積不大,多年來,我們立足小城區,發展大經濟,圍繞建設現代化新中心城區的戰略目標,科學把握城市經濟發展規律,以增強城區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重點,緊緊抓住發展這個主題,着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06年實現區屬生産總值116.4億元,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5億元。完成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4.5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億元。實現區屬工業總産值124.2億元。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693元,新增就業崗位9676個;城鎮登記失業率3.32%,就業再就業率達96.5%。
經濟建設
  2006年,全區經濟社會保持快速健康協調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全年實現區屬生産總值116.4億元,增長13.3%;區域生産總值歷史性的突破了200億元,達到201.5億元,增長12.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25.7億元,增長27.5%,增幅位列全市第三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5億元,增長34.5%,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一)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主導地位進一步確立,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8%,占生産總值的比重達69.2%。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舉辦展會38個,新增物流企業93傢,世界20強航運企業已有10傢在該區設立分支機構。傳統服務業穩步提升,專業市場加快轉型,酒店餐飲業增勢喜人。樓宇經濟加快,商務樓宇面積達8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300余家。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實現區屬工業總産值124.2億元。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加快。循環經濟加速推進,節能降耗成效顯著,萬元生産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左右。
  (二)新城建設進一步加快。舉全區之力推進東部新城建設,全年徵地2147畝,拆遷房屋23.7萬平方米,搬遷企業98傢。民安二路、寧波國貿平臺等一批項目基本建成。驚駕東路、國際航運服務中心等一批項目順利啓動建設。四橫三縱”道路、花園住宅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中央商務區、門戶區等一批項目招商紮實推進。定了410畝發展留用地,部分發展留用地項目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發展載體進一步拓展。啓動了五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核心濱水區方案已經市政府批準,拆遷工作全面推進,香格裏拉大酒店順利結頂。甬江東南岸濱江區部分詳規已報市政府審批,相關拆遷工作加快推進,基本明確了占地60畝的工業設計街區的用地範圍。世紀東方廣場一期地塊已完成土地出讓,二期地塊詳規正與市規劃部門銜接。江東市場物流區、上東總部商務區建設也取得了明顯進展。堅持項目帶動戰略,重點工程和“410”工程項目紮實推進,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4.5億元,增長28.7%。
  (四)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區已有股份有限公司7傢。促進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全年有37傢中小企業獲得1.4億元擔保貸款。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合同利用外資1.0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725萬美元。引進內外資中服務業比重分別達82.6%和95.6%。外貿結構繼續優化,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6.6億美元,高新技術産品、機電産品出口比重分別達17.9%和52.8%,生産型企業出口占比為52.8%。積極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與盧灣區等地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五)自主創新進一步推進。營造了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註重發揮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全區區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3,已有各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5,各級知識産權試點(示範)企業5傢。技術標準戰略推進、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科技合作等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信息化應用工程深入實施,信息技術在工業與服務業企業及社會事業領域加速推廣。引纔引智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共引進各類人才3350名。
  (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圍繞推進項目,服務企業發展,開展了百名機關幹部下企業。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積極推進“信用江東”建設。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區的應急預案體係和安全産監管網絡。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生態緑化、內河整治等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體係進一步完善。
前景目標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緊緊抓住“東擴”和“中提升”的重大戰略機遇,圍繞區第七次黨代會作出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四區戰略”,深入推進“平安江東”、文化新區和“法治江東”建設,着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着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着力加快城市建設和提升管理水平,着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决民生問題,加快打造“三大中心”,努力促進和諧發展,開創現代化新中心城區建設的新局面。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形成寧波市的商務商貿中心、會展物流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基本建成現代化新中心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提升層次、規模、能級,力爭成為産業經濟現代化的先導區。堅持從城市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出發,着力構建産業集聚發展的新模式,率先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經濟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跨上新臺階,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的先導。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以上,樓宇經濟發展和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傳統服務業加快改造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日益增強,都市工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進一步壯大,科技成果嚮現實生産力加速轉化,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區。
  ——協調佈局、功能、環境,力爭成為城市發展現代化的引領區。堅持城市形態開發和功能開發並舉,以“雙核雙軸五組團”為發展格局,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基本成為現代化生態型中心城區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標志性區域。東部新城核心區基本建成,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日益增強,成為寧波對外集聚輻射的樞紐。城區協調發展,交通網絡、自然景觀、産業體係聯接順暢。城市長效管理機製建立健全,科學化、規範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生態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區緑化覆蓋率達到38%以上,萬元生産總值綜合能耗下降20%左右。
  ——促進均衡、兼容、和諧,力爭成為人文社會現代化的示範區。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社會利益協調機製逐步完善,廣大群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和諧文化加快培育,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城市文化逐步形成。努力創建省社區教育示範區、省首批衛生強區和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創建成為省文化先進區,達到全國文化先進區標準。人文社區工程深化實施,社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進一步夯實,民主法治進一步健全,社會管理體係不斷完善,市民生活更加富裕,努力成為全國一流的文明城區。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在4‰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
醫療衛生
  區域醫療衛生資源豐富,每千人床位數達到6.9張、醫生數為5.1人、註册護士(師)為3.9人,現有區屬醫療機構6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7個。社區衛生服務加快發展,“十分鐘衛生服務圈”初步建成,“六位一體”功能不斷完善,“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醫療服務格局基本形成,被評為省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全面實施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建立了36個社區責任醫師團隊,探索開展“中醫藥進社區”等特色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群衆滿意率達到97%以上。公共衛生體係進一步健全,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建成投用,疾病預防控製、衛生監督、婦幼保健體係網絡不斷完善。特色醫療強勢發展,骨科、手外科、眼科等特色專科不斷做大做強,市第六醫院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六院、白鶴醫院擴建工程即將完工。
教育文體
  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投入持續增加,辦學條件不斷優化,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和鞏固率均保持100%,幼兒毛入園率達124%,居民終身教育體係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被評為省教育強區、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和省首批社區教育實驗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義務教育進一步鞏固優化,從2006年秋季起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面免除學雜費,素質教育全面深化,小學優質教育在校生比例達到82.9%,特色學校建設成效明顯,李惠利小學、太古小學被中國教育學會授予“全國中小學機器人教學實驗學校”稱號,曙光中學天文臺獲亞太地區天文奧林匹剋競賽銀奬和最佳觀測奬。社區教育大力推進,成功舉辦兩屆社區教育節,以區社區學院、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和社區市民學校為主的教育網絡和以繼續教育、崗位培訓、科普文體、休閑教育、市民公德教育、外來人員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體係初步形成並不斷完善,學習型城區建設積極推進,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氛圍加快形成。早期教育發展迅速,成立了江東區早期教育中心和11所特色型早教指導站。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成立了區圖書館,全區共建成市級高標準閱覽室18個、市級社區文化宮19個。精品文藝創作喜獲豐收,《中華文明看年少》獲浙江省“群星奬”。群衆文體活動蓬勃開展,連續五年舉辦社區文化藝術節,參演者和觀衆纍计近10萬人次,“百場歌舞”和“百場電影”進社區活動受到廣泛歡迎,定期舉辦全區運動會、老年人運動會和機關體育健身運動會,大力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群衆參與文體活動積極性不斷提高。
就業和社會保障
  就業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為3.32%,就業再就業率達到96.5%。個性化分級就業服務全面實施,就業培訓和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日益規範,以愛心編織為代表的靈活就業發展迅速,江東愛心編織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企業。社會保障體係進一步完善,社保擴面全面推進,低標準養老保險、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等有序實施,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障和新型合作醫療總體參保率分別達88%和93%。勞動監察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勞動用工行為進一步規範。
平安江東
  社會和諧穩定呈現新局面。“平安江東”建設紮實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嚴打整治鬥爭深入開展,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全面建立並不斷規範,成立了區平安防控支隊,技防、物防投入進一步加大,老小區數字監控係統和電控防盜門安裝有序推進,群防群治立體網絡基本形成。平安社區、平安企業等基層創安活動廣泛開展,基層係列創安經驗在全市推廣,人民群衆安全感滿意率逐年提高。國傢安全工作成績顯著。認真貫徹國務院信訪條例,完善預測預警和調處機製,加強對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維穩和信訪工作不斷加強,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四五”普法全面完成,“五五”普法順利啓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全面開展並受到省、市肯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明顯加強,應急預案編製基本完成,預案演練和培訓紮實開展。安全生産工作全面加強,成立了區安監局、街道安監所,監管網絡進一步完善,責任製有效落實,專項整治紮實開展,安全生産形勢總體平穩。
英文解釋
  1. n.:  Jiangdong District
近義詞
江東, 江東村
相關詞
中國疾病預防機構區域
包含詞
近江東區江東區小學
江東區白鶴醫院江東區曙光醫院
江東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寧波市江東區實驗小學
湖南省衡陽市江東區八角塘衡陽市江東區婦幼保健站
衡陽市江東區中醫院寧波市江東區婦幼保健所
寧波市江東區人民醫院寧波市江東區眼科醫院
寧波市江東區牙病防治院寧波市江東區預防醫學學會
寧波市江東區衛生防疫站衡陽市江東區衛生防疫站
寧波江東區人才交流中心寧波江東區人才信息市場
寧波市江東區小學勞技教育中心衡陽市江東區東風街道東風飯店
浙江考試中心寧波市江東區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培訓點
分類詳情
張開白鶴街道張開東勝街道張開福明街道張開東柳街道
張開百丈街道張開東郊街道張開新明街道張開明樓街道
體育中心汽車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