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区域简介
大麻镇地处大埔西部,位于韩江上游。全镇总面积232.82平方公里,管辖22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380个村民小组,人口有9584户、38646人。(其中农业人口33939户,劳动力12281人),耕地面积18676亩,山地面积265118.5亩。大麻镇是著名的侨乡,是大埔重点的侨乡镇,全镇旅居海外乡亲有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村村都有“南风窗”,户户都有“海外亲”,现在外出的老板多、干部多、华侨、港澳同胞多。改革开放以来,大麻镇认真做好侨务工作,打好侨牌,共接受捐资4千多万元,用于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等公益事业建设。
大麻的由来,据说古时大麻圩附近地势低洼,盛产大麻(中药、又叫火麻)而取名。大麻建制较早,明代已为集市,明、清沿称大麻社。
当地特产
马蹄笋是我国南方著名优良丛生食用笋竹,其笋形似“马蹄”而得名。其笋肉厚实、质脆嫩白、笋味鲜甜可口。据测定含17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具有减少人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留和吸收,帮助消化排泄,防止肠癌和减肥等功效。产品可鲜食,亦可制笋干和罐头,笋干可即浸即食,适于贮运和外销。种植三年后最高株产可达30公斤以上,年亩产超过500公斤,采收期从4月底开始10月份结束,长达4-6个月,优质鲜笋每公斤6元左右,亩产值3000元,亩利润2000元,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
五指峰石涧去雾茶源于宋代,产于海拔1298米五指峰山麓,这里常为云雾缭绕,故称五指山石涧云雾茶。
农村建设
小麻村位于大麻镇西部,省道大梅线贯穿其中,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335户1524人。近年来,该村把推广沼气建设当作创建节约型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来抓,特别是去年以来,该村结合“和谐康乐新村”示范点建设,发动群众大力推广使用沼气,以“畜—沼—果”模式,建设生态节约型新农村。
该村主要采取“政府支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办法,筹集12万元(其中上级政府5万元,农户自筹7万元)建成65个沼气池,建池容积达到650立方米,培训建池工人3人。现有沼气池年产沼气可达32000立方米,年节约生活燃料费5.4万多元,开展沼气综合利用面积125亩,增收节支达5.7万元。通过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畜—沼—果”模式,该村35户参加沼气综合利用的农户每年增收节支达1358元。同时,“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促进了种养业的发展,减少了农业的资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实现了农业生产高效低耗,增产增收的目标。目前该村35户使用沼气的农户发展养猪185头,种植蜜柚、荔枝、青榄等果树55亩,养鱼32亩。
基础建设
大埔县大麻镇莲塘渡口历史悠久,承担着韩江东西两岸9个村、1个社区25000多人的渡运任务。该渡口现有渡船3艘,年渡运量约22万人次。近年来,大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于2001年组织县交通局、大埔海事处、县公安局、大麻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对该渡口进行专项整治,在原有15艘渡船的基础上,保留3艘渡船,并且层层落实渡运安全管理责任制。
为确保渡运安全,2002年至2004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对渡口3艘船只分别进行了更新改造。在2006年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中,又拨出专项资金对3艘渡船进行维修。从2006年底起,大埔县人民政府开始对大麻莲塘渡口码头进行全面改造。
领导分工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郑可超: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镇长何祖才: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蓝尚柏:协助党委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分管党群、维稳、综治、计划生育、绩效考核工作。兼任综治办主任。负责河东片驻村工作。
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郭成:分管人大、依法治镇、党政办、统计、机关内务、统战、侨务、教育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何维龙:协助镇长主持日常工作。分管安全、城建、国土、环保、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作。
副镇长房家兴:分管财税、银信、工商、民政、物价、科技、通信、残联工作。
副镇长陈国光:分管农业、水利、供电、扶贫、老区、移民、新农村建设工作。负责英雅片驻村工作。
党委委员黎彬昌:兼任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交通、公路工作。负责河西片驻村工作。
党委委员刘干先:分管组织、人事、老干、党校、工会、关工委、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企业工作。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黄启兴:分管武装、民兵、复退军人、林业、应急、抢险工作。
党委委员曹月荣:分管宣传、文化、广电、妇女、卫生、食品安全、农医保工作。
党委委员何文海:分管政法工作。协管维稳、安全工作。
党委委员罗长江:分管信访、涉农调处、法制、共青团、旅游、生猪管理工作。协管综治工作。 |
|
大麻镇地处大埔西部,位于韩江上游。全镇总面积232.82平方公里,管辖22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380个村民小组,人口有9584户、38646人。(其中农业人口33939户,劳动力12281人),耕地面积18676亩,山地面积265118.5亩。大麻镇是著名的侨乡,是大埔重点的侨乡镇,全镇旅居海外乡亲有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村村都有“南风窗”,户户都有“海外亲”,现在外出的老板多、干部多、华侨、港澳同胞多。改革开放以来,大麻镇认真做好侨务工作,打好侨牌,共接受捐资4千多万元,用于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等公益事业建设。
大麻的由来,据说古时大麻圩附近地势低洼,盛产大麻(中药、又叫火麻)而取名。大麻建制较早,明代已为集市,明、清沿称大麻社。 |
|
- : Dama Town
|
|
大麻 |
|
|
|
南坑村 | 莲塘村 | 小麻村 | 青里村 | 大留村 | 麻西村 | 附麻村 | 北埔村 | 敬里村 | 恭上村 | 恭下村 | 中兰村 | 小留村 | 裕州村 | 岐丰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