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bù kě duō dé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或稀有物品
解释: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资料来源: 东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例子: 这颗钻石真可以说是~的稀世珍宝。
谜语: 勿贪
| bù kě duō de bù kě duō de | 形容非常稀少,难得 | | 稀少,难得。 汉 孔融 《荐祢衡表》:“若 衡 等辈,不可多得。” 明 方孝孺 《蒋氏异瓜辨》:“其异乎类者曰麟。麟,不可多得也,人贵焉。” 徐迟 《牡丹》:“杰出的艺术家 董瑶阶 ,艺名 牡丹花 ,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 | 词 目 不可多得
发 音 bù kě duō dé
释 义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 处 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示 例 这颗钻石真可以说是~的稀世珍宝。
“不可多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除指人外,有时也指物。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孔融《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 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结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 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于是,刘表将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为此,黄祖很看重他。
黄祖的长子黄射(yi)也是当官的。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字家蔡邕(yong)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深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且让我写出来。”
祢衡说罢,竟凭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然一字不差。众人知道,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略一思忖,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现没有丝毫收敛。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 | 成语名称 不可多得 汉语拼音 bù kě duō dé 成语释义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使用例句 盖北宋以睢漆擅名,今已不可多得。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玩》 | | - n.: be difficult to get one like this, be hard to come by
- v.: hard to come by
- adj.: rare
| | 寥寥无几, 无人问津, 百里挑一, 一无所有, 寥若晨星, 聊胜于无, 寥寥可数, 零零星星, 空无所有, 一点点, 少量, 少数, 些少, 少许, 散布之物的数量, 些微 | | 不一而足, 不乏其人, 不可胜数, 不计其数, 为数众多, 举不胜举, 举目皆是, 堆积如山, 堆集如山, 层出不穷, 层出迭见, 层见叠出, 层见迭出, 左右图史, 左图右书, 左图右史, 恒沙, 恒沙数, 恒河沙, 恒河沙数, 成千上万, 成千成万, 成千累万, 指不胜屈, 推而广之, 星罗棊布, 星罗棋布, 星罗碁布, 比屋可封, 比比皆然, 汗牛充栋, 浩如烟海, 漫天遍野, 漫山遍野, 牙签万轴, 百花争艳, 盈千累万, 臣门如市, 遍地开花, 门庭如市, 雨后春笋, 马如游龙, 马龙车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