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急之務 A matter of no great urgency |
拼音: bù jí zhī wù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表示無關緊要的事情
解釋: 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或不急於做的事情。
資料來源: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和傳》:“棄不急之務,以修功業之墓,其於名行,豈不善哉!”
例子: 無名之役,~,且宜罷之。(宋·孫光憲《北夢瑣言》捲二十)
|
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急於做的事情 Insignificant things; not anxious to do |
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急於做的事情。《北齊書·幼主紀》:“又好不急之務,曾一夜索蝎,及旦得三升。” 唐 王維 《山中與裴秀纔迪書》:“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漢獻帝十六》:“﹝ 劉表 ﹞不能興勤王問罪之師,徒立學校、修禮樂,為不急之務,則又非可以責 也。” 茅盾 《多角關係》二:“算了,你這什麽診費,到底是不急之務。” |
|
詞 目 不急之務
音 bù jí zhī wù
釋 義 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目前不關緊要事情。
出 處 《三國志·吳書·孫和傳》:“誠能絶無益之欲,以奉德義之塗,棄不急之務,以修功業之基,其於名行,豈不善哉。”
年代 古代成語
結構 偏正式成語
詞性 中性成語
示 例 無名之役,~,且宜罷之。(宋·孫光憲《北夢瑣言》捲二十) |
|
成語名稱 不急之務 漢語拼音 bù jí zhī wù 成語釋義 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或不急於做的事情。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孫和傳》:“誠能絶無益之欲,以奉德義之塗,棄不急之務,以修功業之基,其於名行,豈不善哉。” 使用例句 長吏迫於崔科,視學捨為不急之務。
★清·朱彝尊《衢州府西安縣重修學記》 |
|
- n.: A matter of no great urgen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