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上海 > 黃浦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郵編:200001 代碼:310101 區號:021
  拼音:Huáng Pǔ Qū,Huangpu Qu
  黃浦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地處黃浦江與蘇州河合流處南端。東和南隔黃浦江與浦東新區相望;西與靜安區、盧灣區接壤;北以蘇州河為界,與虹口區、閘北區為鄰。總面積 12.41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1.3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0.56萬人(2007年底)。全區轄6個街道:南京東路街道、外灘街道、半淞園路街道、小東門街道、豫園街道、老西門街道。區政府駐延安東路300號。
  區境內南北高架與延安路高架、內環高架相交;有軌道交通一號綫、二號綫、四號綫、八號綫;延安東路隧道、復興東路隧道和外灘觀光隧道及6條輪渡綫越黃浦江抵浦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近代建築群、明代園林豫園和明代寺廟沉香閣等3處,旅遊點有南京路步行街和仿明清建築的豫園商業旅遊區等,市級文化設施有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音樂廳和上海市檔案館外灘新館等。
區域概況
  黃浦區位於上海市市中心。東和南隔黃浦江與浦東新區相望;西與靜安區、盧灣區接壤;北以蘇州河為界,與虹口區、閘北區為鄰。總面積12.4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1.13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34平方千米)。總人口53.89萬人(2008年)。區人民政府駐延安東路300號,郵編:200001。代碼:310101。區號:021。拼音:Huangpu Qu。
  黃浦區轄6個街道:南京東路街道、外灘街道、半淞園路街道、小東門街道、豫園街道、老西門街道。
商業經濟
  黃浦區萬商雲集、市場繁榮,是全國聞名的商貿購物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華聯商廈、新世界城、亞一金店、緑波廊、華寶樓古玩等上海有名的商店開設在黃浦區。南京路是蜚聲中外的"中華商業第一街"。福州路、北京路、西藏路、金陵路、黃河路、雲南路等著名特色商業街造就了區域經濟的活躍和繁華。
  黃浦區是上海的金融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花旗銀行、曼𠔌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僑銀行、東亞銀行等63傢中外銀行開設在本區。
社會發展
  黃浦區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上海市政府、市人大及市政府衆多機構都設在本區。境內有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市工人文化宮、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上海美術館等著名文化設施,以及大世界遊樂中心,有中國劇場、人民大舞臺、共舞臺、逸夫舞臺等"上海四大劇場",還有著名的大光明電影院等專業影劇場。
  黃浦區是上海主要的交通集散中心之一。上海軌道交通1號綫,上海軌道交通2號綫和上海軌道交通8號綫在我區人民廣場站交會。上海的公交綫路在我區形成網絡中樞。上海的內環綫高架道路中的延安高架道路和南北高架道路在該區相交。地上、地下和空中的立體交通網絡使我區的交通運行四通八達、十分便捷。
  黃浦區是上海的旅遊熱點之一。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外灘,使中外遊人流連忘返。民族風格濃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園商業旅遊區以其規模效應,吸引了四海賓客。新建成的南京路步行街是國內外的旅遊者購物、休閑、觀賞的好去處。號稱“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歐式建築群,以及文廟、九間樓、書隱樓、古城墻等明清建築。區內還有中共中央駐上海辦事處、上海人民英雄紀念碑、五卅慘案紀念碑、四明公所牌樓、三山會館、豫園點春堂等革命鬥爭史跡,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8處。黃浦區五教齊全,宗教場所有沉香閣、城隍廟、白雲觀、董傢渡天主堂、小桃園清真寺、沐恩堂等。
歷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區境南部建立上海縣署;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區境北部先後開闢為英租界和法租界,開始有“南市”、“北市”之說。1927年7月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後,南市老城廂地區劃入滬南區管轄。在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後的淪陷時期,滬南區改稱為南市區。
  1945年抗戰勝利後,區境為上海第一區(黃浦)、第二區(老閘)、第三區(邑廟)、第四區(蓬萊)。當時上海市政府將全市分設30個區,第一區因瀕臨黃浦江,又以江名黃浦為區名,這是黃浦區得名之始。南市老城廂地區劃為邑廟區、蓬萊區。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兩區分別接管,並建立區人民政府,1959年12月邑廟、蓬萊兩區合併為南市區。1956年,黃浦、老閘兩區合併為黃浦區;1959年,邑廟、蓬萊兩區合併為南市區;1993年,黃浦區、南市區原浦東地區劃歸浦東新區。2000年,黃浦、南市兩區拆二建一,成立新的黃浦區黃浦區委、區政府駐地:延安東路300號。
黃浦名街
  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步行街東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長1033米。2005年末,沿街有商業企業65傢,營業面積逾35萬平方米。
  北京路生産資料街:2005年,北京路生産資料街和周邊20餘條支馬路形成專業商圈。經營範圍包括機電設備、機械配件、各類工具等20餘個行業60餘個大類,集聚數萬種機電、機構産品和專業零部件。電子産品專業市場成為新的特色行業。
  上海老街:上海老街位於方浜中路,建於1998年,東起中華路、人民路,西至河南南路,全長825米,1999年被市商業委員會命名為商業專業特色街。
  豫園商業旅遊區:2005年,豫園商業旅遊區推進結構調整,“商旅文”聯動,豫園大酒店、廟前廣場等項目按進度實施,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編製完成。
  金陵路商業街:金陵路商業街自外灘到成都路全長2653米。共有網點300餘戶,主要集中在盛澤路至西藏路段。
  雲南南路美食街:雲南南路美食街以小紹興大酒店為竜頭,擁有小金陵????水鴨店、鮮得來排骨年糕店等
名字的由來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註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歷史名人
  徐光啓(1562—1633),上海人,字子先,號元扈,謚文定,天主教徒,選名保祿。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是明代著名的科學家、天文學家、農業科學家。徐光啓1562出生於上海一個寒素的家庭,早年曾在上海竜華寺求學,他自幼勤學苦練、生活簡樸,在中秀纔後前往廣東教書。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在廣東韶州結識西方傳教士,初步聞知天主教教義及西方科學知識;後又讀到利瑪竇的《山海輿地圖》。次年中舉。二十八年春赴北京應試,途經南京,往訪利瑪竇,對西方科學知識發生興趣。三十一年(1603)在南京聆聽了葡萄牙耶穌會士羅如望的宣道,閱讀了利瑪竇的《天學實義》。塔把"天學"理解為由行上之道和行下之器兩部分組成。他認為佛教空無之說"東來千八百年,而世道人心未能改易",若能將天主教教義加以傳布,使人人為善,以達到"久安長治"的政治目標。因此,他接受了"天學",受洗入教,取教名保祿。
  萬歷三十二年(1604)中進士,考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從政之餘隨利瑪竇問學,並於之合譯《幾何原本》前6捲。三十五(1607)丁憂,回籍守製。次年邀意大利耶穌會士郭居靜道上海傳教,在傢中設立教堂,並在其親友、佃戶中發展教徒,是為天主教傳入上海之始。守製期間,將《測量法儀》參以《周髀算經》、《九章算術》,中西會通,加以整理,並撰成《測量異同》,《勾股義》。三年後回京任翰林院檢討,適值欽天監推算日食不準,遂和傳教士合作研究天文儀器。主張翻譯學習西方天文學說。因皇帝不予重視,其事遂寢。四十年(1612),從意大利耶穌會士熊三拔學習西方水利。
  崇禎元年(1628)復任禮部侍郎。次年,欽天監推算日食再次失準。經過皇帝批準由徐光啓主持重修歷法,主持編譯《崇禎歷書》。當年,皇太極率領數萬人攻破大關口,從三面進逼京畿,崇禎帝兩次召集大臣,垂問方略,徐光啓提出區別對待俘虜以瓦解敵人軍心,建立配備西洋炮等火器的車營,以戰為守,積極防禦的戰術。在徐光啓主持下,由傳教士率領的葡萄牙士兵帶領大銃到達涿州,協助防守。三年升禮部尚書,是明末中西文化交流中重要人物。
  徐光啓晚年雖然年老多病,但他抓緊時間審定了《崇禎歷書》的最後三十七捲歷書,一六三三年徐光啓病重,他還吃力地吩咐孫子,回上海後要把《農政全書》全部整理好,刊印出來。徐光啓逝世後,崇禎皇帝停朝三天,特地為徐光啓賜祭,追贈他為太子少保,並謚為“文定”。
  徐光啓一生治學嚴謹,為官廉正,終生從事研究天文、歷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較早接觸並容納西方文化,有《農政全書》、《崇禎歷書》和《幾何原本》等著譯,是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不愧為“治歷明農百世師經天緯地,出將入相一個臣奮武揆文”。
  主要功績:
  徐光啓是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徐光啓在數學、天文、歷法、軍事、測量、農業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
  在天文歷法上,徐光啓介紹了古代托勒玫舊地心說和以當代第𠔌的新地心說為代表的歐洲天文知識,會通當時的中西歷法,主持編譯了《崇禎歷書》。在歷書中,他引進了圓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紹了地球經度和緯度的概念。他為中國天文界引進了星等的概念;根據第𠔌星表和中國傳統星表,提供了第一個全天性星圖,成為清代星表的基礎;在計算方法上,徐光啓引進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學的準確公式,並首先作了視差、蒙氣差和時差的訂正。 徐光啓翻譯了公元前三世紀亞歷山大的偉大數學家歐幾裏所著的《幾何原本》,文字通俗易懂,錯誤很少,一次翻譯就成定稿,一些名詞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測量異同》和《勾股義》中,他把中西測量方法和數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比較,並且運用《幾何原本》中的定理把我國古代已有的證明方法嚴密化,還創造了一些新的證明係統。這些工作為我國以後的數學研究開闢了道路。
  《崇禎歷書》的編纂對於我國古代歷法的改革是一次飛躍性的突破,它奠定了我國近三百年歷法的基礎。徐光啓的編歷工作為中國天文學由古代嚮現代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論和技術基礎。
  茅麗瑛(1910~1939年)女,浙江杭州人。民國19年(1930年),在啓秀女中(今上海市十二中學)高中部畢業,並考取了東吳大學法律係。因無力交付學費,一學期後輟學。民國20年3月,考入上海江海關,任英文打字員。
  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相繼爆發後,茅麗瑛激於民族義憤,在每月領到薪金時總要捐錢給東北抗日義勇軍。民國25年秋,她參加中共江海關地下支部創立的樂文社,開始接受革命影響。民國26年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任海關華員戰時服務團慰勞組組長,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她白天上班,晚上搞戰時服務工作,奔走了3個月。上海租界淪為“孤島”後,她參加上海海關同人救亡長徵團,南下宣傳抗日。後因母病返回上海,不久受聘於啓秀女中任英語教師。
  民國27年5月,上海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以下簡稱“職婦”)在南京路(今南京東路)120號二樓成立,茅麗瑛被選為主席,同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後任支部委員。為支援新四軍抗戰,籌募戰士寒衣,並為難民籌集救濟金,“職婦”舉辦義演和義賣,茅麗瑛被推為籌備義賣組組長。民國28年6月7日,“職婦”藉大陸電臺舉辦平劇大匯唱,以推銷義賣券和徵募義賣品。播音開始後不久,“職婦”和電臺都收到一封附有子彈的匿名信,揚言“立即停止播音,否則將於你們不利”的黑字赫然在目,茅麗瑛不畏懼,拿着子彈果斷地說:“繼續廣播”。連續3天的電臺宣傳,在“孤島”群衆中産生強烈的反響。
  義賣會於7月14日在南京路“職婦”會所開幕。第二天下午,兩個暴徒衝進會場行兇,被當場抓住。茅麗瑛在巡捕房揭露了暴徒的罪惡行徑,他們理屈辭窮,供認係受日偽特務派遣,從而暴露了真面目。民國28年12月12日晚,她在“職婦”會所樓梯旁,被特務連擊三槍,重傷倒地。她仍緊抱着裝有會員名册的手提包,直到交給了她的同志。在仁濟醫院搶救時,由於敵人對院方施加壓力,茅麗瑛沒有能及時施行手術和得到必要的護理,於15日下午2時10分犧牲,年僅29歲。
  黨組織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成千上萬的群衆冒着風險到萬國殯儀館吊唁,表達對烈士的哀悼和對敵人的憤恨。解放後,上海人民在1949年12月11日舉行追悼大會。1989年12月12日茅麗瑛烈士殉難50周年,黃浦區人民政府在南京東路(四川路口)烈士遇害處鎸石碑紀念。
  周信芳(1895~1975年),原名士楚,藝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出生於江蘇淮陰。7歲從師學演京劇習老生,並以“七齡童”為藝名在杭州演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以“麒麟童”的藝名,搭班演出於上海丹桂第一臺(原址在今福州路),即嶄露頭角。第二年入北京喜連成社(後改名富連成社)搭班學藝,並參加巡回演出。
  民國元年(1912年)返滬,演出於迎貴茶園(原址在今福建中路)、新新舞臺(原址在今九江路)和天蟾舞臺(當時在今九江路)。民國4年至12年在丹桂第一臺持續領銜演出達8年之久。以後又長期演出於天蟾舞臺,直到民國21年。這一時期,他除演出了一些思想內容較健康的傳統戲和連臺本戲外,還創作排演了抨擊袁世凱獨裁的《宋教仁》,反映五四運動的《學拳打金剛》以及刻劃林衝反抗精神的《英雄血淚圖》等劇目。
歷史事件
  抗倭寇之戰
  明代倭寇屢屢騷擾上海縣。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5月19日,倭首蕭顯率數千倭寇從浦東而來,鬆江通判劉本元率快役500名出戰失利。倭寇焚燒縣治,搶掠民財而去。同年6月,倭寇300餘艘船進犯上海縣,鎮海衛指揮武尚文、鎮撫吳賢戰死。7月,倭寇再次進犯上海縣,指揮黎鵬舉在作戰中受傷。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駕船7艘,從黃浦江登岸,直撲東門,登上城外民樓,破壁俯瞰城內。新築城墻多有崩壞,董邦政命神槍手於城崩處阻擊。倭寇死傷甚多,圍城18日後,掠四郊而離去。
  嘉靖三十四年3月29日,數千倭寇猛攻上海縣城,董邦政率兵出擊。有一騎白馬倭寇,衝擊甚銳,海防兵陳瑞斬該寇,口銜所斬寇首,倭寇皆懼退。
  嘉靖三十五年6月7日,倭寇50餘艘船,自吳淞突至上海。董邦政恰率兵外出,守城兵力不足,形勢危急。通判劉本元以2000兩銀為賞格,招募敢死隊守城。倭寇晝夜攻城不下。至24日晚,在城西曠野處取竹造梯,趁守城人睏倦之際攀梯登城。守城民夫楊鈿發覺疾呼,衆人驚起。楊鈿被倭寇刺倒,便以身壓梯上倭寇,一同墜城下。城上炮石如雨,倭寇退涉城壕逃竄。時值漲潮,倭寇溺水無數。
  五卅慘案
  民國14年(1925年)5月15日,內外棉七廠顧正紅慘遭日人殺害,激起全市人民的極大憤慨。5月30日,上海3000多名學生和部分工人組成演講隊,分赴租界各鬧市區演講和散發傳單,抗議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槍殺工人顧正紅的罪行,得到市民熱烈響應。租界巡捕在浙江路一帶毆打和逮捕演講的學生和工人。下午3時許,憤怒的群衆雲集大馬路(今南京東路)勞合路(今六合路)老閘巡捕房前,堅持要求釋放被捕學生。老閘巡捕房英籍捕頭埃弗森下令嚮群衆開槍射擊,頓時槍彈紛飛,血流遍地,何秉彝、尹景伊、陳虞欽、唐良生、陳兆長、朱和尚、談金福、鄔金華、石鬆盛、陳興發、王紀福、姚順慶、徐落逢等13人當場犧牲,重傷數十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五卅慘案”發生的現場。
  圖為公共租界巡捕武裝鎮壓示威者。
  五卅慘案發生後,上海市民立即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罷工、罷課、罷市的“三罷”鬥爭,反帝愛國運動的烈焰迅速從上海推嚮全國,成為全國大革命高潮的起點。
  解放上海 肅清境內殘敵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所部,奉令進軍解放上海。其中二十軍六十師係原浦東抗日武裝,於1949年5月16日進入川沙縣西部,連剋浦東北蔡、竜王廟及境內張傢樓等地,殲敵萬餘。繼由三十一軍所部解放市中心區,以所屬之七十九師二三五團(即濟南第一團)為前哨,沿愚園路南京路嚮東挺進。為使上海這座東方大都市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部隊盡可能減少因戰爭帶來的損傷。
  濟南第一團二營奉命圍殲據守在國際飯店、大新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高樓大廈內的頑敵。這些敵軍是國民黨上海保安縱隊的一部分,約有一個團的兵力,妄圖利用高樓進行頑抗。為避免激戰,在中共上海地下組織的配合下,終於勸降成功,解放了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該團一營的作戰目標是消滅剛從浦東敗退下來盤踞在外灘公園裏的國民黨三十七軍二三○師殘部,經過迂回包抄,一舉消滅了這股殘敵。至此,蘇州河以南的市區,5月25日凌晨全部解放。濟南第一團全部進入沿蘇州河南岸陣地,目標對準河對岸守敵。
歷史文化
  福州路文化街的源流和發展
  上海開埠時,福州路是黃浦灘旁東西嚮的土路,最初為外灘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築成泥砂石子馬路,因附近設有基督教倫敦會傳教機構,當時名“布道路”、“教會路”。
  南外灘的變遷
  2002年1月,黃浦江綜合開發世紀工程正式啓動,為南外灘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黃浦區舊區改造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史話
  南京路是上海商業的象徵,也是上海對外開放的窗口;是萬商雲集的寸金寶地,也是國內外購物者的天堂。南京路憑藉其風格迥異的商廈、先進的裝備設施、繁花似錦的櫥窗、琳琅滿目的商品、現代化的管理、舒適的購物環境
  外灘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點。 上海開埠後,西方殖民者在黃浦灘沿岸修築馬路,築成黃浦灘路。西方僑民將其喚作“The Bund”,中國人譯之“外灘”。
  豫園
  豫園,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南面和西面與城隍廟和豫園商城毗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江南古典園林的瑰寶,被譽為“奇秀甲於東南”,蜚聲中外,是上海著名的旅遊勝地。
  人民廣場
  上海市最中心的地域——人民廣場,在解放前是衆所周知的“跑馬廳”。上海開埠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擴張時,今廣場東部的現西藏中路為其西界。
一帶三區
  “一帶”:外灘沿黃浦江發展帶,是上海最具活力的黃金水岸綫。北起外灘源蘇州河口,南到江邊路,西至四川路、人民路、中華路和中山南路等沿綫(見附圖),岸綫長度6.3公裏,面積約1.2平方公裏(不含世博園地區)。區域內現有商務樓總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老大樓92幢,總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是上海城市景觀縱軸——黃浦江岸綫的核心部分,是浦江兩岸綜合開發的重點區域,是上海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三大集聚帶之一,是上海最重要的南北嚮交通走廊,也是黃浦區直接接受世博會輻射以及進行世博功能配套的重點地區。將按照“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要求,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提升金融貿易功能,拓展高端商務商業功能,補充特色娛樂功能,開拓博覽文化功能,成為浦江兩岸綜合開發的亮點和黃浦未來發展的增長極。
  “三區”:經典的南京路地區、傳統的豫園地區和未來的世博園地區。
  南京路地區,是集中體現城市活力的商務商業核心區。北起北京西路與蘇州河,南至金陵路、淮海東路與人民路,東起四川中路,西至成都路,區域面積約3.2平方公裏。區域內現有商務樓總建築面積356萬平方米,其中,甲級商務樓22座,建築面積約160萬平方米;老大樓124幢,總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十一五”期間,要利用多個傳統中心以及現代服務業彙聚的優勢,傳承經典,滲透發展,重塑功能,聚合做強,進一步強化商業商務和現代服務功能,成為上海高檔商業商務聚集的標志性地區之一,展示上海中心城區的繁榮繁華。
  豫園地區,是上海700年歷史發源地——老城廂的核心,是傳承上海歷史文脈的重要載體,是上海最具傳統特色的市級商業中心。東、北起中華路與人民路,西至河南南路,南到復興東路,區域面積0.72平方公裏。區域內現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業樓宇12座,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整個豫園地區又可以分為5.3公頃的“內圈”、43.7公頃的“中圈”和23公頃的“外圈”。“十一五”期間,將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藴和特色旅遊資源,延續歷史文脈,挖掘文化內涵,調整商業結構,完善旅遊要素,提升商業商務功能,形成商旅文互動效應,成為充分體現上海歷史魅力的國際化商業文化旅遊區。
  世博園地區(黃浦範圍),是面嚮未來、提升形象、形成黃浦發展動力的區域,是推動黃浦經濟持續發展的“助推器”。東起南浦大橋,西至江邊路高雄路,北到中山南路,面積約1平方公裏。將以舉辦世博會為契機,開闢博覽文化功能,完善城區功能結構,優化發展格局,改善地區環境品質,成為體現未來發展動力的現代化博覽文化區,全方位提升黃浦區的發展水平。
英文解釋
  1. n.:  Huangpu District
近義詞
黃浦, 黃浦村
相關詞
學校市八中學區重點上海中學教育高中上海市重點中學
上海高中天主教小學上海行政區劃校園國傢級重點職校人物更多結果...
包含詞
市轄區黃浦區黃浦區中醫院黃浦區中心醫院
黃浦區業餘大學黃浦區傳染病醫院上海市黃浦區曹光彪小學
上海市黃浦區重慶北路小學上海市黃浦區中心醫院上海市黃浦區陽光學校
黃浦區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上海市黃浦區報童小學
黃浦區廣場地段醫院黃浦區金陵東路地段醫院黃浦區精神衛生中心
黃浦區董傢渡地段醫院上海市黃浦區金葉羊毛衫廠黃浦區半淞園地段醫院
黃浦區南京東路地段醫院黃浦區外灘地段醫院上海市黃浦區精神衛生中心
黃浦區眼病防治所西藏分所黃浦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黃浦區教育進修學院分院
上海市黃浦區科技進修學校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上海市黃浦區文化館
上海市黃浦區衛生防疫站黃浦區商業人才培訓中心黃浦區關於加強中小學學籍管理工作的意見
上海市黃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市黃浦區海韻藝術進修學校黃浦區鴻福紡織品經營部新昌路分部
上海市黃浦區紡益紡織品經營部上海市黃浦區三樂服裝鞋帽經營服務部上海市黃浦區小東門地段醫院
上海市總工會黃浦區工人文化宮經營服務部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上海市黃浦區天達房産技術咨詢服務部
分類詳情
張開半淞園路街道張開南京東路街道張開外灘街道
張開小東門街道張開老西門街道張開豫園街道
人民廣場街道董傢渡街道金陵東路街道
大世界老城隍廟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上海博物館福州路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