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傢 : 中國 >山東 >棗莊 >滕州市 > 木石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木石鎮是科聖墨子的故裏,位於山東省滕州市東南部16公裏處。木石鎮 轄4個居委會(木石一 木石二 東沂河 張秦莊);38個村委會(東峭村 西峭村 北張莊村 楊崗村 前安村 中安村 後安村 亞莊村 白塔村 獨山前村 獨山後村 糧峪村 北山頭村 卓莊村 連水西山村 前連水村 後連水村 東荒村 西荒村 化石溝村 南澇坡村 木石三村 後木石村 尖山村 山口村 儉莊村 楊套村 西店村 沂河南村 沂河北村 沂王莊村 𠔌山村 橋口村 落鳳山村 位莊民族村 西臺村 東臺村 南山頭村),面積64平方千米,總人口55533人,鄉村人口4.11萬人。
  木石鎮地理位置優越,西靠文公古城,北連孔孟名勝,南臨薛國遺址,東接棗莊煤城,瀕臨微山湖,緊靠抱犢崮。棗(莊)滕(州)高速公路、木(石)棗(莊)汽車專用綫、京福高速公路交叉着穿境而過。全境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墨子森林公園、“一步兩井”、墨子紀念館等旅遊景點及虎山、卓莊兩大水庫座落其間,自然環境優美。境內礦産資源豐富,有煤、石灰岩、沉積岩(青石)、礦泉水等。
  木石鎮黨委、政府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強鎮富民為目的,依托兗礦魯南化肥廠、聯工發化工有限公司等大企業優勢,以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全面推進了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全鎮GDP完成6.5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總收入實現155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實現906萬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57億元,同比增長8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916元,同比增長10%。全鎮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35個,合同利用外資39851萬元,增長83%,實際利用外資22533萬元,增長95%,新註册民營企業41傢。全鎮規模以上工企業發展到11傢;工業增加值完成1.4億元,增長44%;實現利稅4528萬元,增長45 %。
  農業經濟穩步增長。積極圍繞林果、畜牧兩大支柱産業,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加快發展林果産業化。按照“兩綫兩片”的工作思路,以調整、擴大為重點,大力發展經濟林、速生豐産林、優質果品等林果産業,在東臺千畝油桃和澇坡鼕棗基地、東木公路和安南路沿綫、獨角山和桃山小流域,共發展林果面積1.2萬畝。二是大力實施畜牧産業化。按照“強竜頭、建基地、推良種、抓服務”的發展戰略,積極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製,充分調動了農民投資養殖牛、雞、羊、豬、鴨的積極性,新建、擴建了西店高標準合同雞養殖基地、位莊300頭養牛場、連水養豬場,全鎮規模養殖小區達28個。全年出欄肉豬8000頭,出欄肉牛3000頭,出欄羊8000衹,傢禽出欄160萬衹,有力促進了全鎮農民增産增收。
  招商引資增勢強勁,成績顯著。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竜頭和中心,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實行目標責任製,把任務分解到人、到企業、到部門,並製定了相應的考核奬罰辦法。鎮財政拿出50萬元,作為招商分局和專業招商隊的專項經費,積極參加各種招商活動,組織招商小分隊先後數次到上海、江蘇、浙江、陝西、安徽等地,認真抓好招商項目的推介、懇談簽約、跟蹤落實,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新突破。全鎮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35個,合同利用外資3.98億元,增長83%,實際利用外資2.25億萬元,增長95%。其中投資2 億元的溫州拓博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奧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保康化工有限公司、榮昌化工有限公司、藍天氣體有限公司、山東工程有限公司、魯化電儀製造有限公司、大地洗煤公司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戶木石,為全鎮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建設明顯加快。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嚮型經濟,做大做強優勢産業,不斷增強全鎮綜合實力和發展後勁。積極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載體,為民營企業提供“一條竜”和“一站式”服務,積極開展幫包扶持活動,促其健康發展,快速膨脹。其中,投資2 億元的溫州拓博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的氨基模塑料項目,投資6500萬元的氯化膽鹼項目,投資1900萬元的魯化新型建築材料開發項目、投資1500萬元的二氯三氯氰尿酸壓片項目、投資1200萬元的神力機械加工項目,以及博利恆精密機械鑄造有限公司、魯滬機械有限公司、電儀製造有限公司、大地洗煤有限公司等一批民營企業在木石相繼開工,有的已投産運營。民營企業在增加投資、上繳稅收和吸納人員就業方面作出了越來越大的貢獻。
  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容量增大。緊緊圍繞魯南新型化工城建設這個目標,實施小城鎮大戰略,集聚社會力量,加快建設進度,快速膨脹規模,城鎮化率明顯提高。新建和續建了府前路、魯化生活區等6處商貿房開發項目,已完成商貿房建設2.3萬平方米,小康屋完成165套。截止目前,全鎮人均居住面積達29.3平方米。同時,全面實施“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完成了全長16.1公裏,涉及安南、聖西兩條道路和16個村莊的“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2003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916元,同比增長10%。加大學校危房改造力度,努力改善全鎮教學環境。投資140萬元新建學校兩處、改建學校一處,面積達3600平方米。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加大,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投資70萬元、完成了部分機井的清淤維修配套工程,解决了人畜飲水難題,改善灌溉面積2.2萬畝。廣電事業得到發展。投資60萬元完成了7 個村的有綫電視架設工程,有綫電視覆蓋率已達90%。深化推行“兩軌兩製”長效機製管理,計劃生育工作連創新優,被棗莊市命名為“優質服務先進鎮”,榮獲滕州市“人口責任目標控製一等奬”和“性別比控製優秀奬”。穩定工作紮實有效,全鎮未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與同年相比下降10%。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推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以“三級聯創”活動為契機,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把村黨支部班子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增強農村基層組織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完善培訓工作分級負責製,建立健全基層幹部學習培訓的激勵機製,不斷提高基層幹部的整體素質。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村級後備人才隊伍。健全村務公開制度、規範民主决策機製、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強化村務管理的監督製約機製,保障農民群衆的知情權、决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力推進了農村基層民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為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
No. 2
  轄4個居委會(木石一木石二 東沂河 張秦莊);38個村委會(東峭村 西峭村 北張莊村 楊崗村 前安村 中安村 後安村 亞莊村 白塔村 獨山前村 獨山後村 糧峪村北山頭村 卓莊村 連水西山村 前連水村 後連水村 東荒村 西荒村 化石溝村 南澇坡村 木石三村 後木石村 尖山村 山口村 儉莊村 楊套村西店村 沂河南村 沂河北村 沂王莊村 𠔌山村 橋口村 落鳳山村 位莊民族村 西臺村 東臺村南山頭村),面積64平方千米,總人口55533人,鄉村人口4.11萬。
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
  木石鎮是科聖墨子的故裏,位於山東省滕州市東南部16公裏處,轄42個行政村,總人口5.5萬人,總面積64平方公裏。
  木石鎮地理位置優越,西靠文公古城,北連孔孟名勝,南臨薛國遺址,東接棗莊煤城,瀕臨微山湖,緊靠抱犢崮。棗(莊)滕(州)高速公路、木(石)棗(莊)汽車專用綫、京福高速公路交叉着穿境而過。全境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墨子森林公園、“一步兩井”、墨子紀念館等旅遊景點及虎山、卓莊兩大水庫座落其間,自然環境優美。境內礦産資源豐富,有煤、石灰岩、沉積岩(青石)、礦泉水等。
  木石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強鎮富民為目的,依托兗礦魯南化肥廠、聯工發化工有限公司等大企業優勢,以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全面推進了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全鎮GDP完成6.5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總收入實現155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實現906萬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57億元,同比增長8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916元,同比增長10%。全鎮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35個,合同利用外資39851萬元,增長83%,實際利用外資22533萬元,增長95%,新註册民營企業41傢。全鎮規模以上工企業發展到11傢;工業增加值完成1.4億元,增長44%;實現利稅4528萬元,增長45 %。
  農業經濟穩步增長。積極圍繞林果、畜牧兩大支柱産業,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加快發展林果産業化。按照“兩綫兩片”的工作思路,以調整、擴大為重點,大力發展經濟林、速生豐産林、優質果品等林果産業,在東臺千畝油桃和澇坡鼕棗基地、東木公路和安南路沿綫、獨角山和桃山小流域,共發展林果面積1.2萬畝。二是大力實施畜牧産業化。按照“強竜頭、建基地、推良種、抓服務”的發展戰略,積極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製,充分調動了農民投資養殖牛、雞、羊、豬、鴨的積極性,新建、擴建了西店高標準合同雞養殖基地、位莊300頭養牛場、連水養豬場,全鎮規模養殖小區達28個。全年出欄肉豬8000頭,出欄肉牛3000頭,出欄羊8000衹,傢禽出欄160萬衹,有力促進了全鎮農民增産增收。
滕州市木石鎮名片-山東省棗莊市
  沿革木石鎮建置沿革頻繁,據考,自古以來,木石轄區隸屬古滕國領域。春秋時期屬小邾置孤駘。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製,置滕縣。自隋唐以來,木石區屬滕所轄。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滕縣置九鄉八十七社。今木石轄區北部峭村,安上等村屬安樂鄉。南部隸屬義河鄉。清因明製,道光《滕志沿革》載,康熙八年(1969年)縣令葉時秀均徭分社,社法一變而鄉之名廢,十一年縣令任璣,定保甲法。按八卦名分八方統七十二保,縣東南方統屬巽,統九保,木石轄區隸屬巽三保,至嘉慶癸酉年(公元1813年)縣令唐晟始以“仁、義、禮、智、孝、弟、忠、信”易八卦名統七十二社,時木石境屬巽三保孝三社,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易社為區,仍按舊編。
  民國以來,軍閥混戰,以軍勢割據為其勢力範圍,無固定政區。1931年韓復榘(時任山東省主席)率師至,設區部,部九區,時木石鎮轄區為滕縣第二區義和鄉。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3月滕縣淪陷,轄區仍沿舊製。1939年2月中國共産黨滕縣委員會在趙莊(今屬羊莊鎮)成立。建兩區(山亭、羊莊)分委會,木石屬羊區分委。時為黨政合一的抗日政權。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至1953年,木石轄區隸屬滕縣第五區。1958年五區易官橋區。1957年區以下置鄉,官橋區統六鄉,木石境內設連水鄉、位莊鄉、木石鄉。1958年撤區並鄉,將連水、木石、位莊並為木石鄉。同鄉秋,將區(鎮)鄉改為人民公社,木石鄉易為勝利人民公社。1959年—1984年2月改為木石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木石人民公社為木石鎮。今沿用。
  地理位置木石鎮位於滕州市東南部,距滕州城區15.36公裏。北與東沙河鎮,山亭區的桑村鎮接壤,西連南沙河鎮,東鄰羊莊鎮,南靠官橋鎮。東西長4公裏,南北長16公裏,總面積64平方公裏。鎮政府駐木石三村,沂河東岸。棗(莊)滕(州)公路、木(石)棗(莊)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交叉着穿境而過。木石鎮是墨子的故裏,境內有國傢級墨子森林公園、墨子遺跡、墨子紀念館等古今人文景觀。
  自然狀況木石鎮地處山丘陵地帶,北高南低,東西兩側多山,中部是南北狹長的山間平原。西北有全鎮最高處——孤山,海拔327米。由此嚮南高低山頭38座,直到官橋鎮東北部的大山。東側有鵓鴿山、虎山、竜山、牛蛋山等大小山頭31座,直到落鳳山。地勢最低處是孤山村西南坡地,海拔50米。境內主要河流有三條:一是發源於東峭村東南部小鳳凰山北麓的沂河,嚮西穿過東、西峭入虎山水庫,南折經安上、化石溝、後木石、前木石、東沂河至孤山村南,西折入官橋鎮境,到大韓村東北匯入小位河。縱貫木石鎮境14.4公裏。此河為集合性山洪小河。另一條是發源於位莊村東的小位河。嚮西流至孤山村南入官橋鎮境,境內流程3公裏。第三條是發源與落鳳山村南、東臺村北泉套地帶的小玉河,嚮南流至三山頭村,西折入官橋鎮的良裏村匯入十字河,境內長4.5公裏。三條河流貫穿全境,自然環境優美,為發展農副業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境內盛産小麥、花生、地瓜、玉米等農産品,林木果樹、水利礦産資源豐富。境內年平均氣溫12.70C~13.10C。年降水量為800至950毫米。日照時數2480小時,全年無霜期212天。
  2003年底,全鎮轄5個黨總支、42個自然村,其中居委會4個。全鎮總人口5.5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9萬人,少數民族中回族308人,滿族8人,蒙古族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全鎮姓氏有58個,其中李姓最多。
  主要經濟狀況建國初期,經濟薄弱,僅有少數手工作坊,生産總值不足100萬元。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6.5億元,一、二、三産業比例調整為13.2:50.8:36。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57億元,境內財政收入實現155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實現906萬元。鄉鎮企業已形成機械鑄造、塑料化工、建築建材等十大門類,經濟基礎雄厚,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境內有兗礦魯南化肥廠、棗莊生建煤礦、落鳳山水泥廠和福利化工廠、倉儲運輸公司、魯滬公司、農工商、永興化工廠、建安公司、裝璜公司等鎮辦企業17傢。已探明石灰岩儲藏量達2億噸;已探明白雲岩儲藏量達2000萬噸。
  2002年度,被棗莊市委、市政府評為“特色産業基地建設”先進鄉鎮、“棗莊市第二次基本單位普查”先進集體;被滕州市委、市政府評為“信訪三無”鄉鎮、“全市政府法製工作”先進單位、“小城鎮建設”先進鎮、“財政收入”先進鎮、“畜牧産業化發展”先進鎮。
英文解釋
  1. :  Mudan Town
近義詞
木石
分類詳情
山口村北張莊村前安村中安村後安村
白塔村卓莊村東荒村西荒村尖山村
西店村𠔌山村橋口村西臺村東臺村
南山頭村沂北村位莊村木石一社區木石二社區
東沂河社區張秦莊社區東峭村西峭村楊崗村
亞莊村獨山前村獨山後村糧峪村北山頭村
連水西山村前連水村後連水村化石溝村南澇坡村
木石三村後木石村儉莊村楊套村沂河南村
沂河北村沂王莊村落鳳山村位莊民族村獨前村
獨後村東沂河村張秦莊村沂南村羊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