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海北藏族自治州旅遊投訴電話:海北藏族自治州旅遊投訴電話:0970-8644379
青海省旅遊投訴電話:0971—615984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海北藏族自治州最佳旅遊時間: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時數在2440~3140小時。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雨熱同季,無絶對無霜期。
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8、9月份。海北藏族自治州民俗節慶活動: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本月十三至十五日的祭“俄(鄂)博”、七月二十王日青海湖畔的“祭海”和十月二十大晶燈節等。
春節亦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屆時傢傢置新衣、辦年貨,準備節日食物。年三十時,必須回傢,畜歸圈,換新衣,敬天敬神。大年初一,男婦盛裝,到新朋傢相互拜年,敬獻哈達。初二,全家居傢不出,初三又去友鄰傢拜年,非常熱鬧。
祭“俄博”,一般都在七月中旬。它是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會上除了請活佛、喇嘛念經,煨桑,祭禮山神,祈禱人畜平安外,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過過去,青海湖一帶的古族還要舉行勱大的"祭海"活動,屆時,要將三牲(整牛,羊,豬)供在桌上,然後宣讀祭文。禮畢後,大傢爭先相搶割獻祭的牛羊肉,以先得、多得為吉祥,謂之“搶宴”。
會上還舉行跑馬、射擊等比賽馬。青海蒙古族傳統盛會那達慕。
蒙古族熱情奔放,喜愛歌舞,並且喜歡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每年夏、秋季節,人們要按照傳統的習慣舉行“祭山”活動和會盟儀式,屆時殺牛宰羊,唱酒唱歌。還要舉世聞名行射箭、打靶、賽馬等活動。青海的各地蒙古族每年七八月甸都要選擇依山傍水,平坦開闊、水草豐美的草原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卻即賽馬會意思)。蒙古族自古以來就能延慣用語戰,精騎善射。人們通常把善於馴馬、賽馬、射箭和摔足當作一項高強的本領來看待,對那些騎術高超、技藝出衆的人,人們都很尊重。因此,賽馬是那達慕盛大會的主要活動。賽馬時,成百上千的牧民從四面八方彙聚到賽馬場,一面觀看比賽,一面擂鼓搖旗,助威吶喊。而騎手們則乘着自己精心喂養、精心打扮的駿馬,同對手信展開激烈的角逐,場上氣氛熱烈非凡。比賽結束後,對優勝者要給予重賞。
有些地方的那達慕大會還要舉行饒有興趣的賽駱駝活動。駱駝雖然形態安穩遲鈍,但跑竜套起來疾速如飛,與馬的速度不差上下。比賽時,騎手們騎在駝背上,一字兒擺開,號令一發,幾時十峰駱駝便如離弦之前,在戈壁草原上飛馳。駱駝飛跑起來顛簸很大,騎手們卻在駝背上駕馭自如。賽程一般為2.5——5公裏,先到終點者為勝。激動的人們常常把優勝者從駝背上搶下來,高高擡起,表示敬重。海北藏族自治州城市地圖:海北藏族自治州特別提醒: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油菜花同樣繁盛而壯美。每年7月,60萬畝油菜花綿延幾十公裏,宛如金黃的大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美食:海北州地處青海省東北部,是一個以牧為主的藏族自治州。因此當地飲食特色以的牧民群衆日常飲食為主,如尕面片、奶茶、手抓羊肉等,別有民族風味。
面片乃是長途旅行途中的快餐。青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過去漢、回、藏各族之間相互來往,奔走於農牧區之間,路程遙遠,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後,往往藉水草一隅紮起帳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鍋,不用案板、切刀、擀面杖等炊具,衹要有個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後,再捏扁揪斷成小面片入鍋,一頓晚餐就到口了。奶茶在農業區不僅是待客的上品,而且是探親訪友、慰問病人的禮品;逢年過節、迎新娶親,又是敬客的第一道飲料,稱作喜茶、年茶。手抓羊肉是青海地區群衆款待賓客的餚饌,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海北藏族自治州購物:哈達
哈達”藏語音譯,是藏族和部分蒙古族用於禮儀的絲巾。一般為白色,長約5尺。以生絲織造,多産於四川西部。婚禮節慶、迎送饋贈、拜見尊長、覲見活佛、喜訊往來等禮儀中,藏族都有獻哈達的習慣。有緻敬和祝壽的意義。藏族人民喜愛白色,自古以來,他們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祥,所以哈達一般為白色。此外,藏族還有一種五彩哈達。按佛教教義的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是仙女的飄帶,神聖無比,是最珍貴的禮物。五彩是藍、白、黃、緑、紅,分別代表藍天、白雲、大地、江水和空間護法神。
藏羊毛
藏羊所産羊毛,屬於粗毛品種。其資源豐富,産地廣阔,毛色純白,富有光澤,纖維長而均勻,結實耐拉,回彈性好,兩性毛含量高,有較強的耐酸性和耐鹼性。以藏羊毛為原料的織物,不僅硬挺、耐磨和光亮,而且織密性好。
享堂西瓜
青海人云:“樂都沙果貴德梨,享堂西瓜甜似蜜。”享堂在民和縣湟水和大通河的交匯處。這裏氣候溫和,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土壤砂性重,適合西瓜的生長發育和養分積存。所謂“享堂西瓜”,實際就是指民和縣享堂、上下川口一帶的砂田西瓜。因為過去多以享堂為集散地,而俗稱“享堂西瓜”。海北藏族自治州交通:海北州東接省會西寧市,西鄰柴達木盆地,北倚祁連山,南臨青海湖。有青藏鐵路、公路、青新公路貫通東西,
海北州境內有寧張、湟嘉、民門、岔察、峨祁5條國道、省道幹綫公路,溝通了省內、省外及城鄉之間的聯繫,實現了鄉鄉通公路,29個鄉通客運班車,初步形成了省和縣、鄉公路交通網絡。到1996年底,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700公裏。其中,省屬幹綫5條,里程929公裏,縣鄉公路756公裏。在縣鄉公路中,二級公路5公裏,占0.66%;三級公路102公裏,占13.49%。全州公路平均密度為4.96公裏/平方公裏,比全省平均密度2.3公裏/平方公裏高115.6%。1996年,全州汽車保有量為3400輛,年客運量為5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為8008.4萬人公裏,全年貨運量為0.83萬噸,貨運周轉量為519.6萬噸公裏。
青藏鐵路橫穿海北州境南部海晏、剛察2縣的湖濱地區,其中幹綫1條、支綫3條,通車里程為490公裏。青藏鐵路承擔了境內部分客貨運輸和熱水煤礦、海湖沙場的大部分貨運,是海北州整個交通運輸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國傢恢復開通了海晏至西海鎮39公裏的鐵路。
海北藏族自治州住宿:祁連賓館地址:海北州祁連縣八寶西路66號電話:096—672561;
海北州賓館地址:海北州西海鎮
1.森林公園度假村:座落在祁連縣縣城東5公裏處的東索河灘原始森林內,環境幽雅.服務設施較為齊全,南依巍峨的牛心山,北靠秀麗的桌兒山,八寶河環繞於前。有近十項民族式帳蓬,可同時接待200人。
2.冰溝帳房賓館:位於祁連縣縣城北5公裏處的冰溝林區內。
3.鹿場接待站:祁連縣鹿島位於祁連縣西40公裏處,前臨黑河,背依托勒南山,目前馴養有馬鹿、白唇鹿、梅花鹿共675頭。此處可領略飛馬祁連山、牧鹿雪山下的獨特情懷。海北藏族自治州娛樂:青海各族人民酷愛藝術,清代已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舞蹈等民間藝術形式。清前期河湟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花兒”已經比較流行。約在清中期,“平弦”由內地傳入青海,到清後期,成為青海東部漢族聚居區非常流行的坐唱麯藝,麯目多為歷史故事、神話和民間傳說,多用方言演唱,地方的特點比較顯著。清中期後,皮影戲、賢孝、道情、打攪兒等藝術形式也陸續傳入或産生。
區號:0970
郵政編碼:812200
位置: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海湖北岸
面積:34068.44平方公裏
人口:30萬人
行政區劃:轄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及34個鄉鎮(內有19個牧業鄉)、204個村民委員會(內有69個牧業村民委員會)。
海北藏族自治州因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海湖北岸而得名,全州東西長413.45公裏,南北寬261.41公裏,土地總面積為34068.44平方公裏,轄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及34個鄉鎮(內有19個牧業鄉)、204個村民委員會(內有69個牧業村民委員會)。
海北州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千山堆秀,百川相織,草原廣袤,資源豐富。以富饒美麗揚名的祁連縣,奇山、青鬆、祥雲三景稱絶,煤炭、石棉、黃金諸寶富地,林茂糧豐,鹿畜遍野,自古就有寶地之稱;蜚聲遐邇的門源駿驥、珠固白牛、浩門清油、仙米雲海,使門源這塊軍事政治重地充滿傳奇色彩,“門源油,滿街流”,每逢盛夏,青山滴翠,川地鎏金,黃橙橙、金燦燦的油菜花鄉襲人沁脾;以牧為主的海晏、剛察兩縣,面萬頃波濤,居千裏曠野,草原如茵,牛羊如雲,古剎肅穆,慈航普度。
青海湖孕育的特殊地域人文文化淵源流長,金銀灘崛起的牧民現代文明堪當楷模。居全省國營牧場之首的托勒牧場,北接嘉峪雄關,西臨柴達木北緣,水草豐美,牛養遍野,梅鹿成群,礦藏遍地;青海湖農場,沃土千頃,良田萬畝,在被視為種植業禁區的高寒地區,建起新興油菜基地,在省垣農墾係統獨領風騷。州府新址西海鎮,原係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這塊鮮為人知的神秘禁區,孕育了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為打破國際敵對勢力的和訛詐,振軍威,揚國威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昔日的原子城正以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嶄新面目展現於青海湖畔。 |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ode |
632200 |
|
海北州位於青海省境東北部,北與甘肅省毗鄰。地理坐標是東經98°05′-102°41′,北緯36°44′-39°05′。東南與西寧市的大通縣、海東地區的互助、湟中、湟源縣接壤;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的天峻縣毗連;南與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縣隔湖相望;東北與甘肅省的天祝、山丹、民樂、永昌、張掖、肅南等市、縣毗鄰。州府駐海晏縣西海鎮,距省會西寧市103千米。東西長413千米,南北寬261千米,面積3.47萬平方千米。
2003年全州總人口為27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蒙古、土等少數民族。其中回族約占總人口的1/4,藏族約占總人口的1/5。自治州人民政府駐:海晏縣西海鎮。郵編:812200。代碼:632200。區號:0970。拼音:Haibei Zangzu Zizhizhou。 |
|
海北州東接省會西寧市,西鄰柴達木盆地,北倚祁連山,南臨青海湖。有青藏鐵路、公路、青新公路貫通東西。
海北州境內有寧張、湟嘉、民門、岔察、峨祁5條國道、省道幹綫公路,溝通了省內、省外及城鄉之間的聯繫,實現了鄉鄉通公路,29個鄉通客運班車,初步形成了省和縣、鄉公路交通網絡。
青藏鐵路橫穿海北州境南部海晏、剛察2縣的湖濱地區,其中幹綫1條、支綫3條,通車里程為490公裏。 |
|
地處祁連山地、溝𠔌、灘地。主要河流有黑河、托勤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0.3℃,最高10.6℃,最低-11.7℃,年隆水量280毫米。
海北州山脈縱橫,祁連山及其支脈由西北嚮東橫貫州境。河流衆多,大小河流140餘條,地勢由西北嚮傾斜,平均海拔3100米,最高點位於托勒南山二過竜主峰,海拔5287米。最低點位於祁連縣潘傢河大子竜南500米處,海拔2180米,相對高差3107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積約占全州總面積85%, 屬高原大陸性氣候。 全年日照時數在2440-3140小時。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 雨熱同季, 無絶對無霜期。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為主,兼有黑鈣土、慄鈣土、灰褐土等,有機質含量豐富,有利於農作物和牧草的生長。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2005年,海北州轄3個縣、1個自治縣。
海 北 州 面積39354平方千米,人口27萬。
海 晏 縣 面積 4348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郵編812200。縣人民政府駐三角城鎮。
祁 連 縣 面積15610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郵編810400。縣人民政府駐八寶鎮。
剛 察 縣 面積12500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郵編812300。縣人民政府駐沙柳河鎮。
門源回族自治縣 面積6896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編8103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浩門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
|
海北州地域遼闊,人口稀少。1999年全州總人口為25.9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82萬人,非農業人口為6. 12萬人。人口密度為7.63人/平方公裏。海北州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有藏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23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7.83%。其中:藏族5.38萬人,占總人口的21.31%;回族 7.11萬人,占28.2%;蒙古族1.2萬人,占4.7%;其他少數民族0.9萬人,占3.56%。 |
|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地方。遠在數千年前,先民就在這裏繁衍生息,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文化和建築物遺址。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和勞動人民辛勤發掘,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經青海省人民政府先後公佈的有36處。其中,屬於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西漢西海郡治竜夷城(今海晏縣三角城)遺址1處,於1988年1月13日公佈;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1處:門源縣北山鄉唐代金巴臺古城、浩門鎮東南宋代門源古城、剋圖鄉巴哈村唐代崗竜溝石窟寺,剋圖鄉剋圖村宋代剋圖古城,祁連縣峨堡鄉(峨祁公路18公裏處)宋代古三角城、紮麻什鄉約文化夏塘臺遺址。 1989年7月至8月,青海省文化廳文物處和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發掘隊,對海北州剛察縣磚瓦廠內的石棺墓地進行了一次全面係統的考古挖掘,共清理墓葬40餘座,出土文物700餘件。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石器、骨針、銅刀、銅箭簇及海貝等,定為卡約文化遺址。近幾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剛察等地陸續發現古代岩畫和祁連縣扁都溝岩畫等。 |
|
古為羌地。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縣三角城設置“西海郡”,轄海晏、剛察等地區。後因王莽篡政紛亂,郡邑廢棄。東漢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復置“西海郡”(以上見《西寧府新志》)。晉和十六國時(公元265-420年),設置西平郡,海北州屬西秦、北涼、南涼統治(見《甘肅通志稿》)。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擊敗吐𠔌渾伏允主力後,又設置“西海郡”,郡治多至伏俟城,海晏、剛察仍屬期管轄(見隋書)。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設置米川縣,轄門源地區。唐鹹亨三年(公元672年),徒吐𠔌渾諾曷鉢於浩門水南。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徒蕃占據青海,海北州屬其域(以上見《甘肅通志稿》)。
元朝設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海北州歸其管轄。明洪武八年(公元1378年),設安定、阿瑞二衛。海北州在二衛轄境。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蒙古族和碩特部落固始汗自新疆入青海,統一了蒙古族分編為5部29旗。其中,海北地區有11旗,置於青海欽差大臣(駐西寧)管轄之下。同時,築起了大通(今門源縣城)、白塔(今大通縣城關鎮)、永安(門源縣城西北55千米處)3城,在今門源縣城設“大通衛”,轄永安營和白塔營,屬西寧府管轄。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遷衛於白塔。清乾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衛為縣治。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後,先後置亹源縣、祁連設治局、海晏設治局(後改設海晏縣),均由省直轄。1929年,劃達坂山以北設置門源縣,祁連地區和原屬西寧府的仙米、珠固劃歸門源縣。1939年,設祁連設治局。1943年,海晏建縣。剛察為教蘭理事轄區。
1949年海北解放,成立亹源縣政府,1950年至1952年成立海晏縣、剛察行政委員會、祁連自治區。
1953年12月31日設立海北藏族自治區,轄亹源回族自治區(駐浩亹鎮)、祁連縣(原祁連自治區改設,駐八寶寺)、剛察縣(原剛察區改設,駐沙柳河)、海晏縣(原海晏縣藏族自治區恢復為縣,駐三角城),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亹源縣浩亹鎮。1955年,海北藏族自治區改設海北藏族自治州,亹源回族自治區改設亹源回族自治縣。
1993年7月駐地遷至海晏縣西海鎮。1995年1月11日國務院批復(國函2號)同意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地由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遷至海晏縣原二二一廠基地(即西海鎮)。1999年全州轄4縣(門源、祁連、剛察、海晏縣),3場(托勒牧場、青海湖農場、同寶牧場),34個鄉鎮(其中,牧業鄉19個,鎮政府3個)。1999年全州總人口為25.9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82萬人。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海北州總人口258922人。其中:門源縣 141426人、祁連縣 45394人、海晏縣 32879人、剛察縣 39223人。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15號文批復:①撤銷祁連縣多隆、默勒2鄉,合併設立默勒鎮;撤銷峨堡鄉,設立峨堡鎮。②撤銷門源縣東川、剋圖2鄉,合併設立東川鎮;撤銷旱臺、泉溝臺2鄉,合併設立並命名為泉口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原旱臺鄉);撤銷大灘鄉,並入青石嘴鎮。③撤銷海晏縣銀灘鄉,設立並命名為三角城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原銀灘鄉)。④撤銷剛察縣沙柳河鄉,設立沙柳河鎮。2001年底,全州轄10個鎮、18個鄉、3個民族鄉,6個居委會、206個村(牧)委會。
2004年7月,剛察縣區劃調整:撤銷哈爾蓋鄉,設立熱水鎮。
2006年8月,海北州:鄉鎮總數由32個(11鎮21鄉)調整為30個(11鎮19鄉)。
海晏縣:撤銷甘子河鄉、托勒蒙古族鄉,合併設立達玉蒙古族鄉(鄉政府駐原甘子河鄉駐地)。
祁連縣:撤銷柯柯裏鄉,並入野牛溝鄉。
剛察縣:熱水鎮更名為哈爾蓋鎮。 |
|
- n.: Haibei Zangzu Autonomous County
|
|
海北藏族, 海北, 海北自治州, 海北州, 海北村 |
|
|
|
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 海北藏族自治州義務教育條例 |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語文工作條例 |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二人民醫院 | 青海縣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人民醫院 | 海北藏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製保健中心 | |
|
|
|