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 : 澄邁縣 : 社旗縣 : 姜堰市 : 泰和縣 : 翁牛特旗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 保德縣 : 榮縣 : 慈溪市 : 永嘉縣 : 明光市 : 懷集縣 : 東莞市 : 環翠區 : 貢井區 : 平山區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 廣東 >清遠 >英德市 > 橋頭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廣東省英德市橋頭鎮
  【地理位置】
  橋頭鎮位於英德市東部,東經113°20′,北緯24°21′。距縣城51公裏。東與青塘鎮、白沙鎮接壤,南與魚灣鎮、英德華僑茶場毗鄰,西與大鎮鎮、黃陂鎮相連,北與橫石水鎮交界。面積148.6平方公裏。
  橋頭鎮屬丘陵山區。年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1900毫米。土地肥沃,有耕地面積3.74萬畝。森林覆蓋面積98%。因翁江穿流其中,水力資源非常豐富。礦産資源具有品質好、儲量大、開採容易的特點。
  1998年底,橋頭鎮總人口29688人,漢族。其中農業人口27044人,占總人口的91.1%;非農業人口2644人,占總人口的8.9%。此外,有華僑、港澳臺同胞100多人。
  【歷史沿革】
  建製於明洪武二年(1369)。鎮內原有潭坑墟,由於稅捐重,橋頭鄉紳趙汝老召開東坑、坪山、石角、土頭陳、鴨麻圍、高車壩、趙屋、上塘、丘屋、寧屋等“六甲會議”,在今橋頭鎮建“六甲祠”作墟場,凡赴墟者皆免費供應半斤油。後來赴墟的人越來越衆,在小溪上建了一座石橋,因墟場正在石橋的東頭,橋頭鎮因此得名,潭坑老街也隨之自然消失。屬英德縣象屬岩貴、甘棠都溪頭、板莆圖。清光緒十二月(1886)屬英德縣總局溪頭、板甫、潭坑、五石分局。民國期間英德縣第三區溪板、新興鄉。1949年10月至於1951年9月屬縣第三區。1951年9月至1956年6月屬英德縣第十三區。1957年11月屬英東工作委員會。1958年9月劃翁源縣,稱翁江人民公社。1959年11月劃歸英德縣,稱橋頭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稱區。1987年7月改稱區。1987年4月改稱鎮。
  【旅遊風光】
  英東中學 全省第1所老區革命學校。1942年,地下黨組織為培養革命骨幹,發展黨的力量創辦。校長和教員中,許多是共産黨員,其中有從延安學習回來的。這所革命學校曾先後於1945年和1947年兩次有各100多名師生集體參加遊擊隊,以其光榮的功績載入史册。現該中學正不斷擴建完善,設有初中、高中部,總占地面積7060平方米,有教學樓1幢24間課室,建築面積2226.93平方米;學生宿舍樓4幢,面積3246.52平方米;教工宿舍7幢,面積4020.9平方米。
  烈士陵園 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後通過改建而成,占地面5畝,內有六角亭、四角亭、石臺石椅,有一尊價值3萬元的遊擊隊員銅像,供人們緬懷先烈。
  【基礎設施】
  橋頭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鎮政府設在橋頭墟。墟鎮面積1.21平方公裏。有13條混凝土集市馬路,即府前路、橋西路、橋東路、園陵路、先烈路、吉祥路、利民路。有40米高的電視差轉塔,全鎮可接收電視差轉節目。老街中心有一幢三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為1800平方米的貿易市場。
  已於1990年繪製墟鎮20年建設規劃藍圖。1991年建成有綫廣播電視接收站,可收中央和省市各頻道等10套節目。1994年在小橋西面開發新城區並建成程控電話大樓,開通了程控電話。1995年得新建成板甫大橋。1997年建成移動電話訊號站。1997年建成11萬千伏安變電站1座。1998年在集鎮西約400米的開闊地帶建設了一個面積800平方米的綜合農貿批發市場。目前,不少的樓房建築往西、南面輻射,這一地帶的開發使新舊集鎮連成一片。
  【交通通訊】
  橋頭鎮交通方便,四通八達。以橫貫其中的英東公路和橫沙公路為幹綫,東行12公裏連106國道,南駛6公裏與白沙鎮接壤,西走50公裏與衡廣鐵路復綫相接,北距橫石水鎮14公裏。每天通往廣州、清遠、英德、佛崗以及附近各鎮的客車50多班次。鄉道、村道交叉縱橫,13個村委會及80%的村民小組均可通車,擁有大小車輛500餘輛。
  【資源特産】
  荷蘭豆 種植歷史悠久。産量高、質量好。歷年來主要以秋植(反季節)輔以鼕種。1998年種植面積5500畝,總産量2800噸。出口港澳,遠銷歐美。
  橋頭蓮藕 久負盛名,尤以潭坑社前塘為最。身細節疏、湯白不渾、肉粉軟幼、香味獨特。
  橋頭紅瓜子 色澤紅亮,粒大飽滿,殼薄肉香。在省市的市場上享有高的聲譽。
  橋頭楊桃 新植品種,97年始投産,産量高,質量好。一年三季皆開花結果,果大肉嫩,清甜爽口。已銷往省內各市、縣,初具盛名。
  橋頭沙田柚 果大飽滿,肉質鮮嫩,晶瑩剔透,香甜可口,漸露頭角。
  煤 初探工業儲量650萬噸,現仍是小煤窯生産,年産量3.5萬噸。銷往廣州、深圳、珠海、從化、花縣以及珠江三角洲等縣市。
  鐵 現已發現鐵礦點13個,勘探儲量1076萬噸,部份礦已進行開採。
  此外,還有葉臘石、瓷土礦等礦産資源,現已有少量開採。
  【經濟狀況】
  1998年底,橋頭鎮工農業總産值16749萬元。其中工業産值3385萬元,占總産值的20.2%;農來産值13364萬元,占總産值的79.8%;1998年人均純收入2657元。有市屬廠(場)兩個:一是日榨量700噸的英東白糖廠(離集鎮2.5公裏),二是英德市林業苗圃場。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水薯、黃豆、甘蔗、花生、蓮藕、紅瓜子等。近年逐步形成了以荷蘭豆為主的蔬菜、甘蔗、柑桔(橙)、柿子、青欖、李子、楊桃、沙田柚等生産基地。有林面積11萬畝。可養魚的山塘水庫2500畝。
  工業以水電、採煤為兩大支柱。建有水電站2座,裝機容量1300千瓦,計劃還要對兩座電站進行擴建,總裝機容量6000千瓦,並計劃新建一座水電站。有農機廠、機磚廠、爆竹廠、鋼窗廠、榨油廠、竹木器加工廠、澱粉廠等。由個體經營、引進先進技術、年産2500噸的軋鋼廠已成一定規模,産品銷往省內外市場。
  現有商業戶190戶,其中集體21戶、個體169戶。
  【文教衛生】
  橋頭鎮現有市屬英東中學1所、鎮為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3所、村辦小學7所,在校學生466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7%.。有面積1200平方米的電影院及文化娛樂中心及文化娛樂場所13個。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醫療保健站30個。
  英東中學 全省第1所老區革命學校。1942年,地下黨組織為培養革命骨幹,發展黨的力量創辦。校長和教員中,許多是共産黨員,其中有從延安學習回來的。這所革命學校曾先後於1945年和1947年兩次有各100多名師生集體參加遊擊隊,以其光榮的功績載入史册。現該中學正不斷擴建完善,設有初中、高中部,總占地面積7060平方米,有教學樓1幢24間課室,建築面積2226.93平方米;學生宿舍樓4幢,面積3246.52平方米;教工宿舍7幢,面積4020.9平方米。
  烈士陵園 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後通過改建而成,占地面5畝,內有六角亭、四角亭、石臺石椅,有一尊價值3萬元的遊擊隊員銅像,供人們緬懷先烈。
  【歷史名人】
  郭保慈(1877—1958),字少雲。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1910年回國,應學部考試,賞給農科舉人。翌年殿試列為一等,授主事,簽分傢商工部。嗣返粵,創辦南韶連進會,任會長。1912年任廣東農業教員講習所所長。1913年任衆議院議員,並任農業和財政委員。袁世凱解散國會後返粵。1916年國會恢復,復任衆議院議員。1958年病逝。
  廖碧波(1902—1979),1926年秋投身革命創辦了亞婆石小學,任校長。從此,以學校為陳地,團结進步表年,進行革命宣傳,成立亞婆石農民協會,建立農民自衛軍,並先後多次率領農軍增援魚灣農民暴動。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英翁邊和橋頭地下黨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曾兩次被捕入獄,受盡酷刑,繼續堅持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擔任英德縣第一區區長、英德縣副縣長等職。1979年在英德病逝。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
  【地理位置】
  橋頭鎮位於英德市東部,東經113度20分,北緯24度21分。距縣城51公裏。東與青塘鎮、白沙鎮接壤,南與魚灣鎮、英德華僑茶場毗鄰,西與大鎮鎮、黃陂鎮相連,北與橫石水鎮交界。面積148.6平方公裏。
  橋頭鎮屬丘陵山區。年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1900毫米。土地肥沃,有耕地面積3.74萬畝。森林覆蓋面積98%。因翁江穿流其中,水力資源非常豐富。礦産資源具有品質好、儲量大、開採容易的特點。
  1998年底,橋頭鎮總人口29688人,漢族。其中農業人口27044人,占總人口的91.1%;非農業人口2644人,占總人口的8.9%。此外,有華僑、港澳臺同胞100多人。
  【歷史】
  建製於明洪武二年(1369)。鎮內原有潭坑墟,由於稅捐重,橋頭鄉紳趙汝老召開東坑、坪山、石角、土頭陳、鴨麻圍、高車壩、趙屋、上塘、丘屋、寧屋等“六甲會議”,在今橋頭鎮建“六甲祠”作墟場,凡赴墟者皆免費供應半斤油。後來赴墟的人越來越衆,在小溪上建了一座石橋,因墟場正在石橋的東頭,橋頭鎮因此得名,潭坑老街也隨之自然消失。屬英德縣象屬岩貴、甘棠都溪頭、板莆圖。清光緒十二月(1886)屬英德縣總局溪頭、板甫、潭坑、五石分局。民國期間英德縣第三區溪板、新興鄉。1949年10月至於1951年9月屬縣第三區。1951年9月至1956年6月屬英德縣第十三區。1957年11月屬英東工作委員會。1958年9月劃翁源縣,稱翁江人民公社。1959年11月劃歸英德縣,稱橋頭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稱區。1987年7月改稱區。1987年4月改稱鎮。
  【旅遊風光】
  英東中學 全省第1所老區革命學校。1942年,地下黨組織為培養革命骨幹,發展黨的力量創辦。校長和教員中,許多是共産黨員,其中有從延安學習回來的。這所革命學校曾先後於1945年和1947年兩次有各100多名師生集體參加遊擊隊,以其光榮的功績栽入史册。現該中學正不斷擴建完善,設有初中、高中部,總占地面積7060平方米,有教學樓1幢24間課室,建築面積2226.93平方米;學生宿舍樓4幢,面積3246.52平方米;教工宿舍7幢,面積4020.9平方米。
  烈士陵園 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後通過改建而成,占地面5畝,內有六角亭、四角亭、石臺石椅,有一尊價值3萬元的遊擊隊員銅像,供人們緬懷先烈。
  名人
  郭保慈(1877—1958),字少雲。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1910年回國,應學部考試,賞給農科舉人。翌年殿試列為一等,授主事,簽分傢商工部。嗣返粵,創辦南韶連進會,任會長。1912年任廣東農業教員講習所所長。1913年任衆議院議員,並任農業和財政委員。袁世凱解散國會後返粵。1916年國會恢復,復任衆議院議員。1958年病逝。
  廖碧波(1902—1979),1926年秋投身革命創辦了亞婆石小學,任校長。從此,以學校為陳地,團结進步表年,進行革命宣傳,成立亞婆石農民協會,建立農民自衛軍,並先後多次率領農軍增援魚灣農民暴動。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英翁邊和橋頭地下黨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曾兩次被捕入獄,受盡酷刑,繼續堅持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擔任英德縣第一區區長、英德縣副縣長等職。1979年在英德病逝。
  【基礎設施】
  橋頭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鎮政府設在橋頭墟。墟鎮面積1.21平方公裏。有13條混凝土集市馬路,即府前路、橋西路、橋東路、園陵路、先烈路、吉祥路、利民路。有40米高的電視差轉塔,全鎮可接收電視差轉節目。老街中心有一幢三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為1800平方米的貿易市場。
  已於1990年繪製墟鎮20年建設規劃藍圖。1991年建成有綫廣播電視接收站,可收中央和省市各頻道等10套節目。1994年在小橋西面開發新城區並建成程控電話大樓,開通了程控電話。1995年得新建成板甫大橋。1997年建成傳呼機、移動電話訊號站。1997年建成11萬千伏安變電站1座。1998年在集鎮西約400米的開闊地帶建設了一個面積800平方米的綜合農貿批發市場。目前,不少的樓房建築往西、南面幅射,這一地帶的開發使新舊集鎮連成一片。
  【交通通訊】 
  橋頭鎮交通方便,四通八達。以橫貫其中的英東公路和橫沙公路為幹綫,東行12公裏連106國道,南駛6公裏與白沙鎮接壤,西走50公裏與衡廣鐵路復綫相接,北距橫石水鎮14公裏。每天通往廣州、清遠、英德、佛崗以及附近各鎮的客車50多班次。鄉道、村道交叉縱橫,13個村委會及80%的村民小組均可通車,擁有大小車輛500餘輛。
  【資源特産】
  荷蘭豆 種植歷史悠久。産量高、質量好。歷年來主要以秋植(反季節)輔以鼕種。1998年種植面積5500畝,總産量2800噸。出口港澳,遠銷歐美。
  橋頭蓮藕 久負盛名,尤以潭坑社前塘為最。身細節疏,湯白不渾,肉粉軟幼,、香味獨特。
  橋頭紅瓜子 色澤紅亮,粒大飽滿,殼薄肉香。在省市的市場上享有高的聲譽。
  橋頭楊桃 新植品種,97年始投産,産量高,質量好。一年三季皆開花結果,果大肉嫩,清甜爽口。已銷往省內各市、縣,初具盛名。
  橋頭沙田柚 果大飽滿,肉質鮮嫩,晶瑩剔透,香甜可口,漸露頭角。
  煤 初探工業儲量650萬噸,現仍是小煤窯生産,年産量3.5萬噸。銷往廣州、深圳、珠海、從化、花縣以及珠江三角州等縣市。
  鐵 現已發現鐵礦點13個,勘探儲量1076萬噸,部份礦已進行開採。
  此外,還有葉臘石、瓷土礦等礦産資源,現已有少量開採。
  【經濟狀況】
  1998年底,橋頭鎮工農業總産值16749萬元。其中工業産值3385萬元,占總産值的20.2%;農來産值13364萬元,占總産值的79.8%;1998年人均純收入2657元。有市屬廠(場)兩個:一是日榨量700噸的英東白糖廠(離集鎮2.5公裏),二是英德市林業苗圃場。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水薯、黃豆、甘蔗、花生、蓮藕、紅瓜子等。近年逐步形成了以荷蘭豆為主的蔬菜、甘蔗、柑桔(橙)、柿子、青欖、李子、楊桃、沙田柚等生産基地。有林面積11萬畝。可養魚的山塘水庫2500畝。
  工業以水電、採煤為兩大支柱。建有水電站2座,裝機容量1300千瓦,計劃還要對兩座電站進行擴建,總裝機容量6000千瓦,並計劃新建一座水電站。有農機廠、機磚廠、爆竹廠、鋼窗廠、榨油廠、竹木器加工廠、澱粉廠等。由個體經營、引進先進技術、年産2500噸的軋鋼廠已成一定規模,産品銷往省內外市場。
  現有商業戶190戶,其中集體21戶、個體169戶。
  【文教衛生】
    橋頭鎮現有市屬英東中學1所、鎮為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3所、村辦小學7所,在校學生466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7%.。有面積1200平方米的電影院及文化娛樂中心及文化娛樂場所13個。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醫療保健站30個。
英文解釋
  1. :  Qiaotou Town
  2. n.:  Qiaotou Zhen
近義詞
橋頭
橋頭鎮社區, 橋頭鎮居委會
包含詞
肖橋頭鎮石橋頭鎮橋頭鎮站
橋頭鎮居委會東莞市橋頭鎮恆利針織廠東莞橋頭鎮東方工藝廠
東莞橋頭鎮港城玩具廠東莞橋頭鎮邵崗頭玩具廠東莞橋頭鎮錦庫玩具廠
東莞市橋頭鎮禾坑巨箭玩具廠東莞市橋頭鎮成人教育培訓中心東莞市橋頭鎮邵崗頭經紡針織廠
東莞市橋頭鎮友聯針織製衣廠永嘉縣橋頭鎮衝霄內衣服裝工藝廠
分類詳情
橋頭村紅橋村五石村聯群村紅聯村
新益村石角村博下村板甫村紅梅村
潭坑村仙蕉坑村亞婆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