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 : 中國 >廣東 >揭陽 >揭東縣 > 地都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地都鎮
  地都鎮位於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交界,隸屬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古稱地美都。地都鎮北倚桑浦山,南臨榕江,全鎮總面積101平方公裏,人口97864人,轄2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147404萬元,財政收入1143.6萬元。
  産業經濟發展後勁強
  地都鎮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潛在優勢,全力建設“二綫”(沿國近綫、榕江綫)、“二點”(金都鎮區、地都工業網區)、“二品牌”(建材、地都蟹),推進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稅。工業穩步、持續發展。占地面積1000多畝的地都工業園區的建設正朝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內有企業30多傢,2004年創産值近4千億元;作為該鎮主導産業的建材業,已具規模且市場前景廣阔,全鎮有石材企業100多傢,其不斷推陳出新“人造石”、“微晶石”等新品牌産品,産品絶大部分供出口。農業産業化已具雛形。全鎮已形成四大農業生産基地:2.75萬畝水稻基地、1萬畝水産養殖基地、4000畝蔬菜基地和3000多市水果基地。城鎮化建設日上新發展水平。鎮區的配套建設日臻完善;村容村貌面貌一新,完成了村村邊國道和水泥化。第三産業發展潛力大。沿江的8個貨遠碼頭為11倉儲業帶來了低成本、高放益;粵東桑浦名山、著名的吉祥寺、韞玉寺……為旅遊業發展帶來豐富的資源。
  地都鎮投資置業環境優越
  一交通運輸方便。206國道橫貫全境達12.4公裏,以金都為中心,東距汕頭市區12公裏,西距揭陽市區25公裏,廣梅汕鐵路揭陽火車站23公裏,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粵東地區發祥的“金三角”。地都地處榕江下遊黃金水道,以金都為中心,距華南重要港口汕頭不到20公裏。目前有潤豐、路源等五個3000噸級石油天然氣專用碼頭和福美汽車輪渡碼頭,年吞吐量超過40萬噸。此外,省海事局汕頭航標處已在我鎮石頭村境內開工投建的3000噸級的貨運碼頭即將竣工。金都碼頭和利鴻基碼頭2個5000噸級貨運集裝箱碼頭已完成了鑽探和圖紙設計。二通訊電力供水設施配套完善:全鎮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7000門,現已開通13500門。供電方面,地都11萬伏輸變電工程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全鎮特別是工業用電的緊張問題。供水方面,地都鎮自來水廠日産水量1萬噸,可滿足10萬人和全鎮工業用水需要。三投資軟環境日益改善。一是落實優惠措施。①用地: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可徵用、租用或作價入股等方式自主選擇。②用水:日産萬噸的鎮自來水廠可給企業提供充足、優質、低廉的工業和生活用水需要。企業年納稅額20萬元以上的,鎮衹收取成本價。③用電:統一執行揭東縣人民政府規定的各種用電優惠政策。④行政事業收費:堅决規範各項減輕企業負擔的收費行為,在園區內實行一個窗口收費。對企業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鎮級的有關規費減半徵收;屬高新技術産業的,鎮級各項規費全部免收。二是強化社會管理,提高服務水平。鎮將堅持不懈地抓好各項社會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公共行政服務水平,全力構建和諧地都,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置業環境。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
  地都鎮位於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交界,北倚桑浦山,南臨榕江,全鎮總面積101平方公裏,人口97864人,轄2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産業經濟發展後勁強
    地都鎮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潛在優勢,全力建設“二綫”(沿國近綫、榕江綫)、“二點”(金都鎮區、地都工業網區)、“二品牌”(建材、地都蟹),推進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稅。工業穩步、持續發展。占地面積1000多畝的地都工業園區的建設正朝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內有企業50多傢。作為我鎮主導産業的建材業,已具規模且市場前景廣阔,全鎮有石材企業100多傢,其不斷推陳出新“人造石”、“微晶石”等新品牌産品,産品絶大部分供出口。農業産業化已具雛形。全鎮已形成四大農業生産基地:2.75萬畝水稻基地、1萬畝水産養殖基地、4000畝疏菜基地和3000多市水果基地。城鎮化建設日上新發展水平。鎮區的配套建設日臻完善;村容村貌面貌一新,完成了村村邊國道和水泥化。第三産業發展潛力大。沿江的8個貨遠碼頭為11倉儲業帶來了低成本、高放益;粵東桑浦名山、著名的吉祥寺、韞玉寺……為旅遊業發展帶來豐富的資源。
英文解釋
  1. :  Dedou Town
近義詞
地都
分類詳情
石頭村華美村仙埔村光裕村大蓮村
石港村蛟竜村青嶼村紅崗村軍民村
雙港村塔崗村鳳鳴村埔尾村土尾村
大瑤村南隴村溪明村烏美村楓美村
錢後村錢前村下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