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鶴山市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緣。總面積1108平方千米。總人口36萬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駐沙坪街道,郵編:529711。代碼:440784。區號:0750。拼音:Heshan Shi。 |
|
鶴山市轄1個街道,10個鎮:沙坪街道、竜口鎮、雅瑤鎮、古勞鎮、桃源鎮、鶴城鎮、共和鎮、址山鎮、宅梧鎮、雲鄉鎮、雙合鎮。 |
|
鶴山市是全國著名僑鄉之一,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與南海、順德隔江相望,325國道、江鶴和佛開高速公路、江肇公路縱橫貫穿全市,水陸交通便利。鶴山於公元l732年建縣,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鶴山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化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沙坪鎮,規劃控製面積81.4平方公裏,現建成面積15.7平方公裏。鶴山先後跨入“全國80個小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先進行列,榮獲“全國緑化百佳縣(市)”、“省衛生城市”等稱號。目前,鶴山正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積極實施“東移北拓南進”的城市發展戰略,建設富強鶴山、文明鶴山、生態鶴山、和諧鶴山。 |
|
財政稅收
鶴山市財政稅收保持穩步快速增長。2004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993萬元,比上年增長14.80%(按省可比口徑計算,下同)。其中增值稅2,714萬元,增長13.16%;營業稅6,364萬元,增長20.67%;企業所得稅1,399萬元,增長36.75%;個人所得稅736萬元,增長31.66%;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1,834萬元,增長37.89%;房産稅3,491萬元,增長4.43%。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8,071萬元,比上年增長27.10%。其中教育支出8,960萬元,占18.64%;社會保障補助支出10,654萬元,占22.16%;農業支出2,801萬元,占5.83%;科技三項費用412萬元,占0.86%;政策性補貼支出218萬元,占0.45%。
外資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鶴山市外資經濟蓬勃發展,涌現出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銀雨燈飾有限公司、勝發鞋業有限公司、弗蘭卡廚具有限公司、德柏紙品有限公司、亞太食品有限公司、法羅力比力奇電器有限公司等一批頗具規模的骨幹外資企業。
至去年底,全市登記註册的"三資"企業354傢。2004年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産值70.51億元,同比增長9.2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47.3%;三資企業出口總值達4.08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76%。去年我市涉外企業繳納增值稅17772萬元、所得稅1228萬元。外資經濟已經成為鶴山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民營經濟
近年來,鶴山市堅持把民營經濟作為新的發展增長點,出臺含金量高的政策扶持措施,促進民營企業不斷上規模、上檔次。華旺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鶴山電機有限公司、明可達實業有限公司3傢企業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企業,全市省級民營科技企業達到18傢。"必登高"、"賓利"、"螞蟻皇冠"被評為廣東省鞋業十大知名品牌。
民資正逐漸成為鶴山市投資的主力軍。2004年全市新上、增資的民資項目188個,計劃總投資32.87億元,分別占全市引資項目和投資總額的78.3%、53.5%。目前,全市有民營工業企業2000多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3傢,2004年完成産值54.83億元, 增長26.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36.8%。個體私營企業納稅17618萬元,增長27.83%,占全市稅收的30.1%。民營企業的産值和稅收每年均以25%以上的幅度增長。民營經濟是已成為鶴山市各經濟成分中發展最快、最活躍的。
鎮級經濟
鶴山市堅持把鎮級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通過市鎮聯動,不斷加快各鎮工業園區和特色産業的發展,促進鎮級經濟保持迅猛發展勢頭。全市逐步形成"一鎮一業"的特色産業發展格局,沙坪鎮的紡織製衣業、雅瑤鎮的製鞋業、古勞鎮的印刷業、共和鎮的燈飾業、址山鎮的五金業、桃源鎮的製傘業等都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全市財政收入超千萬元的鎮達到8個,實現財政自給的鎮達到9個。
2004年全市鎮級工業完成總産值150.8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鎮級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11.02億元,增長16.6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的74%。鎮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4億元,增長13.95%,占全市財政收入57.6%。
城鎮建設
鶴山市分為北、南、西三個經濟組團。北部組團以城區為中心,古勞、竜口、桃源、雅瑤四鎮協調分工、共同發展。南部組團以共和-址山鎮為中心,西部組團以宅梧鎮為中心,分別帶動周邊城鎮發展。其中,址山鎮和共和鎮是廣東省中心鎮。
城 區
鶴山城區規劃範圍包括沙坪全鎮及周邊古勞、雅瑤、桃源鎮的部分行政村,規劃控製面積81.4平方公裏。鶴山城區通過廣東省"南粵杯"達標驗收,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現有公園6個,面積77.66公頃。城區園林緑地面積506公頃。2004年城區建成區面積15.7平方公裏,人口12.06萬。依托山、水、林錯落有緻的優越條件,鶴山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推進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建設。近期將着力抓好大雁山生態旅遊區規劃建設,將其建設成為珠三角都市群中的森林公園。高標準抓好鶴山公園建設,將其建設成為一個富有靈性的、人文歷史與時代特色相得益彰的山水園林公園。加快鶴山碧桂園建設,將其建設成為一個新城市中心區。
城 鎮 化
鶴山市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強化城鄉互動、城鎮帶動戰略,促進城區、中心鎮和小城鎮三種類型的城鎮聯動發展,共同推進城鎮化的進程。目前,鶴山市逐步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以共和、址山2個省中心鎮為次中心,以8個建製鎮為骨幹的城鎮化體係。11個鎮都通過了江門市"五邑杯"達標驗收。2004年城市化水平達55%。
近年來,鶴山市堅持鎮園互動,實施"三化"並舉戰略,把園區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工業區和城鎮功能配套設施建設,促進園區與小城鎮建設同步發展,逐步有機連成一體。同時着力抓好城鎮的美化、淨化、緑化、亮化,把各個小城鎮建設成為設施配套、管理有序、環境優美、能夠帶動周邊農村發展的新型小城鎮。
基礎設施
近年來,鶴山市完成了綜合供水能力17萬噸/日的第二自來水廠、雁山22萬伏變電站、3000噸級貨運碼頭、鶴山大堤五期工程、江鶴高速公路、電信大樓、汽車客貨運大樓及西綫五鎮供水等一批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公路已經形成網絡化、硬底化、標準化,市內建成"一小時生活圈",325國道、佛開高速公路、江肇、江鶴公路在全市縱橫貫通;鶴山港為國傢一類口岸;電力、供水完全滿足全市生産及生活需求;實現了城鄉電話通信程控化、傳輸數字化。現擁有四星級的雁山酒店等一批高標準的賓館。投資環境日益完善。
2004年,鶴山市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83億元按計劃完成明靖綫、洋吉綫、古勞麗茶綫、竹禾綫、楊宅綫、古崖綫竜古公路、三連路等公路的建設;全段長44.2公裏(其中廣東省最長的公路隧道彩虹嶺隧道長5.068公裏)將於2005年底通車。全年改建、擴建公路73.64公裏,現有公路通車里程856.3公裏,其中一級公路95.2公裏。每百平方公裏公路密度為77.28公裏,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8.8公裏。此外,完成木棉崗收費站搬遷。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投資1.05億元。
經濟結構
"八五"期間,鶴山先後跨入全國80個小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先進行列。2004年全國最發達100縣(市)社會經濟綜合指數測評,鶴山列第78位。
2004年全市生産總值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第一産業8.3億元,第二産業51.65億元, 第三産業34.3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8% 、11.5 %、12.4% ,三大産業結構比例為8.8:54.8:36.4。人均生産總值26387元,比上年增長10.6%。社會總産出實現336.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農 業
鶴山市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耕作條件優越,歷來是廣東省商品糧基地。近年來,鶴山市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使傳統農業嚮商品化、基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初步建成優質糧、蔬菜、西瓜、粉葛、水果、生豬、三鳥、水産、花卉苗木、木薯十大農産品基地。
2004年農業增加值8.3億元,比上年增長3.8%,農業總産值15.19億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經濟總收入1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66%。全年糧食總産量9.36萬噸,比上年增長1.96 %。畜牧業總産值4.98億元,比上年增長4.77%。漁業産值2.62億元,比上年增長2.35%。農村用電量4321萬千瓦時,增長16.47%。
現代工業
鶴山市是珠江三角洲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紡織製衣、印刷、製鞋、電子電器、化工、五金不銹鋼製造六大支柱産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生産體係。美雅集團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毛毯生産企業,銀雨燈飾有限公司為世界較大的燈飾生産企業,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印刷企業之一。美雅拉捨爾毛毯、華山泉礦泉水、比力奇電熱水器、鶴山電機、明可達臺燈、東古醬油、勝利廚具及鞋類、燈飾、製傘、時裝等一大批優質産品飲譽中外市場,近200個産品榮獲省以上名優新産品稱號。
2004年全社會工業總産值216億元,同比增長14.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48.96億元,增長14.52%。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03.7,比上年提高7.65個百分點。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6.15億元,增長1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2.89億元,增長11.34%,工業銷售産值144.03億元,增長15.03%,工業品産銷率為96.69%,比上年提高0.43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2傢。在六大支柱行業中,紡織業完成産值31.78億元,增長3.47%;金屬製品業完成産值15.69億元,增長29.21%;電氣機械與器材製造業完成産值25.9億元,增長24.4%;印刷業完成産值14.28億元,增長19.12%;皮具及其製品完成産值16.9億元,增長2.21%;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産值3.17億元,增長5.05%。全社會用電量為12.25億千瓦時,增長18.09%,其中工業用電9.89億千瓦時,增長18.56%。
第三産業
近年來,第三産業成為鶴山發展的新亮點。通訊、電子、汽車、住房等高檔、大額商品銷售暢旺,新的消費熱點加快形成。交通運輸、旅遊等産業發展勢頭良好,金融證券、保險、信息、中介、社區服務等新興行業發展迅速。
2004年全市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為69.37億元,比上年上升12.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47億元,增長13.1%。全市商品零售物價總指數為103.6%,上升3.6%;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3.6%,上升3.6%。其中,餐飲業實現營業額8.02億元,增長12.3%。
房地産業發展勢頭迅猛。全年完成投資額6.37億元,增長5.13倍。其中碧桂園房地産有限公司完成投資5.13億元。
旅遊業發展方興未艾。全年經我市口岸出入境的遊客達11.7萬人次,其中出境5.7萬人次,入境6萬人次。我市旅遊部門組織出境旅遊達2.34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5.01億元,比上年增長7.9%。金融形勢保持穩定。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98.84億元,比年初增長12.6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6.46億元,比年初增長 12.31%。全市金融機構貸款餘額32.7億元,剔除商業銀行上劃分行管理的貸款18.06億元,比年初實際增長3.46%。
保險業務快速增長。2004年各險種保費收入達15563萬元,比上年上升45.2%,其中財産保險收入為3639萬元,增長37.1%;人壽保險收入11924萬元,比上年上升47.87%。
郵電通訊業務蓬勃發展。全年郵政業務總量2391萬元,增長20.45%,郵政業務收入2524.48萬元,增長17.41%。新增電話3.72萬戶,全市電話用戶38.52萬戶,增長10.78%,其中移動電話用戶23.67萬戶。
居民生活
全市人口總戶數109454戶。全市年末戶籍總人口363359人,平均每戶3.32人,其中沙坪鎮122293人;全年出生人口入戶3607人,人口出生率為9.94‰;死亡人口2902人,死亡率8.0‰;全市淨增加1174人,自然增長率3.24‰。全市常住人口46.06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據城調隊住戶調查顯示: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075元,增長8.1%;年人均消費性支出10036元, 增長6.3%。其中食品人均支出5249元,增長22.5%,交通通訊人均支出1487元,增長6.1%,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人均支出868元,下降38.3%。全年農民人均收入6791元,增長5.6%, 在崗職工年均工資收入18580元,增長14.8%。
社會保障參保人員進一步擴大。2008年末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共14238人,其中機關事業4017人。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70884人,失業保險63603人,醫療保險48045人,工傷保險70619人,生育保險64588人。
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加強。全市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數630張,收養人員360人,敬老院11間,社會福利院1間,社區服務設施25個,散居供養212人,集體供養資金101.1萬元。我市年內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290元/月,農村農民最低生活保障160元/月,全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302戶7692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綫以下人數1025人。 |
|
鶴山地形
鶴山地表顯露地層,有寒武係八村群、泥盆係、侏羅係、白堊係、下第三係、第四係等,其中以八村群分佈最廣。市境內侵入岩分佈廣泛,占全市面積的一半以上,侵入岩的種類屬酸性花崗岩。地質構造屬華南褶皺係粵中拗陷,有亞婆髻背斜、白水坑復背斜、茶山單斜、大昆侖單斜、那水嚮斜。斷裂有恩平-新豐深斷裂帶、西江大斷裂,其中恩平-新豐深斷裂帶在市內自南而北縱貫全境,為境內最重要的區域性斷裂。
鶴山地形東西寬,南北狹長,中部山峰綿亙,丘陵起伏,地勢自西略嚮東傾斜東部低平,北最低。最低大埠圍,海拔僅1米。丘陵主要分佈在市境東北、中南部,面積達1003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面積的90.5%。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面積2.1%,其中皂幕山主峰亞婆髻海拔807.5米,為全市最高山峰。衝積平原面積為82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面積的7.42%,主要分佈在古勞、沙坪。
鶴山山脈
大雁山:大雁山位於粵中交通要道,距離廣州60公裏,近鄰鶴山港,旁依廣湛公路,佛開高速公路,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大雁山面臨西江,因其山形似大雁而得名,總面積300公頃,主峰海拔310米,與南海西樵山互稱“姐妹山”。山勢雄偉,峰巒起伏,從山峰至峰頂,有雁山門、半山閣、獅子峰、雁山平湖、日月峰、陸佑亭、狀元坊、貴人峰等景緻,風景如畫,風光無限。
昆侖山:鶴山市中部山峰。南距鶴城鎮區3千米。大峰稱昆山,小峰稱侖山,合稱昆侖山。海拔604米,面積1866.7公頃。由砂頁岩、紫紅色砂頁岩與花崗岩構成。三寶坑(土名)山澗中有七甕井等名勝。山間多自然叢生鬆木,有林地約1267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土特産有礪石及山坑蠃。竜(口)鶴(城)公路經山東側;有簡易公路直達七甕井。
雲宿山:鶴山市西部山峰。位於雙合鎮泗閤村東。海拔637.2米。面積約48平方千米。東與皂幕山對峙,西北與高明市老香山相望。山體由花崗岩構成。山頂四周巨石壘垣如城,內有石佛,佛前石塊面積近10平方米,平正如棋盤,蔚為壯觀。西有仙人嶺,絶頂四顧,開平、恩平、新會、新興、高明及崖海盡收眼底,稱為“雲宿大觀”,為鶴山舊八景之一。土壤為赤紅壤、紅壤。1949年以來,連年在此造林緑化,辦有虎房林場。1968年用飛機直播造林,已成林203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0%,以鬆、杉為主。山中有鷺鷲、鷓鴣、毛鷹等多種鳥類和黃猄、果子狸、山豬等野生動物。
茶山:鶴山市東北部山嶺。分內茶山與外茶山(內茶山為高明市轄),為鶴山、高明、南海3市的界山。因盛長茶樹得名。主峰高凹頂,海拔546米,嚮西伸延至高明市鹿美塘,嚮東達西江邊上石岩頭(土名),東西長10千米。由砂頁岩構成。土壤為赤紅壤。藴藏褐鐵礦及鉛礦、銀礦。山腰有道坪等4個自然村與白水坑水庫。水庫開闢為仙
鶴湖渡假山莊。有鬆林1067公頃與茶園134公頃,植被覆蓋率達85%以上。
大城山: 鶴山市山脈。在雅瑤鎮昆東村東,山脈面積268公頃,海拔206米,主要由9個山峰組成。大城山物種豐富,自然生長的樹種有水蜜桃、荷木、馬尾鬆;人工種植有濕地鬆、大葉相思、馬占相思等樹種。野生動物黑烏燕、毛雞、山禾雀等。山上有一泉眼,泉水甘甜,在民國35年(1946年),當時的縣長謝鶴年提名“香泉”,並立碑於此。現修建了步級由山腳直達香泉,並興建了4個亭,逐步將其建為旅遊區。
鶴山水文
境內河流衆多,主要有西江幹流、沙坪河、雅瑤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條,總長200.8公裏,全市徑流總量為10.17億立方米(不含西江幹流)。
鶴山氣候
鶴山地處北回歸綫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溫和濕潤,無霜期達354天;年平均氣溫21.6°C;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97.8小時,年平均雨量1774.1毫米。
鶴山自然資源
鶴山已發現的礦産資源有鐵、鉛、鋅、稀土、磷、硫鐵礦、鉀長石、飾面石材等8種。經查明的,有大量的稀土礦、花崗岩、礦泉水、泥炭土和少量的褐鐵礦、鋅礦、金礦。
鶴山市境內河流衆多,有西江幹流、沙坪河、雅瑤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條,總長200.8公裏,全市徑流總量為10.17億立方米(不含西江幹流)。
鶴山市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100多種,植物900餘種,其中,樹種有300種、中草藥60多種。
鶴山特色奇觀
蟹眼泉位於江肇公路雅瑤鎮的陳山與石湖路段之間。因兩泉眼狀蟹眼而得名。終年泉水涓涓,源源不絶。一泉眼噴水量約為399公斤/小時,水溫保持在20℃至25℃之間,色澤清冽,質地極佳,掬飲清甜,煲沸沏茶,味道異香,故誘得城鎮居民跋涉吸取。此泉古已有之,1933年在其旁立一石碑,正面陰刻其名,背側雕有花瓶圖案及竹節紋飾。近年鶴山市政府斥資l8萬元,予以修擴,以泉為軸,闢地800平方米,外架石橋,建仿古牌坊,三面壘砌石墻,內砌假山、石階,再加緑化美化,而內右方有熱心人士捐資8萬元,建六角石亭一座。其景之美,與往昔不可同日而語。 |
|
清雍正九年七月己醜(1731年8月30日)置鶴山縣,因縣城北有山形似鶴而得名。在1958年,高明、鶴山兩縣曾合併為高鶴縣,兩縣法院合併為高鶴縣人民法院。198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高鶴縣,恢復高明和鶴山兩縣。1993年撤縣建縣級市。
2000年,鶴山市轄12個鎮:古勞鎮、雙合鎮、沙坪鎮、雅瑤鎮、竜口鎮、宅梧鎮、共和鎮、址山鎮、雲鄉鎮、鶴城鎮、桃源鎮、合成鎮。總人口405779 人,各鎮人口: 沙坪鎮 143888 竜口鎮 35888 雅瑤鎮 35236 古勞鎮 32148 桃源鎮 24333 鶴城鎮 29649 共和鎮 23929 址山鎮 26541 宅梧鎮 32354 雲鄉鎮 4315 雙合鎮 9798 合成鎮 7700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鶴山市轄11個鎮(沙坪、雅瑤、共和、桃源、址山、雲鄉、鶴城、宅梧、雙合、竜口、古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鶴山市轄11個鎮(沙坪、雅瑤、共和、桃源、址山、雲鄉、鶴城、宅梧、雙合、竜口、古勞)。
2007年,撤銷沙坪鎮,設立沙坪街道。4月19日,沙坪街道辦事處正式挂牌成立。 |
|
鶴山地理位置,地處北回歸綫以南(北緯22.29度--22.52度,東經l12.28度--ll3.25度),屬南亞熱帶季風區,境內具有海洋氣候特徵,溫、光、熱、雨量充足,四季宜種。年平均日照l789時,年日照率達40.1%日照時數,帶來太陽幅射熱量大,年平均幅射量l04.08千卡/釐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釐左右,夏秋多臺風暴雨,無霜期為365天,鼕春有冷空氣侵襲和偶有奇寒,無霜期長。鶴山緊靠西江,境內河流衆多,主要河流有7條,全長共187.8公裏,流域面積1003.28平方公裏,除沙坪河屬西江交流外,其餘均屬潭江水係。 |
|
鶴山歷史悠久,有良好的傳統美食文化。鶴山不僅有南洞雞、鶴城坑蠃、長連氹桂花魚、竜口狗肉、雙合沙薑雞、上南燒肉、升平竹升面等特色美食,也有鳳凰酒店、文華會酒店、銀業雁山酒店、江夏酒店、文華酒樓、河珍漁港、荔枝灣生態美食酒樓、北湖海鮮城、小欖公菜館等知名餐飲名店,以及以鶴城祥興農莊為代表的“多位一體”式的田園型餐飲企業,更有阿菠蘿、怡景灣、軒轅等西餐廳。鶴山餐飲業目前呈現出一派欣欣嚮榮的好勢頭,節假日餐飲和旅遊餐飲更是興旺繁榮。 |
|
鶴山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景色秀麗,目前擁有北湖賓館、疊翠山莊、華安閣酒店及福林酒店等星級酒店,並開發了大雁山風景區、馬山、仙鶴湖、古勞水鄉等旅遊景點和東坡亭、鐵夫畫閣等旅遊度假勝地和人文景觀。近年來,還增加了鶴山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祥興農莊、色色會所等生態旅遊及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吸引了中外衆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目前,鶴山正朝着濱江景觀、僑鄉風情、生態園林、休閑度假等旅遊發展方向邁進。
鶴山市-名勝古跡
鶴頂亭
鶴頂亭為鶴邑名勝,位於舊縣城內鶴山之巔,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知縣劉繼倡導所建,現亭是1998年重建。劉繼撰《鶴頂亭記》敘其建亭宗旨,意謂鶴為仙禽,外形俊美,品性高潔,願後世登亭者顧名思義,以鶴自勉,懋著循跡,勿作貪官污吏,其立意至佳。建亭垂二百餘年,鐘靈蹄秀,有蒼鬆環抱,丹楓聳峙,木棉參天。登臨鶴頂,俯覽邑城,遠山近水,廬捨眼儼然,桑麻遍野,炊煙四望,憑眺遐思,逸興無限。
大凹關帝廟
鶴山境內曾有20餘座關帝廟,目前保存尚好的衹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緒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當地紳民集資在舊廟基礎上重建,並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過的。廟宇包括主座、左右青雲巷及左右廂房,面積357平方米。其營造法式與佛山祖廟相仿,體現清代後期嶺南廟宇的建築特點。這座小小的關帝廟匯集着建築、雕塑、書法、楹聯、圖書等藝術,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畫閣留芳
鐵夫畫閣位於鶴山市雅瑤鎮陳山村,它是為紀念著名愛國畫傢李鐵夫先生而於1983年興建的。李鐵夫先生是一位富於正義感而有節操骨氣的愛國者,早年投身革命,曾先後加入興中會和同盟會,並親自擔任同盟會紐約分會書記達六年之久。孫中山先生曾撰文稱他為"東南亞巨擎",他為推翻封建帝製,建立共和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
鶴山教育發達,教學質量高,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前列。目前擁有全國示範性高中1所、省一級學校5所、江門市一級學校5所、鶴山市一級學校6所。鶴山著名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有:鶴山一中、鶴華中學、紀元中學、鶴山二中、鶴山三中等,沙坪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學、嚮陽花幼兒園、財貿幼兒園、新星幼兒園、沙坪鎮幼兒園。 |
|
鶴山商業繁榮,生活便利,不僅有鶴山市人民醫院、鶴山市中醫院、鶴山市婦幼保健醫院等醫療單位,也有鶴山百貨大廈、民潤新七星、新天地商業廣場、華客隆購物廣場等購物場所,也有鶴山圖書館、鶴山市文化館、鶴山博物館、鶴山市體育中心、鶴山劇院等公共場所,以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並有以色色會所為代表的特色休閑場所。另外,知名連鎖企業麥當勞、肯德基、國美電器等也相繼進入了鶴山,為鶴山商業註入了新的活力。 |
|
鶴山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000公裏,每平方公裏密度80公裏,居全國前列。鶴山擁有國傢一類口岸鶴山港,每天有高速豪華客輪往返鶴山與香港之間(香港中港城碼頭開)。鶴山市內交通便利,多條綫路輻射市區。另外,從鶴山汽車總站坐車,可直達重慶、梧州、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虎門、梅州、番禺、肇慶、佛山、江門、水口等城市。 |
|
為應對鶴山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速,鶴山市政府提出並就此展開“東移、北拓、南進”的城市發展戰略以及“一廊兩軸四心五區”的城市空間結構佈局。“東移”指城市中心嚮東部推移,在鶴山大道與文華路交匯處一帶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區,沿鶴山大道發展軸及文華路發展軸,形成集行政辦公、文化活動、娛樂休閑功能於一體的最適宜居住的多功能生態新城區。 |
|
茶山水浸雞 --“茶山水浸雞”風味不錯,一鍋清湯放上幾塊樹根(當地人叫“樹仔頭”),熟透的雞肉香氣撲鼻,鮮味無比。奇怪的是,雞肉在湯裏燒來燒去還是那樣鮮嫩,一點也不老火,雞肉燒不老的秘方在湯水中的“樹仔頭”,這是茶山特有的藥材“五爪金竜”,在湯水中加進這些藥材,不僅風味獨特,而且雞肉也燒不老。雞肉好吃,除了會選擇雞種,關鍵的還是烹飪技術,而“五爪金竜”藥材是他們的“鎮山”之寶。
鶴山茶葉 -- 鶴山著名土特産。鶴山人種茶始於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種茶面積達5333.3公頃,年産毛茶8.5萬擔。年出口茶葉6萬擔,遠銷歐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鶴山茶以其條索緊細,成色油潤,湯色鮮亮,清香味濃,滋味甘滑,清熱消熱消滯而著稱。其中以古勞茶山、宅梧白水帶、鶴城馬耳山三個産地的最佳。“古勞銀針”為古勞茶的雅稱,其形似壽眉,狀若銀針,葉背顯毫如銀,葉色清翠,湯色清澈而略帶淺緑,回甘力醇和。生長在石岩頭(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濃烈。乾隆年間《鶴山縣志》雲:“古勞茶味還武夷而帶芳,邑中物産唯此可以甲諸郡”。原古勞、鶴城、白水帶三地茶農以茶為活,鶴城的主街被命名為“茶行街”。20世紀30年代後期,由於戰亂,茶葉生産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積極恢復茶葉生産。70~80年代在合成農場建立大型的茶葉生産基地和在桃源馬山成立茶葉科學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葉收穫面積153.9公頃。
古勞銀針 -- 鶴山名優特産。産於古勞鎮麗水石岩頭,故又曰岩頭茶。該茶條索緊結,挺直似針,色呈銀灰;泡後色澤碧緑明亮,葉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淺飲即舌滑喉涼,極感舒適;多飲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嚮譽為茶中妙品,早已蜚聲遐邇,馳名中外。晚清時期已極受推崇,成為中國名茶品牌之一。
馬耳山茶 -- 鶴山名特産。品牌以其産地冠名。馬耳山位於鶴城西北部約6千米,高聳挺拔,雄偉壯觀。山上茁壯翠緑的一片片,便是馳名遐邇的茶園。馬耳山麓為丘陵山坡,壤鬆土軟,泥骨色黃,嚮陽背風,宜種青茶。種後鼕蓋山草,春暖滋潤,生勢壯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楊者遷居於此,6戶20人,沿坡開墾茶地。後練常精、練常振兄弟兩戶遷此,開墾茶地4公頃。鼎盛時期,茶農達20戶,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於清明,秋茶於白露。製作嚮用傳統工藝。該茶用開水衝沏,即片片竪起,香氣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濃郁,為送禮佳品。清末民初,鶴城街內建有美珍、樹芳、恆興隆、裕生、新廣興、聯昌盛等大茶莊,皆為當地商人合資開設。該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 鶴山特産。主産地為古勞茶山。種植歷史近50年,引進人叫球長伯,後遍及各傢各戶。現種植面積約1.5公頃,年産量7.5噸。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種植,花開於夏,雪白芬芳。采摘卻於花蕾未綻之時。人工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後經過蒸曬或烘幹程序;日曬者,色澤金黃,成針狀,稱素馨針。據醫書記載,素馨針有疏肺解鬱,清熱去毒功效。故一般用於製藥。若將素馨針與青茶混衝,其茶清香甘涼,既解渴又清熱,茶山人嚮有此習,且作為待客的佳品。
鶴山紅煙 -- 鶴山土産。紅煙原産於南美洲,明代由菲律賓輸入閩粵兩省。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嘉慶年間,鶴山已大面積種植,産量居全省之冠。雅瑤、桃源、竜口一帶逐步成為紅煙主産地,年産量高達5000噸。《廣東通志稿》有“鶴山縣以産煙馳名,每年出口在百萬金(白銀)外”記載。到20世紀30年代,為鶴山紅煙産銷鼎盛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紅煙生産又有新發展。1986年鶴山縣成為全國31個煙葉出口生産基地之一。鶴山縣紅煙有上南、下南、上西、下西(指地域)之分。其中以上南煙最佳,而上南煙又以蕓蓼煙著稱。蕓蓼煙乃指今雅瑤蕓蓼村黃坑豬公袍(土名)所種植的紅煙。鶴山紅煙素以葉色紅亮,味道濃烈,香醇馥鬱,油分多,彈力強,揉搓不碎,久貯不變而馳名中外,外銷至澳門及印度、埃及、俄國、德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傢和地區。1951年,司徒美堂先生至鶴山縣視察。鶴山農民精選出蕓蓼煙,敬請司徒美堂先生轉贈毛澤東主席,受到毛主席稱贊。
上南紅煙 -- 鶴山名優特産。也叫蕓蓼煙。始種於清朝中葉,約有200多年歷史,是鶴山紅煙的著名産品。以煙質黃淨,肉厚、煙味香醇而馳名中外,遠銷至南洋群島等地。著名品牌有“黃坑煙”,“雲蓼煙王”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上南村民每年種紅煙173.3公頃,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司徒美堂先生視察上南“李義蘭煙廠”時,村民托他將數紮頂級黃坑煙送給毛主席品嚐,毛主席收到後曾來信表示感謝,此事在當地成為美談。近年來,由於種植紅煙效益較低,多數村民已改種其它經濟作物,衹有少數煙農種植少量用於自吸。
古蠶老古煙 -- 鶴山名優特産。以雅瑤鎮古蠶村生産而出名。該村處丘陵地區,耕地對紅煙生長特別適宜。古蠶先輩在明末清初開始試種紅煙,並逐漸學會施用有機肥料,如花生麩等。收煙期為芒種至夏至,此期間陽光充足,對煙青露曬有利,露曬約幾十分鐘收起焗至黃蠟色,再進行暴曬7天左右,此時煙葉油份適中,存放多年也不變質。早在清朝中期,古蠶紅煙開始出口到南洋一帶,製成的呂宋煙氣味香醇,因而馳名海內外,並帶動起古蠶紅煙逐漸進入發展盛期。鼕種時,七成耕地面積種上了紅煙。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種紅煙經濟效益逐漸減少,村民開始改種其它作物,目前村內仍保持有幾十畝紅煙地,普遍用於自給。
東園香荔 -- 鶴山名優水果。珍稀荔種。植於雙合鎮雙橋東園村,故名。距今400年前,村民李卓化由新興市國恩寺六祖手植之千年香荔引種歸來。現其母株高4丈,樹身粗壯,枝繁葉茂;其旁一荔,樹齡過2百年,體亦偉碩,人稱“母子樹”。兩樹枝葉交錯,蔭覆過半畝,蔚為奇觀。此兩株古荔,雖歷遭劫難,仍頑強茁壯,年年挂果,豐年産量達1噸。其果核細小,肉鮮味甜,清香可口,為省內不可多得的珍稀香荔品種,不僅飲譽百裏,且近年旅外鄉親,每屆蟬鳴荔熟,即組團歸來進行啖荔活動,東園香荔則為首選。
雙合黑葉荔枝 --鶴山名優水果。産於雙合鎮。該荔枝品種葉尤深緑,果實呈蠟白色,肉厚清甜,可食部分占全果75%。以泗合坑尾塘所産的最負盛名,核小、清香蜜味,汁多而不滯,風味別具一格,肉脫殼後用煙紙包亦不沾濕。據史料記載:清代,附近縣官,每年荔熟時,必騎馬前來品嚐;近年,亦成為鶴山海外聯誼會所組織的“啖荔團”的青睞果品。雙合種植荔枝,歷史已超350年。1989年鎮成立荔枝協會,加強了科研與指導,更顯規模。今全鎮植荔746公頃,品種有黑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白臘、白糖罌等。 |
|
詠春拳師祖梁贊
王老吉涼茶創始人王澤邦
多倫多多元文化電視臺OMNI.2(多元二臺)擔任主播,高級編輯和公共事務科主任,前為香港無綫電視著名新聞主播蘇凌峰
結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麥鬆威
新加坡和香港電影製片人陸運濤
民國時期電影女明星鬍蝶
陸佑傢族
CBA、NBA籃球運動員易建聯
奧運舉重冠軍陳小敏
香港李氏李佩材傢族:
李佩材(即李石朋,和發成有限公司創辦人;香港李氏世傢始祖)
李福善(前香港區域法院法官、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及上訴法庭副庭長)
李福兆(前香港聯合交易所主席)
李國麟(大律師,現任新灃集團主席)
李國寶(東亞銀行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國章(醫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前教育統籌局局長)
李國能(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李志喜(資深大律師,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前45條關註組創始人)
李慧嫻(香港藝術傢、雕塑傢)
李志恆(律師,香港區議員)
2007年國際中華小姐冠軍宋熙年小姐
1986年香港小姐冠軍李美珊小姐
鶴山歷史人物選
易宏 字渭遠, 號雲華子, 鶴山古勞坡山人。生活於清康熙年間約一, 清代詩人。
鄧長夫 名春生, 鶴山址山鎮竜灣管理區西迎村人。一生愛好美術創作, 以國畫擅長花鳥山水為主。
宋軍 鶴山雅瑤平岡村人。著名作麯傢。中學時即表現了很高的音樂才華,發表了《乘着長風前進》、《勝利唱奏麯》等抗戰歌麯。
梁培友 鶴山古勞維墩頭度橋村人。早年加入天地會, 為肇慶天地會首領。
麥廷章 鶴山雙合泅合鄉人。自幼隨父麥鷹揚乾隆丁末武科進士, 曾任中軍參將, 兼理海壇左營遊擊在福建鎮守海疆。
呂翰 字顯章, 號庚堂, 鶴沙坪鎮樓衝大興村人。歲入私塾學習。年隨父到香港皇仁書院讀書, 年加入北洋水師, 初任“ 盛遠”號大副將。
葉蘭泉 原名顴明, 號瀚群, 蘭泉是他的別字。鶴山古勞羅江村人。清朝孝廉葉亦賓的第九子。鶴山商會主席。任該職達年, 救災恤災。
馮祝萬, 鶴山古勞鎮維墩鄉人。馮關心家乡建設, 為振興家乡建設, 為振興家乡教育事業, 捐資白銀萬兩, 並出資在縣立中學建自然科學館一座。1948年與李濟深等在香港發起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
|
2000年鶴山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30個民族,漢族人口為398016人,占總人口數的98.09%;少數民族人口為7763人,占總人口數的1.91%。在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數最多,占少數民族的54.42%。 |
|
- n.: Heshan City
|
|
鶴山區, 鶴山, 鶴山村 |
|
地名 | 河流 | 中國 | 疾病預防 | 機構 | 區域 | ????業公司 | ????務局 | 廣東 | 地理 | 行政村 | 廣東省 | |
|
|
鶴山市中醫院 | 鶴山市????務局 | 鶴山市人民醫院 | 鶴山市攝影傢協會 | 鶴山市中國旅行社 | 鶴山市竜口針織廠 | 鶴山市鶴洲針織廠 | 鶴山市竜口服裝廠 | 鶴山市百花工藝廠 | 鶴山市衛生防疫站 | 鶴山市明可達實業有限公司 | 鶴山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 鶴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 鶴山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 鶴山市臺灣工作辦公室 | 鶴山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鶴山市藍鷹玩具有限公司 | 鶴山市沙坪科研白蟻防治站 | 鶴山市慢性病防治站 | 鶴山市人才交流中心 | 鶴山市工藝發展公司 | 鶴山市雄鷹針織品公司 | 鶴山市傑洲皮革製品廠 | 鶴山市足康鞋業公司 | 鶴山市永幸鞋業有限公司 | 鶴山市大富華鞋業有限公司 | 鶴山市創意鞋業有限公司 | 鶴山市恆發鞋業公司 | 鶴山市達豐鞋業加工廠 | 鶴山市佳能工藝有限公司 | 鶴山市沙坪鴨仔寮飯店 | 鶴山市俊鋒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 鶴山市供銷集團貿易公司新苑飯店 | 鶴山市紡織工業公司供銷公司 | 鶴山市沙坪鎮南榮榮針織製綫廠 | 鶴山市永恆鞋業皮具有限公司 | 鶴山市沙坪鎮源盛木工藝品有限公司 | |
|
|
沙坪鎮 | 址山鎮 | 竜口鎮 | 桃源鎮 | 鶴城鎮 | 共和鎮 | 古勞鎮 | 雅瑤鎮 | 宅梧鎮 | 雲鄉鎮 | 雙合鎮 | 合成鎮 | 沙坪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