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區域概況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鰲江鎮位於惠來惠來縣鰲江鎮政府辦公樓縣西南部,全鎮面積61平方公裏。鎮政府駐地中澳村,距惠城直綫距離27公裏。北面為三清山丘陵,南面臨鰲江,以江與陸豐市(縣)為界。屬沿海丘陵地帶,土質多為沙泥土,背山面海。鎮北部有三清山,位於三清山係,海拔高度443.3米,人稱“報雨風山”。地勢北高南低,全境處於北回歸綫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多南風,鼕季多北風,年平均氣溫21℃,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2039小時。
2007年底,全鎮總戶數8795戶,總人口5231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48人;旅居國外僑胞15人,旅居港、澳、臺同胞260人。全鎮有耕地面積18210畝,山地28531畝,灘塗2202.7畝。全鎮工農業産值28622.6萬元,其中工業産值9500萬元,農業産值19122.6萬元。
建製沿革
1940年,屬隆江區鼎沃鄉,1949年8月屬甲子區,1952年5月屬第五區,1953年屬第四區,1956年12月稱樓內鄉,1958年9月,全縣取消鄉鎮建製,鰲江屬紅江公社,1961年3月,成立鰲江公社,1983年11月成立鰲江區,轄12個鄉。1986年11月,全縣撤區建鄉鎮,鰲江區改稱鰲江鎮,建立了鰲江鎮人民政府,轄1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自然村落27個。到2007年底,全鎮16個行政村:東岱村、新李村、新林村(轄新林、新鄉)、竜舟村(轄竜舟、紅土)、吳畔村、樓內村(轄樓內、新寨)、溪頭村(轄黃畔、陳畔)、中澳村、澳上村(轄澳上、大坑頭)、澳下村、鳥坑村、高陵村、石丁村、虎堀村(轄虎堀、水磨、新安、東山)、山慄村、三清村,包括24個自然村和新興街居委會。
基礎設施
交通
境內有葵西公路,匯入葵和路;鰲覽公路匯入內隆公路。鎮區域地方公路總長16.9公裏,形成“T”字型框架。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深汕高速公路東港入口8公裏。2003年道路水泥化建設實現量和質的發展。全鎮水泥化路面全長18.75公裏。
水利
轄區內有小(一)型水庫4座,即西頭坑水庫、尖石水庫、土完水庫、虎仔水庫,總集雨面積15.3平方公裏,總庫容1528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3座,即長泊坑水庫、嚮北坑水庫、鹹陂水庫,總集雨面積2.0平方公裏,總庫容136萬立方米。鰲江河流經東港鎮、鰲江鎮、岐石鎮覽表村於甲子港出海,為惠來縣與陸豐市(縣)交界綫。1969年築鰲江河堤,全長9.14公裏。沃上渡口是該鎮內河港口。
通訊
2007年,有程控交換機1部,總容量5000門,已安裝電話機3986門,傳輸設備、微波電路1230條。“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絡覆蓋全鎮轄區。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工農業産值28622.6萬元,其中工業産值9500萬元,農業産值19122.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9410.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00元。
農業
鰲江鎮歷史是個純農業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長期以水稻、蕃薯為主;經濟作物有花生、黃豆。蔬菜有鼕瓜,大菜,水果以荔枝、竜眼為主,荔枝常規品種為黑葉、淮枝,優希品種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竜眼主要品種有“古山二號”、石硤、儲良等。畜牧業以家庭飼養為主;水産養殖業以養蝦、養蟹、養魚為主。2007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40400畝,單産349公斤,總産14107噸;水果生産23820畝,産量4175噸,産值1821萬元;水産養殖4500畝,産量2350噸,産值2631.2萬元;種植鼕瓜11000畝,産量49250 噸,産值9850萬元。
工業
歷史上基礎薄弱,發展緩慢。1987年有鎮辦工業9傢,工人162人,年産值352.88萬元。2007年底,全鎮工業企業56傢,其中規模上企業1,主要有鰲江竜記石板材廠、鰲江醬油廠、鰲江酒廠、鰲江荔枝烤幹廠、新林內衣廠、中澳內衣廠、澳下內衣廠,從業人員912人,年産值萬元。
商業
全鎮先後建設了華澳、竜舟、澳上等3個集貿市場,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2007年批發零售商店65個,從業人員136人,個體商業登記90餘戶。
社會事業
教育
2007年,有完全中學1所,設置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1817人,教師69人;小學17所,設置教學班180個,在校學生8562人,在職教師322人。其中私辦小學2所,18個班,學生1032人,教師30人。
衛生
2007年,有衛生院1所,在職員工28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病床20張。全鎮有衛生站16個,正式鄉醫24人,散布在全鎮各村執業。
社會保障
2007年,鎮內興建敬老院1座,供養五保戶,入院人數12人。
名勝古跡
千佛寺
祀“三寶佛”,位於三清八千公山,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80平方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創建於明朝宣德年(公元1433年),於1980年重建。 |
|
1958年成立紅江公社,1963年改稱鰲江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改鎮。位於縣境西南部,深汕、葵甲公路過境。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東岱、新岱、新林、後陳、竜舟、新鄉、山慄、石丁、虎堀、水磨、東山、新安、樓內、新寨、吳畔、黃畔、陳畔、中澳、澳上、大坑頭、澳下、鳥坑、高陵、三清24個村委會和新街居委會。 |
|
位於縣境西南。鎮政府駐中澳村,距惠城27公裏。背面為三清山丘陵,南面臨鰲江,以江與陸豐縣為界。面積60平方公裏。1987年人口3.06萬人。山地3.23萬畝,已種植水果1.29萬畝,其中荔枝6550畝,菠蘿1500畝。耕地2.56萬畝,其中水田1.49萬畝,主種稻、薯、花生、甘蔗。沿江低窪鹹塭地約1萬畝,1969年築提圍9.14公裏,保護了沿江一帶農田。淡水養殖1450畝。山塘、水庫4座,總庫容758萬立米。鎮辦工業9傢。全鎮工農業總産值1093.06萬元,其中農業産值740.18萬元。有完全中學1所,小學13所,衛生院1所。境內有葵西公路,匯人葵和路;鰲覽公路匯人內隆公路。 |
|
- : Aojiang Town
- n.: AojiangZhen
|
|
鰲江 |
|
鰲江鎮史 | 鰲江鎮第二幼兒園 | 平陽縣鰲江鎮實驗小學 | 平陽縣鰲江鎮第一小學 | 平陽縣鰲江鎮第三中學 | 平陽縣鰲江鎮第四中學 | 平陽縣鰲江鎮第五中學 | 平陽縣鰲江鎮第二小學 | |
|
|
新安村 | 東山村 | 新街社區 | 東門村 | 溪頭村 | 井美村 | 新林村 | 西塘村 | 黃畔村 | 陳畔村 | 中澳村 | 吳畔村 | 石丁村 | 樓內村 | 山慄村 | 澳上村 | 竜舟村 | 新岱村 | 吉清村 | 宮山村 | 海埕村 | 澳下村 | 孔美村 | 虎堀村 | 前埔村 | 後陳村 | 新鄉村 | 新寨村 | 水磨村 | 高陵村 | 三清村 | 東岱村 | 新李村 | 鳥坑村 | 月潭村 | 大坑頭村 | 見竜村 | 山傢村 | 鵝豆村 | 陳隴村 | 山粟村 | 邦莊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