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音樂 : 唇鳴類 : 歌麯音樂 > 長笛
目錄
No. 1
  氣鳴樂器。管身原為木製,故名木管樂器”,今多為金屬,相沿仍稱木管樂器”。管身早期略呈圓錐形,1832年經德國人勃姆改為圓柱形,裝有杠桿式音鍵,發音清澈。廣泛用於管弦樂、軍樂的演奏以及獨奏、重奏等。
cháng dí cháng dí
  管樂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從中央C往上三個八度,外形大體與我國竹笛類似
No. 3
  古管樂器名。長一尺四寸。《太平御覽》捲五八○引《古歌辭》:“長笛續矩(短)笛,長願陛下保壽無極。”《文選·馬融<長笛賦>》 李善 註引《說文》:“笛七孔,長一尺四寸,今人長笛是也。”參閱《文獻通考·樂十一·長笛》。
No. 4
  現代管樂器。初名橫笛。管身早期略呈圓錐形。後經改良,呈圓柱形。用金屬或木料製成。
簡介
  樂器名稱:長笛(Flute)
  樂器本調:C 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一組C-小字四組C。
  結構組成:管身(含吹節, 主節和尾節)和音鍵係統。
  使用材質:普通型:無縫鎳銀管,專業型:硬質真銀。
  樂器特色:清新、透徹,色調是冷的。高音活潑明麗,低音優美悅耳,廣泛應用於管弦樂隊和軍樂隊。
詳細介紹
  長笛(Flute)為吹孔氣鳴樂器,廣泛用於現代管弦樂隊,有時用於軍樂,也常用於獨奏、重奏。它的傢族有短笛、高音長笛、中音長笛、低音長笛等,而以伯姆式C調標準笛為其代表。長笛為管弦樂隊木管組中的高音樂器,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奏法繁多,表現力豐富,與弦樂、木管、銅管樂器親和力強。一般交響樂隊至少用3衹,第3兼短笛,規模較大者再加中音長笛。作為獨奏樂器,長笛可以不用伴奏,如J.S.巴赫的《a 小調奏鳴麯》等。用鋼琴、竪琴、吉他或樂隊伴奏之獨奏麯、協奏麯等麯目也極多。在室內樂中,長笛加雙簧管、單簧管、大管成為管四重奏;再加圓號,即成管樂五重奏。此外尚有各種組合,如W.A.莫紮特寫了3 首長笛四重奏,用長笛取代第1小提琴,加上小、中、大提琴組成。長笛本傢族也有多種組合,近代作品更加入短笛,高、中、低音長笛等搭配成長笛五重奏、六重奏至十重奏等。
  長笛的流傳已有好幾個世紀,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代,當時它還衹是竪吹的上面開孔的 粘土管。最初由德國人律利(1633-1687)和罕德爾(1685-1765)發明創製,稱德國笛。到了海頓所在的年代(1732-1809),長笛已成為交響樂隊中的固定樂器。19世紀初, 隨着特奧巴爾德·波姆發明的按鍵裝置(後來亦被用於單簧管、雙簧管和大管等),長笛完成了定型。
  長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中、高音區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低音區婉約如冰澈的月光; 而且擅長花腔,演奏技巧華麗多樣,在交響樂隊中常擔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獨奏樂器。
  長笛的種類很多,除常見的普通C調長笛外,還有降D、降E調長笛,G調次中音長笛,C調低音長笛等,不過應用較少。
  它的傢族橫吹笛最早於12世紀從亞洲傳入歐洲,形似中國笛子(無膜的悶笛),約600餘年不斷改進,始成現代長笛。中世紀期間,早期的無鍵長笛主要用於軍樂。至17世紀中葉始作為重要樂器,用於歌劇和宮廷樂隊。長笛的首次重大改進,在17世紀後期,由法國人木管樂器製造傢J.奧特泰爾及其傢族完成。而更重要的根本改革,則是在19世紀30年代初,由慕尼黑的T.伯姆作出。
  構造與發音原理 長笛為木質或金屬管狀體,全長62釐米,笛頭閉塞,塞頭距管端約5釐米,笛尾開放。為便於攜帶與調音,由2或3段插接組成。笛身為圓柱體,內徑1.9釐米,從與笛身插接處起,其內徑至塞頭漸縮細為1.71釐米。以離塞頭1.7釐為中心,開橢圓吹孔,上覆吹孔蓋,開同樣橢圓孔,與吹孔相連,使蓋面與孔壁形成銳角,氣流即衝擊此邊棱,激棱發音,管壁開指鍵孔若幹,用指尖控製音鍵啓閉,以變換開管長度,産生不同音高。
音域音色及演奏技巧
  音域 音色
  古六孔橫笛的音域僅有兩個八度多。後屢經改進,19世紀初為d1~a3,有完全的半音階。伯姆長笛擴展為c1~d4。現代作麯傢要求更高,長笛製作日精,指法屢有創新,專業型笛尾加長,可下行至b音,此與吹奏#f4等泛音有關。因此目前音域擴展為b~#f4,共44個半音。
  b為極端音區;低音區c~g音色鈍、濃,強奏無效,中強以下有效,弱奏時大調音色冷漠凄涼、小調音質柔和,更多用在樂隊中的獨奏段落;中音區g1~g2音色柔美溫存,透明純潔,發音穩定;高音區g2~g3音色清晰開朗,音色飽滿;超高音區g3~c4,音色尖銳刺激,穿透力極強;#c4~e4為極端音區。長笛的音色與其他木管樂器相比,其音色由於缺乏諧音,顯得冷漠,音響力度弱,表現力不夠豐富,音響也不如其他木管樂器豐滿,因此長笛不適合模仿人聲。但正由於這樣的特點,常常用來表現自然界,如田野、森林、湖畔、春天、小鳥以及回聲等等,有其獨特的能力。
  演奏
  雙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雙唇構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氣流集中衝擊吹口蓋與孔壁構成的75°銳角發音。其特殊技巧有:①泛音:用放鬆口型超吹八度或十二度、十五度音,産生類似弦樂器的清音效果;②滑音:手指在鍵孔上逐漸滑閉,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③同時哼唱:在演奏長笛的同時哼唱;④模擬打擊樂:快速拍打音鍵,同時口中發出咂舌的“嗒”聲,可發出模擬打擊樂的聲音效果;⑤呼嘯奏法: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氣,同時按樂譜快速移動手指,造成嘯聲效果;⑥模擬銅管樂器:兩唇緊貼吹口,開小孔吹氣,發音如同小號。上述各種奏法,均可得特殊效果,在先鋒派音樂中常大量應用。
應用與麯目
  長笛為管弦樂隊中木管組中的高音樂器,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奏法繁多,表現力豐富,與弦樂、木管、銅管樂器親和力強。一般交響樂隊至少用3,第3兼短笛,規模較大者再加中音長笛。作為獨奏樂器,長笛可以不用伴奏,如J.S.巴赫的《a小調奏鳴麯》等。用鋼琴、竪琴、吉他或樂隊伴奏之獨奏麯、協奏麯等,麯目也極多。在室內樂中,長笛加雙簧管、單簧管、大管成為管樂四重奏;再加圓號,即成管樂五重奏。此外尚有各種組合,如W.A.莫紮特寫了3首長笛四重奏,用
  長笛取代第1小提琴,加上小、中、大提琴組成。長笛本傢族也有多種組合,近代作品更加入短笛,高、中、低音長笛等搭配成長笛五重奏、六重奏至十重奏等。
  歷代大作麯傢都有長笛麯目創作,如巴赫的 6首奏鳴麯,3首《勃蘭登堡協奏麯》,《b小調組麯》;L.van貝多芬的《B大調奏鳴麯》;莫紮特的3首協奏麯;A.維瓦爾迪的13首協奏麯;G.P.泰勒曼的12首幻想麯;G.F.德爾的7首奏鳴麯;J.海頓的協奏麯與3首奏鳴麯。
  中國作麯傢的長笛麯目,主要有賀緑汀的《幽思》、《牧童短笛》、田保羅的小奏鳴麯《清晨》和黃虎威的《天山之歌》等。
  長笛族係 短笛,一種較常用的小型長笛。管長僅為長笛之半,在交響樂隊中多由第3長笛手兼用。短笛為
  C調,音域d2~c5。記譜與長笛相同,而實際發音高八度,為所有吹管樂器中的最高音樂器。音色尖銳,光輝明亮,穿透力極強。在配器上,無論規模多大的樂隊中,用一隻已足可擴展音域,增大縱深能力。對於銅管樂隊尤其重要。常用於歡欣鼓舞的熱烈場面。貝多芬《第五交響麯》終樂章的勝利進行麯中,用它來增加巍然屹立、勇往直前的氣概。他的《第六交響麯》第4樂章中,用短笛來描繪雷電轟鳴的場景。□.П.穆索爾斯基在交響詩《荒山之夜》中,用它來描繪群魔亂舞時陰森凄厲的哭聲。
  為短笛寫的獨奏麯有維瓦爾迪的4首協奏麯等。
  中音長笛,1854年為伯姆所創製的G調笛。基本形製是將C調長笛放大加長,指位指法不變。G調長笛長82.75釐米,內徑為2.6釐米,音域g~c3。發音豐厚甘醇,洪亮有力,從pp到ff始終如一,聽起來頗似圓號。在室內樂、重奏及交響樂中占有重要地位。
  低音長笛,C調,較標準長笛低一個八度,笛頭下端的管,拐兩個彎而直下。在近代作品中,它的地位日趨重要,尤其是在長笛合奏中,能使音色渾然一體,可與弦樂重奏媲美。
長 笛 結 構 圖 示
  Tone Hole Names:
  笛身部件名稱:
  Crown 笛頭塞
  Embouchure Hole 吹孔
  Lip Plate 或
  Embouchure Plate 嘴唇貼盤
  Tenon: the bit of the headjoint that goes inside the barrel 或 Head Receiver. Socket. Box. Barrel 笛頭連接套
  Rib in the USA
  加強筋(美)
  Strap in the UK
  加強帶(英)
  Post or Pillar 支柱
  Hinge tube(USA) 軸套(美)
  Barrel tube(UK) 軸管(英)
  C on back 背面C音孔
  G# on back 背面G#音孔
  Saddle: UK term for soldered tone hole
  接口:英製焊接笛身
  Spatula: USA Touch Piece or UK Key Touch
  any touch piece or button other than pad cups that are used to activate keys (e.g. G# Spatula)
  G#按鍵壓板,用於打開G#按鍵
  Clutch: arts to close lower line remote cup and upper line remote with A
  連動按柄:用於控製與A音孔鍵連動的孔蓋
  B Foot Joint B型笛尾
  Gizmo D,C#,C 全閉合按桿
  Adjustment Screws: strategically located on some flutes to adjust key alignment
  調整蠃釘:按一些長笛産品的需要配置,用於調整按鍵連動的協調
歷史與發展
  長笛是現代已知的樂器傢族中最古老的成員之一,“笛 ”這種稱呼被古人用來統稱其他所有的管型樂器,包括各種橫笛和竪笛,而並不體現他們之間的差異。
  石器時代的人們因為不滿足於葦管單調的聲音,所以在野獸的腿骨上打上洞,製造出的就是最原始的笛子——骨笛;現代長笛的祖先,並不同於現在的其他一些笛子。尖頭笛和鳥嘴笛通常被認為是現代長笛真正的祖先,但這兩者本身同長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在十七世紀前就已經相當流行的尖頭笛,它本身的前身是一種古竪笛——一種結構簡單,管身有音孔,同時又有音鍵的竪笛,靠簧片發聲。這種小笛子在民間很流行,現在依然能找到它的變種。長笛另一個近親祖先就是橫笛,它的祖先是從亞洲流傳而來的蘆笛。橫笛的特點是它已經不使用簧片,而是在管身側面打開一個“吹口”,更接近於今天的長笛,但是橫笛在十七世紀前的地位卻是遠遠在竪笛之下,十七世紀後,橫笛的優點纔漸漸地被肯定,成為樂隊中穩固的成員。而尖頭笛本身的特點决定了自身的發展有限,在橫笛日趨流行的時期,尖頭笛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在衹有在古老的樂麯和博物館中才能找到了。
  橫笛不同於尖頭笛的沒落,橫笛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種種改進。音孔和音鍵的數量慢慢地增加到現代長笛的標準,並且設計出了分節的笛身——這種新的設計使得調音變得更容易。長笛必須的機械結構也得到逐步的增加,結構與今天的長笛已經十分的類似。
  其中與現代長笛最接近的是一種老式D調德國長笛,據記載這種德國長笛大約在1667年左右在管弦樂隊中出現,自從蘆笛從亞洲傳入歐洲後,德國就是成為其發展的中心,德國長笛的名稱也因此而來,不過這種德國長笛本身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直到20世紀初,仍然保留了原來的特點和用途。這種德國長笛後曾在法國得到一些發展,之後傳回了德國,德國的長笛演奏傢兼數學家特奧巴爾德·彪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1) 根據之前英國人威廉·哥登的理論,設計製造了一種新式長笛:這種長笛使用的是金屬的材料,金屬材料的使用使長笛更耐用,零件更容易在工廠中批量製造,金屬長笛的音量也比傳統木長笛大,更適合在大型音樂廳表演。此外還有錐形的上管和管體厚度、音孔直徑、音孔之間的距離等一係列特定的規格,這些數據使得長笛的音準進一步得到提高,這種長笛的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被稱為彪姆係統的按鍵結構。彪姆係統是一種多鍵聯動的設計,按下一個音鍵,與之關聯的另一鍵也會自動按下,這樣使一個手指就能按下兩個音孔。
百科辭典
  changdi
  長笛
  flute
    吹孔氣鳴樂器。廣泛用於現代管弦樂隊的木管樂器,有時也用於軍樂,並常用於獨奏、重奏。它的傢族有短笛、高音長笛、中音長笛、低音長笛等,而以伯姆式 C調標準笛為其代表。橫吹笛最早於12世紀從亞洲傳入歐洲,形似中國笛子(無膜的悶笛),約600餘年不斷改進,始成現代長笛。中世紀期間,早期的無鍵長笛主要用於軍樂。至17世紀中葉始作為重要樂器,用於歌劇和宮廷樂隊。長笛的首次重大改進,在17世紀後期,由法國人木管樂器製造傢J.奧特泰爾及其傢族完成。而更重要的根本改革,則是在19世紀30年代初,由慕尼黑的T.伯姆作出。
    構造與發音原理 長笛為木質或金屬管狀體,全長62釐米,笛頭閉塞,塞頭距管端約5釐米,笛尾開放。為便於攜帶與調音,由2或3段插接組成。笛身為圓柱體,內徑1.9釐米,從與笛身插接處起,其內徑至塞頭漸縮細為1.71釐米。以離塞頭1.7釐米為中心,開橢圓吹孔,上覆吹孔蓋,開同樣橢圓孔,與吹孔相連,使蓋面與孔壁形成銳角,氣流即衝擊此邊棱,激棱發音,管壁開指鍵孔若幹,用指尖控製音鍵啓閉,以變換開管長度,産生不同音高。
    音域 古六孔橫笛的音域僅有兩個八度多。後屢經改進,19世紀初為□~□,有完全的半音階。伯姆長笛擴展為□~□。現代作麯傢要求更高,長笛製作日精,指法屢有創新,專業型笛尾加長,可下行至b音,此與吹奏□等泛音有關。因此目前音域擴展為b~□,共44個半音。低音區b~□音色豐美醇厚,惟穿透力較為遜色;中音區□~□音色清澈朗潤;高音區□~□音色光輝明亮,穿透力強;超高音區□~□,音色尖銳刺激,穿透力極強。近代作品有時用斷音強奏,以顯示特殊效果。
    演奏 雙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雙唇構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氣流集中衝擊吹口蓋與孔壁構成的75°銳角發音。其特殊技巧有:①泛音:用放鬆口型超吹八度或十二度、十五度音,産生類似弦樂器的清音效果;②滑音:手指在鍵孔上逐漸滑閉,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③同時哼唱:在演奏長笛的同時哼唱;④模擬打擊樂:快速拍打音鍵,同時口中發出咂舌的“嗒”聲,可發出模擬打擊樂的聲音效果;⑤呼嘯奏法: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氣,同時按樂譜快速移動手指,造成嘯聲效果;⑥模擬銅管樂器:兩唇緊貼吹口,開小孔吹氣,發音如同小號。上述各種奏法,均可得特殊效果,在先鋒派音樂中常大量應用。
    應用與麯目 長笛為管弦樂隊中木管組中的高音樂器,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奏法繁多,表現力豐富,與弦樂、木管、銅管樂器親和力強。一般交響樂隊至少用3,第3兼短笛,規模較大者再加中音長笛。作為獨奏樂器,長笛可以不用伴奏,如J.S.巴赫的《a小調奏鳴麯》等。用鋼琴、竪琴、吉他或樂隊伴奏之獨奏麯、協奏麯等,麯目也極多。在室內樂中,長笛加雙簧管、單簧管、大管成為管樂四重奏;再加圓號,即成管樂五重奏。此外尚有各種組合,如W.A.莫紮特寫了3首長笛四重奏,用長笛取代第1小提琴,加上小、中、大提琴組成。長笛本傢族也有多種組合,近代作品更加入短笛,高、中、低音長笛等搭配成長笛五重奏、六重奏至十重奏等。
    歷代大作麯傢都有長笛麯目創作,如巴赫的 6首奏鳴麯,3首《勃蘭登堡協奏麯》,《b小調組麯》;L.van貝多芬的《B大調奏鳴麯》;莫紮特的3首協奏麯;A.維瓦爾迪的13首協奏麯;G.P.泰勒曼的12首幻想麯;G.F.亨德爾的7首奏鳴麯;J.海頓的協奏麯與3首奏鳴麯。中國作麯傢的長笛麯目,主要有賀緑汀的《幽思》、田保羅的小奏鳴麯《清晨》和黃虎威的《天山之歌》等。
    長笛族係 短笛,一種較常用的小型長笛。管長
英文解釋
  1. n.:  flute,  wind instrument in the form of a pipe, with holes stopped by fingers or keys and a mouth-hole at the side
相關詞
百科辭典長笛的音域音色藝術輕音樂臺灣人物音樂傢臺灣演奏傢
莫紮特長笛pahud笛子新世紀音樂ronkorb當代第一魔笛手
音樂專輯純音樂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