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莊鄉 : 駐馬店土話 : 上海 : 徐州市區 : 伯樂集鎮 [顯示全部] : 中國 >山東 >濰坊 > 黃樓
顯示地圖
目錄
《黃樓 Yellow Building》
詩人: 陳師道 Chen Shidao

  樓以風流勝,情緣貴賤移。
  屏亡老畢篆,市發大蘇碑。
  更覺江山好,難忘父老思。
  衹應千載後,覽古勝當時。
《黃樓 Yellow Building》
詩人: 陳師道 Chen Shidao

  樓上當當徹夜聲,與人何事有枯榮。
  已傳紙貴鹹陽市,更恐書留後世名。
樓名
黄楼 楼名
  樓名。故址在今江蘇省徐州市。據宋蘇轍《黃樓賦》載熙寧十年秋七月乙醜,黃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蘇軾適為彭城守。水未至,蘇軾使民具畚鍤,畜土石,積芻茭﹐完窒隙穴,以為水備,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蘇又以身帥之,與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潰。水退又請增築徐城,故水既去,而民益親,於是在城的東門築大樓,堊以黃土,曰"土實勝水。"徐人相勸成之◇蘇轍﹑秦觀等都曾登黃樓,覽觀山川,吊水之遺跡,作黃樓之賦◇以"黃樓"為登覽山水,賦詩作文,以頌功德的典實。
樓名
  樓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徐州市 。 宋 蘇轍 《黃樓賦》載: 熙寧 十年秋七月乙醜, 黃河 决口,水及 彭城 下。 蘇軾 適為 彭城 守。水未至, 蘇軾 使民具畚鍤,畜土石,積芻茭,完窒隙穴,以為水備,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 又以身帥之,與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潰。水退又請增築 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親,於是在城的東門築大樓,堊以黃土,曰:“土實勝水。” 徐 人相勸成之。 蘇轍 、 秦觀 等都曾登 黃樓 ,覽觀山川,吊水之遺跡,作 黃樓 之賦。後以“黃樓”為登覽山水,賦詩作文,以頌功德的典實。 宋 晁衝之 《再至徐州示諸弟》詩:“南尋 白門 傍山麓,西望 黃樓 行水濱。還傢作詩示羣從,早晚一遊攜二 陳 。” 明 李東陽 《長至祀陵紀行》詩:“ 黃樓 作賦思攜客, 紫塞 論兵念守夷。” 清 錢謙益 《徐州雜題》詩之一:“何復詩成無一事,羽衣吹笛坐 黃樓 。”
No. 5
  黃樓聯繫方式地址:徐州市中山北路慶雲橋
  郵編:221000黃樓投訴電話徐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6-370999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在徐州市區古黃河畔,矗立着一座雙層飛檐的仿古高樓。這就是1988年修復的黃樓。歷史上的黃樓是900年前徐州知府蘇軾率領徐州軍民戰勝洪水之後,於宋神宗元豐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東門之上建造的。因為土能剋水,所以塗上黃土,取名黃樓黃樓內有許多碑刻,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蘇轍撰寫,蘇軾親筆所書的《黃樓賦》。
  “黃樓之會”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在徐州任知州時,主持的一次文人聚會。會上詩文唱和,佳作迭出,以文會友,情深意長,一座樓,銘記下千秋佳話。
  北宋神宗熙寧十年的春天,蘇軾由密州知州轉任徐州知州。七月十七日,黃河在澶州决口。洪水於八月二十一日抵達徐州城下,大水圍城,水深九米多,高出城內地面三米有餘。在危機關頭,蘇軾穿着草鞋拿着木杖,親自帶士兵與百姓增築城墻。洪水退去,徐州保住,百姓平安。蘇軾因此獲得朝廷的嘉奬。
  水退後,蘇軾一方面請求朝廷免去徐州賦稅,一方面增築“外小城”,順便在城東門城墻上建造兩層高樓,起名“黃樓”。“黃樓”表層,用黃土塗色,取“土實勝水”之意。黃樓臨黃河而立,表示了蘇軾對黃河洪水的警覺。
  黃樓於元豐元年完成。在當年的重陽節,蘇軾主持隆重慶典,慶賀黃樓落成。慶典會上,蘇軾很興奮,當場寫下《九日黃樓作》一詩,追懷治水經過。
  蘇轍與秦觀,雖然沒有趕上“黃樓會”,也都分別寄來了《黃樓賦》。蘇軾對這兩篇賦文大加贊賞。一是給秦觀寫詩,表示謝感;一是將蘇轍《黃樓賦》親筆書寫,鎸刻成碑,立在黃樓內。詩人陳道師也特寫了《黃樓銘》,贊揚蘇軾治水之功。
  黃樓高聳。黃樓上歡聲笑語。在那個九九重陽,作為詩人的蘇東坡,用詩的語言,表達了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理感受:“詩人猛士雜竜虎,楚舞吳歌亂鵝鴨”,似乎也沒有過多的自誇。
  蘇軾離開徐州後,不久陷入“烏臺詩案”而被捕入獄。他手書蘇轍《黃樓賦》碑刻,面臨被毀的危機。好在虛驚一場,蘇軾平安了,《黃樓賦》碑也安全了。可是在以後的黨派爭鬥中,蘇軾被斥為“姦黨”,《黃樓賦》碑便真的遭到投河、粉碎的厄運。如今,黃樓上的《黃樓賦》碑已非蘇軾真跡,估計是明、清兩代人重刻的碑。樓重修,碑重立,這畢竟表明了人們對蘇軾的懷念。
  “黃樓賞月”,過去是徐州八景之一。如今,黃樓依然臨河而立。
No. 6
  黃樓 樓閣名。故址在今江蘇省徐州市。據宋蘇轍《黃樓賦》載:熙寧十年秋七月乙醜,黃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蘇軾適為彭城守。水未至,蘇軾使民具畚鍤,畜土石,積芻茭,完窒隙穴,以為水備,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蘇又以身帥之,與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潰。水退又請增築徐城,故水既去,而民益親,於是在城的東門築大樓,堊以黃土,曰:“土實勝水。”徐人相勸成之。後蘇轍﹑秦觀等都曾登黃樓,覽觀山川,吊水之遺跡,作黃樓之賦。後以“黃樓”為登覽山水,賦詩作文,以頌功德的典實。
  現重修位於今徐州市黃河南路,慶雲橋東,故黃河公園內,坐落於故黃河南岸大堤上。為北宋蘇軾所建,是徐州五大名樓之一。
近義詞
黃樓
黃樓
黃樓
相關詞
青州山東人
包含詞
黃樓鄉黃樓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