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廣東 >江門 > 臺山市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Taishan City
  郵編:529200 代碼:440781 區號:0750
  拼音:Tái Shān Shì,Taishan Shi
  
    臺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南瀕南海。總面積3286平方千米。總人口99萬人(2004年)。轄1個街道(臺城)、16個鎮(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衝蔞、鬥山、廣海、川島、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白沙)。市人民政府駐臺城街道。
  
    著名僑鄉。地勢中部較高,南部由北嚮西南傾斜,北部由南嚮北傾斜。北部有臺城河、公益河、白沙河、三合河,北流匯入潭江。南部有大隆洞河、鬥山河、那扶河、深井河,南流徑入南海。海岸綫長216千米。境內有大小島嶼95個,島岸綫長355.9千米,以川山群島中的上川島、下川島最大,上川島157平方千米,是廣東省內面積較大的島嶼;下川島98平方千米。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8℃,年降水量1936毫米。[另一數據,海(島)岸綫長 587千米]
基本概況
  臺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幅員遼闊,總面積3286平方公裏。現轄兩個試驗區,20個鎮和一個華僑農場,共分503個村(居)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人口101萬餘,旅居海外及港澳臺等92個國傢和地區的臺山籍鄉親130多萬,“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 ‘排球之鄉’之美譽。臺山人出國,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20多年歷史,華僑都有着赤子之心,想方設法改善和建設家乡,對臺山建設的作用是傑出的,最明顯的地方莫過於臺山的教育事業了,到處都是華僑的腳印;至於排球,是每個臺山人都熱愛的球類,無論年有老少,從07~08賽季開始,廣東臺山建竜男排與女排的主場設在臺山,依靠當地的獨特環境和氣氛,而且步步高女排决賽的地點也是臺山。
  市境南臨南海,海(島)岸綫長587公裏,境內有大小島嶼95個,以川山群島中的上川島、下川島最大。上川島157平方公裏,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島嶼,下川島98平方公裏。全市境內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灘塗,土地肥沃,物産豐饒。臺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時,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開放以後,臺山經濟發展尤為迅速。2001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120億元 。全市工業已形成了以機械、電子電器、紡織、醫藥、建築材料、食品、五金、化工、製衣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係,工業産品達1000多種,産品遠銷世界各地。農業初步建立了優質水稻、海水養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三高”農業基地。
  臺山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水陸水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通車里程1722多公裏。2001年1月已建成全長53公裏貫通市境南北的、北連佛(山)開(平)高速公路的新(會)臺(山)高速公路,貫通市境東西的、全長87公裏的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已建成,近期即將通車。市內“五路”改革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其中麻陽綫、衝東綫、荻白綫已竣工,大井綫、百大綫也即將告竣。河運海運,聯接各地,港口建設日趨完善。公益港建於北部潭江河岸,可停泊數千噸級的集箱貨運船和豪華快速客輪,每天都有航班開往香港。廣海港建於南部廣海灣,距香港96海裏,距澳門52海裏。即將建成的還有可停泊萬噸級貨輪的魚塘港,臺山發電廠10萬噸級的煤運碼頭。
  電力建設加大投資。農村電網全面改造,全市目前有220KV、110KV、35KV等變電站17座,總變電容量70.4萬千伏安。全市火力發電廠和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聯接大電網供電。在建中的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時的臺山發電廠,是目前亞洲最大型的燃煤發電廠,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兩臺共120萬千瓦機組將開始發電。
  在建臺山核電項目是一個中外共同開發建設的第三代先進核電技術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兩臺EPR三代核電機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
  第一臺機組計劃於2009年9月1日澆灌第一罐混凝土,預計於2013年12月投入商業運行。
  臺山是全國電信百強縣(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光纖寬頻傳輸網絡總長近3000皮長公裏,IT技術正在加速嚮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滲透,程控電話裝機容量近20萬門,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全市,互聯網用戶總數增至1.7萬戶,中英文版《臺山招商網》已開通使用,率先在全國縣(市)中建立平臺開播數字電視。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市區文化廣場、體育廣場、僑光大道、步行街等重點工程竣工使用。六福山莊、僑雅花園、華僑花園、百樂園等新的住宅小區建設已初具規模。臺城連續5次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檢。各鎮區建設不斷出現新面貌。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臺山工業不斷發展,群竜崛起。國有集體、外資、私營、個體工業並駕齊驅。初步形成了機械製造、電子電器、紡織製衣、醫藥食品、化工塑料、建材等行業,共有80大類産品,1500多個品種。工業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增效益,産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傢和地區。近年來,臺山采取一係列措施,實施“工業立市”發展戰略,致力把臺山建成現代製造業重要基地,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着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不斷營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客商前來洽談投資。臺山工業化進程將不斷加快。
  臺山是農業大市,資源豐富,再發展潛力很大。現有耕地80萬畝,山地240萬畝,灘塗40萬畝。臺山氣候溫和,物産豐饒,是全國商品糧基地之一。近年來,臺山實施“農業富市”戰略,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三高”農業産業化經營,初步形成了水稻、水産、果蔬、畜牧四大支柱産業和水稻、海水養殖、淡水養殖、水果、蔬菜、花生、花卉、甘蔗、林木、禽畜十大農業商品生産基地。臺山農業生産正朝着優質化、基地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臺山是全國科技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一,廣東省科技實力強縣(市)之一。目前,全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萬人,有省、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0傢、民營科技企業19傢,高新技術産品涉及光電一體化、生物工程、新材料、電子信息、微電子、傢電、機械等技術領域共43個品種。“九五”期間,全市獲縣(市)以上科技進步奬的科技成果102項;推廣科技成果27項;組織實施國傢、省級的科技計劃項目23項,獲國傢知識産權局授權公告的專利申請142項。工業、農業、海洋經濟實現了從資源型、粗放型到科技型、集約型轉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開創了臺山科技與人口、資源、環境相互促進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在“外嚮帶動”戰略的推動下,臺山市外貿企業已逐步走嚮集團化、規模化、多元化、科技化,不斷發展壯大,初步形成了具有僑鄉特色的外經貿新格局。現已和世界30多個國傢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往來,出口商品50多類300多個品種。2000年,外貿出口總額達3.7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1億美元。
  臺山全市擁有集貿市場58個,面積26萬多平方米,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鄉鎮為依托,城鄉結合,各種經濟成分並舉的集市市場格局。現有商業、糧食、供銷、食品、煙草等集團公司,經營網點1382個,遍布城鄉。企業已逐步嚮租賃、承包、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種形式經營體製轉變,逐步采用連鎖、代理製等方法經營,商品流通體係不斷完善。臺山城鄉貿易活躍,市場繁榮,購銷兩旺。
  改革開放以後,臺山經濟發展尤為迅速。2005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109.49億元。全市工業已形成了以機械、鋁材、電子電器、紡織、醫藥、建材、食品、五金、化工、製衣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係,産品遠銷世界各地。農業初步建立了優質水稻、海水養殖、淡水養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生産基地。2008年全市生産總值18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4.69億元,增長5.6%;第二産業增加值103.60億元,增長15.1%;第三産業增加值52.98億元,增長8.2%。人均生産總值1.83萬元,增長11.4%。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工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份額明顯增加,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為13.62︰57.15︰29.23,一、三産業比重下降,二産業比重上升。2008年全年農業總産值51.63億元,比上年下降3.41%。其中種植業産值為15.22億元,下降5.21%;林業産值為0.71億元,下降9.25%;牧業産值9.05億元,下降2.08%;漁業産值25.82億元,下降1.68%。全年全部工業總産值435.48億元,比上年增長24.74%。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80.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60%,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1.38億元,增長1.42%;更新改造投資8.68億元,增長9.36%;房地産開發投資14.12億元,增長311.42%。
  臺山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水陸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2001年建成貫通市境南北、全長53公裏的新(會)臺(山)高速公路;2002年建成貫通市境東西、全長87公裏的廣東西部沿海(臺山段)高速公路。港口建設日趨完善。臺山發電廠10萬噸級的煤運碼頭已投入使用。建於市境北部潭江河岸的公益港,可停泊數千噸級的集裝箱貨運船和豪華快速客輪,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建於市境南部廣海灣的廣海港距香港87海裏,距澳門48海裏。即將建成的還有可停泊萬噸級貨輪的魚塘港。可建設20—30萬噸級深水港的川島港正在進行前期測量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發展前景遠大。2008年全市公路通車里程2745.45公裏,其中一級以上公路191.71公裏。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69891萬噸公裏,比上年增長27.2%,其中:公路運輸28424萬噸公裏,增長11.5%;水路運輸41467萬噸公裏,增長40.7%。完成旅客周轉量107505萬人公裏,增長6.3%,其中:公路客運104823萬人公裏,增長6.3%;水路客運2682萬人公裏,增長6.7%。港口貨物吞吐量908萬噸,增長6.9%;其中集裝箱29萬噸,下降45.3%;港口旅客吞吐量117萬人,增長6.4%。臺山是全省有名的電能源基地,電力建設投資不斷加大。現有火電、水電設施的總裝機容量為245萬千瓦。
  在建中的臺山電廠是規劃總裝機容量亞洲最大的燃煤發電廠,一期工程5臺共300萬千瓦(每臺6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已建成4臺,目前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居全省第一;5號機組正加緊建設,將於今年底並網發電。二期工程4臺共400萬千瓦的機組正爭取列入國傢“十一五”規劃。投資總額超800億元的臺山腰古核電廠已列入國傢“十一五”電力發展規劃,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明年初將正式動工建設,一期工程建設兩臺EPR三代核電機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川島風電場正爭取於今年下半年投入建設。農網改造工程全面鋪開,共有220KV、110KV、35KV等變電站20座,總變電容量112.98萬千伏安。臺山是全國電信百強縣(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總長近2.6萬纖芯公裏的光纖寬頻傳輸網絡, IT技術正在加速嚮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滲透,程控電話裝機容量32.1萬門,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全市,有移動電話用戶45萬個,互聯網用戶3.6萬個,中英文版《臺山招商網》已開通使用,率先在全國縣(市)中建立開播數字電視平臺。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六福山莊、僑雅花園等多個新住宅小區初具規模。首期工程建築面積16.29萬平方米的臺山“碧桂園”正在開發建設中。市區臺城連續5次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檢。各鎮區建設不斷出現新面貌。
自然地理
  臺山多山。東北面有北峰山,東南面有南峰山,西南面有大隆山和紫蘿山,南海中有上川山和下川山;西北面大山較少,丘陵卻特別多。山地和丘陵,約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臺山西北面丘陵四布,高度一般由一二十米至一百幾十米,但其間也不乏二百米以上高地。作為潭江與矬峒河分水嶺的橫塘丘陵,把東面的北峰山脈與西面的大隆山脈連絡起來。橫塘圩東的秦皇點兵山,有280米高;再東的黃蛇型、大竈山,都有220多米高。大竈山以東的三娘逕,是名勝“文逕吊古”的所在。在橫塘圩西,有232米高的高掌嶺;再西,又有243米高的那旺山;再西,多是百米以下的丘陵,到臺、開邊上,纔又有二百幾米高的馬山。
  臺山山海之間,河流兩岸,有廣阔的平原。概算全縣平原——包括濱海平原、盆地中和丘陵間的平原,約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縣最大的平原是廣海平原。在這平原上的,有衝蔞、鬥山、都斛、端芬、廣海六個公社和赤溪公社的西北角,擁有肥沃的土地三四十萬畝。平原南邊的古城廣海,歷來是祖國的海防要地。至今,廣海城郊南灣的山崗上,還保留着明代平定倭寇的紀功石刻——“海永無波”。第二個較大的平原是海晏平原——一個半島狀的平原。在這平原上的海晏、汶村、沙欄三個公社,盛産魚、????、米。這平原西面的汶村城,是明末抗清民族英雄王興的根據地和殉難處,至今人們還傳說着他們英勇鬥爭的故事。位於臺山北邊的大江、三八、白沙三個公社,分別為一些丘陵所間隔,但它們的北部均為潭江平原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平原處在盆地中。由於縣境高山和丘陵多,往往把一些平原環抱住,形成了盆地。在北部,有水步盆地、四九盆地、三合盆地、聯安盆地;在西南部,有那扶盆地、深井盆地和墩寨盆地等。此外,許多低丘之間和河𠔌中,也有小塊的衝積平原。
  在南部濱海,也有好些局部小平原,如溪城平原、小江平原、陡門平原、那琴平原等。就是在上川、下川兩島的山地中,也各有一個小平原。
  濱海平原的臨海一邊往往特別低,成為低原。廣海平原的南部和東部,海晏平原的南部,那扶盆地、深井盆地的南部,和其他濱海小平原的部分地方,都是低原。這些低原,多數有圍堤保護,成為圍田——其中大部分是單造田。全縣現有的25萬畝單造田,絶大部分集中在這些低原上。而且還有許多海灘,可以築堤截取為田。
行政區劃
  臺山市轄1個街道(臺城)、16個鎮(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衝蔞、鬥山、廣海、川島、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白沙)。
  臺城街道
  位於臺山市的北部,是臺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臺山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交通的樞紐。東與四九鎮毗鄰,西與三八、白沙鎮接壤,南與三合、衝萎鎮相連,北與水步鎮相接。總面積159.7平方千米(一說142.4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3.2萬人。轄10個社區、26個村委會:富城社區、東雲社區、環南社區、南塘社區、園田社區、上朗社區、合新社區、新橋社區、橋湖社區、倉下社區、石花村、沙坑村、北坑村、東坑村、板崗村、河北村、南坑村、安步村、大亨村、長嶺村、香雁湖村、廛溪村、禮邊村、橫湖村、泡步村、筋坑村、朱洞村、水南村、嶺背村、平崗村、淡村村、羅洞村、桂水村、元山村、白水村、三社村,下設43個居民小組,514條自然村。
  舊稱“新寧城”,建於1499年(明弘治十三年)。1938年新寧城改稱為縣城鎮。建國後改名為臺城鎮。2001年9月,臺城鎮與原附城鎮合併,組建成新臺城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富城大道3號。2006年,撤銷臺城鎮,設立臺城街道辦事處,8月11日挂牌成立。
  大江鎮
  位於臺山市北部,距離市區衹有13千米。全鎮總面積69.8平方千米,總人口5.3萬多人,轄27個村(居)委會:第一居委會、第二居委會、大江圩居委會、山前村、沙衝村、大巷村、五星村、麥巷村、石橋村、河木村、裏坳村、岐嶺村、陳邊村、水樓村、沙浦村、來安村、新大江村、新大塘村、張良邊村、鐵滘村、東頭村等。
  水步鎮
   位於臺山市北部,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外來人口1萬多人,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白沙鎮
  位於廣東省臺山市西北部,與開平市一河之隔,全鎮總面積1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5萬人,轄2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原三八鎮 位於臺山市西北部,東鄰水步鎮、南連白沙鎮、臺城鎮,西和開平市赤坎鎮接壤,北與開平市三埠區毗鄰。全鎮總面積72平方千米,鎮府設在三八圩,距臺城11千米,全鎮轄11個村(居)委會,356條自然村,總人口36000多人(2004年)。 2006年,撤並三八鎮,將其行政區域分別並入白沙鎮、臺城鎮和水步鎮,其中原三八鎮的三八墟居委會和新三八、鄒村、衝泮、裏邊、五圍、崗美、衝雲、塘洞等8個村委會並入白沙鎮,白沙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將原三八鎮的三社村委會並入臺城鎮;將原三八鎮的密衝村委會並入水步鎮。
  四九鎮
  位於臺山市東南面,距臺城8千米,東與新會市接壤,南與衝蔞相鄰,西與附城相接,北與水步交接,總面積2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萬人,外來人口8000多人。轄22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三合鎮
  位於臺山市的西北部,距臺城衹有7千米,全鎮總面積250平方千米,總人口4.8萬多人,轄10個村(居)委會。
  衝蔞鎮
  位於臺山市東南部,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千米,總人口3.78萬人。轄17個村委會,171條自然村。
  鬥山鎮
  位於臺山市東南部,在廣海灣華僑開發試驗區內,距市區24千米。總面積121.25平方千米,總人口57000多人。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56條自然村。
  都斛鎮
   位於臺山市東南部,毗鄰新會區。全鎮總面積164.23平方千米,總人口5.04萬,海岸綫12.7千米。轄18個村(居)委會:坦塘村、元美村、古邏村、莘村村、下莘村、銀塘村、都陽村、競豐村、大綱村、沙岡村、西墩村、竜和村、南村村、東坑村、豐江村、白石村、金星村、都斛居委會。
  赤溪鎮
  位於臺山市東南部,總面積238.2平方千米,海岸綫長76.6千米,總人口3.31萬人。
  端芬鎮
  位於臺山市中西部。全鎮總面積300平方千米,總人口6.06萬人,下轄17個村(居)委會:海陽村、西頭村、錦江村、山底村、塘頭村、西廓村、那泰村、蓮湖村、塘底村、墩寨村、上澤村、西澤村、廟邊村、隆文村、三洞村、尋皇村、××居委會。
  廣海鎮
   地處臺山市東南端,靠山近海。北面與端芬鎮相連,東北面與鬥山鎮相接,西部與海宴毗鄰,東面與赤溪鎮接壤,南鄰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全鎮總面積132.58平方千米,總人口44695人。全鎮轄9個村(居)委會,122條自然村:廣海居委會、雙竜村、靖安村、環城村、奇石村、團村村、城北村、中興村、鯤鵬村、環城村。鎮政府駐廣城苑新城區。
  海宴鎮
   位於臺山市西南部,瀕臨南海。全鎮總面積330平方千米,總人口10.8萬多人,轄4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橫崗村、橋浦村、吉浦村、興中村、三安村、三沙村、侖定村、石美村、桂南村、那陵村、澳村村、海宴街村、東場村、河南村、沙頭村、新村村、五村村、鼠山村、佑村村、春場村、望頭村、安和村、那馬村、沙灣村、東溪村,等
  海橋鎮
  位於海宴鎮旁邊,背山面海。總分為有青山管區,五豐村,護坑村,南鬥村,上.下圍。本鎮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糖》
  汶村鎮
   位於臺山市西南部,南瀕南海,北靠笠峰山係。全鎮總面積175平方千米,人口6.2萬多人。轄24個村(居)委會:鳳村村、上頭村、汶村村、小擔村、高朗村、沙奇村、白沙村、衝口村、大擔村、五鄉村、九崗村、漁業村、茭一村、西聯村、橫山村等。
  北陡鎮
   位於臺山市西南部,面積達196平方千米,海岸綫長47千米,總人口3.5萬人。
  深井鎮
  位於臺山市西南部,瀕臨南海。全鎮總面積171.4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8個村(居)委會:深井圩居委會、江東村、河西村、井東村、井西村、獺山村、河東村、小江村、康華村。
  原那扶鎮 位於臺山市西南端,地處臺山、開平、恩平三市交界,西連恩平市橫陂鎮,東接開平市東山鎮,北出開平市金雞鎮,南鄰深井鎮。全鎮總面積143.9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轄9個村(居)委會,186條自然村。地圖 200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臺山市調整部分鎮行政區劃:撤並那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深井鎮,深井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川島鎮
   2003年12月15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將原上、下川兩鎮和原海宴鎮的山咀大海村委會、廣海鎮的甫草村委會合設立川島鎮。川島為上、下川島的簡稱,總面積254.3平方千米,人口3.46萬人。其中:
  上川島面積156.7平方千米,人口1.53萬人,6個村(居)委會:三洲社區、大洲村、飛東村、高筍村、馬山村、沙堤村。
  下川島面積98.6平方千米,人口1.68萬人,11個村(居)委會:略尾社區、茫洲村、塔邊村、獨灣村、川西村、聯南村、芙灣村、茅灣村、川東村、傢檳村、水平村。
  山咀岸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0.25萬人,2個村委會。 甫草村位於川島鎮大陸鎮域的東面,東面隔甫草逕雞罩山,與廣海鎮臨田村委會交界,西面與川島鎮山咀村委會毗鄰,北面靠山,南臨廣海灣,轄區總面積9平方千米,總人口1113人。 山咀村位於川島鎮大陸鎮域的北面,東面與甫草村委會毗鄰,南距鎮政府所在地2千米,西面與海宴鎮交界,北面靠山,轄區總面積11.2平方千米,總人口1423人。
  廣東省海宴華僑農場(臺山市海僑經濟區)
  位於廣東省臺山市西南沿海,南與廣東省川島試驗區隔海相望,西與臺山市西南工業區相接,北與海宴中心鎮相鄰。是我國老華僑農場之一,1963年由國務院僑辦委托廣東省僑辦為安置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緬甸、柬埔寨、老撾、文萊等13個東南亞國傢和地區的歸難僑而創建的。全場(區)總面積28.6平方千米,海岸綫9千米,人口6700多人,有8條自然村,轄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全場(區)有歸僑3000多人。
歷史沿革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置新寧縣。清同治六年(1867),分立赤溪廳,直屬廣東布政司,民國元年(1912年)廳改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臺山縣,因境內有三臺山而得名。
  1953年赤溪撤縣為區,並入臺山縣。1983年由江門市管轄。
  1992年4月17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41號)撤銷臺山縣,設立臺山市
  2000年,臺山市轄28個鎮:臺城鎮、附城鎮、四九鎮、水步鎮、大江鎮、公益鎮、三八鎮、三合鎮、白沙鎮、衝蔞鎮、鬥山鎮、都斛鎮、赤溪鎮、田頭鎮、端芬鎮、隆文鎮、廣海鎮、南灣鎮、沙欄鎮、海宴鎮、汶村鎮、橫山鎮、深井鎮、那扶鎮、北陡鎮、上川鎮、下川鎮、海僑鎮。總人口948716人,各鎮人口: 臺城鎮 139858 公益鎮 16267 大江鎮 39939 水步鎮 44853 附城鎮 50982 四九鎮 39996 三八鎮 30639 白沙鎮 37453 三合鎮 42475 衝蔞鎮 39924 鬥山鎮 51288 都斛鎮 45438 赤溪鎮 12031 田頭鎮 16306 端芬鎮 45299 廣海鎮 34519 隆文鎮 8236 沙欄鎮 14648 海宴鎮 58940 汶村鎮 49644 深井鎮 27307 那扶鎮 21841 北陡鎮 28424 上川鎮 16655 下川鎮 15182 南灣鎮 9303 橫山鎮 4846 海僑鎮 6423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9-10月,臺山市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原28個鎮合併為20個鎮。撤消沙欄、海橋、南灣、橫山、隆文、公益、田頭、附城等8個鎮,具體為:1、撤消沙欄、海橋鎮並入海宴鎮;2、撤消南灣鎮並入廣海鎮;3、撤消橫山鎮並入汶村鎮;4、撤消隆文鎮將其行政區域分別並入深井、端芬鎮;5、撤消公益鎮並入大江鎮,撤消田頭鎮並入赤溪鎮;6、撤消附城鎮並入臺城鎮。
  2002年,臺山市轄20個鎮(臺城、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衝葵、鬥山、廣海、上川、下川、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那扶、白沙、三八)。
  2004年,上川鎮和下川鎮合併為川島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臺山市轄19個鎮(臺城、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衝蔞、鬥山、廣海、川島、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那扶、白沙、三八)。
  200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臺山市調整部分鎮行政區劃:撤並那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深井鎮,深井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並三八鎮,將其行政區域分別並入白沙鎮、臺城鎮和水步鎮,其中原三八鎮的三八墟居委會和新三八、鄒村、衝泮、裏邊、五圍、崗美、衝雲、塘洞等8個村委會並入白沙鎮,白沙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將原三八鎮的三社村委會並入臺城鎮,臺城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將原三八鎮的密衝村委會並入水步鎮,水步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6年,撤銷臺城鎮,設立臺城街道辦事處。8月11日挂牌成立。
旅遊資源
  以旅遊業和現代流通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産業發展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市圍繞“第一僑鄉,休閑勝地”的主題、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為主要內容,着力包裝、推介臺山休閑度假旅遊市場。省級旅遊度假區—上下川島正在努力營造“AAAA”環境,“廣東第一泉”—三合溫泉人潮如流,富都溫泉應接不暇,北峰山漂流、鳳凰峽漂流刺激有趣,還有石花山旅遊風景區、北峰山森林公園、廣海“海永無波”石刻公園等著名景點,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臺山觀光旅遊。
  華僑、港澳臺同胞多,是臺山的一大優勢。每年都有大批旅外鄉親、港澳臺同胞回鄉探親觀光。他們愛國愛鄉,不但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還積極在家乡投資興辦實業。
  臺山又有“文化之鄉”之美譽。市區文化新區頗具規模,影劇院、電視大學、中專學校、科學館、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文化藝術館、書畫院等設施都在其內。32傢僑刊發行世界各地。2006年,“臺山廣東音樂”入選“國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全市共有學生16.8萬。中小學教室基本實現樓房化,是全省校捨建設特級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被省評為“優”級。電大臺山分校、中等專業學校、電子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衛生學校、排球運動學校等也辦得有聲有色。臺山是“全國體育先進市”,素有“排球之鄉”之美譽。排球運動自1914年傳入臺山後,已成為遍及城鄉的群衆性體育運動。臺山排球隊曾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奬,青年、少年排球隊曾數次代表國傢參加國際大賽並獲奬。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4個、病床173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67人。
  目前,臺山市已具備了資源、僑鄉、環境、後發四大優勢,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資源、大旅遊、大商貿、大養殖的發展格局。隨着CEPA、“9+2”泛珠三角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接軌大特區,融入珠三角”已成為臺山市的發展趨勢和必然選擇。臺山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正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實施“工業強市、科教興市、農業穩市、商旅旺市、強鎮富市”五大發展戰略,增創資源、僑鄉、環境、後發新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着力發展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鎮級經濟、園區經濟、海洋經濟、旅遊經濟等特色經濟。積極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抓好“三個文明”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開創僑鄉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基礎設施
  臺山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水陸水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通車里程1722多公裏。2001年1月已建成全長53公裏貫通市境南北的、北連佛(山)開(平)高速公路的新(會)臺(山)高速公路,貫通市境東西的、全長87公裏的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已建成,近期即將通車。市內“五路”改革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其中麻陽綫、衝東綫、荻白綫已竣工,大井綫、百大綫也即將告竣。河運海運,聯接各地,港口建設日趨完善。公益港建於北部潭江河岸,可停泊數千噸級的集箱貨運船和豪華快速客輪,每天都有航班開往香港。廣海港建於南部廣海灣,距香港96海裏,距澳門52海裏。即將建成的還有可停泊萬噸級貨輪的魚塘港,臺山發電廠10萬噸級的煤運碼頭。
  電力建設加大投資。農村電網全面改造,全市目前有220KV、110KV、35KV等變電站17座,總變電容量70.4萬千伏安。全市火力發電廠和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聯接大電網供電。在建中的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時的臺山發電廠,是目前亞洲最大型的燃煤發電廠,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兩臺共120萬千瓦機組將開始發電。
  臺山是全國電信百強縣(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光纖寬頻傳輸網絡總長近3000皮長公裏,IT技術正在加速嚮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滲透,程控電話裝機容量近20萬門,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全市,互聯網用戶總數增至1.7萬戶,中英文版《臺山招商網》已開通使用,率先在全國縣(市)中建立平臺開播數字電視。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市區文化廣場、體育廣場、僑光大道、步行街等重點工程竣工使用。六福山莊、僑雅花園、華僑花園、百樂園等新的住宅小區建設已初具規模。臺城連續5次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檢。各鎮區建設不斷出現新面貌。
文化教育
  臺山又有“文化之鄉”之美譽。市區文化新區頗具規模,影劇院、電視大學、中專學校、科學館、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文化藝術館、書畫院等設施都在其內。32傢僑刊發行世界各地。2006年,“臺山廣東音樂”入選“國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全市共有學生16.8萬。中小學教室基本實現樓房化,是全省校捨建設特級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被省評為“優”級。電大臺山分校、中等專業學校、電子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衛生學校、排球運動學校等也辦得有聲有色。臺山是“全國體育先進市”,素有“排球之鄉”之美譽。排球運動自1914年傳入臺山後,已成為遍及城鄉的群衆性體育運動。臺山排球隊曾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奬,青年、少年排球隊曾數次代表國傢參加國際大賽並獲奬。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4個、病床173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67人。
  清朝制度基本因襲明製。學校與科舉相輔而行,但仍偏重科舉制度。尚八股,學宗孔孟,學校把“四書”、“五經”作為培養人才的經典,以輸送科舉考試合格的生員為首要任務。私立書院的興起,培養了大批人才,清代出科舉人才不少,計有進士6人,舉人115人,貢生223人,武進士6人,武舉人75人。學校方面,設有縣學、書院、基層小學、義學及各式私塾等,學製為:初等教育(3歲入學)13年,中等教育5年。
  1、 縣學。縣學校址和文廟在一起稱學宮,為本邑育纔祀聖的文化基地。學宮在縣署左側,即今日的臺城鎮二小。縣學的教諭、訓導既是教育行政的學官,又是縣教官。他們負責文廟祭祀、宣傳儒傢經典和皇帝訓示教誨,管教縣學所屬生員。
  2、 書院。新寧縣最早的書院是乾隆三十五年創辦的寧陽書院(在臺城珠峰山),隨後有文海書院(在汶村)、廣海書院(在廣海)、潭洲書院(在莘村)及琴溪書院(在北陡那琴圩)。此外,還有私立書院,如瑞應書院(在寧城西寧市新市場處)、潭溪書院(在都斛街)。以寧陽書院為例,書院課程一般有修身、字課、習字、談經、史地、興學、算學和體操八門。
  3、 私塾。私塾又稱蒙館,屬小學教育性質,有樹塾、祠塾(族學)、義塾(義學)等幾種。私塾學習的課程分為三級(初級、中級、高級),學習時間一般規定為早晨誦讀,背書;上午講授新課、習字;下午溫習誦讀、寫字或默書、作文等;晚上繼續背誦。教學無規定進度,讀書無規定的年限或畢業證明。
  4、 學堂(高等小學堂)。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傳入,統治階級開如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將寧陽書院改為高等小學堂,縣內各地的書院或義學、村塾也逐步改辦學堂。宣統三年(1911年),規定義務教育為四年(即初小),對塾進行改良,在課程方面也作了修改。
  民國時期,臺山縣教育的行政組織,隸屬於縣政府的直屬機構。在學校管理上,公立學校由縣教育政府部門直管,私立學校有“校董會”參與學校的管理;在教學人員任用上,前期為清末科甲出身人員,後期是當地的知識分子及少數從外地聘入的知識分子;在教育經費上,公立學校主要靠政府撥款及學生的學雜費、個人資助等,私立學校除縣政府撥款外,主要來源於各鄉、社族的祖嘗學産、徵收學生的學什費以及華僑資助;在辦學形式上,逐漸形成以私立學校為主體的格局。
  民國時期的臺山教育可分為五個時期
  興學時期(1912年至192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科舉教育結束,臺山各鄉族紛紛籌設族校,依章立案的小學由數十所增至200餘所,學生數量增至約25000人。為造就師資。1913年將寧陽小學改辦為縣立師範學校。
  全盛時期(1922年到1931年),這是臺山教育的黃金時期。當時僑匯收入較多,就學人數突增。小學從1921年前的200所增至1929年的1095所,學生增至70652人。 中學除縣立中學和縣師範外,還在新昌開設縣第二中學,各私立中學紛紛創辦,各小學也開始收女生。
  平穩時期(1932年至1936年),這一時期臺山的海外華僑大量失業,華僑匯款減少,加上縣教育經費銳減,導致許多中小學辦學經費睏難。
  衰落時期(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臺山在8年抗戰中有5次淪陷,教育也在烽火中興辦。當時,僑匯中斷,物價高漲,敬修、育英、栽華、尚實等中等學校及許多小學無法維持而停辦。
  恢復時期(1946至1949):由於僑匯暢通,全縣公、私立中等校如雨後春筍,全縣實行了一保一校計劃,這一時期中等學校有20所,小學1110所。
  民國時期的臺山教育,由於得到華僑、港澳同胞的支持和群衆的重視,在學校發展、校捨建設、教學設備、人才培養等方面均是當時全省一流的。但這時期的教育也有弱點,一是重形式不重內容,重量不重質;二是師資設備不足;三是宗法觀念太深,學校盲目分立,班額不足,佈局不合理。
  新中國成立後,臺山縣的教育工作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不斷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1949年至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縣人民政府接管了舊學校,高中3所(學生432人)。初中10所(學生3566人)、小學878所(學生56545人)。當時,教育體製和教育內容十分混亂,人民政府實行改革和整頓,貫徹“為國傢建設服務”,“嚮工農開門”的教育方針。
  1952年至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各級各類學派鬥爭擴大化,部分教師受到傷害。1958年,學校貫徹實施“教育為無産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學校與社會廣泛接觸,校辦工廠、農場大量出現。1961年至1965年間,學校貫徹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和中小學教學工作條例,教育工作得到調整充實,教育質量逐步提高。
  1966年至1976年,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衝擊教育,學校停課,教師受批鬥,教育質量大幅度下降。文革後期實行“開門辦學”、“五七教育網“等做法,學校盲目發展,師資缺乏,教育質量再受嚴重影響。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臺山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進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和華僑政策,逐步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充分發揮廣大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社會各界以及華僑、港澳臺同胞捐資辦學的積極性,加強了校捨、設備、設施等基礎建設。1978年成為無盲縣。1982年,全縣普及了小學教育。1983年調整初中佈局,鞏固初中教育,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1984年,多方集資辦學使全縣中小學實現“一無兩有”(校捨無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課桌椅)。
  1985年以來,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决定》,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辦學,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此後,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陸續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一係列教育政策法規,不斷深化教育體製、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育事業快速發展。1990年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第九個五年計劃(1996年至2000年),市委市政府先後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市和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製定了科教興市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近幾年來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切實抓好調整學校佈局、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鞏固九義務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協調發展。我市教育學會、教育工會、“兩基”工作、勤工儉學、家庭教育等先後獲全國先進稱號。臺山一中等9所學校獲“廣東省僑資辦學成績顯著奬”。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中考、高考成績年年有進步。2000年高考,被各類大專院校錄取的有1372人。
  目前,全市有小學364所,獨立初中64所,普通高中15所,職業高中13所,中等師範1所,中專、技校6所,廣播電視大學1所,幼兒園74所。其中國傢級重點職中1所,省一級學校4所,江門市一級學校7所,臺山市一級學校20所。在校學生小學106810人,初中47924人,高中階段12224人,幼兒園2492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普及率75.04%,4---6歲兒童入園率達71.5%。在職教職工8000人,其中特級教師9人,獲高級職稱的97人,中級職稱的1962人,初級職稱的546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小學99.71%,初中87.22%,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分別為81.8%和48.08%。
  改革開放以來,華僑、港澳同胞踴躍捐資辦學,總金額近4億元,群衆、部門集資辦學2億多元,加強了校捨、設備、設施建設,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現代化進程。新建、重建學校300所。1986年被評為全省校捨建設特級單位。到目前為止,全市有計算機室100個,計算機4767臺,全市所有中學和85%以上的小學都有理化實驗室或自然實驗室,並基本實現“兩機一幕”進課堂,70%以上的中小學教學儀器達二類以上配備標準。
臺山的部分傑出人物
  政治:
  伍冰枝:加拿大第26任總督,亦是歷史上第1位華人總督、移民總督,史上第2位女性總督,祖籍臺山市四九鎮玄潭水仔口村。
  駱傢輝:美國商務部部長,前華盛頓州州長,歷史上首位華人州長,祖籍臺山市水步鎮長塘吉竜村。
  餘胤良:美國現任加州州參議員。
  陳仲民:巴布亞新幾內亞首相,於1980年-1982年和1994年-1997年期間擔任首相。
  陳錦輝:委內瑞拉國防部總教官。
  伍世文:中華民國前國防部長,也是民主進步黨政府任內首個國防部長。
  雷潔瓊:法學家,社會學家,原人大常委副委員長。
  溫應星:溫應星(1877-?),男,漢族,字鶴孫,廣東臺山人。1877年出生於廣東臺山的一個官宦家庭。畢業於南洋大學,後在清政府招考公費留美學生考試中,他一舉考中,入弗吉尼亞兵工學校,西點陸軍士官學校,為中國第一位西點軍校生。1928年4月至1928年6月出任清華學校校長。
  溫哈熊:溫應星的兒子。先後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印第安納大學文學係。1948年到臺灣後,歷任臺灣參謀總部聯絡局副組長、陸軍總部聯絡室主任、參謀總部聯絡局副局長。國防部部長辦公室副主任、行政院副院長特別助理、聯合勤務總司令,女婿為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
  曾俊華:現任香港財政司司長,祖籍臺山市鬥山鎮那洲勝華村。
  譚伯源:現任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祖籍臺山。
  雷於藍:2003年後任廣東省副省長,祖籍臺山市四九鎮營村裕慶裏。
  陳黃穗:國際消費者聯會會長。
  黃錦波:美國首位華裔市長。
  學術、教育及藝術:
  陳丹青:著名油畫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係教授。
  蔡睿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祖籍臺山市水步鎮長坑排竜村,臺山一中校友。
  譚浩強:中國著名計算機教育專傢,著作有《BASIC語言》、《C語言程序設計》、《C/C++程序設計教程》等等。
  楊善深:嶺南畫派大師。
  林耀基:著名小提琴演奏傢。
  黃宗沾:出生於白沙鎮西村永安村,首位獲得奧斯卡金像奬的華人,獲得過11次奧斯卡最佳攝影奬提名。
  陳伯齊:出生於 汶村鎮,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個設計者之一、著名建築設計師、建築教育傢、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著名教授。
  丘鶴儔:生於臺山端芬鎮那呂村,廣東音樂奠基人之一。
  黎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端硯工藝傢,曾任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副會長、製硯專業委員會主任,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被評為全國勞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曾獲全國"五一"勞動奬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曹小帆:祖籍臺山市廣海鎮那章村,WDM技術教父。
  馬超俊:祖籍臺山市白沙鎮,中國工運之父。
  黃隆生
  經濟:
  陳宜禧:中國第一民鐵路工程師,祖籍臺山市鬥山鎮大灣蓢美村。
  張文光:香港教育傢,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伍偉國:香港美心集團董事總經理、美心集團創辦人伍舜德之後人。
  陳啓宗:香港恆隆集團董事長
  陳國強:香港商人,捐建”鵬權中學“紀念父親陳鵬權
  陳符祥:已故香港陸海通集團創辦人。
  黃道益:香港黃道益活絡油創始者,出生於臺山市白沙鎮
  陳啓宗: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餘伯利:1924年出生於臺山市都斛竜灣村,世界第一位發明有綫電視器材的中國人
  陳澤富:廣海鎮山背鄉人,柏寧酒店國際有限公司主席,全球5000間酒店
  院士:
  朱經武 :美國物理學家。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蔡睿賢 :工程熱物理學家。1991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餘國琮 :化學工程專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資深院士
  鄺宇平 :理論物理學家。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葉玉如 :神經生物學家。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為幹 :微波理論學家。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資深院士
  黃乃正 :有機化學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新滋 :有機化學家。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翠芬 :微生物、免疫及遺傳工程專傢。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紹珍女:眼科學專傢。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娛樂:
  呂奇:香港演員,導演。
  Beyond:成員黃傢駒、黃傢強、黃貫中、葉世榮:香港前樂隊組合歌手。
  陳慧珊:香港電視演員。
  麥嘉:香港電影演員,代表作有《最佳拍檔》係列、《開心鬼》係列等。
  陳百強:香港歌手,祖籍臺山市四九鎮大塘洞寧村。
  鄭少秋:原 名黃可中 (後隨母親改嫁更名為鄭創世)。香港著名影視明星。
  李穎芝:2006年落選香港小姐
  王喜:香港電視演員。
  梁朝偉:香港著名演員。
  梁漢文:香港歌手。
  餘文樂:香港歌手,演員。
  朱玲玲:1977年香港小姐冠軍, 霍震霆前妻。
  鬍杏兒:香港電視演員。
  李珊珊: 香港電視演員。
  周美欣:2007年香港小姐季軍。
  張可頤:香港電視演員。
  伍詠薇:香港電視演員。
  曹達華:資深香港電影演員。
  林佐民
  林傢棟:香港電視電影演員。
  王見秋
  蔡楓華
  陳豪:香港電視演員。
  甄子康:香港商業電臺DJ。
  伍思凱: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著名歌手。
  黃紀瑩
  梅小惠:香港電視演員
  梅小青:香港電視監製與編導,主要作品有《法政先鋒》《廉政通緝令》《洛神》等等。
人口
  據臺山縣統計局資料,臺山解放的1949年,全縣169842戶,574005人,其中男264040人、女309965人。1949年的人口統計,與1948年比較,減少191337人。解放前夕會有一部份人遷走,但不會有這麽龐大的數目。估計是1948年的統計有錯或將人口總數報大。
  1953年,臺山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含赤溪)655567人,其中男307782人、女347785人。在外人口338459人,其中華僑158302人(男116612人、女41690人),在香港的77771人,在澳門的2557人,在國內縣外的99829人。1964年6月全縣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181464戶,739980人,其中男368414人、女371566人。1982年10月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212166戶,942485人,其中男483732人、女458753人。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244344戶,983471人,其中男507726人、女475745人。1993年全縣人口達到100萬,年終統計1001417人,其中男516530人、女484887人。建縣500年的1999年年終統計,全市人口1006990人,其中男515910人、女491080人。
  經過五百年間的繁衍,臺山人口由建縣之初2萬餘人增長到100萬餘人,成為廣東省過100萬人口的大縣市之一。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臺山人口增長不大,主要是認真貫徹執行了國傢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製人口的增長。另方面,全縣每年約有七、八千人通過合法途徑移居國外和港澳。
  方言
  分佈範圍
  臺山話(四邑話)主要分佈在中國廣東省江門市(原稱四邑,後因鶴山加入改稱五邑)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四縣(市),以及江門市區、鶴山的部分地區,大陸以外的華人社區(尤其是北美)。江門市區講帶有很多五邑話發音特點在內的白話。
  語言特點
  臺山話(四邑話)是粵語各種方言中相當具有特色的一種,與標準粵語(廣州話)差異明顯。差異既表現在語音上,也表現在詞彙上。
  補充
  其實臺山本地方言都有好多種的,幾乎每個鎮的方言都有差異的。例如:公益話、大江話、臺城話、海宴話、汶村話、鬥山話、廣海話,連客傢話都有。不過主要的還是臺城話。
英文解釋
  1. n.:  Taishan City
近義詞
臺山
相關詞
特産廣東省生活用品蔬菜植物水果特色
食品更多結果...
包含詞
臺山市????務局臺山市中醫院臺山市博物館
臺山市皮革廠臺山市第一中學臺山市人民醫院
臺山市新寧中學臺山市海宴中學臺山市華僑中學
臺山市第二小學臺山市工人醫院臺山市婦幼保健院
臺山市鳳凰峽漂流臺山市海僑經濟區臺山市新寧製藥廠
臺山市化學製藥廠臺山市衛生防疫站臺山市幹部療養院
臺山市紡織製衣廠臺山市步溪針織廠臺山市聯生針織廠
臺山市華僑針織廠臺山市四九服裝廠臺山市晶逸工藝廠
臺山市奇寶工藝廠臺山市金橋鋁型材廠臺山市化學製藥有限公司
臺山市海袷針織製衣廠臺山市沙欄鎮日升針織廠臺山市鬥山西田針織製衣廠
臺山市鬥山鎮寶光針織廠臺山市三合鎮廣隆針織廠臺山市鬥山富麗針織製衣廠
臺山市鬥山西柵針織製衣廠臺山市端芬鎮恆星針織廠廣東省臺山市新寧製藥
臺山市臺城旺角大酒店臺山市上川鎮三洲大酒店臺山市紡織實業有限公司
臺山市衝蔞鎮大昌針織分廠臺山市衛生防疫站購銷部臺山市衝蔞鎮編織工藝廠
臺山市大江南坑工藝二廠臺山市大江曬蝕工藝總廠臺山市西城藤工藝廠
臺山市大江鎮天發工藝廠臺山市大江鎮裏巷工藝廠臺山市鬥山鎮工藝編織廠
臺山市三八鎮三興針織廠臺山市鬥山鎮華僑服裝廠臺山市三合鎮溫泉服裝廠
臺山市鬥山服裝皮鞋廠臺山市附城鎮雅時服裝廠臺山市八鴻鞋業有限公司
臺山市華麗鞋業有限公司臺山市水步鎮創新工藝廠臺山市附城大亨玻璃工藝廠
臺山市大江鎮偉業工藝廠臺山市大衾麻風病院臺山市水步鎮橫塘工藝一廠
臺山市大江鎮南坑工藝一廠臺山市大江福壙工藝廠臺山市大江鎮南坑工藝廠
臺山市水步天師化工工藝廠臺山市新大江工藝廠臺山市大江鎮海潮工藝廠
臺山市大銘五金製品有限公司臺山市新臺鏡業玻璃製品有限公司臺山市大江鎮來安管理區城南工藝二廠
臺山市大江鎮來安港口工藝廠臺山市鴻興工藝製品廠有限公司臺山市鬥山鎮西喬管理區如周村工藝廠
臺山市公益窖口永樂紅木筷子工藝廠臺山市大江鎮來安絲印工藝廠臺山市大江鎮興達五金工藝廠
臺山市大江鎮大巷藝新金屬工藝廠臺山市大江鎮泰來絲印工藝廠臺山市鬥山鎮聯發編織工藝廠
臺山市恆輝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臺山市宏華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臺山市上川鎮飛沙灘碧雲天大酒店
城西製衣廠臺山市紡織製衣廠臺山市絲綢進出口公司興達製衣廠臺山市絲綢進出口支公司興達製衣廠
臺山市大江鎮來安創新五金工藝廠臺山市鬥山鎮田美工藝編織廠臺山市鬥山供銷社工藝編織廠
臺山市水步鎮步溪服裝車花廠臺山市附城鎮興輝皮革製衣廠臺山市中盛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臺山市忠泰紡織品磨毛有限公司臺山市海裕針織製衣有限公司臺山市鬥山鎮西田針織製衣廠
臺山市華僑針織工業有限公司臺山市四九鎮寶星針織廠有限公司臺山市鬥山鎮西柵針織服裝廠
臺山市大江鎮來安管理區振興工藝廠
分類詳情
張開四九鎮
張開臺城鎮張開臺城街道張開都斛鎮張開深井鎮張開三合鎮
張開赤溪鎮張開白沙鎮張開北陡鎮張開衝蔞鎮張開大江鎮
張開鬥山鎮張開端芬鎮張開廣海鎮張開海宴鎮張開水步鎮
張開川島鎮張開汶村鎮張開上川鎮張開三八鎮張開那扶鎮
張開海宴華僑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