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 : 中國 >廣東 >韶關 > 乳源瑤族自治縣
顯示地圖
目錄
基本概況
  乳源位於南嶺山脈南麓,貫穿弧形山係,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西北部、西部峰巒環峙,屬高山地帶,溶蝕高原地貌顯著,是韶關市主要石灰岩地區之一。東北部屬丘陵地帶,河流兩岸地勢平緩。縣境1000米以上山峰102座,主要山體有北部呈東西走嚮的頭寨山、南部東西橫亙大東山、北部瑤山主峰狗尾嶂,與湖南省宜章縣和廣東省陽山縣交界的石坑崆主峰1902米,是廣東省境內最高峰。主要河流有由樂昌流入縣境東北角,經桂頭鎮流嚮韶關的武江河;發源於縣境西北與陽山交界的丫叉頂,由西嚮東流入南水水庫,穿過縣城,匯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稱南水河);發源於縣境西北面與湖南省宜章縣交界的猛坑石東麓,由西北嚮東南經大坪、大橋、必背、桂頭流入武江的楊溪河;發源於天井山北麓的蟻岩,由北嚮南流經洛陽、大布匯入英德市的大潭河。全縣總人口20.37萬人,其中瑤族人口2.3萬人,占11.3%;大橋、洛陽、大布3個石灰岩山區鎮人口5.95萬人;瑤族聚居地必背、遊溪、東坪3個鎮人口2.82萬人;乳城、一六、桂頭3個平原鎮人口11.2萬人。全縣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間氣候懸殊,東南部平原和丘陵區全年平均氣溫19℃—20℃,西部山區全年氣溫16℃—17℃,北部高山地帶全年平均氣溫為15℃。降雨量東南部及西部山區偏多,全年平均有2000毫米以上;南部和北部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平均1400—1500毫米。無霜期308天,四季明顯,晝夜溫差大。乳源境內水力、森林、礦産、旅遊等自然資源豐富。水力資源理論開發藴藏量達56.25萬千瓦。現已探明礦産有27種,主要有銻、花崗石、石灰石、鉀長石、重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儲量100億噸,花崗石25.億噸,鉀長石1.2億噸。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僅獸類就有100多種,其中有被列為國傢一類保護動物的華南虎、雲豹、黃腹角雉、黑鹿、蟒蛇和二類的短尾猴、黑熊、大靈貓、蘇門羚、穿山甲等共16種。縣境北緣的青溪洞珍貴動物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十大自然保護區之一。植物種類有2000多種,具有高等植物178科,611屬,1158種,其中喬木樹種73科181屬473種,占廣東大陸樹種的80%,國傢保護的25種,占全國67種的37%,有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伯樂樹、福建柏、長苞鐵彬、觀光木、廣東鬆等以及藥用植物資源207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3.1%,活立木蓄積量達534萬立方米。境內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國內罕見、景色神奇,集雄、奇、險、峻、秀為一體的廣東乳源大峽𠔌;有全國重點寺觀,中國佛教五大禪宗之一云門宗的發祥地千年古剎雲門寺;有風光旖旎,民風淳樸,瑤族風情令人陶醉的必背瑤寨;有海拔1902米嶺南第一高峰的石坑崆和擁有10多萬畝原始森林的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傢森林公園;有常年碧波蕩漾,水面面積達5.5萬畝的南水湖;有地貌奇特、人跡罕見的地下森林“通天籮”;有巧奪天工的仙人橋和中國最大的旅遊觀光和養殖一體的鴕鳥養殖場等生態旅遊景區;縣城附近還有國公岩、白石岩、雙峰山等景觀和溫泉度假區等。乳源交通便利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463公裏,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裏65.7公裏。京珠高速公路貫穿縣境60公裏,並在縣城、東坪鎮南水湖和大橋鎮設有3個進出口,2.5小時可直達廣州。國道323綫和省道248、249、250、258綫貫穿縣境。縣城至9個鎮公路已全部實現硬底化;100%的村委會通公路,其中硬底化率達73%。距乳源38公裏的韶關市直通車到達香港行程5個多小時。全縣各種等級公路與鄉村公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距縣城35公裏的北江貨運碼頭可直通抵達港澳。京廣鐵路和正在建設的武廣客運專綫鐵路途經縣境東北部。縣城距新建的韶關火車站30公裏,客運專綫建成後1小時可達廣州,4小時可至武漢,是粵北韶關地區交通條件最好的縣。乳源通訊暢順,全縣城鄉已實現電話交換傳輸數字化,開通了數字移動電話等業務,通訊信號已覆蓋全縣90%以上的地域。目前,全縣程控電話總容量達6.6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0000多戶,其中農村電話用戶達18700多戶;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全縣9個鎮,用戶近10000戶,小靈通用戶8000戶,每百人擁有電話15.5部。乳源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是堅持依法治縣的方針,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保持了社會的穩定。二是積極實施教育強縣戰略,加大教育投入,推進素質教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按省一級學校標準興建了乳源高級中學。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高考上綫率達92.6%。三是積極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多項科技項目列入國傢、省的科技計劃項目,科技成果榮獲省市科技進步奬。四是大力發展民族體育事業,乳源瑤族竜舟隊1999年代表廣東省在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奪得4枚金牌、2枚銀牌,實現了廣東省在全國民運會競技項目奬牌“零”的突破;2002年,代表廣東省參加浙江嘉興南湖國際竜舟邀請賽,包攬了3枚金牌;2003年代表廣東省在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奪得了5枚金牌1枚銀牌。另外,乳源衛生、文化等社會各項事業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全縣9個鎮100%建有文化中心,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85%,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呈現出了政通人和、民族團结、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1999年,乳源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结進步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同年,奪得了改善農業生産基礎設施的“大禹杯”;2003年,乳源被評為“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2005年,乳源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结進步模範集體”。乳源,歷史悠久,風光秀麗,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被譽為“粵北瑤山的一顆明珠”,正成為國內外、港澳臺等社會人士投資置業、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娛樂保健的首選之地。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搶抓機遇、構築優勢,不斷探索乳源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按照“工業立縣、農業穩縣、旅遊旺縣、科教興縣”和“緑色乳源”的經濟發展戰略,以資源開發和招商引資為主要突破口,發揮優勢,發展特色,積極推進工業化,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經濟建設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增長連續多年居韶關市各縣(市)前列,提前二年完成“十五”計劃的預期目標,經濟總量五年實現翻一番。2004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6.6億元,同比增長17.5%,工業總産值26.5億元,增長64.5%,固定資産投資13億元,增長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111萬元,增長10%。近年,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中,乳源的縣域經濟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一是經濟結構實現了以工業為主導地位的重大突破,基本完成了由傳統農業縣嚮工業縣的過渡轉變,開始進入工業代的時代,第二産業比重占經濟總量的67%,並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二是工業支撐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全縣380座、裝機容量為52.6萬千瓦的小水電站構成了水電優勢産業。乳源東陽光高科技園是全國最大的光箔、親水箔和大電容器産品的生産基地,2004年公司産值20億元;三是招商引資強力拉動經濟發展。全縣現有招商引資項目127個,引進資金纍计35億元,2004年外資民營企業産值占全縣工業産值的85.9%,民營經濟占主導地位。乳源充分發揮水電、旅遊等優勢資源,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成為韶關市外商投資承接産業轉移的一片熱土,並創造了以招商引資發展振興工業的乳源發展模式;四是緑色農業發展初具規模。2002年8月在全國首個提出建設緑色食品示範縣的構想,積極探索緑色農業發展思路,已建成8大緑色食品生産基地,巴西果王汁等15個農産品獲得國傢緑色食品的標志認證,是廣東省緑色食品認證項目最多的縣;五是開發旅遊資源,主動融入韶關大旅遊圈,加快旅遊業的發展。以開發大峽𠔌為竜頭,突出高山、峽𠔌、瑤傢源這個主題,帶動第三産業的發展。2004年來乳源的旅遊人數達55萬人次,經濟收入同比增長13%。2002年,該縣利用山區特有的生態環境優勢,根據國內外食品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提出了“創建緑色食品示範縣,大力發展緑色食品”的思路,並編製了創建緑色食品示範縣的規劃。經過三年多的建設,目前全縣已建立蔬菜、筍竹、巴西果、香蕉李、三角魴、茶葉等8個緑色食品生産基地。緑色食品生産基地遍布全縣9個鎮,總面積7.1萬畝,約占全縣農業生産用地的30%。三年共培育發展緑色食品企業18傢,其中,生産、經營緑色食品的企業12傢、加工緑色食品的企業3傢、專門營銷緑色食品的企業3傢。通過推行緑色生産和標準化生産,該縣的大峽𠔌牌還原筍、生菜、結球甘藍、辣椒、荷蘭豆、菜心、香蕉李、瑤山白毫茶,源霧山牌玫瑰茶,銀源牌三角魴,緑鮮冠牌巴西果王汁和高盛牌西洋菜、芥蘭、白菜、菜心等15個農産品相繼獲得了國傢緑色食品標志認證。全縣緑色食品年産量達2.63萬噸,年産值約1.12億元。緑色食品企業輻射帶動農戶10624戶,其中緊密型農戶占30%以上。2004年,緑色食品生産基地輻射帶動的農戶戶均增收2032多元。
行政區劃
  乳源瑤族自治縣轄9個鎮:乳城鎮、一六鎮、桂頭鎮、洛陽鎮、大布鎮、大橋鎮、東坪鎮、遊溪鎮、必背鎮。共有115個村(居)委會,1082個自然村。縣人民政府駐乳城鎮。
歷史沿革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縣。因縣北豐崗嶺溶洞産鐘乳,穴中有源泉流而得名。
  建縣前
  乳源,秦屬南海郡,漢屬桂陽郡,三國吳屬始興郡,唐屬韶州。
  南宋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劃麯江西境乳源鄉4裏,崇信鄉8裏;樂昌南境新興(依化)鄉3裏,共3鄉15裏設置乳源縣,隸屬廣南東路韶州。
  元代
  乳源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
  明代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廣東布政司韶州府。
  清代
  清屬廣東省韶州府,光緒年間屬南韶東道韶州府。
  民國
  民國3年(1914年)屬南韶連道,民國8年屬南韶連道韶州府,民國35年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屬廣東北江行政公署(後改稱粵北行政公署)。1952年3月,乳源與麯江合併麯江乳源縣。1953年5月,土地改革運動結束後,恢復乳源縣建製。1958年12月,乳源縣撤銷,合併韶關市,縣地為韶關市郊區。
  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瑤族自治縣,先後屬韶關專員公署,韶關地區革委會、韶關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韶關地區與韶關市合併,乳源屬韶關市。
  2000年,乳源瑤族自治縣轄15個鎮、2個鄉:乳城鎮、紅雲鎮、必背鎮、桂頭鎮、附城鎮、洛陽鎮、柳坑鎮、遊溪鎮、一六鎮、大布鎮、大橋鎮、東坪鎮、古母水鎮、竜南鎮、大坪鄉、楊溪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77894人,其中:乳城鎮 32355人、附城鎮 9359人、侯公渡鎮 20856人、一六鎮 13620人、桂頭鎮 22121人、竜南鎮 3253人、洛陽鎮 4723人、古母水鎮 3294人、大布鎮 9662人、大橋鎮 17200人、紅雲鎮 10303人、東坪鎮 5448人、遊溪鎮 1430人、必背鎮 4936人、柳坑鎮 5223人、楊溪鄉 5839人、大坪鄉 3602人、乳陽林業局虛擬鎮 1875人、天井山林場虛擬鎮 1596人、方洞林場虛擬鄉 1199人。
  2002年,乳源瑤族自治縣轄15個鎮(乳城 必背 桂頭 一六 大布 大橋 遊溪 附城 竜南 洛陽 紅雲 柳坑 東坪 侯公渡 古母水)、2個鄉(楊溪 大坪),106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
  2005年4月26日,廣東省民政廳(粵民區21號)批準撤銷乳源縣侯公渡鎮,並入乳城鎮;撤銷古母水鎮,並入洛陽鎮;撤銷竜南鎮,並入東坪鎮;撤銷紅雲鎮,並入大橋鎮;撤銷柳坑鎮,並入遊溪鎮;從桂頭鎮劃出方洞村委會並入必背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乳源瑤族自治縣轄9個鎮(乳城、必背、桂頭、一六、大布、大橋、遊溪、洛陽、東坪)。
英文解釋
  1. n.:  Ruyuan Yaozu Autonomous County
近義詞
乳源瑤族
包含詞
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乳源瑤族自治縣溫泉賓館乳源瑤族自治縣中醫醫院
乳源瑤族自治縣衛生防疫站
分類詳情
張開大橋鎮張開洛陽鎮張開乳城鎮張開一六鎮張開桂頭鎮
張開大布鎮張開東坪鎮張開遊溪鎮張開必背鎮張開竜南鎮
張開侯公渡鎮張開古母水鎮張開紅雲鎮張開柳坑鎮
乳源大峽𠔌雲門山大覺禪寺廣東屋脊旅遊度假區
西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