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名人 : 軍事 > 葉飛
目錄
解放軍上將、革命傢、新四軍老戰士葉飛
  葉飛(1914—1999),原名啓亨。福建南安人。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傢,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新四軍老戰士。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生平概況
  (1914—1999),原名葉啓亨。葉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原籍福建南安。1914年生於菲律賓奎鬆省一個華僑家庭。1918年歸國。1928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32年3月轉入中國共産黨。同年到閩東參與創建閩東蘇區和遊擊武裝。曾任中共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紅軍閩東獨立師政治委員,領導軍民堅持了極其艱苦的3年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新四軍第3支隊6團團長。1939年7月下旬,指揮部隊突入上海虹橋機場,擊毀敵機4架,震撼了日偽軍,擴大了我黨和新四軍的政治影響。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1師1旅旅長兼政治委員、副師長。1944年3月,指揮了著名的車橋戰役,一舉掃除敵偽據點,殲滅日軍500餘人,受到了上級表彰。1945年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和中共蘇中區委員會書記、蘇浙軍區副司令員,參與領導建立蘇浙皖敵後新區,參與指揮天目山戰役。在抗日戰爭中,葉飛出生入死,戰功卓著,為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l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10兵團司令員,福建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福建省省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交通部部長,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9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
  1975年,中國和菲律賓建交。菲總統馬科斯訪華,送周恩來總理數盒雪茄。總理取一盒轉送葉飛將軍,曰:"葉飛同志是中國的將軍,也是菲律賓的兒子。"
  葉飛將軍,出生於中菲混閤家庭。父親葉蓀衛,福建南安人,1900年漂洋過海,至菲律賓奎鬆省地亞望鎮謀生。後娶當地人麥爾卡托小姐為妻,生兩子,長子葉啓存;次子葉啓亨,即葉飛將軍,菲律賓名為西思托麥卡爾托迪翁戈。
  葉飛將軍5歲被其父送回中國,14歲參加中共地下黨活動,及長,成福建共産黨之中堅。
  1938年1月,葉飛將軍由閩東下山至福州,與國民黨談判合作抗日事。國民黨福建省主席陳儀於省政府會見葉飛葉飛將軍進辦公室,陳儀仔細打量,驚訝曰:"你就是葉飛?!"將軍答:"是呀。"陳儀情不自禁曰:"你是個書生嘛!"當晚,陳儀設宴招待。葉飛將軍特意着繳獲的國民黨軍保安旅旅長毛料軍服,昂然入席,目不旁視。國民黨軍方面如保安司令等人雖不悅,亦難言。
  抗日戰爭勝利後,葉飛將軍率山東野戰軍一縱進駐山東華豐。華豐有一日軍倉庫,物資甚豐,由二旅之一營看管。縱隊規定,待清點後分發各旅,而二旅則以看管之便,偷運物品。事發後,縱隊政治部副主任湯光恢、縱隊副政委譚啓竜先後到現場阻攔,二旅官兵了無避意,副旅長王勝更傲氣十足,並囑加快運送。葉飛將軍聞之大怒,乃率一警衛驅車前往,始入倉庫門,二旅官兵望其神姿即如鳥獸散也。副旅長王勝亦大懼,束手就擒,稱罪不迭。葉飛將軍將其捆綁帶回,關禁閉半日。
  據雲,陳毅、粟裕至西柏坡,嚮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匯報工作。談至午夜時分,毛、周、朱均精力不支,哈欠不斷,忽聞葉飛捆綁王勝事,均來精神,詢之甚詳。毛澤東聽粟裕詳細介紹後曰:"哦,原來如此。"有好奇之心,無批評之意。
  中央於1958年决定炮打金門,毛澤東仍點將葉飛將軍指揮。其時葉飛已任福建省委書記,福州軍區司令員職由韓先楚將軍接任。
  1958年9月7日,美艦為蔣艦護航,往金門國民黨守軍運送糧食和燃料等物資。此時若炮擊金門,難免傷及美軍。葉飛將軍立即請示毛澤東:打不打?毛澤東回答:照打不誤。將軍又請示:是不是連美艦一起打?毛澤東回答:衹打蔣艦,不打美艦。將軍又請示:我們不打美艦,但如果美艦嚮我開火,是否還擊?毛澤東明白回答:沒有命令不準還擊。是時,毛澤東指示均由總參作戰部長王尚榮以直達軍用專綫電話嚮葉飛將軍傳達。將軍聞之不解,恐傳達有誤,再請示:"如果美艦嚮我開火,是不是也不還擊?"王尚榮回答:"毛主席命令不準還擊。"葉飛將軍晚年回憶曰:當時美艦把蔣艦和運輸船夾在中間,和蔣艦相距僅二海裏。所幸,我們一開炮,美艦就棄蔣艦於不顧,倉皇溜之了。
  1976年7月,中央召開計劃工作座談會。王洪文親自出馬,以批判"條條專政"為名,加"崇洋媚外,買船賣國"之罪名於交通部。為此,交通部黨組開會研究發言內容,有人建議以交通部黨組名義作一"檢討"。時任交通部部長的葉飛將軍聞之大怒,曰:"買船問題,不能檢查。買船是中央領導叫辦的,是中央决定的,怎麽檢查?"繼而曰:"這個問題不能在計劃工作座談會上講,要講就到政治局去講。政治局决定的事情,我們無權檢討。那個報告,政治局委員全畫了圈嘛,江青也畫了圈嘛!"又敲桌曰:"我是部長,天大的事我負責,該當何罪由我去,你們慌什麽?大不了一死。革命幾十年,不能死了讓後代駡!"再拍案而起,曰:"我們不檢討,也無權檢討。就是殺了我的頭也不檢討!"會後,大字報《葉飛依然故我》、《葉飛你要把機關運動引嚮何方》等,洶洶而來,興師問罪。將軍依然故我,不違心檢討半個字。
  葉飛將軍思想活躍,觀點前衛。蘇小明,海政文工團歌唱演員,1980年以一麯略有通俗韻味的《軍港之夜》走紅。其時非議之聲洶洶,批其為"靡靡之音"。總政領導和有關業務部門多次不點名批評海軍。葉飛將軍聞知,則邀請部分懂行的老同志一起觀看有蘇小明參加的海政歌舞團的演出。之後,將軍在病房裏接見了海政歌舞團的領導和蘇小明,明確表態曰:"《軍港之夜》的歌,反映部隊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錯。革命歌麯也不一定非得都是進行麯,都是硬邦邦的口號,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將軍鼓勵蘇小明:"衹要戰士喜歡、部隊喜歡、廣大群衆喜歡,就可以大膽地演、大膽地唱!"葉飛將軍一錘定音,《軍港之夜》風波遂平息。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 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産黨第八、十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1999年4月18日12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畢業於廈門第五中學
  晚年的葉飛大事年表葉飛,1914年5月7日出生於菲律賓奎鬆省一個華僑家庭。幼年回國就學。
  1928年5月,在廈門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年底,擔任共青團福建省委宣傳部 部長、代理團省委書記。
  1932年3月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下半年由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到閩東巡視工作。
  1933年5月,他率領工農自衛隊取得“霍童暴動”的勝利。
  1934年2月成立閩東蘇维埃政府,創建了閩東紅色根據地。
  1934年至1937年,他歷任中共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閩東獨立師政委、閩東特委書記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閩東獨立師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葉飛任團長。
  1939年5月,率部從茅山地區出發,與共産黨領導的無錫、江陰遊擊隊合編後,任江南抗日義勇軍副指揮、路東地區軍政委員會書記。
  1940 年3月,奉命率部馳援半塔集。6月,成功地指揮了郭村保衛戰。隨後又率部參加了黃橋戰役。
  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1師1旅旅長兼政治委員、副師長。
  1944年3月,指揮了著名的車橋戰役,一舉掃除敵偽據點,殲滅日軍500餘人,受到了上級表彰。
  1945年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和中共蘇中區委員會書記、蘇浙軍區副司令員,參與領導建立蘇浙皖敵後新區,參與指揮天目山戰役。
  1946年至1948年,先後參加指揮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睢杞等戰役。無論是率部穿插分割、阻擊增援,還是擔當正面進攻重任,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49年3月,他擔任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參加渡江戰役,率領所部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防禦陣地,並爭取江陰要塞國民黨軍起義,為解放軍順利突破長江天險起到重要作用。隨後,率部解放丹陽、常州、無錫,切斷寧滬鐵路,占領蘇州。5月,率部參加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後,率十兵團進軍福建,先後組織指揮福州戰役和漳(州)廈(門)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隊10餘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葉飛歷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福建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福建省省長,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第一書記,福建省政協主席,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5年1月,出任交通部部長。
  1979年2月,任海軍司令員。
  1983年3月、1988年3月,葉飛連續當選為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並兼任全國 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3年10月至1988年8月,任國立華僑大學校長。
  1984年被推舉為全國僑聯第三屆委員會名譽主席。
  1988年8月至1999年4月,任國立華僑大學名譽校長。
  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於1999年4月18日12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光彩瞬間
  血戰孟良崮
  為在孟良崮全殲全部為美械裝備的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華東野戰軍首長陳毅、粟裕决定集中優勢兵力,從“百萬軍中‘剜出’上將首級”。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戰鬥打響。敵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發覺我大部隊抵達其周圍,後路已為解放軍切斷時,則改變為固守孟良崮及以西之600、540、520一帶高地堅守待援。
  15日晚10時,陳毅給在孟良崮前綫的華野1縱司令員葉飛來電話說:“敵整9師、整11師已靠近蒙陰,第5軍已到新泰,整64師已到青駝寺。如在明天(16日)拂曉前不能全殲整74師,則解放軍將陷入敵人包圍。”陳毅在電話裏沉默了半晌,然後又說:“葉飛啊,無論如何要在16日拂曉 前拿下孟良崮,消滅整74師,我們就全盤皆活了!”陳毅果斷地授權葉飛統一指揮1、4、6、9縱總攻孟良崮。陳毅說:“不論付出多大代價,哪怕拼掉兩個縱隊,也要完成任務!”
  16日凌晨1時,總攻開始,華野首長幾乎每隔5分鐘就給葉飛來一次電話。戰鬥空前激烈,敵整編74師不斷告急,西面敵整編65師、整編25師在蔣介石嚴領下拼死支援。我陣地失而復得,反復爭奪,終於擋住了他們的進攻。
  16日拂曉,在前綫總指揮葉飛的統一指揮下,各縱隊同心協力,直取孟良崮。強大的炮火驚天動地,孟良崮如同火山爆發一樣。下午6時,敵整編74師被我全殲,狂妄的中將師長張靈甫被擊斃。戰役結束後,敵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被押到南京“軍法會審”,敵整編25師師長 黃百韜也被撤職留任,“戴罪立功,以贖前愆。”
  敢於負責
  1949年10月27日,解放軍攻擊金門失利,登島部隊三個加強團9000餘人全部損失,成為內戰爆發以來解放軍最慘重的一次敗仗。金門失利後的第二天,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色慘白、失聲痛哭地來到兵團葉飛司令員的辦公室,葉飛司令員慘痛地對他們說:“哭什麽, 哭解决不了問題,現在你們應該鼓勵士氣,準備再攻金門。這次失利,我身為兵團司令員,由我負責,你們回去吧。”
  11月1日,由當時的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張鼎丞、兵團司令員葉飛、兵團政委韋國清、29軍軍長鬍炳雲、29軍政委黃火星、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參加的10兵團黨委擴大會在廈門老虎山洞召開,指揮作戰的蕭鋒首先作檢討並要承擔全部責 任並請求處分。葉飛很决就接過他的話說:“金門戰鬥的失利,主要責任在我,我是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第一書記,不能推給蕭鋒,他有不同意見,我因輕敵聽不進,臨開船時、在電話上我還堅持衹要上去兩個營,蕭鋒掌握好第二梯隊,戰鬥勝利是有希望的。是我造成的損失。請前委、黨中央給嚴厲處分。”
  葉飛在會後 給陳毅司令員起草電報,並報中央,請求處分,毛澤東當時表示“金門失利、不是處分的問題,而是要接受教訓的問題。”11月8日,毛澤東又提出:“以3個團去打敵人3個軍,後援不繼,全部被敵殲滅,這是解放戰爭三年多以來第一次不應有的損失。”中央軍委同時命令葉飛總結經驗,接受教訓,準備再次攻金。
  此後由於美國悍然入侵朝鮮,黨中央、毛主席决定停止解放金門的任務,集中全力抗美援朝。
  1958年,炮擊金門戰役打響。黨中央和毛主席特別指定當時的福州軍區第一政委葉飛作為戰役指揮。經過四個多月炮戰,給國民黨金門守軍以重創,有力的打擊了美帝國主義企圖分裂中國的陰謀。
  金門炮戰
  在上世紀50年代的對臺鬥爭中,有兩次金門炮戰,擔任指揮任務的都是葉飛。第一次金門炮戰是1954年9月3日到22日,福建軍區司令員葉飛負責指揮。
  1954年炮戰規模較小,大規模的金門炮戰,是1958年8月23日開始的。7月的一天,在基層指揮部隊幫助農民搶收莊稼的福州軍區第一政委葉飛(福州軍區1956年成立)接到通知,明確說要他到福州的軍區作戰室去接從北京來的保密電話。
  總參作戰部長王尚榮告訴葉飛,中央决定炮擊金門,指定要你負責指揮。那時福州軍區新任司令員是韓先楚,負責軍事工作。葉飛是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兼福州軍區第一政委,但工作重點主要是地方。這是一個重大的軍事行動,葉飛有點疑問,問王尚榮:“到底是不是中央决定要我指揮的?”王尚榮答:“ 是中央决定。”葉飛又問:“是不是毛主席的决定?”王尚榮感覺到葉飛有懷疑,就說:“劉培善同志在這裏,你可以問問他。”劉培善是福州軍區副政委,此時正在北京,他接過電話說:“是的,是毛主席决定要你指揮。”葉飛說:“韓先楚司令員現在北京,應該由韓司令員指揮啊!”劉培善說:“那你就不用問了。”
  8月上旬,一個炮兵師的地面炮兵全部進入了陣地。一切都準備好了,衹等待北京來命令。8月20日,北 京來電話要葉飛立即去北戴河。21日下午3時,葉飛奉命趕到毛澤東的住處。見到 毛澤東,葉飛詳細匯報了炮擊金門的準備情況。彭德懷、林彪、王尚榮也在座。匯報完了,毛澤東突然問:“你用這麽多的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那時美國顧 問一直配備到國民黨部隊的營一級,葉飛立即回答說:“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毛澤東聽到這裏,考慮了十幾分鐘,然後又問:“能不能避免不打到美國人?”葉飛很幹脆地說:“主席,那無法避免!”毛澤東聽後,再也不問其它問題,也不作什麽指示,就宣佈休息。這是主席要進一步考慮問題了。
  晚飯後,王尚榮拿了一張林彪寫給毛澤東的條子給葉飛看。林彪很會捉摸毛澤東的意圖,他知道毛澤東很註意能否避免打到美國人的問題,所以寫了個條子,提出是否可以通過正在華沙同美國進行大使級談判的王炳南給美國透露一點消息,看到條子,葉飛很吃驚,便問王尚榮:“主席把這信交給我看,有沒有什麽交代?是不是要我表態?”王尚榮說:“主席沒說什麽,衹給拿給你看。”這關係到最高决策問題,既然沒有要自己表態,葉飛就一句話也沒說。
  第二天,繼續開會。毛澤東决心已下,沒有理睬林彪的建議。毛澤東對葉飛說: “那好,照你們的計劃打。”炮擊金門,葉飛是在北戴河指揮的,也可以說是毛澤東直接在指揮。前綫則由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張翼翔、副政委劉培善代葉飛指揮。8月23日炮擊開始。一個小時內密集發射了幾萬發炮彈,有人評論說“與攻擊柏林的炮火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金門炮戰中, 為是否以空軍襲擊金門,葉飛與軍區司令員韓先楚之間還有不同看法,最後毛澤東支持了葉飛的意見。8月底,韓先楚陪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到達廈門視察。韓先楚到廈門以後,就嚮已由北戴河回到廈門前綫的葉飛提出使用空軍轟炸金門。葉飛考慮到毛澤東並沒有即行登陸解放金門的指示,炮擊金門的作戰方案並沒有涉及使用空軍轟炸的必要,特別是如果要空軍轟炸金門,不但要使用轟炸機,還要使用戰鬥機掩護,這樣的空軍編隊在金門上空作戰,就很難避免同美國空軍衝突。葉飛這時已經意識到毛澤東的意圖,力求避免同美軍發生直接衝突 ,所以不同意韓先楚使用空軍轟炸金門的意見。但既然韓先楚已提出建議,為了尊重他,葉飛就建議他們兩人的意見報告軍委和毛澤東。韓先楚也同意。第二天王尚榮打電話給葉飛,說:“電報收到了,送給毛主席看了,毛主席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葉飛把五尚榮回答的電話記錄拿給韓先楚看,他看後也就不再說什麽好。
  9月7日,美艦為蔣艦護航,把蔣艦和運輸船衹夾在中間,美艦和蔣艦相距僅二海裏,由臺灣嚮金門開來,運關糧食和燃料等補給品。葉飛感到情況復雜化了,美軍已經捲入,是否打美蔣海軍聯合編隊,事關重大 ,不是前綫指揮員有權可以作出决定的,衹能由中央、最高統帥毛主席才能作出决定。葉飛立即請示毛澤東。毛澤東回答:照打不誤。葉飛又請示:是不是連美艦一起打?毛澤東回答:衹打蔣艦,不打美艦。並且交代要等美蔣聯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才打,要葉飛第一小時報告一次美蔣聯合編隊的位置、編隊隊形、航行情況 ,到達金門料羅灣時,要等北京的命令才能開火。為了準確執行衹打蔣艦、不打美艦的命令,葉飛又請示:我們不打美艦、不打美艦的命令,葉飛又請示:我們不打美艦,但如果 美艦嚮我開火,我們是否還擊?毛澤東明確回答:沒有命令不準還擊。命令是由總參作戰部長王尚榮以直達軍用專綫電話嚮葉飛轉達的。
  葉飛接到這個電話,極為吃驚,恐怕電話傳達命令不準確,鑄成大錯,於是再問王尚榮:“如果美艦嚮我開火,我是不是也不還擊?”回答是毛主席命令不準還擊,清清楚楚。葉飛表示:“明白了,我嚴格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執行。”
  為準確執行毛澤東的命令,葉飛就親自嚮各炮兵群下達命令:“待美蔣聯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北京下了命令後纔開炮;各炮群衹打蔣艦,不準打美艦;如美艦嚮我開火,我不予還擊!”各炮群接到葉飛這個命令,都吃驚了,紛紛追問。葉飛又把毛澤東的命令再復述一次,並問各炮群是否都聽清楚了,明白了?各炮群回答聽清楚了,明白了,按毛主席的命令嚴格執行。
  9月7日中午12時整,美蔣海軍聯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葉飛立即報告北京,毛澤東下令開火。全綫所有炮群立即以突 然的密集火力攻擊蔣艦及其運輸船衹。美艦不敢還擊,丟下蔣艦及運輸船衹於不顧,立即掉頭嚮臺灣方向倉皇逃去。
  葉飛在前綫指揮所裏用望遠鏡看到美艦在我猛烈炮火之下溜走的情形時,大感意外。直到後來葉飛纔明白原來毛主席命令對美艦蔣艦區別對待的深遠含義,即試探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的效力究竟有多大,美軍在臺灣海峽的介入究竟到了什麽程度,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絞索”政策。金門炮戰是毛澤東 親自指揮下進行的,但它也是葉飛軍事生涯中最璀璨的一筆。
  家庭生活
  葉飛自參加中國革命後,就與華僑家庭斷絶了一切音信聯繫。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纔得知父親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已病故,母親依然經營小商店,大妹妹挑起了全家生計的重擔。此後,他突然接到大妹妹的來信,告知傢中負債無法償還,將宣佈破産。弟妹還在讀書,為不使病中的母親受到如此打擊,希望葉飛能藉筆錢給她。
  這封信,使葉飛這位建國之初的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省長和人民解放軍福建軍區司令員十分為難。一位堂堂的省級黨政軍 高級領導幹部,卻沒有錢可以寄給急需用錢的家庭,這是海外華僑以及 許多外國人難以理解的。
  為了盡養傢之責,葉飛考慮再三,决定復信告訴傢裏,自己無錢藉出。衹請母親及弟妹一同回國,由他來負擔養傢責任,並供養弟妹在國內讀書。但這封信寄出後,就再不見回音。直到1965年,母親病故葉飛也未能見她老人傢一面。
  母親去世後,家乡的朋友寫信描寫了送葬的情形,說雖然下着雨,但送葬的群衆達兩百多人。後來,妹妹愛瑪給葉飛寫信,說傢裏生活睏難,自辦的碾米廠面臨倒閉,希望哥哥能寄一些錢回去,幫助渡過難關。這在愛瑪來說是很正常的事,媽媽不在了,有了睏難當然找大哥。但是對葉飛來說,卻是一件十分為難的事。從參加革命的那一天起,葉飛就與家庭斷絶了經濟關係,作為一個共産黨員,碾米廠再小,也是資本傢的産業,資助資本傢是一個原則問題,葉飛是决不會做的。但作為傢中的大哥,又不能不管,考慮再三,葉飛給愛瑪回了一封信,說明自己的情況和態度,表示如果弟妹願意回國,他可以負責他們的生活。此信一去,愛瑪再也沒回信,當然,愛瑪怎麽能理解呢。後來聽說愛瑪去做女傭,給人傢當管傢,供養弟妹,並支持他們上大學。為此,愛瑪一輩子獨身,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庭。這件事葉飛一直挂在心裏。
  故居
  葉飛故居在福建省南安金淘鎮占石村,為清代所建,與普通民居一樣,為一般的土木建築,建築面積480平方米。建築佈局兩進五開間帶 單列護厝,坐南朝北。雖然沒有飛檐翹脊,沒有精雕彩繪,但是古樸高雅,在青山翠樹的映襯下,更顯得氣勢不凡。故居近年修葺,現闢為“葉飛將軍紀念館”。門前有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竪立的“葉飛故居文物保護單位”,深紅色的大字在陽光 照射下熠熠生輝;大門匾額題“葉飛同志故居”六字,為著名書法傢瀋鵬先生所書。步入故居,葉飛將軍的漢白玉雕像置於前廳;穿過天井,但見大廳正中的巨幅照片上,將軍凝重深邃的目光端視着來訪者,又像凝望着門外山清水秀的故裏。故居內陳列着葉飛將軍生前事跡的照片、文字資料、少時和戰爭年代的部分生活用品等,展示了將軍一生的顯赫戰功。
少年兒童出版社編審
  (19222—)江蘇無錫人。擅長版畫、兒童美術。1949年後歷任團中央出版委員會美術編輯、創作幹部,少年兒童出版社編審。作品有招貼畫《嚮太陽》,插圖《好好先生》、《狐狸列娜的故事》等。
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編審
  男,1926年9月生,廣東梅縣人。副編審。畢業於廣州南方大學、廣州嶺南大學(現中山大學)。現任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編審。主要業績:1950年8月畢業於廣州南方大學後,從事廣東省的土地改革工作,先後參加興寧、豐順、梅縣、平遠四縣土地改革的全過程,1952年起擔任工作組長。1954~1958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係本科後,在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專門從事湖南地方史志的編纂研究工作,是湖南新編地方志的創始人之一。參加編纂《湖南省志》5部,計430萬字,即《湖南近百年大事紀述》(以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新體例成書,資料詳實,得到全國史學界的好評)、《湖南省科學技術志》(獲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一等奬)、《湖南省地理志》和《湖南省文物志》(獲湖南省地方志優秀成果一等奬)、《湖南省醫藥衛生志》(獲湖南省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奬)。參加其他書籍的撰稿或撰稿兼編輯共59萬字,有《湖南地方志》(刊物)、《湖南年鑒》(1985年)、《湖南省情》、《編輯常用資料手册》、《方志編纂手册》、《文秘、宣傳、編輯、教學常用資料手册》、《湖南大辭典》、《湖湘文化大辭典》、《湖南省衡陽市志》等。目前正在撰寫專著《湖南歷代政區沿革》(約30萬字)。事跡被收入《中國專傢人名辭典》、《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捲》、《中國文學藝術傢與文房四寶專傢集》、《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等書。
文成縣扶貧辦公室主任
  男,1964年12月出生,大專學歷,文成縣扶貧辦公室主任。
  當選為市十屆人大代表後,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傾聽群衆的呼聲,抓住重點寫成議案。有時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多次到偏遠鄉村進行實地調查。下鄉落戶調研指導時間占工作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寫出有份量的調研文章9篇,提出議案、建議12件,引起政府部門重視和各級新聞媒體的關註,多次接受溫州電視臺等媒體的采訪,兩次參與《實事面對面》欄目活動。3年來,共走訪縣人大代表90多人次,協助政府解决實際問題37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講師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71、10
  最終學歷: 本科
  職稱: 講師
  學位; 學士
  研究方向: 公共建築設計及其理論,數字化建築設計
  研究課題:項目名稱:建築學專業本科建築設計課程體係整合環節教學模式研究——三年級下學期和四年級上學期
  項目類別:教學內容與課程體係研究(重點)排名第二
  研究論文:6分設計――着重建築設計方法的係列快速設計訓練? 建築與文化 署名第二 2007.06
  表彰/奬勵:
  2004年 校級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2005年 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
  建築學院 土木學院:葉飛 周鐵鋼 李曉文 井敏飛
  教學成果名稱:《建築學、土木工程專業聯合畢業設計教學實踐》
  編號:20051211
工學博士
  葉飛,男,1977年5月生,工學博士,長安大學公路學院講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E436000052M)。主要從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應用基礎理論、施工力學及結構設計方面的研究工作。1999年7月畢業於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現長安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專業,並留校任教;2004年獲長安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公路隧道質量控製與檢測;2007年獲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係結構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畢業論文題目:軟土盾構隧道施工期上浮機理分析及控製研究;2008年5月進入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進行研究工作。
  1、項目研究情況:
  (1)參與的科研項目:
   2002~2004,河北省交通廳課題:公路隧道工程質量檢測研究,榮獲河北省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
   2002~2004,河北省交通廳課題:寒冷地區隧道凍害防治技術研究,榮獲河北省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
   2004.03~2004.05,雲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動態反饋設計與信息化施工研究,現場監測負責;
   2004.05~2005.04,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連拱隧道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究,現場監測負責,參與報告撰寫;
   2005.04~2005.09,公路隧道下穿運營鐵路隧道的安全監測(福建),現場監測負責,參與報告撰寫;
   2005.10~2007.03,交通部項目:瓊州海峽公路通道工程規劃研究-隧道方案研究,主要參與者,參與整個研究過程和報告撰寫;
   2006.02~2006.05,上海長江隧道襯砌結構整環試驗研究(15米直徑管片1:1模型試驗),主要參與者;
   2006.06~2006.08,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公路隧道健康診斷的應用技術研究,參與報告撰寫;
   2006.09~2007.04,西安大雁塔探測檢驗,現場探測負責,參與報告撰寫;
   2006.12~2007.9,國傢863計劃項目:大深度大斷面地下穿越工程與微擾動施工研究(編號:2006AA11Z102),參與研究過程;
   2007.04~2007.9,秦嶺終南山隧道2號通風竪井超大直徑深竪井施工技術及穩定性研究,參與現場監測;
   2008.05至今,河南***高速公路****隧道裂縫跟蹤監測及綜合處治,現場負責;
   2008.07至今,山西省聞(喜)—垣(麯)高速公路中條山隧道施工監控量測,技術咨詢。
  (2)主持的科研項目:
   2009.1-2011.12,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基金):盾構隧道襯砌結構縱橫嚮性能相互影響及其機理研究(項目編號:50808020),項目主持;
   2008.10-2010.5,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一等):盾構隧道壁後註漿的擴散機理及其對結構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20080440183),項目主持;
   2008.10-2010.10,長安大學科學發展基金項目:盾構隧道壁後註漿擴散機理及對管片産生的註漿壓力計算研究(項目編號:2008Q09),項目主持。
  2、近年發表學術論文情況:
   葉飛, 蘇臣宏. 公路隧道營運安全分析及對策. 現代隧道技術, 2003, 40(1): 31-33;
   葉飛, 朱合華, 李志厚. 雲南元磨高速公路大風埡口隧道9.20特大塌方事故綜合處置,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05(2): 109-112;
   葉飛, 丁文其, 朱合華, 鄺宏柱. 連拱隧道中隔墻現場監測及分析研究.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7, 3(3): 470-474;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麯海鋒, 李鵬. 大斷面盾構隧道施工抗浮計算研究.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 3(5): 849-853;
   葉飛, 趙 峰, 王領戰, 夏永旭. 公路隧道工程建設質量管理.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7(2): 63-66.(EI收錄,收錄號:072210628245);
   葉飛, 丁文其, 朱合華, 王旭亮. 公路隧道現場監控量測及信息反饋.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7(5): 79-83.(EI收錄,收錄號:080511071567);
   葉飛, 丁文其, 王國波, 王士民. 列車移動荷載對下穿公路隧道穩定性影響研究. 岩土力學, 2008, 29(2): 549-552.(EI收錄,收錄號:081211161655);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楊宏偉. 施工期盾構隧道上浮機理與控製對策分析.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8, 36(6): 738-743.(EI收錄,收錄號:082911385709);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考慮管片環間接頭效應的盾構隧道抗浮計算與控製分析. 中國公路學報, 2008, 21(3): 76-80.(EI收錄,收錄號:082811370738);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基於彈性地基梁的盾構隧道縱嚮上浮分析. 中國鐵道科學,2008, 29(4): 65-69. (EI收錄,收錄號:083511494282);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基於蠃栓接頭受力性能的盾尾註漿壓力控製研究.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EI核心源期刊,錄用待刊);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盾構隧道壁後註漿擴散模式及對管片的壓力分析. 岩土力學.(編號:07-723,EI核心源期刊,錄用待刊);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盾構隧道抗浮計算模式及其適應性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中文核心期刊,錄用待刊);
   Ye Fei, Zhu Hehua, Ding Wenqi. Construction Security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of Large Diameter Shield Traversing Shallow Overburden Soil.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 ISSST),October 24~27, 2006 Changsha, Hu’nan, China. P2177-2180;
   葉飛, 朱合華, 丁文其, 鄺宏柱. 連拱隧道襯砌裂縫的三維監測研究. 現代隧道技術, 2006, 43(2):30-33;
   葉飛, 丁文其, 熊鼕纔 , 楊宗俊, 嶽立忠. 公路隧道下穿已運營鐵路隧道施工及安全監控. 現代隧道技術, 2006, 43(3): 31-34;
   葉飛, 黎柯軍. 隧道掘進機技術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中外公路, 2006, 26(4): 166-171;
   葉飛, 張鐵柱, 王旭亮. 特大斷面盾構隧道施工主要問題探討. 中外公路, 2007, 27(4): 160-164;
   葉 飛, 劉豐軍. 隧道工程滲漏水機理及防治探討. 鐵道建築, 2006 (12): 51-54;
   朱合華, 葉飛, 丁文其. 對海峽隧道建設若幹問題的思考. 第一屆海峽兩岸通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福州, 2007, 4。
   葉飛. 現場監控量測在偏壓淺埋連拱隧道中的應用. 公路隧道, 2006(2): 39-43.
  3、獲得專利:
   隧道襯砌混凝土裂縫的三維量測裝置,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0620079781.9,第一完成人;
   隧道工程的集中泄水裝置及其泄水方法,發明專利號:200510096431.3,獨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