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廣東 >揭陽 >揭東縣 > 玉湖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廣東省揭東縣玉湖鎮
  玉湖鎮位於廣東省揭陽揭東縣西北部,與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接壤,處榕江支流北河上遊兩岸,南距榕城25公裏,北距豐順縣城(湯坑)12公裏,平面圖似一葉芭蕉,東西兩翼為山地,中間形成小平原,總面積134.5平方公裏,山地10.5萬畝,耕地面積4萬畝。總人口102550人,其中農業人口98211人,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山區農業大鎮。下轄浮山、東寮、詹厝、坪上、鄭厝、洪厝埔、新寮、汾水、姑山、玉牌、觀音山、北坑、馬料堂、大坑、下坡、洋邊、吳厝、林厝、湖崗、玉聯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設有黨(總)支部35個,黨員總數2380人,是全市實施固本強基工程示范镇。
  玉湖古稱“産湖”,民國時期更名為“山湖”,建國後改稱“玉湖”,因鎮境四周為山地,中間為盆地而得名。居潮客兩屬,潮語客語混用。
  玉湖鎮是革命老區。有古大存大革命時期的活動舊址;有1927年9月,賀竜、葉挺率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與國民黨軍激戰三晝夜的“汾水戰役”舊址。鎮政府於1998年在“汾水戰役”主戰場竹竿山建成汾水戰役烈士紀念碑,配套功勳亭、英烈門、烈士墓等建築物,經廣東省人民政府2002年12月11日批準,列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3年6月被揭陽市委市政府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9月被揭東縣委定為黨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玉湖鎮能源充足,擁有青潭發電站等9個電站,年發電量550萬度,新亨110千伏變電站將玉湖列入供電範圍,電力供應滿足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産需要。通訊設施齊全,固定電話總裝機10000門,移動網絡覆蓋全鎮。工業發展迅猛,大新源印刷有限公司、國平紙品有限公司、榮利皮具有限公司、粵東鉛筆廠、德成膠合板廠等生産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玉湖鎮發展條件優越,具備山地、僑鄉、交通三大發展優勢。
  1、山地優勢:玉湖擁有10萬畝山地,而且以淺山居多,坡度小,“三高”農業基地已具一定規模,廣阔天地大有可為,這是加快玉湖發展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2、僑鄉優勢:玉湖是全市著名僑鄉之一,海外僑胞7.5萬人,外出深圳、珠海等地有4.5萬人,其中成為企業傢的120多人,外出處級以上幹部100多人,這是一支建設美好傢園的重要力量。他們都有愛國愛鄉振興桑梓的雄心,對家乡做出了重要貢獻,歷年來捐資支持家乡公益事業達7500萬元,其中駐外企業傢近10年來捐資支持家乡公益事業達4000多萬元。
  3、交通優勢:汕梅高速公路穿越鎮區並在新集鎮區附近設置出入口,廣梅汕鐵路在玉湖設有客貨站,206國道橫貫南北,鎮道、村道已實現水泥化,全鎮形成了以206國道為主動脈,高速公路、鐵路為依托,鎮道、村道相配套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玉湖鎮物産豐富,特色農業優勢明顯。淮山、緑茶、芋頭、無公害蔬菜、“古山二號”竜眼等名牌産品聞名遐邇。全鎮現有淮山1萬畝、緑茶1.2萬畝、芋頭0.2萬畝、無公害蔬菜0.1萬畝、“古山二號”竜眼1萬畝、竹筍1萬畝,規劃到2008年種植面積淮山達到3萬畝、緑茶2萬畝、芋頭0.5萬畝、無公害蔬菜0.25萬畝、竹筍1.5萬畝。吳厝淮山、坪上緑茶、東寮芋頭、華昌蔬菜已獲得國傢無公害農産品質量認證,吳厝淮山基地和東寮芋頭基地已分別被確定為省級和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服務體係建設步伐加快,全鎮正朝着“農業産業化示范镇”的目標奮力邁進。
  淮山、緑茶、芋頭三大農業特色品牌已經形成“一村一品”發展格局,推動全鎮農業産業化進程。
  1、吳厝淮山
  吳厝村是淮山專業村,有30多年淮山種植史,種植出來的淮山品質優良,口味獨特,深受歡迎。全村淮山種植面積1600畝,淮山平均畝産6000斤,市場價格每斤1.5元,畝創值9000元,總産值1440萬元,僅淮山一項,全村年人均收入4025元。與吳厝村毗鄰的湖崗村淮山面積也有1000多畝。玉湖鎮以吳厝村、湖崗村為竜頭帶動,建設“沿北河兩岸淮山生産帶”,現已創建1萬畝淮山種植基地,並被省命名為“淮山專業鎮”。
  2、坪上緑茶
  坪上緑茶以其“甘、醇”而馳名海內外。坪上村是緑茶專業村,現已形成1.2萬畝緑茶基地,年畝産茶葉30公斤,市場價格每公斤60元,畝創值1800元,總産值2160萬元。僅茶葉一項,全村年人均收入3712元。揭陽市區、揭東縣城及部分鎮區,設有坪上緑茶銷售點25傢,年銷售茶葉110噸,占當地緑茶銷售量的80%,廣州、汕頭、深圳及東南亞各國都有客商前來購買,産品供不應求。
  3、東寮芋頭
  東寮芋頭以肉質結構細密、味美香酥可口而飲譽中外,久負盛名。東寮村是檳榔芋種植專業村,有300多年種植史,現已創建2000畝東寮芋種植基地。一般畝産芋頭2000斤(每斤2元左右),芋壩2000斤(每斤1.5元左右),芋籽1000斤(每斤0.5元左右),畝創值7500元,總産值1500萬元,僅芋頭一項,全村年人均收入2539元。東寮芋收入成為東寮村大部分農民主要經濟來源。
  二、建設規劃
  現已製訂《玉湖鎮新集鎮區詳細規劃》、《玉湖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玉湖鎮農業産業化發展規劃》、《玉湖鎮工業發展規劃》、《玉湖鎮商貿旅遊發展規劃》以及基礎教育、環保、公民道德素質教育等10多個專項規劃。新集鎮區規劃總用地面積4.3平方公裏,玉聯工業園用地3135畝,其中工業控製性規劃2平方公裏。各行政村也分別製訂出本村10年經濟發展規劃和村政規劃,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目標清晰,納入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三、産業導嚮
  1、農副産品加工業
  以創建“農業産業化示范镇”為主攻方向,依托無公害特色農産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一是創辦淮山加工企業,重點開發“淮山酒”、“淮山飲料”、“即食淮山粉”、“即食淮山片”等。二是改造和提升緑茶加工企業,引導鼓勵現有48傢小型緑茶加工企業以兼併合作等方式,組建實力較強的加工企業,優化産品結構,提高産品的質量檔次,開發緑茶飲料、緑茶食品等産品。三是扶持東寮食品廠等加工企業,開發竹筍、竜眼罐頭産品,盡快完成華昌果蔬保鮮凍庫工程。
  2 、木材製造業
  以大新源印刷有限公司、國平紙品、粵東鉛筆廠、德成膠合板廠、華豪紙業製品廠等為骨幹,依托汾水木材市場,發展以木材為原材料的傢具、鉛筆、膠合板、紙製品等加工業。
  3 、電子行業
  加強同有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珠三角電子企業的聯繫、合作,加快技術改造步伐,積極開發生産新的電子産品,接納珠三角電子産品的轉移生産,鞏固和提升企業檔次。
  4 、旅遊行業
  充分發揮南昌起義“汾水戰役”的歷史效應、政治效應和玉湖的自然環境優勢,以“汾水戰役”烈士陵園、榕江北河兩側萬畝淮山生産帶、大湖山生態農業旅遊基地、大寶山無公害蔬菜和坪上生態公益林、水庫、冰窟、坪上萬畝緑茶“青年創業園”為依托,開發建設集觀光、生態、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紅色旅遊、生態度假旅遊區。
玉湖鎮
  一、概況
  地理位置 玉湖鎮位於揭東縣西北部,北面毗鄰豐順縣湯南鎮,東與潮安縣交界,南與新亨鎮接壤。氣候溫和,無嚴寒酷暑,四季常青。
  人 口 全鎮現有總人口101310人,其中農業人口97103人,占96%。漢族,潮、客混居,民風淳樸。
  行政區域 全鎮總面積134.5平方公裏,有山地10萬畝,耕地4萬畝,轄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玉湖鎮轄浮山、東寮、詹厝、坪上、鄭厝、洪厝埔、新寮、汾水、姑山、玉牌、觀音山、北坑、馬料堂、大坑、下坡、洋邊、吳厝、林厝、湖崗、玉聯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設有黨(總)支部35個,黨員總數2315人。
  二、發展優勢
  玉湖三大發展優勢:山地優勢、僑鄉優勢、交通優勢
  1、山地優勢:玉湖擁有10萬畝山地,而且以淺山居多,坡度小,“三高”農業基地已具一定規模,廣阔天地大有可為,這是加快玉湖發展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2、僑鄉優勢:玉湖是揭東第一僑鄉大鎮,海外僑胞7.5萬人,外出深圳、珠海等地有4.5萬人,其中成為企業傢的120多人,外出處級以上幹部100多人,這是一支建設美好傢園的重要力量。他們都有愛國愛鄉振興桑梓的雄心,對家乡做出了重要貢獻。
  3、交通優勢:榕江北河支流貫通鎮境中央,206國道、廣梅汕鐵路貫通全鎮南北。汕梅高速公路在玉湖設立出入口。近年來,全鎮共投入資金4000萬元,建成長59公裏的公路,村道鎮道基本實現水泥化,與毗鄰縣鎮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
  三、經濟發展概況
  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152974萬元,比增12.8%,其中農業總産值19270萬元,比增5.8%,工業總産值133704萬元,比增13.9%。
  1、農業。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近年來玉湖鎮充分發揮山地優勢,大力實施“一村一品”戰略,發展特色農業産品,推動全鎮農業産業化經營。創建了坪上緑茶(20000畝)、吳厝淮山(5000畝)、東寮芋頭(2000畝)、玉聯黃花菜(2000畝)等特色農業商品基地,培植出大寶山華昌優稀果蔬良種基地 (5000畝),南亞熱作大湖示範場(5000畝),坪上10000畝竹筍基地,南蛇窩“三高”農業種植場,觀音山蓮園“三高”農業示範場,馬料堂、崩坷、新寮竜眼種植場等十大農業基地,形成規模化、基地化種植的格局,帶動了全鎮現代化農業發展。
  2、工業。玉湖鎮充分發揮玉湖外出僑胞、外出企業傢衆多的優勢,多層次、寬領域打開招商引資新局面。榮利皮具有限公司、揭陽市電子元件三廠、粵東鉛筆廠、汾水膠合板廠、華豪造紙廠等40多傢較大規模的工業企業生産態勢良好,發展前景廣阔。特別是近三年來引進玉聯印刷廠、國平紙業、雨露化妝品廠、汾水膠合板廠、廣得利糠漿廠、東寮食品廠、桂華電子廠、皮革印花廠、鉛筆廠、塑料廠等生産企業10多傢,投資總額超過1億元。目前正在洽談的還有3傢企業。
  四、農特産品
  1、坪上緑茶
  坪上緑茶是玉湖鎮一大拳頭産品,以其“甘、醇”而馳名海內外,現已形成20000畝緑茶基地,平均每公斤80元。目前,在揭陽市區、揭東縣城及部分鎮區,設有坪上緑茶銷售點25傢,年銷售茶葉110噸,占當地緑茶銷售量的80%,廣州、汕頭、深圳及東南亞各國都有客商前來購買,産品供不應求。
  2、東寮芋頭
  玉湖鎮東寮村是檳榔芋種植專業村,已有300多年種植史。東寮芋以肉質結構細密、味美香酥可口而飲譽中外,久負盛名。現已創建東寮芋種植基地2000畝。每畝芋園一般可收入7500元左右,除去成本,純利潤可達5000元。東寮芋收入成為東寮村大部分農民主要經濟來源。
  3、吳厝淮山
  玉湖鎮吳厝村是淮山專業村,有30多年淮山種植史,種植出來的淮山品質優良,口味獨特,深受歡迎。現已形成5000畝淮山種植基地,每畝可創值5000元左右,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五、招商引資
  (一)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辦起功能配套工業園區。高標準高起點做好汕梅高速公路玉湖出入口新工業園區的規劃、開發工作,現已開始招商引資工作。
  (二)製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措施,增強對外引資競爭力。水價、電價、地價保證與本縣統一收取價同價或更加優惠;鎮政府無償協助廠傢辦理一係列辦廠手續,新區投資服務中心負責對工業項目提供"一條竜"服務、管理工作。
  六、文化衛生
  玉湖歷來十分重視文化衛生事業。近年來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改造危房校捨,教學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教學質量大大提高。現全鎮擁有6所初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20所小學,20所幼兒園,有教師 542 人,在校學生1657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村村配套有文化活動中心,有綫電視覆蓋率達100%,醫療寓所遍布全鎮每個村落。
  七、基礎設施
  王湖鎮十分註重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共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開通國際長途、電傳、國內外郵件特快專遞等業務,全鎮固定電話總裝機容量達10000門;11座水電站年發電量超過1500萬度,為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新規劃集鎮區5平方公裏,工業園3平方公裏。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
  一、基本概況
   
   玉湖鎮位於揭東縣西北部,與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接壤,處榕江支流北河上遊兩岸,南距榕城25公裏,北距豐順縣城(湯坑)12公裏,平面圖似一葉芭蕉,東西兩翼為山地,中間形成小平原,總面積134.5平方公裏,山地10.5萬畝,耕地面積4萬畝。總人口106717人,其中農業人口102097人,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山區農業大鎮。下設浮山、東寮、詹厝、坪上、鄭厝、洪厝埔、新寮、汾水、姑山、玉牌、觀音山、北坑、馬料堂、大坑、下坡、洋邊、吳厝、林厝、湖崗、玉聯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設有黨(總)支部34個,黨員總數2396人,是揭陽市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镇。2005年玉湖鎮委被廣東省委授予為“廣東省紅旗基層黨組織”。2006年玉湖鎮委被中共中央授予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玉湖鎮黨委被中共廣東省委評為全省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五個好”鄉鎮黨委。
  玉湖古稱“産湖”,民國時期更名為“山湖”,建國後改稱“玉湖”,因鎮境四周為山地,中間為盆地而得名。居潮客兩屬,潮語客語混用。
  玉湖鎮是革命老區。有古大存大革命時期的活動舊址;有1927年9月,賀竜、葉挺率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與國民黨軍激戰三晝夜的“汾水戰役”舊址。“汾水戰役烈士紀念碑”經廣東省人民政府2002年12月11日批準,列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3年6月被揭陽市委市政府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9月被揭東縣委定為黨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07年7月完成汾水戰役紀念公園二期工程的建設。
    玉湖鎮能源充足,擁有青潭發電站等9個電站,年發電量550萬度,新亨110千伏變電站將玉湖列入供電範圍,電力供應滿足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産需要。通訊設施齊全,固定電話總裝機10000門,移動網絡覆蓋全鎮。工業發展迅猛,大新源印刷有限公司、國平紙品有限公司、榮利皮具有限公司、億聯星膠合板廠、德成膠合板廠等生産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玉湖鎮發展條件優越,具備山地、僑鄉、交通三大發展優勢。
  1、山地優勢:玉湖擁有10萬畝山地,而且以淺山居多,坡度小,“三高”農業基地已具一定規模,廣阔天地大有可為,這是加快玉湖發展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2、僑鄉優勢:玉湖是全市著名僑鄉之一,海外僑胞7.5萬人,外出深圳、珠海等地有4.5萬人,其中成為企業傢的120多人,外出處級以上幹部100多人,這是一支建設美好傢園的重要力量。他們都有愛國愛鄉振興桑梓的雄心,對家乡做出了重要貢獻,歷年來捐資支持家乡公益事業達7500萬元,其中駐外企業傢近10年來捐資支持家乡公益事業達6000多萬元。
  3、交通優勢:汕梅高速公路穿越鎮區並在新集鎮區附近設置出入口,廣梅汕鐵路在玉湖設有客貨站,206國道橫貫南北,鎮道、村道已實現水泥化,全鎮形成了以206國道為主動脈,高速公路、鐵路為依托,鎮道、村道相配套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玉湖鎮物産豐富,特色農業優勢明顯。淮山、緑茶、芋頭、池魚、無公害蔬菜、“古山二號”竜眼等名牌産品聞名遐邇。全鎮現有淮山1萬畝、緑茶1.5萬畝、芋頭0.3萬畝、池魚0.2萬畝、無公害蔬菜0.5萬畝、“古山二號”竜眼1萬畝、竹筍1.2萬畝。吳厝淮山、坪上緑茶、東寮芋頭、華昌蔬菜已獲得國傢無公害農産品認證,觀音山池魚獲得無公害産地認證。吳厝淮山、坪上緑茶、東寮芋頭完成商標登記註册。
  2004年玉湖鎮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淮山、芋頭)專業鎮科技創新試點單位,2006年成為揭陽市首批專業鎮。吳厝淮山、東寮芋頭已製訂生産技術規程,成為揭陽市農業地方標準。淮山淺生槽栽培技術研究成功,結束了淮山深生、收穫費工、非深層沙質地不適合種植的歷史,該項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地位,獲揭陽市科技進步一等奬,淺生栽培技術已申請國傢發明專利,淺生槽已獲國傢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淮山、緑茶、芋頭三大農業特色品牌已經形成“一村一品”發展格局,推動全鎮農業産業化進程。
  1、吳厝淮山
  吳厝淮山基地
  吳厝村是淮山專業村,有30多年淮山種植史,種植出來的淮山品質優良,口味獨特,深受歡迎。全村淮山種植面積1600畝,淮山平均畝産6000斤,市場價格每斤1.5元,畝創值9000元,總産值1440萬元,僅淮山一項,全村年人均收入4025元。與吳厝村毗鄰的湖崗村淮山面積也有1000多畝。玉湖鎮以吳厝村、湖崗村為竜頭帶動,建設“沿北河兩岸淮山生産帶”,現已創建1萬畝淮山種植基地,是廣東省、揭陽市淮山專業鎮。 
  2、坪上緑茶
  坪上緑茶基地
  坪上緑茶以其“甘、醇”而馳名海內外。坪上村是緑茶專業村,現已形成1.5萬畝緑茶基地,年畝産茶葉30公斤,市場價格平均每公斤至少60元以上,畝創值1800元,總産值2700萬元。僅茶葉一項,全村年人均收入4418元。揭陽市區、揭東縣城及部分鎮區,設有坪上緑茶銷售點25傢,年銷售茶葉110噸,占當地緑茶銷售量的80%,廣州、汕頭、深圳及東南亞各國都有客商前來購買,産品供不應求。
  3、東寮芋頭
  東寮芋頭以肉質結構細密、味美香酥可口而飲譽中外,久負盛名。東寮村是檳榔芋種植專業村,有300多年種植史,現已創建3000畝東寮芋種植基地。一般畝産芋頭2000斤(每斤2元左右),芋壩2000斤(每斤1.5元左右),芋籽1000斤(每斤0.5元左右),畝創值7500元,總産值22500萬元,僅芋頭一項,全村年人均收入3678元。東寮芋收入成為東寮村大部分農民主要經濟來源。
英文解釋
  1. :  Yuhu Town
近義詞
玉湖
分類詳情
吳厝村汾水村下坡村大坑村洋邊村
浮山村北坑村坪上村林厝村觀音山村
湖崗村馬料堂村玉牌村洪厝埔村詹厝村
姑山村鄭厝村新寮村東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