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白居易 > 梨園弟子
目錄
梨園弟子 Liyuan disciples
拼音: lí yuán dì zǐ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戲劇演員

解釋: 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後泛指戲劇演員。

資料來源: 唐·王昌齡《殿前麯》:“鬍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弟子和《涼州》。”

例子: 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梨園弟子 theatre descendant》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白頭垂淚話梨園,五十年前雨露恩。
  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葉鎖宮門。
No. 3
  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
亦稱"梨園子弟" Also known as "The Legendary children"
  亦稱“ 梨園子弟 ”。
  1. 唐玄宗 時 梨園 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 唐 王昌齡 《殿前麯》之二:“鬍部笙歌西殿頭, 梨園 弟子和《涼州》。” 唐 孟遲 《過驪山》詩:“《霓裳》一麯千門鎖,白盡 梨園 弟子頭。”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 高力士 ,你快傳旨排宴, 梨園 子弟奏樂,寡人消遣咱。”《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玄宗天子 移植於 沉香亭 前,與 楊貴妃娘娘 賞玩,詔 梨園 子弟奏樂。”
唐以後泛指戲麯演員 Tang Dynasty refers to opera actor
  唐 以後泛指戲麯演員。 元 《月照庭·問花》套麯:“鉛華滿樹添粧次,遠勝梨園弟子。”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倩霞》:“藩府多梨園子弟,皆極一時之選,有貼旦名 珍兒 者,尤姣媚。”
No. 6
  詞目 梨園弟子
  發音 lí yuán dì zǐ
  釋義 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後泛指戲劇演員。
  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
  示例 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舊社會常稱戲麯演員為“梨園弟子”,其實,這種稱謂最早並不是指戲麯演員,而是指樂器演員。《新唐書·禮樂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喜歡音樂,精通音律,尤其欣賞清雅的《法麯》,於是,他就挑選了三百樂工在皇宮裏的梨園專門教他們演奏《法麯》,李隆基親臨指導,稱這些樂工為“皇帝梨園弟子”,這就是“梨園弟子”的由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則成的著名戲麯《琵琶記》有一句開場白:“今日梨園弟子,唱演琵琶記,”可見已是指戲麯演員了。
近義詞
梨園子弟
包含詞
梨園弟子奏玄宗梨園弟子調律呂梨園弟子白發新
梨園弟子偷麯譜梨園弟子請詞來梨園弟子和涼州
梨園弟子傳法麯梨園弟子承恩橫暗問梨園弟子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