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高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上遊。總面積3276平方千米。總人口158萬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駐潘州街道,郵編:525200。代碼:440981。區號:0668。拼音:Gaozhou Shi。 |
|
高州市,位於粵西南部,靠近南海,是廣東省省轄縣級市。交通便利,通信發達,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服務齊全,自古以來便是一個人傑地靈,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粵西重鎮。
高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史稱潘州。地理坐標東經110°36′46″—110°22′45″,北緯21°42′34″—22°18′49″。東西最大距離79公裏,南北最大距離65公裏。全市總面積3276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377萬畝,耕地面積80萬畝,現有人口167.8萬,市府駐中山街道。轄23個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437個村委會,40個居民委員會,5770個村民小組,市人民政府駐潘州街道,郵編:525200。代碼:440981。區號:0668。拼音:Gaozhou Shi。 |
|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管理區的高涼嶺而得名。“高涼”兩字來由,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史載明代廣東下轄十府一直屬州。領上六府廣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南雄府、韶州府、肇慶府,下四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和羅定一州。統稱廣東十府一州。(南雄,清初沿明製為府,嘉慶十一年,降為直隸州,十六年,復升為府,十七年,又降為直隸州。嘉應,舊程鄉縣,隸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升為嘉應州,嘉慶十二年,升為嘉應府,十七年,仍改為直隸州。)清代沿明製此時高州府轄有化州、茂名、信宜、電白、吳川、廉江等一州五縣,屬高陽雷道,府治茂名縣。由於高州轄地較大,地理位置又處於戰略要衝地帶,因此便把高州府稱為廣東下四府之首府。
又內蒙古赤峰市太平地鄉哈拉木吐村古城。高州原為唐代信州,武後中以契丹早期室活部所建之城,所以《遼史》地理志又將遂州(本高州)置於頭下城。州境有土河,三韓縣,附郭,今當地居民仍有稱高州城為高麗城者。
1959年改茂名縣為高州縣。據《太平寰宇記》:“高涼郡土厚而山環繞,高而稍涼,故以為名。”1993年設市。
2000年,高州市轄6個街道、27個鎮:中山街道、南湖街道、山美街道、西岸街道、石仔嶺街道、金山街道、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泗水鎮、分界鎮、根子鎮、石鼓鎮、祥山鎮、頓梭鎮、荷塘鎮、沙田鎮、鎮江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大井鎮、潭頭鎮、曹江鎮、長坡鎮、東岸鎮、大潮鎮、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鎮、馬貴鎮、石竜鎮、大坡鎮。總人口1219132人,各鎮人口: 西岸街道 25937 石仔嶺街道 31095 山美街道 16983 中山街道 66052 南湖街道 27985 金山街道 34322 謝雞鎮 48220 新垌鎮 55289 雲潭鎮 32005 分界鎮 41458 根子鎮 57159 泗水鎮 49072 石鼓鎮 58477 鎮江鎮 33145 祥山鎮 22831 沙田鎮 27666 南塘鎮 39533 荷花鎮 35577 石板鎮 28664 東岸鎮 44652 大潮鎮 15213 大井鎮 38047 潭頭鎮 28385 長坡鎮 55385 石竜鎮 16187 大坡鎮 53270 平山鎮 28814 深鎮鎮 20558 馬貴鎮 26848 古丁鎮 24457 曹江鎮 59800 頓梭鎮 30079 荷塘鎮 24138 團结農場虛擬鎮 8710 勝利農場虛擬鎮 7804 火星農場虛擬鎮 531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高州市轄6個街道(中山、南湖、山美、西岸、金山、石仔嶺)、27個鎮(潭頭、大井、東岸、深鎮、曹江、長坡、平山、古丁、馬貴、石竜、大坡、謝雞、新垌、雲潭、泗水、根子、分界、石鼓、鎮江、沙田、頓梭、石板、荷花、南塘、大湖、祥山、荷塘)。
2003年12月,(1)撤銷石竜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長坡鎮。調整後,長坡鎮共有2個居委會和33個村委會,總面積242.3平方千米,總人口85862人,長坡鎮政府駐原長坡鎮政府駐地;(2)撤銷大潮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東岸鎮。調整後,東岸鎮共有2個居委會和27個村委會,總面積260.4平方千米,總人口 76516人,東岸鎮政府駐原東岸鎮政府駐地;(3)撤銷祥山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石鼓鎮。調整後,石鼓鎮共有3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總面積 155.2平方千米,總人口113183人,石鼓鎮政府駐原石鼓鎮政府駐地;(4)撤銷頓梭鎮和西岸街道辦事處,設立寶光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寶光街道辦事處管轄原頓梭鎮和原西岸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範圍,共有4個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總面積159平方千米,總人口80347人,寶光街道辦事處駐原西岸街道辦事處駐地。區劃調整後,高州市轄6個街道(中山、南湖、山美、寶光、金山、石仔嶺)、23個鎮(潭頭、大井、東岸、深鎮、曹江、長坡、平山、古丁、馬貴、大坡、謝雞、新垌、雲潭、泗水、根子、分界、石鼓、鎮江、沙田、石板、荷花、南塘、荷塘)。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州市轄5個街道(潘州、山美、寶光、金山、石仔嶺)、23個鎮(潭頭、大井、東岸、深鎮、曹江、長坡、平山、古丁、馬貴、大坡、謝雞、新垌、雲潭、泗水、根子、荷塘、分界、石鼓、鎮江、沙田、石板、荷花、南塘)。 |
|
高州位處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分佈着一江十河,及衆多的湖泊山塘,丘陵、盆地、平原交錯,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為種植樹農作物的和經濟作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高州市地形復雜,地勢大體是東北高,西南低。從高空腑瞰,南狹北寬,像展翅飛翔的彩蝶。境內東北部是連綿的山地,中央腹地是起伏的丘陵,西部、南部的臺地、小平原,山地及河𠔌小盆地相互交錯,山川糾結。錦山地面積占51.5%,丘陵面積占31.9%,平原面積占16.6%。地勢最高點是東北部的棉被頂,海拔1627.3米,最低點是西南部祥山鑒江河床,海拔11.5米,高低相差1615.8米。
雲霧大山、雲開大山和大榕山伸延入來,構成大體為東北—西南走嚮的7條山脈:尖峰嶺—馬頭嶺山脈,棉被頂—大細垌山脈,棉被頂—青山嶺山脈,尖峰嶺—崩山嶺山脈,王江坑嶺—蜈蚣塘大嶺山脈,大近嶺—那射嶺山脈,雞公嶺—豆腐嶺山脈。高州市地貌類型可分為如下5個區。(1)東北淺切割低山區。海拔500—1627米,相對100—1000米,包括馬貴鎮、古丁鎮、深鎮鎮、大坡鎮以及長坡鎮、石竜鎮、雲潭鎮、新垌鎮等4個鎮交界區。(2)東北高丘陵區。海拔300—500米,相對100—200米,包括大潮鎮北部,深鎮鎮、古丁鎮西南部,平山鎮東部,石竜鎮東北、東南、西南部,新垌鎮東部、雲潭鎮北部及大坡鎮一部分。(3)中部中丘陵區。海拔50—300米,相對50—100米,包括東北高丘陵區以西,竇江—鑒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東地區。(4)西北部中丘陵區,海拔100—300米,相對50—200米,包括竇江—鑒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西地區。(5)西南淺丘平原區,海拔11—50米,相對5—40米,包括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祥山鎮、鎮江鎮大部及頓梭鎮、沙田鎮南部。其中石鼓小平原是高州主要的平原地區,與茂南相接。 |
|
高州市位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09385.2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溫為22.8℃,最高溫度為37.6℃,最低溫度零下1.5℃。1月平均氣溫為15.1℃,7月平均氣溫為28.4℃,年溫差明顯,為13.3℃左右。年積溫約8176℃,無霜期361天。年均降雨量為1892.7毫米。降雨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幹濕季,雨季為4月—9月,以南風為主;旱季10月至次年3月。
高州市區劃氣候大致可分為如下四個區:1、東北部山區冷涼氣候主區。本區大部分地勢較高,山嶺重迭,形成鼕冷夏涼的小氣候。1月平均溫度14℃,7月平均溫度27℃。夏季降雨多。氣象災害有秋季寒露風,鼕季低溫霜凍。2、西部中部丘陵溫熱氣候主區。本區大部分為丘陵地帶,亦有較開闊的小盆地、小平原和低矮群山。本區1月平均溫度14.4—16.3℃,7月平均溫度28—28.7℃。本區西部大多數年份有春旱和秋旱現象。3、南部低丘臺地溫熱氣候主區。本區除少量低丘外,大部分地勢平坦,為臺地平原區。1月份平均溫度16℃,7月份平均溫度28.2℃。陽光資源豐富,熱量條件優越,但降雨不足,常有春秋旱,鼕季偶有冷害。4、高山冷涼氣候副區。本區以等高綫為區劃原則,海拔700米以上。區內多高山密林,終年溫度較低,年平均溫度15.9—20℃,有嚴重的低溫陰雨、寒露風、霜凍。 |
|
礦産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種有50多種,礦點礦床310多處。非金屬礦主要有煤、油頁岩、高嶺土、滑石、活性漂白土、稀土、花崗岩、石灰石、鉀長石、輝長岩、絹雲母、石英礦、磷礦石、石油、硼礦等20多種。有色金屬礦主要有金、鋁、銀、錫、鉛、鋅、鎢、鎳、鈾、硫鐵礦、鐵礦等20多種。規模較大的礦藏有10多種,其中煤礦儲量4400多萬噸。磷礦石儲量2億噸。高嶺土儲量7000萬噸,質量好,藴藏量多。漂白土遠景儲量為1000萬噸。花崗岩總儲量21億立方米以上,品種多,質量好,儲量大。此外,還有玉石、瑪瑙、水晶、琥珀等礦産。
林業資源:高州市林業用地面積286萬畝。10年緑化廣東大地時開展緑化達標活動,人工造林110多萬畝,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全市森林資源進一步發展。高州市處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帶,植物地理分佈大體和氣候帶等自然環境相適應,多為亞熱帶常緑季雨林。由於高州地形復雜,丘陵臺地、山腳和山頂的氣溫和水溫都不同,所以森林資源分佈也有較為明顯的區劃分佈特點。東北部山區有亞熱帶常緑闊葉林,西南部丘陵臺地有熱帶樹木如樟樹、橡膠、椎樹等。全市森林資源分佈大致可劃分為如下三個區劃林帶: 東北部山地林區。屬雲開山脈南嚮伸延地帶,多高山密林。林業用地200多萬畝,植物繁茂。用材林以杉、鬆、竹、闊葉樹為主。北部山地有一望無際的鬆林,現有鬆林面積150多萬畝,年産鬆脂4000多噸。經濟林有油茶、橡膠、紫膠等。大力發展多層次、立體綜合開發山地林業,搞“林果藥”、“林畜果”立體種養,綜合開發,集約經營大林業。西北部闊葉林區。此區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及信宜縣山區。屬丘陵地帶,林業用地較多,植物繁茂。用材林有鬆、桉、紅椎、白椎、楠、竹等。其中石板鎮和頓梭鎮的楠木聞名全省,楠木種植面積近萬畝,是廣東省的楠木生産基地。荷花鎮的紅椎、白椎優質用材林面積數千畝,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經濟林有油茶、橡膠。木本水果有荔枝、竜眼、芒果、柑橙、菠蘿蜜等。中部西南部低丘臺地糧果林多種經營區。屬中低丘臺地、平原地帶。林業以經濟林和木本水果為主。用材林有鬆、桉、竹等。主要經濟林是橡膠。目前,全市國有、民營橡膠達30多萬畝,年産幹膠6000多噸。成為廣東省主要橡膠生産基地之一。西南低丘臺地平原地區是高州市主要糧油糖漁區。大力發展水果生産,已建成東部(根子、分界、泗水)荔枝生産基地、西部(沙田、鎮江、荷塘、頓梭、荷花、南塘)優質竜眼生産基地、中部香蕉生産基地、北部黃欖生産基地等。目前,全市水果總面積100多萬畝,總産量80萬噸,産值25億多元,成為“全國水果第一市(縣)”。
水力資源:境內河流均屬鑒江流域,分屬鑒江、袂花河兩大水係,其中鑒江水係面積占90%,袂花河(上遊在高州市雲潭河)水係面積占10%。主要河道幹流鑒江1條,支流曹江、大井河2條,小河有凌江、黃塘河、南塘河、沙田河、雲爐河、新垌河、雲潭河、根子河、泗水河、謝雞河等10條。全市河流長度925公裏,河網密度為0.278公裏/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33.07億立方米。境內山塘湖泊比較多。新中國成立以來,又新建成高州水庫等一大批水庫、山塘,共計600多處。水庫湖泊水面面積近17萬畝。高州水庫,是60年代初建成的大型水庫,集雨面積1022平方公裏,庫區水面6萬畝,庫容量11.5億立方米,是廣東省四大水庫之一。高州市河流具有流量大,汛期短,枯水期短,終年不凍,含沙量少,水力資源豐富的特點。高州水力資源的藴藏量很豐富,利於建設水庫和電站,供灌溉、發電。全市水電資源藴藏量9萬多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有8萬多千瓦。現在建成大小水電廠310多個,裝機總容量5萬多千瓦,年發電量 億千瓦時。 |
|
改革開放以來,高州市堅持走"農業起步,以農促工,以工帶農,全面發展"的經濟發展路子,使全市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曾獲"全國首屆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百強縣(市)"、"全國第四屆豬牛羊肉總産量百強縣(市)"、"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百強縣(市)"、"全國郵電百強縣(市)"、" 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明星市(縣)"等13項國傢級殊榮。農業總産值連續8年名列廣東省各縣(市)第一,山地畝産值居全國之冠,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贊譽為廣東省"山區綜合開發的一面旗幟"。2000年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臨高州視察,在高州市領導幹部"三講"教育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首次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對該市農業綜合開發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親筆為該市題詞"搞好山區綜合開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勉勵該市人民"繼續作出新的成績"。江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給該市幹部群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形成了巨大的發展動力。近兩年來,高州市幹部群衆認真學習、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振奮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使高州兩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2004年,全市實現生産總值138.6億元(2000年不變價),比上年(下同)增長8.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41.6億元,增長8.6%;第二産業增加值41.8億元,下降7.3%;第三産業增加值55.2億元,增長23.5%。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完成18億元。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收入11600元,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4530元,分別增長9.8%和4.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0.4億元,增長8.6%。全市經濟實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一、"三高"農業發展迅猛。改革開放以來,高州市從本地實際出發,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實行品種名優化、種植區域化、生産標準化,大力發展以水果為竜頭的"高産、高質、高效"農業。一是品種名優化。荔枝以榮獲"中國第三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産品"稱號的白糖罌、白蠟、黑葉和桂味荔枝為主。2000年2月19日,江澤民總書記在根子鎮觀荔亭前手植的"中華紅"荔枝樹,就是從榮獲廣東省早熟優質第一名的"白糖罌"荔枝中篩選出來的新品種;竜眼以榮獲"全國首屆農業博覽會金質奬"的儲良竜眼和榮獲 "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産品"稱號的石硤、雙木竜眼為主;香蕉以榮獲"全國首屆農業博覽會銀質奬(香蕉類第一名)"的遁地雷香蕉為主,全市荔枝、竜眼、香蕉名優品種種植率達95%以上。二是佈局區域化。該市根據各地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實行區域化佈局,基地化生産。先後建成了東部4.5萬公頃的荔枝生産基地,西部3.2萬公頃的竜眼生産基地,中部1.8萬公頃的香蕉生産基地,北部1萬公頃的黃欖生産基地。三是生産標準化。高州市嚴格按照作物的種植規程,對荔枝、竜眼、香蕉等實行標準化生産,確保水果優質、安全無公害,被國傢質量技術監督總局命名為"國傢級荔枝標準化生産示範區"和"國傢級竜眼標準化生産示範區"。"白糖罌牌"荔枝、"馬頭牌"儲良竜眼、"長恆牌"香蕉等一批名優水果被中國緑色食品開發中心認證為無公害的A級緑色食品。這樣,全市先後建成了水果、蔬菜、糧食、淡水魚、肉蛋雞、生豬等10大農業商品生産基地。其中以荔枝、竜眼、香蕉、甘欖為主的水果生産基地種植面積達11.5萬公頃,被譽為 "全國水果第一市"。
二、工業穩步增長。高州市進一步強化"工業立市"思想,確立"建園區、辦民營、引外資、興科技、舞竜頭、創特色"的"十八字"工業發展新思路,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進程,促進了工業穩步增長。形成了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建材、電力、煤炭、電子、礦産開採及食品加工等十大工業體係和果菜食品加工係列、橡膠製品係列、皮革製品係列、竹製品係列等工業産品係列。去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産值96.7億元。其中皮手套出口創匯2.4億美元,約占全國同類産品出口量的一半。民營企業不斷興起,新辦民營企業198傢,新增工業産值6.8億元。
三、第三産業蓬勃發展。一是積極搞活農産品流通。大力引導農民、外地客商和個體商業戶參與流通,通過國有、集體、聯合體、個體"四輪齊轉",地方軍(本地購銷商)、遠征軍(本地到外地推銷商)、外援軍(外地購銷商)"三軍聯動",積極搞活流通。全市建立起一個由1000多個代購商,下聯數以萬計的小商販,上聯全國20多個省100 多個大中城市擁有3萬多人的購銷網絡。二是建設一批大商場和農産品批發市場。全市擁有5傢大型商場、50多個總面積18萬平方米的農産品批發市場和 1000多個沿公路設立的産區購銷站(點)。三是深化國有商業企業改革,大力發展個體、私營商業,促進市場繁榮。去年全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2.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億元。四是大力發展旅遊業。近年來高州市着力營造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冼太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電白郡城遺址、南朝女英雄冼太夫人安營紮寨的高涼嶺,及有"百鳥浮澤國"美譽的高州水庫、根子"觀荔亭"、荔枝"貢園"等一批旅遊景點。前來參觀旅遊的各地遊客絡繹不絶。
四、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高州市堅持多渠道籌集資金,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擴改境內的國道、省道的基礎上,又開通了東部"荔枝路"和西部"竜眼路"。公路交通網絡日臻完善,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018公裏,公路密度為63公裏/百平方公裏。全市各鎮基本實現通二級公路,各村委會實現通上等級公路。全市程控電話交換機容量達10.8萬綫,城鄉全部通電話,建成數字移動通信基站35座,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全市城鄉每個角落,市區開通移動電話(小靈通)。
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明顯進步。近年來,高州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推動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一是文化事業健康發展。文化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市新建了圖書館、電視發射塔、電影院等一批文化娛樂設施,各鎮(街道)都建立了文化站。文化市場管理進一步加強,廣場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城鄉節日文藝活動豐富多彩。廣播電視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8%,電視人口覆蓋率達 90%,被定為粵西地區唯一一個"全國文化先進縣"試點。二是科技教育事業不斷進步。近幾年,全市投入大量資金,新辦學校11所,新建一批教學樓,中小學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全市先後有7所中小學被評為省一級學校。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去年全市高考創歷史最高紀錄,居茂名市各縣(市、區)之首。市、鎮、村、自然村四級科普網絡健全,還擁有民間專業技術研究會336個。全市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7016人,其中高級職稱328人,中級職稱4754人,初級職稱11934人。三是衛生事業蒸蒸日上。全市愛國衛生運動和創建省級衛生城市活動深入開展,醫療、衛生、防疫和保健水平不斷提高。市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院達到國傢二級甲等醫院標準。市人民醫院還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四是體育事業取得較好成績。全市廣泛開展群衆性體育活動,嚮上級輸送了不少優秀體育人才,被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和"全國田徑之鄉"稱號。 |
|
高州市政府駐高州城區。共轄:謝雞鎮、新垌鎮、雲潭鎮 、根子鎮、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鎮江鎮、沙田鎮、荷塘鎮、南塘鎮、石板鎮、荷花鎮、潭頭鎮、東岸鎮、大井鎮、長坡鎮、平山鎮、深鎮鎮、古丁鎮、馬貴鎮、大坡鎮、曹江鎮、潘州街道、山美街道、 寶光街道、石仔嶺街道、金山街道。 |
|
高州具有悠久的歷史,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高州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辛勤勞作。自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電白郡,郡治今長坡鎮舊城。隋開皇十八(598)另設茂名縣,縣治在今高州城,高州城成為歷代郡、州、府、道、專署行政治地。1958年茂名縣改為高州縣,1993年6月8日撤縣設市。漫長的歷史歲月,給高州留下豐富的文化古跡和大量的文物遺存,為廣東省的“歷史文化名城”。高州是歷史悠久嶺南古郡,人文底藴深厚,地形地貌復雜多樣,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美麗怡人,氣候溫暖宜人。市區有冼太廟、三塔、觀山、南宮庵群、南臯學捨等名勝古跡,北部有長坡舊城、冼太廟、高涼嶺、長坡水庫、深鎮仙人垌,東、西部有萬畝荔枝、竜眼生態果園。2004年,北京、上海、廣東等七省市旅遊局簽署的《鄭州宣言》中,高州成為七省市合力推介的“紅色旅遊”(上海--南昌--井岡山--瑞金--長汀--高州--延安--西柏坡--北京)概念綫路中的重要一站。
高州城冼太廟:位於文明路,始建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廟分三進格局,進深49.96米,面闊9.5米,正殿為樓閣式建築,前殿南面有石船,左側有煉丹爐。包括三祠(潘仙祠、昭忠祠、馮公祠),渾成一體,統稱冼太廟。冼夫人史稱譙國夫人,一生致力於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结,功績卓著,被譽為“女中奇男子,千古推第一”的巾幗英雄。江澤民2000年春節期間曾來此參觀,稱冼夫人為維護中國統一的民族英雄,盛贊冼夫人維護國傢統一、增強民族團结的精神,稱她為“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冼夫人被尊為“嶺南聖母”,周恩來總理曾贊譽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潘州公園:位於文明路,國民革命軍二十四師長蔣光鼐、副師長陳維遠、縣長黃詠臺建於1929年,有人工湖、暇趣廊、九麯橋、逸雅齋、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閣等景,市政府即將把它與冼太廟合建為冼太文化公園,冼太文化公園將由冼太廟、潘仙祠、昭忠祠、冼夫人紀念館、陳列館、電教館、冼夫人石像、將軍像、文化碑廊等十五個富有嶺南特色的主題建築群組成。
高力士故宅遺址地:位於高州市區集賢街、安榮二巷一帶。高力士故居始建於唐初,後經歷代修葺。公元684年,高力士在該宅出世,為少子。10歲時父親誣罪,籍沒抄傢,五年後高力士離鄉進京,開始他的傳奇人生。據《高州府志》記載,離傢20年後,高力士尋獲失散多年的母親麥氏。帝聞召見,封越國夫人,追贈其父馮君衡為廣州大都督。隨即,高力士回潘州在原故居遺址上修建住宅,面積約4000平方米,三進建築,磚木結構,內有壁畫多幅,後人都稱之為高力士宅。高力士在宅前親手種植椰樹兩株。唐朝時佛教盛行,高力士又在故居旁修建寺院一座,名為“靈惠寺”。高力士宅和靈惠寺在民國期間和解放後多次修葺,但在文革期間遭受較大的破壞。
緬茄樹:國道舊廣海北路旁西岸村,我國稀有樹種,植於明萬歷年間,以其凄美的傳說和精美的緬茄雕聞名於世。據光緒重修《高州府志》史籍記述,該樹“數百年來,中土無雙”由此高州奇樹得名。“緬茄”諧音“免邪”,據說,緬茄可驅魔避邪,鎮宅護身,給主人帶來幸運的力量和長命富貴,歷來為收藏傢所珍愛。據載道:月亮籽、菩提籽、太陽籽、緬茄籽,分別寓意佛學四要素:緣份、悟性、智慧與平常心。1957年5月,高州緬茄雕刻工藝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獲得“國傢禮品”奬,高州緬茄工藝品被定作中國國賓禮物,並由當時的國傢主席劉少奇贈送給來訪的蘇聯最高蘇维埃主席伏羅希洛夫元帥,飲譽全球。後被編入《中國土特産大全》一書,列為全國著名土特産之一。文學大師、散文傢秦牧在《花城》中的《含冤樹緬茄》一章篇首說:“全國僅有一株能夠結可以雕刻的樹粒的‘緬茄樹’,生長在廣東高州縣。”1986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鬍耀邦到高州視察時,在參觀了這棵珍稀的奇樹、聽完當地的介紹後,曾指示:“不要讓這顆緬茄樹斷子絶孫,要想辦法繁殖這稀有的優良樹種。”
寶光塔:高州三塔之一,據《高州史》記載:“環城有三塔,北曰艮塔,東曰文光,西南曰寶光”。艮塔、文光乃清時建造,寶光塔建於明萬歷四年(1576年),城區沿江西路,塔高62米,塔身雙層,浮圖九級呈八角形,為明代全國第二高塔,省文物保護單位。高州市决定在寶光塔旁建設一個占地約20000平方米的寶光公園,使寶光塔和寶光公園形成“紅花緑葉”效應。
觀山:位於城西鑒江大橋旁,海拔64.5米,東臨鑒江,南對南宮嶺,山清水秀,古木參天,風景迷人,古跡衆多,被譽為“嶺南百景”之一。觀山原是西晉時期嶺南道教先驅潘茂名的隱居地,相傳人稱“嶺南道祖”的潘茂名在山頂掘井汲泉供丹竈,後於此坐石船白日飛升,故原稱仙山,舊有升真觀,因而得名。觀山成為一座道佛合一的建築群體,現存有觀山寺、潘仙殿、玉泉寺、玉泉井、升真觀、呂祖殿、報德祠,和山腳下北面水滸處斷崖的釣魚臺、對奕臺和石刻,及藥樹(見血封喉樹,植於清代中期)。觀山寺位於觀山中部,明萬歷年間,高州知府張邦伊創建,主要為紀念“嶺南第一道”潘茂名在此汲泉煉丹,救百姓而建。原為三間兩進建築,面闊12.1米,進深23米,懸山頂,擡梁式木架構,木雕飛檐。明萬歷和清雍正年間都進行過重修,後合併了玉泉寺,改名觀山寺,供奉潘仙、觀音。1996年再次重修,改奉佛教。在觀山崗頂升真觀稍下處有玉井,相傳井水澄瑩如鏡,可照人須眉,味甘香醇,是潘茂名煉丹之水,玉井已堙,遺跡猶存,“觀山玉井”為高州舊八景之一。觀山的西側是革命烈士陵園。現高州市博物館所在地位於觀山。“觀山拂曉”是高州新八景之一。2000年2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到高州市進行“三講”教育,藴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期間下榻的地方在觀山半山的中旅社。
南宮庵群:城區南關街的南宮嶺,與城西觀山遙遙相對,又稱作“小觀山”。南宮庵群是宗教群體建築,有復竜庵、寶蓮庵、廽水庵、潘仙祠、清虛觀、雷神廟、天後宮(建於1836年)和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的文興古橋,南宮嶺臨江是瀛洲島,為高州城八景。復竜庵,位於南宮嶺之巔,始建於北宋後期,明崇禎十七年(1643年)重建。據庵內尼姑代代相傳:此庵原名“福隆庵”,後因明代有一皇太子到此庵避戰亂,許願重建,故改名“復竜庵”。南宮庵群建築,包括了佛教中的基本體係,奉祀着佛教中所信仰的基本神祗,既可為研究佛教的分佈與流傳提供依據,又可為旅遊者提供度假消閑、訪古、尋幽的理想場所。
長坡舊城:在高州北20公裏,是廣東省較古老的、唯一保存較完好的古城池遺址,具有1400多年的歷史。原為電白郡、縣所在地,南朝肖梁時期(503—557年)置電白郡,建城於此。到成化四年(1468年)遷離。有重建的城墻和西城門樓、舊城冼太廟、馮寶公祠、古窯址、蓮花井、陳倉米遺址等景及舊城四景“寶雞升天”、“大榭通天”、“鰲魚吸水”、“石井生蓮”景。高州市政府準備把這裏城墻恢復,並建城內古商業步行街,同時建一條沿江路至長坡水庫,使這裏成為優美的高級住宅區和旅遊區。冼太廟東門200米田垌高突處有唐宋窯址。舊城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認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州水庫:位於長坡、石竜、平山、東岸、大潮等鎮,分長坡庫區和良德庫區。高州水庫總庫容11.5億立方米,水面面積4千多公頃,是一宗以灌溉、防洪、供水為主,結合發電、旅遊、航運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因水色碧緑如玉,故稱玉湖。長坡庫區有石狗嶺、棲竜嶺、大壩、石骨冼太廟、三帝廟、緑水山莊及玉湖等勝景。風景優美,是高州最美麗宜人的地方。以高州水庫為主要景區依托建成的玉湖旅遊區,集遊覽、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於一體,於2004年被國傢水利部評為國傢級水利風景區。
中國荔枝第一鎮:根子鎮是“中國荔枝第一鎮”、“國傢荔枝標準化示範區重點鎮”以及“南亞熱帶作物名優基地--國傢白糖罌、白臘荔枝生産基地”。根子鎮以荔枝“六最”盛名中外: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産量最高、品質最優、成熟最早、市場最廣。根子荔枝品種齊全,有白糖罌、白臘、黑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進奉、三月紅等十多個品種。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曾於2000年2月19日到根子鎮元壩村視察工作,並在紅荔閣(觀荔亭)手植“中華紅”荔枝樹,港澳臺同胞、專傢、學者、外國客人也紛紛前來考察、觀光。根子鎮被評為“廣東省旅遊特色鎮”,根子荔枝文化旅遊區是我國“紅色旅遊”概念綫路高州站的重要景區,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觀光示範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片《荔枝紅了》就是在這裏取材取景拍攝。
根子柏橋荔枝貢園:位於根子鎮浮山嶺下柏橋管理區嶺腰村,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園內荔枝樹齡多在五百年以上,千年以上的老荔枝樹尚存數十棵。根子柏橋荔枝貢園被譽為“中國荔枝博物館”。據史載,高力士當年貢奉給楊貴妃品嚐的荔枝即摘於此園,因此根子被稱為“大唐荔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因而,這兒出産一種荔枝名為“妃子笑”。自唐朝以來,根子荔枝成為歷朝貢品,曾任清朝兩廣總督的詩人阮元也因此在《嶺南荔枝詞》賦詩道:“新歌初譜荔枝香,豈獨楊妃帶笑嘗。應是殿前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乡。”貢園入口有一棵相傳是高力士回鄉采荔進貢時拴馬的千年古樹,人稱“拴馬樹”。
仙人垌自然風景旅遊區: 高州城北60公裏,位於大田頂的東坡,深鎮鎮境內,地處雲開山脈腹地,最高處海拔1380米,鼕暖夏涼,是遠近聞名的“空調村”。自然生態保存良好,負離子含量高(約10萬個/cm3),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仙人洞享有“長壽村”之美譽。仙人垌河流此而過,百年古鬆環繞。蒼鬆、老藤、清溪、飛鳥,構成難得一見的自然勝景。景區綿延數裏,與禾倉村景區相連接。此外東塘河和深坑河流經的景區有二十多公裏長的寨溝,巨石群疊,流水潺潺,群山擁抱,山巒起伏,杉柏翠緑,古木參天,盆景叢林點綴,1790多級臺級伸嚮雲霄,更有落差130米的響水瀑布。著名的景點有獅子望日、美女仰睡、石門天開、千頃竹海、萬畝杜鵑、緑野仙蹤、神龜探海、珍稀植物園、高山大草原、仙姑花籃、仙湖等。景區有密集的天然的瀑布群,有的落差達200多米,分佈着大片的杜鵑林、千畝竹海、原始森林和罕見的禾雀花。杜鵑林花開時節,漫山紅遍,十分壯麗。這裏海拔1300多米,氣候宜人,氣溫舒適,是避暑勝地。
平雲山旅遊風景區:位於高州東北部的大坡鎮,面積達28平方公裏。境內最高峰大轎頂海拔1335米,為高州第一高峰。平雲山有氣勢宏壯的麒麟瀑布落差高達230米,寬110米,激流直瀉,浪花飛濺,氣勢雄偉,頗為壯觀,使人驚嘆不絶,屬於廣東罕見的大瀑布。這裏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婀娜多姿的十萬畝竹林,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極高,還有南國大草原、天梯、奇石群、漫山遍野的桃花等奇特自然景觀。侏羅紀遺孀莎欏在這裏茁壯成長。遊客享受森林浴的同時,心情豁然開朗。登臨平雲山,但見群峰疊起,如入天界,盡覽宏、奇、險、秀之景色。而山間的平雲古寺,供奉冼夫人,已有千年歷史,終年香火旺盛,很多文人騷客留下墨寶。這裏是冼夫人駐軍之地,還保留有裏外3層古城墻軍事遺址,總長20公裏。曾為毛澤東主席的貼身警衛、老紅軍張桂芳的故居也在旅遊區內。這裏還有漂流、草原賽馬、森林探險、越野車賽等休閑體育活動。
高涼嶺:高涼嶺位於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管理區,海拔242米,次山“本名高粱,以群峰高聳,盛夏如秋,故 名高涼”(見〈輿地紀勝〉)。古高涼縣、高涼郡亦因此山而得名。嶺上古林遮天蔽日, 其間衆多得是紅豆樹(又名相思樹)和慄子樹構成該嶺植物群落的一大特色。山澗兩旁巨 石纍纍,千奇百怪,又構成該嶺地貌的另一特色。這些奇石之中,以觀音石、試劍石、挂 榜石、醉翁石、棋盤石和石船等為奇中之奇。且看那試劍石,長約三丈,高達丈許,中開 一縫,裂口象切割一樣整齊光滑。傳說南朝嶺南巾幗英雄冼夫人當年戎兵於次,為壯軍威, 以劍劈石,石破天驚,遂以試劍為石名。該嶺半山處有一坪,傳說石當年冼夫人的演兵場。 林上原有冼夫人廟一座,北宋大詩人蘇東波〈題冼夫人廟〉詩碑一塊,以及刻有古文字 (當地群衆稱為天書)巨石一塊,均於“文革”期間被毀。現冼太廟已經重建,但大失原貌。該嶺自然生態保護良好,被列為南粵百景之一。
三官山:三官山坐落在高州市新垌、雲潭兩鎮交界處,海拔1252米。山內森林茂盛,緑草連綿,溪流衆多,奇石連堆,形成了平河、三官湖、白水角瀑布、竜灣渦瀑布、大型牧場等自然景觀。作為電白沙琅江和高州雲爐河的發源地,三官山山中泉眼衆多,溪流成河。三官山東面半山腰處,一條名曰“平河”的河流終年清水奔流不息,河中魚蝦及沙石清晰可見,水質甘甜清涼。由於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山下村民及鎮的學校、機關單位都是接通水管直接飲用。平河流經處,全是形狀各異的石塊,經過千百年流水衝刷,這些或大或小的石塊少了棱角,多了圓潤,有可供20多人臥坐的大平石塊,有懸空而出的棺材石,有奇特的多孔石塊,有潔淨的鵝卵石,以及神似各類形態的石塊。遊人每每爬至半山腰的平河處,都要驚訝於流水的清澈、沿河石塊的神奇,洗個臉、浸個腳、甚至洗個澡,再充滿水囊,遊覽過後再攀登一官、二官、三官三峰。而在竜灣渦瀑布下的流水,既大又急,險而不絶,河段甚長,是開發漂流項目的可選之處
“高州”的由來
高州地處粵西山區,秦以前為百越民族中西甌和駱越兩部族雜居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涼縣,屬合浦郡。三國吳從合浦郡分出高涼郡,依舊設高涼縣。南朝宋國將高涼郡廢去高涼縣。梁武帝時置高州。隋朝設茂名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高州為高涼郡,轄茂名。唐設潘州,治茂名縣。宋朝並潘州入高州,治電白。元朝改高州為路,仍治電白。明、清年間茂名縣為廣東省高州府臺。民國時期,縣名仍舊,初隸高雷道,後隸第七行政區,道尹和專員公署均設於高州城。新中國建立後於1958年在茂名境內分置茂名市,同時改茂名縣為高州縣。1993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高州縣,設立高州市(縣級市)。 |
|
高州素有“廣東四大文教之鄉”的美譽,文化底藴深厚,教育已成為當地群衆公認的品牌之一。高州良好的辦學效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全市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被譽為“廣東教育的一面旗幟”,教育發展迅猛,目前,全市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近千個,中小學在校生35萬人,教師近2萬人,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市。近年來,高州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采取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規模、作風、質量、效益全面豐收,實現了良性循環,為創建教育強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州中學創辦於己於1905年,是一所歷史悠久,設施完善,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的名校,並具“艱苦奮鬥、勤教勤學、全面發展”的辦學特色。曾二十多次榮獲國傢級,省級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十多項教改成果獲國傢級,省級奬勵;1984年以來,培養廣東省高分前十名的尖子10人,其中3人摘取“狀元”桂冠(文科狀元2人,理科狀元1人)。榮獲團中央等單位授予的“活躍的中學生活先進單位”,1995年4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1998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1年被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評為國傢級“美術教育培訓基地”,2008年被評為全國示範性高中。高州中學已被編入《中國著名中學》(大連出版社出版)一書中,是著名中學之一。
廣東省一級學校——高州市第二中學,創立於1905年3月,是高州城創辦最早的學校之一。歷經一個世紀的滄桑,現已發展成為有60多個教學班、師生員工近6000人的高級中學。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
清末廢科舉,興學校,邑中士紳梁宗榘等,與知縣李孔修會商,呈準以常平倉隙地創建學校。經始於光緒三十年,募捐得數萬金,是年鼕興工,隨招學生一百二十名,分甲乙兩班,補授高小學科,先藉舊近聖書院為校捨。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初十(公元1905年3月15日)開學,以梁宗榘任監督,定名為“茂名學堂”。逮光緒三十二年六月,高小補習期滿,直升中學,仍編甲乙兩班,時新校將成,乃遷往焉。秋間添招小學甲班,仍藉近聖書院為小學校捨。翌年秋,將中學甲乙兩班合併,稱為中學甲班,復招小學乙班。時新校捨粗備,遂不復住舊書院。
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周梁基接任校長,次年(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春,招高小丙丁兩班,後遂遞年招高小二班或三班。至宣統二年,首屆小學甲班畢業,宣統三年中學首屆甲班畢業;是年秋補招中學預科一班。鼕革命軍光復高州,地方不靖,學校停閉,圖書、儀器大半散佚。
民國初期
(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九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高州(茂名)同全國人民一樣歡天喜地,異常高興,燃放炮竹熱烈地慶祝經過八年抗戰得來偉大勝利。上級派梁錫英任校長,這時要求讀茂名中學堂的學生大增,學校逐步走上正軌,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七月校長梁錫英辭職,上級便派梁植樞任校長,當時校名定為“茂名縣立中學”,它是縣立公辦的,收費十分低,入學時每人衹收二鬥米(相當約三十斤,根據當時價目收款低)課本自備,每個學生都是藉舊課本來使用,茂中當時高中衹招收兩班,初中一般衹招4個班。當時初中全校約600學生,高中約共300人,這時全校合計約近千人。
學校校捨初建有六座。頭座樓上奉祀捐資者之祿位,樓下及兩旁樓上,為教職員室,兩旁樓下為課室;二座為大禮堂,兩旁劃分四間,亦為課室;三、四座建有樓,曩為學生宿舍,現亦改為課室;餘則為頭門、儀門、號房、廚房、厠所等。中間有空地兩座,民國八年築成課室四間,並改儀門為左右兩大廳,分設辦公廳及教職員休息室。又請準劃定縣學宮為學生運動場、休憩場及飯堂,復用價嚮財廳購領常平倉一所,改造學生宿舍及遊藝場。
解放初期
高州(茂名)於1949年十一月解放,海南島還有國民黨軍隊憑藉海峽天險優勢進行對峙,國民黨軍隊的飛機經常到高州進行轟炸掃射,弄得學生上課不正常,到1950年三月解放了海南島,從此以後再沒有飛機來幹擾了,這樣高州城的學生纔正常上課。
高州(茂名)解放,當時茂名縣政府派伍聖瑞作為軍方代表接收二中,把校名改為“茂名縣立第一中學”同時茂名縣立女子中學進行合併二中,1952年與茂名第二中學互換校名。1959年高州與信宜合併,在“一大二公”的影響下,也曾與高州中學,一中、二中全並為一所中學,當時二中衹辦初中,不久便分開,並改為茂信縣第三中學,1961年高中與信宜又分開,纔恢復為高州二中。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武鬥”的幹擾,拉幫結派,你爭我鬥,對於二中學校的一切,如學校的圖書、儀器以及學校的一切設施,盡遭破壞,損失難以估計。1968年秋季把學校搬往頓梭公社,並改為頓梭中學。原二中校捨給高州農機一廠作為員工宿舍。
復辦以來
1972年六月當時高州縣教局派屈委昌、甘光正、廖炳權等主持復辦高州二中工作,並於1972年秋季招收初中四個班,1976年秋季恢復招收高中二個班(兩年製),當時黨和政府又委派梁昌符、蘇朝興等領導主持學校工作,並從農村鄉鎮中學調配一些教學水平高的老師來校充實教學力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推動下,學校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各界及學生傢長的大力支持,以較高的速度發展着。1996年4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目前現已發展成為有教職員工243人、60多個教學班、近6000名學生的完全中學。
學校各部門年年被評為市縣先進;涌現出高州市“十傑”青年賴力、“十佳”少年馮慧丹等先進人物。中考自1989年起,考入重點中學、省一級學校人數連續14年穩居高州市第一名;高考自1984年起,重點綫、本科綫、省專綫上綫率連續18年居於高州市面上中學第一位;1990年蘇毅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1997年和1999年,張道和古勁分別考取高州市中考總分狀元;2000年程健考取廣東省高考政治單科狀元,2002年黃堯達考取廣東省高考化學單科狀元。學科競賽自1990年以來,有328人次獲省以上級別奬勵。學校被定為全國“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基地,有國傢級課題1個,省市級課題一批;2002年獲廣東省教學科研黃華奬(集體奬),2003年獲廣東省教學科研創新成果三等奬。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團體總分年年均獲面上中學第一名;學校優勢項目乒乓球、毽球譽滿粵西;學校舞蹈隊、合唱團、管樂隊多次獲得市一等奬。
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把搬遷高州二中列為市政府“十大工程”之一,在山美徵地560畝,按全國示範性高中標準,籌建一所全市面積最大、上規模、上檔次的新二中。計劃總投資1.5億元,現已完成徵地、規劃等前期工作,兩年後,高州二中將以全新姿態展現在高州人民面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82人,其中在職研究生25人、中學高級教師58人、中學一級教師138人,有全國先進教師4人、南粵優秀教師8人、南粵山區優秀教師3人、高州市首批學科帶頭人3人、市級骨幹教師一大批。
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治安達標先進單位、治安事故為零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最佳安全文明小區和“無毒社區”,先後涌現出高州市“十傑”青年、“十佳”少年等先進人物;黨支部、工會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縣先進;2005年團委會被評為“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
學校高度重視教育科研,目前有縣級課題11個,地市級課題11個,省級課題4個,國傢級課題1個,被定為全國“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基地。2002年,學校獲廣東省教學科研黃華奬(集體奬)。2003年獲廣東省教學科研創新成果三等奬。中考、高考屢創輝煌:1990年蘇毅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1997年、1999年中考張道、古競同學分別考取高州市總分狀元:2000年高考程健同學考取廣東省政治科狀元、2002年高考黃堯達考取廣東省化學科狀元、2004年餘學強考取廣東省體育術科狀元,《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均作過專門的報道。
2005年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總分700分以上人數比例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單科800分以上人數增長25%,其中蘇嘉妙英語以810分獲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陳輝同學體育術科成績獲高州市第一名;英語Ⅱ類英語科和綜合科平均分、地理類地理科平均分、政治類總平均分、化學類化學科平均分均排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創造了重點綫、本科綫、省專A綫上綫率連續19年穩居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的奇跡。學科競賽戰績彪炳:自1990年以來,獲高州市以上奬勵的有1500多人次,其中獲國傢級奬勵的有112人次,獲省級奬勵的有385人次。
文體工作成績喜人:參加高州市中學生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總分年年均獲全市第二名,面上中學第一名。傳統優勢項目乒乓球,近年共有12人次獲茂名市單打冠軍,18人次獲茂名市雙打冠軍;學校男女子毽球隊年年均獲茂名市冠軍,2004年代表茂名市參加廣東省比賽,獲第八名。2005年學校被評為茂名市“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並被推薦參評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學校舞蹈隊、合唱團、管樂隊多次獲高州市一等奬,2003年參加高州市“廣場文藝演出”獲特等奬,2004年參加高州市“國慶歌詠比賽”獲一等奬,2005年參加高州市“春節文藝晚會”獲優秀節目特等奬。
近年來學校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配套完善各項設備設施。電子閱覽室內的300多臺先進電腦,已安裝1000兆主幹光纖連接互聯網,師生可在此獲取最新的教學信息和實現遠程教學。先進的數字監控係統和優質的校園廣播網可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類考試任務。學校圖書室藏書近16萬册,隨時供師生藉閱。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的設施一應俱全。
高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在山美何屋嶺徵地560畝,計劃投資1.5億元,按全國示範性高中標準,籌建一所全市面積最大、上規模、上檔次的新二中。現已完成徵地、規劃等前期工作,兩年後,高州二中將以全新姿態展現在高州人民面前。
高州市第一中學,創辦於1934年8月,原名為高州德明中學,解放後改名為高州一中,學校背靠文筆塔,面朝挂榜嶺,毗鄰風光秀麗的潘州公園,現有已發展成為有90個教學班,師生員工6000多人(包括附屬實驗中學)的粵西名校。
學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美麗校園、廣東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學校辦學條件優越,教學設備先進,有各種功能室25個,全都按省一級學校的標準配備設施,既有傳統的理、化、生等實驗室,又有先進的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電化教學平臺等。校園占地203畝,分教學區、運動區、學生生活區、教師村和遠矚園五大部分,區區相互連成一體,亭臺樓閣點綴其間,既有雅緻幽靜的讀書公園,又有展示學校師生博大胸懷和凌雲壯志的大型雕塑。高品位的校園文化,頗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使學校被評為“廣東省首批100所美麗校園”。
學校師資隊伍素質高。領導班子團结協作,廉潔勤政,作風民主,治校能力強,管理水平高,教師隊伍素質好,教學教研能力強。在283名專任教師中,獲高級教師職稱的有88人,一級教師職稱的有138人,高、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100%。近年來,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獲省級以上奬勵或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有 90篇,其中有兩篇獲廣東省吳漢良教育科學管理基金三等奬,有四個CAI課件製作獲2000年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黃華奬的優秀奬,三個教改項目被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立項,其中兩項已通過省級結題驗收,一項獲省創新成果三等奬。有6位教師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有8位教師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
高州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68年,原名環城中學、海珊中學,1996年8月名為高州市第四中學。該校辦學時間不長,但發展迅猛,教學成績斐然,是高州市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之一。高州四中秉承“崇德、長智、健體、尚美”的校訓,營造“文明、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倡導“勤學、好問、精思、明辨”的學風,推行“敬業、愛生、嚴管、善導”的教風。學校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並舉,育人為本”為辦學方向,探索出一條“勤儉辦校,立志創新,發展個性,全面育人”的辦學新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近幾年,高州四中迅速崛起,創新教育、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社團活動十分活躍,成績卓著。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高州四中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07年12月,中國教育管理協會、中國行業管理研究院授予)、“和諧中國·首屆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創新學校'”、廣東省“旺旺杯法律知識競賽先進集體”、廣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40多項各級榮譽稱號,並成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基地”和“國傢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劃獨立課題科研單位”。
“低起點,高産出”的教學驕人成績。高州四中原是第三批錄取生源的學校,面對生源較差的問題,學校領導意識到要走出一條“低起點,高産出”的辦學之路,必須構建一支既競爭又合作的教師團隊。學校通過“思想教育人,情感打動人,利益激勵人,事業成就人,制度規範人”等途徑,有效構建了一支既競爭又合作的教師團隊。並依靠團隊“永不言敗”的團结協作、頑強拼搏的奉獻精神,創造了歷史的奇跡。1、高考人數連年飈升。高考上省專A綫以上人數從2001年103人到2006年的1096人,上重點和本科綫人數也突破500人大關。涌現出陳博、梁琳琳等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的總分尖子和邱金灝等一大批省、市級單科尖子。歷史科、地理科、生物科、體育科等學科的高考成績一直居於高州市前列,成為學校的“金牌科組”。學校的上綫率也穩居高州市前列,成為高州市省一級學校中進步最快,增幅最大的學校。近三年,該校都有一個教學班高考上綫率達100%。優異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今年6月底,高州市委書記盧方圓欣聞該校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即用手機發短信祝賀,鼓勵四中教工要發揚成績,再接再厲,爭取明年取得更大突破。2、學科競賽捷報頻傳。學校在抓好高考備考的同時,註重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展學科輔導工作,為高考學科尖子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近三年,組織數學科參加全國競賽,有15人次獲全國奬,今年5月生物科參加全省生物學科聯賽有52人獲奬,獲奬率為32.8%,居高州市第一。後來又選5人參加全國生物學聯賽有3人獲奬,其中二等奬2人,三等奬1人,是茂名市獲奬人數最多、獲奬等次最高,成績最好的學校;學生參加茂名市今年6月份舉行的“八榮八恥”徵文活動,4人參賽,4人獲奬,也成為本次徵文比賽中茂名市成績最好的學校。今年剛結束的物理科和化學科全國學科競賽也取得好成績,獲奬人數分別為12人和4人。3、素質教育成績卓著。在四中,涌現出了劉豔等兩名高州市“十佳少年”,有身殘志堅的,並獲宋慶齡奬學基金全國少年雛鷹奬章奬的阮建平同學,有勇救落水女孩的陳開榮……一幅幅反映思想素質的畫面,展現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成果。“愛心社”連續兩次代表共青團高州市委參加全國“先進集體”評選,並在茂名市“青年志願者”表彰會上介紹經驗。“馬列主義研讀社”的探討性活動,珠江經濟臺、茂名電視臺都作了詳盡報道。“星光文學社”的社員在全國各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390多篇,定期刊出《星光報》,編輯出版了《星光點點》、《希望之光》兩本學生作品集,2002年,星光文學社被評為“全國百傢優秀文學社”,連年被評為茂名市“優秀文學社”;“晨曦”記者團前任團長賴鬆萬出版了個人作品集《愛的宣言》,成為該市學生著書立說的第一人。學校還有廣播站、鼓樂隊、舞蹈隊、演講協會、體育協會、書法協會、科技協會等學生社團,各種社團的活動豐富多彩,有效地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
|
- n.: Gaozhou City
|
|
高州 |
|
|
|
高州市中醫院 | 高州市????務局 | 高州市潘仙觀 | 高州市戒毒所 | 高州市製藥廠 | 高州市大井中學 | 高州市第一中學 | 高州市第四中學 | 高州市第二中學 | 高州市人民醫院 | 高州市瀛洲公園 | 高州市人民會堂 | 高州市荷花一中 | 高州市益盛飯店 | 高州市雲潭醫院 | 高州市廣南醫院 | 高州市市區醫院 | 廣東省高州市學校 | 高州市中山紀念堂 | 高州市化纖針織廠 | 高州市皮革製品廠 | 高州市華強工藝廠 | 高州市婦幼保健院 | 高州市衛生防疫站 | 高州市永興大飯店 | 中共高州市委黨校 | 高州市石竜金礦有限公司 | 廣東省高州市長坡中學 | 高州市石鼓鎮祥山中心小學 | 高州市南塘鎮第一中學 | 高州市石鼓職業高級中學 | 高州市玉竜工藝有限公司 | 高州市華洋有限公司工藝廠 | 高州市人才交流中心 | 高州市益盛????局雞飯店 | 高州市新垌坤忠飯店 | 高州市大井鎮東湖大飯店 | 廣東省高州市希樂日用品廠 | 高州市太子????局雞飯店 | 高州市順達皮件服裝有限公司 | 高州市長坡新有皮革製品有限公司 | 高州市美達皮革製品有限公司 | 中外合資高州市美麗華飲樂城 | |
|
|
大坡鎮 | 分界鎮 | 荷花鎮 | 平山鎮 | 石鼓鎮 | 南塘鎮 | 大井鎮 | 深鎮鎮 | 石仔嶺街道 | 金山街道 | 沙田鎮 | 新垌鎮 | 謝雞鎮 | 雲潭鎮 | 根子鎮 | 泗水鎮 | 鎮江鎮 | 荷塘鎮 | 石板鎮 | 潭頭鎮 | 東岸鎮 | 長坡鎮 | 古丁鎮 | 馬貴鎮 | 曹江鎮 | 山美街道 | 西岸街道 | 中山街道 | 南湖街道 | 勝利農場 | 潘州街道 | 寶光街道 | 團结農場 | 火星農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