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建材 : 建築資料 > 門窗
目錄
四,門窗的歷史
  最早的直欞窗在漢墓和陶屋明器中就有,唐、宋、遼、金的磚、木建築和壁畫亦有大量表現。從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築中逐漸被檻窗取代,但在民間建築中仍有使用。唐以前仍以直欞窗為多,固定不能開啓,因此功能和造型都受到限製。宋代起開關窗漸多,在類型和外觀上都有很大發展。宋代大量使用格子窗,除方格之外還有球紋、古錢紋等,改進了採光條件,增加了裝飾效果。宋代檻窗已適用於殿堂門兩側各間的檻墻上,是由格子門演變而來的,所以形式相仿,但衹有格眼、腰花板和無障水板。支摘窗最早見於廣州出土的漢陶樓明器。清代北方的支摘窗也用於檻墻上,可分為二部,上部為支窗,下部為摘窗,兩者面積相等。南方建築因夏季需要較多通風,支窗面積較摘窗面積大一倍左右,窗格的紋樣也很豐富。明、清時門窗式樣基本承襲宋代做法,在清代中葉玻璃開始應用在門窗上。
  我國現代建築門窗是在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以鋼門窗為代表的金屬門窗在我國已經有九十年的歷史。但是,中國當代建築門窗發展的黃金時代,是1981~2001的二十年。1911年鋼門窗傳入中國,主要是來自英國、比利時、日本的産品,集中在上海、廣州、天津、大連等沿海口岸城市的"租藉地"。 1925年我國上海民族工業開始小批量生産鋼門窗,到新中國成立前,也衹有20多間作坊式手工業小廠。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鋼門窗企業建起了較大的鋼門窗生産基地,在工業建築和部分民用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七十年代後期,國傢大力實施"以鋼代木"的資源配置政策,全國掀起了推廣鋼門窗、鋼腳手、鋼模板(簡稱"三鋼代木")的高潮,大大推進了鋼門窗的發展。八十年代是傳統鋼門窗的全盛時期,市場占有率一度(1989年)達到70%。鋁合金門窗七十年代傳入我國,但是僅在外國駐華使館及少數涉外工程中使用。 而隨着國民經濟治理整頓深入發展並取得成效,鋁門窗係列也由八十年代初的4個品種、8個係列,發展到40多個品種、200多個係列,形成較為發達的鋁門窗産品體係,確立了支柱産品地位。
相關詞
湖北孝感公司三江裝修建材封陽臺陽臺裝修
百科大全企業建築現代詩錢鐘書泰格特鋼化玻璃陽臺窗
土木工程砌體結構住宅房地産型材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